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克隆植物(Clonal plant)的生态学研究在国内外都得到快速发展。在相关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中所使用的术语和概念多始于英文文献,而在中文语境中,颇为不一。
为促进学术交流和学科发展,尝试推进中文语境中相关术语和概念的一致化,是为本篇要旨。
1. 不定胚生殖(Adventitious embryony)
通过形成不定胚种子实现的无性繁殖过程。不定胚是指由珠心或珠被细胞直接发育形成的胚。
2. 长命间隔子(Long-lived spacer)
3. 单轴型分枝(Monopodial branching)
4. 顶向运输(Acropetal transportation)
5. 短命间隔子(Short-lived spacer)
寿命较短的分株间间隔子,常常小于或等于一个生长季节。
9. 分株选择性放置(Selective placement of ramets)
12. 合轴型分枝(Sympodial branching)
主枝(干)不明显,或主枝(干)明显但由不同顶端分生组织的产物分段组合而成。
13. 基向运输(Basipetal transportation)
由单个原初亲体,在自然条件下,通过自发的无性过程或营养过程,所产生的所有有机体的集合,通常假定这些新产生个体相互之间,及其与亲体之间,在遗传上相同;包括植物克隆和动物克隆等,也称遗传学个体、基株或无性系。
19. 克隆变异(Clonal variation)
克隆内(Intra-clonal)或克隆间(Inter-clonal)的性状变异。
20. 克隆动态(Clonal dynamics)
22. 克隆多样性(Clonal diversity)
23. 克隆繁殖(Clonal propagation)
26. 克隆构型(Clonal architecture)
基株生长类型或克隆生长类型,包括密集型和游击型两种极端类型以及它们之间的过渡类型。
27. 克隆间竞争(Interclonal competition)
28. 克隆结构(Clonal structure)
29. 克隆可塑性(Clonal plasticity)
30. 克隆扩展(Clonal expansion)
31. 克隆内调节(Intraclonal regulation)
32. 克隆内分工(Intraclonal division of labor)
相互合作的分株为了更有效地获取不同资源,伴随着克隆整合而产生的形态与生理功能的协调特化。
33. 克隆内竞争(Intraclonal competition)
35. 克隆内物质传输(Intraclonal translocation of matter)
物质在相互连接的分株间的传输,例如水分、碳水化合物和次生代谢产物等。
相连分株间通过克隆整合作用而实现的对不同分株所吸收的资源(如,水分、养分和碳水化合物等)的共享。
37. 克隆片段(Clonal fragment)
39. 克隆器官分枝格局(Branching pattern of a clonal organ)
40. 克隆散布(Clonal dispersal)
在自然条件下,生物自发地通过营养方式形成遗传上相同,且具有潜在独立性的新个体或分株的能力或过程。
45. 克隆生活史性状(Clonal life history traits)
47. 克隆生殖(Clonal reproduction)
49. 克隆行为表现(Clonal performance)
50. 克隆形态(Clonal morphology)
有机体在其生境内进行的促进对必需资源获取的搜寻或分枝过程。
63. 趋富特化(Specialization for abundant resource)
64. 趋贫特化(Specialization for scarce resource)
由茎节、叶和不定根系构成的分株;常常具有有限的构件增长能力。
76. 营养繁殖(Vegetative propagation)
77. 游击型(Guerilla growth form )
由枝和不定根系,或由根或不定枝系构成的分株;常常具有较大的构件增长能力。
亲代藉由细胞分裂产生子代,但是子代并不立即脱离母体,而与母体相连,继续接受母体提供的养分,直到个体可独立生活才脱离母体,是一种特殊的无性生殖方式。
在地表下生长、形态似根的茎,可横生、斜向生或竖生。
相应于某一环境变量的系统变化而存在的某一表型特征平均表达的系统变化。
具有相对独立的结构、对外部刺激发生反应、自主行使功能的生命系统,也称生物体或生物有机体。
14. 功能性状(Functional traits)
生物结构的基本单位,是一个顶端分生组织的产物,包含一个或多个单体。
24. 环境梯度(Environmental gradient)
是指在群落和环境条件在同一维度上逐步的持续性变化。这些梯度常和一些环境因子相关,如海拔、温度和水分供应。
28. 进化稳定对策(Evolutionary stable strategy)
一旦被种群的多数个体采用,将不再被改进并将被自然选择所确立的对策。
植物的茎干因自身原因或受外界作用而分裂,进而形成多个遗传结构相同的个体。
块根是由侧根或不定根膨大而形成的储藏养料用的块状增大根。
