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单位:
为加快创建全国绿色发展示范区,推动我市苗木花卉产业发展,《南平市苗木花卉产业发展规划》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南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3年2月20日
(此件主动公开)
南平市苗木花卉产业发展规划
(2013-2020年)
一、发展现状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市苗木花卉产业呈现较快发展趋势,规模效益不断扩大,区域格局基本形成,苗木花卉品种日趋增多。据统计,目前全市苗木花卉种植面积3.2万亩,年产值达10亿元。
1.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全市现有苗木培育基地229家,年产总值8亿元,育苗面积30897亩,年产各类绿化苗木1.1亿多株。按经营主体分,国有苗圃9个,栽培面积1098亩;国有林场苗圃13个,栽培面积12221亩;国有森工企业苗圃1个,栽培面积500亩;其它为股份制和个私苗圃206个,栽培面积17078亩。全市现有百合花栽培面积3000亩,品种34个,产值1.8亿元;拥有兰花培育基地2个,栽培面积100亩,年产兰花3万株,产值150万元。
2.产业基地稳步发展。涌现出了一批具有先进设施、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的苗木花卉培育基地,苗木花卉产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特色化经营的格局已初步形成。特色苗木花卉培育基地主要有:顺昌洋口国有林场、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和邵武国有苗圃的苗木花卉组培、温室快繁培育基地,浦城县的丹桂培育基地,建瓯水西国有林场的城市绿化大苗培育基地,延平森科的种苗花卉轻基质培育基地,邵武森禾的彩化树种培育基地,延平区的百合花培育基地,武夷山市的兰花培育基地等。
3.产业特色愈发鲜明。全市登记注册的苗木花卉企业共109家,其中注册资本1000万元以上的有邵武森禾种苗、浦城九龙桂园艺场等2家;年销售额500万元以上的有邵武森禾种苗、浦城九龙桂园艺、南平市森科种苗等6家。全市有2家企业申请注册了产品商标,如浦城九龙桂园艺场的“九龙桂”牌丹桂、森禾种苗的“红罗宾”、“鲁宾斯”牌红叶石楠。南平市森科种苗有限公司是目前我省唯一一家专业从事轻基质育苗网袋生产及工厂化育苗的公司。
4.科技推广成效显著。全市实施种苗工程建设项目17项,新建了杉木、马尾松高世代种子园3600亩。目前,我市国家级林木良种基地2处,全市种子园6800亩、母树林4882亩、采穗圃333亩。苗木花卉科研工作多层面开展,品种选育、快繁等研究不断深入,一些新品种不断推出并在生产中广泛应用。延平大横现代农业高科技园区采用先进的组培快繁方式,培育了市场畅销的百合花新品种;邵武森禾种苗推广组培快繁红叶石楠、野鸭椿、福建山樱花等采化树种;南平森科种苗推广工厂化、标准化育苗方式,进一步扩大了产能。
与省内外先进地区相比,我市苗木花卉产业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市场供需存在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在:一般性品种多,高档次品种少;小规格品种多,大规格品种少;常规绿化苗木多,特色苗木花卉少。二是生产经营和管理方式较粗放。产业规模小,经营分散,栽培管理粗放,产品档次、技术含量和标准化程度不高,缺乏自有品牌。良种选育、品种改良工作缺乏系统性、长期性、创新性和自身特色。经营主体抵抗自然灾害和防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弱,经济效益偏低。三是市场发育不足。营销网络和服务体系不健全,区域性市场没有完全建立。行业协会、市场中介和专业合作社不成熟,相关服务不够到位,营销模式还处在较低水平,仓储物流、售后服务有待提高。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按照现代林业发展理念,以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为要求,以生态建设为中心,以“发展绿色经济、打造绿色城乡、提倡绿色消费、保护绿色生态”为思路,紧紧围绕生态市建设战略目标,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依靠科技进步,调整种植布局,优化产业结构,做强种植业,发展加工业,培育服务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和抗风险能力,进一步推动效益增长和农民增收,为全面推进我市生态文明建设作贡献。
(二)基本原则
--坚持市场导向,效益优先原则。始终把提高经济效益、促进花农增收为主要任务,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发展现代花卉业。
--坚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原则。继续巩固和发展已经建立起来的本地特色优势地位,兼顾切花、盆景、观赏苗木和种苗(球)的发展,着力打造延平--武夷山百合花与兰花产业带、国有林场绿化苗木产业带和浦城丹桂花卉产业带,形成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格局。
--坚持科技兴花,自主创新原则。着力整合科技力量,建立运作良好的科技支撑体系,加强自主研发和合作研发,培育创新能力,提升科技贡献率,促进增长方式转变,推动产业持续发展。
--坚持特色优势,集聚发展原则。立足各地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进一步调整区域布局,引导产业整合集中,推进特色产业集聚发展,打造优势主导品牌,增强产品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率。
--坚持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原则。着力推广设施栽培、基质栽培、微(滴)灌技术、地膜覆盖、雨水回收利用等环保生产模式,发展循环经济,减轻资源环境压力,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发展目标
