首页 > 分享 > 元代—插花艺术的沉滞时期

元代—插花艺术的沉滞时期

小确幸的优雅事业 || 小原流花道老师养成记

概说

蒙古部族起于黑龙江西部,原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精骑善射,强悍好战,然而以其粗鲁无文,既不谙政事,尤不重文艺,在蒙元九十年的统治下,对以汉民族为主的中国花艺文化而言,实是空前未有之浩劫,原因是以前中国纵使有外族侵入,汉人尚能保有江南一部份土地,形成对峙局面,固有文化倖得逃避或保全,最起码还有最后反制和保有些许伟大民族自尊的信心与期待;但是元代的汉版图完全沦陷的局面,原有的人生价值被从根拔起,一时颓丧、怨怼的思想滋生,加上汉族受到的凌辱与虐待从未曾有,尤其是汉人不许担任长官、并将读书人列为「八娼、九儒、十丐」之中,百般欺凌下,生活上的安全感与现实问题起了空前的变化,纵使上阶层的贵人们也无暇种花,赏花的情致更属荡然。

因此要说元代的花事,勉强支撑此一场面的只有隐居深山的文人雅士、位高富贵的士大夫,以及寺庙中自给自足的僧侣而已。

他们虽在逆境中,对宋代的文艺仍然满怀嚮往,故有著极浓厚的复古之风与悲观主义,他们自种花草,折花赏花,一方面不免借花浇愁,或孤芳自赏,重温一些宋人閒情幽居的安详气氛;但他方面却又难免带有强烈的无奈与感伤。

元代的插花

隐居于山林和位高富贵的士大夫,虽在逆境中,对宋代的文艺仍然满怀向往,故有着极浓厚的复古之风与悲观主义,他们自种花草,折花赏花,一方面不免借酒浇愁,或孤芳自赏,重温一些宋人闲情幽居的安详气氛;但他方面却又难免带有强烈的无奈与伤感,张瑞在其《折花诗》中可见其端倪:

“灼灼树上花,枝枝可攀折,折以赠所思,亦复自怡悦。今日颜色好,明日风光别。年年送清明,一树东阑雪。”

《花五十客》

折花之余闲来则如程棨之默数花序,仿宋人之将《花三十客》充为五十客。把水仙视为雅客,把栀子花是为禅客以影射自身。或能如刘美之之种竹作谱。得到些许雅趣与满足,元代插花就是在如此情况下进行的。

元代的插花学受宋代藉花言志的插花风格之影响。特重花语之表现,尤其在异族控制下,人们敢愤不敢言,因此寄情文艺。以花遣兴,借花示意,故增多了花色,用广花卉语言的需要与趋势。故元代,所谓花五十客便是在此时代背景下的产物,成为历代花卉语言运用最广的时代,其后的明清两代亦未逾越。

文人与心象花与自由花

尽管闲来插花遣兴,实则渠等插花心情时百味杂陈,别有体会。当时文人插花有一种不在乎的态度与生活无奈,插花的行径近乎任荡简傲,忿狷谗险,轻诋栖逸,假谲乖张和行为之表现。影响所及,巍然成风,成为元代插花的主流。就中国插花的整体看,在创作态度,作品内容与形式等方面起了极大的改变,这就是类似“心象花”或“自由花”的表出现。就体系而言,何尝不是本质上与深度上的醒思与扩张。

代表元代插花的其为文人花,风格虽衍自宋代,但具有深刻的元代特色,那就是作品偏于以“情”或“美”为出发点,内含个人内在的冥想,没有严谨的构成典型。其借物表情,以主观而富感性的表现手法处理素材,顺手拈来,故而得以创造出独具个人欲望,且独立形象的新生命。因此作品加深了美在“质”方面的深度,乃情绪抽象概念的具体化,极富艺术美。

元代心象式瓶花

这种插花是一种情感的倾诉也是情绪的激发。高扬个人的想象之外,重视强烈的主观,正如唐温庭筠所谓“栖息消心象,檐楹溢艳阳”中所强调的心理现象,姑且称之为心象花。

心象花旨在透过暗示,以凸显作者对生命或艺术的本能或冲动,所谓表达心中的“逸气”,或以舒心中郁积的产物;带有十足的感性与神秘意味。

正因元代在作品中感性中,重作者直觉表现的空灵之美,因为在造型方面瓶与花之间的界限比宋代更为模糊,而往往将瓶口微遮,甚至从瓶底欣赏插花。或留意花瓶在内涵上的整体造型意义。此外,花瓶兼用外来品,花材及配件增多。 尤其配件之多,且多奇遇材料,如灵芝、珊瑚、如意、孔雀尾、乃至掛笺,水果及表现特殊意义的材料,均与罗列,构成复杂,线条活泼,瓶口丰满,注重花材拥有的象征性,成为元代插花的特色之一。兼以“五十客”及对花的象征意义的基本认识一表现更复杂而独特的感性世界,视为元代插花最大的特色。

元代瓶花

元代端午节庆插花

瓶花的结构,其瓶与花约在三比五或五比八之间(与所谓黄金分割极为相似),主枝逸曲枝为中心,愤然拔起,向正上方做强烈的空间之发展等等,也是元代插花常见的形式。

在元代文人插花中出现了另一种不经意的插花风格,此即为“自由花”。元代的自由花与五代的风格颇为近似。所不同的是它受“心象花”洗礼过的一种自由表现,其目的在保有自然花的原有真态之外,并含有些许象征,因此在瓶上的花材之安排有所顾忌,但表现出来的则又显得不做作或刻意求整,此证可反映出插花家对环境的在意与无奈,以及追求返璞归真的矛盾心理。此种风格的插花,花枝简单,表现出轻巧与鲜活之美。

元代盘瓶双体花

元代吊篮式自由花

此外,有些自由化故意不浸水,插花,纯是一种不经意的摆饰,单从从摆饰的刹那间求得插花者的创作冲动与满足。

寺院插花

与文人雅士同为维持元代插花局面的寺院插花,其作风与文人插花稍有不同,但于禅室的日常插花也不乏元代文人插花的特质。

宫廷插花

元人《丰登报喜图》

元代张中《太平春色》中的瓶花

除了文人插花与宗教插花外,元代宫廷于元旦或节庆时节也是而仿照宋代宫廷插作应景花作,俾作内庭之装饰,只是插作几由汉人代劳,故其作风与宋代院体花颇为相似,视为宋代宫廷插花之延续,也无不可。

宫廷插花的花器除了盘、鑑、彝器之外,装饰华美的隆重瓶器也是宫廷中最被青睐的花器之一。

专业教授小原流花道の学堂

小原流官方认证北京教学机构

插花|品茗|焚香|雅集|生活

传播美学生活知识

北京市朝阳区首城国际

咨询微:yixiu-xuetang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中国插花艺术缓慢发展(沉滞)期——元代
插花艺术作业 东西方插花艺术发展简史
中国插花艺术的起源及发展
东方式插花
插花艺术作业 东西方插花艺术发展简史.docx
中国的插花艺术从什么时候开始流传,对于插花的历史你了解多少
中国插花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插花学习:中国插花的艺术历史和发展渊源
花艺学校、插花培训,中国插花艺术发展史
花与瓷:插花起源初探与东方禅意的千年艺术魅力

网址: 元代—插花艺术的沉滞时期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41413.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幼儿园万圣节南瓜教案
下一篇: 高校艺术家齐聚金山意库,为花儿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