一种球形或扁球形的变态茎,由肉质鳞片和一个变形的芽所组成,通常在地下生长。
一种肉质、鳞茎状的变态茎,外面常被有具鞘状的苞片,芽位于苞片内。
生物在生活周期中经历的,与影响生存和繁殖的对策相关的重要特征或事件。
36. 生活史对策(Life history strategy)
各种生物在进化过程中,从生活史层面反映出的生存相关对策。
37. 生活史性状(Life history traits)
一种基因型的相对繁殖成功率,也就是它的生殖有效性的度量。
常指植物的叶片、节点、节间和腋芽,它们可以在枝条内和枝条间重复出现。
环境中,可被生物或生物群体消耗的要素,例如空间、光量子、CO2、水、矿质养分和食物等。
不同资源项和/或其丰度呈现的斑块状分布,在同一斑块内资源丰度相同,在不同斑块间丰度显著不同;不同斑块在空间上缀嵌在一起。
58. 自然选择(Natural selection)
环境确定物种的那些成员能够存活到繁殖成功,将其基因传给下一世代的复杂过程;在可繁育种群的连续世代中,可遗传有利性状变得更加普遍而可遗传非有利性状变得更加稀少的进化过程。
[1]
Allaby M (1998a). Oxford Dictionary of Plant Science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xford.
[2]
Allaby M (1998b). A Dictionary of Ecology 2nd ed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xford,
[4]
Dong M (董鸣)(1996b).
Plant clonal growth in heterogeneous habitats: risk-spreading
Acta Phytoecologica Sinica (植物生态学报), 20, 543-548.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5]
Harper JL (1977). Population Biology of Plants.
Academic Press,
London.
[6]
Harper JL, Rosen BR, White J (1986). The Growth and Form of Modular Organism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ondon.
[7]
Jackson JBC, Buss LW, Cook RE (1985). Population Biology and Evolution of Clonal Organisms.
Yale University Press,
New Haven.
[8]
de Kroon H, van Groenendael J (1998).
The Ecology and Evolution of Clonal Plants
Backhuys Publishers, Leidens.[9]
Lincoln R, Boxshall G, Clark P (1998). A Dictionary of Ecology, Evolution and Systematics 2nd ed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ondon,
[10]
Roff AD (1997).
Evolutionary Quantitative Genetics
Chapman & Hall.[12]
Term Office of Science Press (科学出版社名词室)(1997). English-Chinese Biological Dictionary (英汉生物学词汇) 2nd edn.
Science Press,
Beijing. (in Chinese)
[13]
Zhong ZC (钟章成), Dong M(董鸣), Xiong LM (熊利民) (1991). Development of plant population ecology and the developmental strategy of plant population ecology in China. In: Ma SJ (马世骏) ed. The Developmental Strategy of Ecology in China(中国生态学发展战略研究),
China Economy Press,
Beijing, 81-106.
相关知识
植物可以克隆吗
《高山植物功能生态学》读后感
克隆植物蝴蝶花在光梯度环境上的形态适应性研究
克隆植物
克隆生长对被子植物传粉过程的影响
环境生态学知识点
植物克隆繁殖 植物克隆 荣威植物克隆育苗应用
关于一些植物学术语的中译等问题(二)
植物克隆 荣威植物克隆育苗技术 植物克隆繁殖方式
植物繁殖生态学的若干重要问题
网址: 克隆植物生态学术语和概念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44499.html
上一篇: 抗污染的八种花卉 – 根盆网 |
下一篇: 植物克隆技术 植物克隆 荣威植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