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对花》教学设计
——选自黄梅戏《打猪草》
教学目标:
1能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演唱黄梅戏《打猪草》唱段《对花》,并能分角色有表情地表演唱。
2通过欣赏和演唱活动,了解黄梅戏的唱腔特点、语言的方言化、唱词结构的衬词化、舞蹈性几大特点。
3通过欣赏演唱活动,感受民族传统戏曲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戏曲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1用自然流畅的声音学唱黄梅戏《打猪草》唱段《对花》。
2在欣赏和演唱活动中了解黄梅戏在唱腔、语言、唱词结构及舞蹈性方面的特点。
教学难点:
1《对花》唱段旋律中两处旋律难点即“拖腔”的学唱:“田埂下”“什么花”。
2通过欣赏和演唱活动,让学生感受我国传统戏曲的地方特色及民族特色,理解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复习现代京戏唱脸谱。
2师生接龙唱《夫妻双双把家还》,引入黄梅戏。
3复习黄梅戏常识:
戏曲包含13大元素分别是:(生旦净丑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
黄梅戏是我国(安徽)省的地方戏曲。
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
她的几部有名的代表作分别是《天仙配》《牛郎织女》《女驸马》《打猪草》
4出示课题:《对花》——选自黄梅戏《打猪草》
二、新课
作品简介
《打猪草》是安庆黄梅戏的小戏,也是黄梅戏的经典之作。 说的就是一个农村男孩与一个女孩因打猪草损坏了农作物产生矛盾,通过对歌化解矛盾的故事。
聆听并学唱《对花》
1观赏戏曲动漫版《对花》:
音乐情绪上有什么特点?(活泼欢快)
剧中的两位主人公“金花姐姐”和“金小毛”分别属于四大行当中的哪一行?(小旦小生)
2聆听严凤英原唱戏曲版《对花》:
你听出有哪些伴奏乐器?(打击乐器:堂鼓、锣、钹及高胡)
3听教师范唱版《对花》:
找出唱段中唱词的特点(即不表示具体意思的唱词)。
这句唱词能否去掉?对比感受去掉后的效果。
教师讲解黄梅戏唱词特点:“唱词结构的衬词化”,既丰富了乐段结构,又渲染了情绪,是不能去掉的。
学唱衬词
4播放教材简化版《对花》,学生随乐哼唱。
随乐哼唱,找旋律难点(即“一字多音”,又叫“拖腔”)
学唱“田埂下”“什么花”两处“拖腔”
a跟琴唱谱 b用“lü”哼唱 c填词唱 d完整学唱第一句唱词
5学唱中间对唱部分:
学生随乐哼唱
跟琴唱,教师适时地纠正音准及节奏。
6完整演唱第一段,强调“板眼”和“韵味”
讲解并示范什么叫“板眼”
如何才能做到有韵味?(通过发声练习及歌词朗读,强调声音位置)
7教师范唱第二段:
学生聆听范唱,找出带有方言发音的字。
学生跟琴演唱第二段,注意用方言发音去唱。
8跟伴奏分角色完整演唱《对花》全曲
三、拓展
猜花名,填词唱。
1长子打把伞,矮子戴朵花,
此花叫做,呀得儿呀得儿喂呀。。。。叫做(莲蓬花)
2头顶小喇叭,喜欢满墙爬,
此花叫做,呀得儿呀得儿喂呀。。。。叫做(牵牛花)
戏曲动作——感受黄梅戏独特的舞蹈性
1教师讲解并示范基本动作:兰花指、剑指及戏曲圆场的基本动作,学生学做。
2将这些基本动作贯穿运用于《对花》,学生随教师学做。
3分组练习并展示
四、课堂小结与回顾
1结合板书,回顾课堂,学生谈收获。
2谈谈你对戏曲的感受。
展开更多......
收起↑
相关知识
第五单元 树木花卉课件
01教案模块一 花坛的基础知识 知识单元一:花坛的基础知识 知识单元二:花境、花丛与花群
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教案+反思(共10页)(2课时)
【大单元教学设计】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科技改变生活》 单元教学规划 5.16《人造肥料与现代农业》课时教案(含练习)
教学用 七年级劳动技术第五单元花卉的换盆.ppt
第五单元测评卷 2021
花的结构及作用教案
《第二单元 花卉栽培教案》初中劳动技术豫科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教案1458.doc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和第六单元课时练习课课练随堂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课《插花》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2篇
网址: 第五单元 对花 教案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435090.html
上一篇: 人美版六年级美术上册第十一课《镜 |
下一篇: 黄梅戏《对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