到2016年,全市苗木花卉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实现产值50亿元;全市主要用材林树种容器育苗率达60%;苗木亩均收入达到2万元左右,花卉亩均收入6万元左右,花农人均收入达到当地农民人均收入的2倍左右。到2020年,全市苗木花卉种植面积达到20万亩(含山上种植),实现产值120亿元;全市主要用材林树种容器育苗率达80%,培育、开发新品种20-30个;苗木亩均收入达到2万元以上,花卉亩均收入6万元以上,花农人均收入达到当地农民人均收入的2倍以上。
三、区域布局和建设重点
根据生态适应性规律和现有种苗花卉生产力的现状,因地制宜,统一规划,进一步明确区域布局和建设重点:
(一)武夷山、邵武区域。重点建设彩化类绿化苗基地。以武夷山国有苗圃、邵武森禾公司为依托,发展红叶石楠、野鸭椿、福建山樱花、无患子、日本红枫、紫薇、桃花为主要彩化树种。到2016年,培育彩化类树种500万株,新建1家以彩化类树种为主,总产苗量达200万株的保障性大型苗圃。
(二)浦城、建阳区域。重点建设丹桂种苗基地。以九龙桂园艺场为依托,辐射周边发展丹桂种苗基地。到2016年,培育丹桂高杆绿化大苗1000万株、中苗2000万株、小苗5000万株,新建1家丹桂种苗基地,总产苗量达200万株的大型苗圃。
(三)国有林场区域。重点建设“四绿”工程种苗基地。以建瓯水西国有林场为依托,建设总产苗量200万株的省级“四绿”工程保障性大型苗圃;以光泽华侨和邵武卫闽国有林场为依托,重点发挥国家级林木良种基地场的品牌效应,建设杉木三代、马尾松二代等高世代种子园和优质种苗培育基地;以浦城石陂国有林场为依托,建设丹桂种苗基地。到2016年,培育“四绿”工程绿化大苗100万株、中苗200万株、小苗200万株;培育桂花、楠木、红豆树、福建山樱花、竹柏、无患子、天竺桂、杜英、罗汉松、紫薇、红豆杉、枫香、马褂木、福建含笑、火力楠、乳源木莲、野鸭椿、香叶树、乐东拟单性木兰等绿化树种。
(四)延平区域。重点建设两大类基地。第一类,科技含量高的轻基质乡土珍贵阔叶树种种苗基地。以省、市种苗产业龙头企业森科种苗及太平国有林场苗圃为依托,发展闽楠、花梠木、罗汉松、竹柏、红豆杉、柳杉、木兰科类等轻基质大容器苗基地。到2016年,培育轻基质乡土珍贵阔叶树种绿化大苗100万株、中苗150万株、小苗150万株,扶持新建1家培育轻基质乡土珍贵阔叶树种绿化大苗种苗基地,总产苗量达200万株的保障性大型苗圃。第二类,百合花基地。以王台、茫荡、峡阳、塔前、大横和来舟等乡镇的百合花生产基地为依托,以推广种植“索邦”、“西伯利亚”、“堤拨”、“辛普隆”、“元帅”、“白狐狸”等6个东方系列香水百合品种为主,辅助发展铁炮系列的“雪皇后”、“雷山”等,进一步完善百合鲜切花和种球复壮、种球处理等技术体系,壮大百合花基地。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工作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苗木花卉产业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充实和加强苗木花卉管理机构人员力量。苗木花卉产业重点县(市、区)要设立花卉管理办公室,具体负责本地苗木花卉产业建设的协调与指导工作,加强行业管理与服务。要落实产业建设目标管理责任制,通过规划引导、政策扶持、示范带动等手段,整合产业要素,壮大产业发展核心竞争力,加强技术指导、政策信息咨询,引导企业拓展国内市场,确保我市苗木花卉业高效、持续、健康发展。
(二)增加产业扶持投入。2013-2015年,市本级从育林基金中每年给予丹桂、百合花和无患子各100万元专项扶持资金的基础上,再安排100万元用于扶持全市苗木花卉产业的发展。各县(市、区)政府也应出台相关政策,扶持苗木花卉产业发展,适当增加财政投入,重点用于扶持苗木花卉生产相关体系建设和苗木花卉新品种、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苗木花卉生产基地设施建设,加大对道路电力设施、排灌系统的改造力度,改善基本生产条件。加快苗木花卉生产机械化、专业化建设步伐,提升现代化生产水平。注重基地配套设施建设,提高基地装备水平。改变传统种苗繁育方式,形成现代种源培繁体系,实现工厂化生产,确保种源品质。建设一批标准化、规模化、规范化苗木花卉生产示范区,发挥典型引路、示范带动作用。
(四)强化科技体系支撑。开展苗木花卉种质资源清查、收集、保存、评价、利用与保护工作,强化良种引进与繁育,创造目标性状突出、综合性状优良的花卉材料,培育有重大应用价值的突破性新品种,建立健全科技推广体系,加强市县乡三级林业技术推广机构与队伍建设,加大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度,提升产业发展的科技素质。重视名优品牌建设,创建自主品牌、名优品牌,促进产业做大、做强。
(五)做好服务指导。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通过优势互补,强强联合,促进成果转化和产品升级。积极引导、促进苗木花卉生产经营者成立专业合作组织,结成经济共同体,增强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完善苗木花卉协会和各种中介组织建设。扶持有经济和技术条件的苗木花卉生产经营单位组建绿化公司、花卉公司、集团公司,拓展业务范围,提高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不断提高信息搜集、研究、发布、预测的能力和水平。
(六)积极落实服务政策。认真落实各项支持苗木花卉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同时结合各地实际制定配套扶持措施,重点支持良种培育、技术推广、基地建设、设施栽培、市场建设等。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有关苗木花卉方面的税收优惠政策,促进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加强银企合作,增加信贷投入,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苗木花卉产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引导鼓励各类社会资金参与苗木花卉生产建设。积极组织筛选、推荐和申报一批项目,通过项目向上争取资金支持。
抄送:市委办公室、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市政协办公室。
南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3年2月21日印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知识
关于印发《攀枝花市花卉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的通知
韩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韩城市加快现代特色苗木花卉产业发展的意见》的通知
关于印发《“十四五”全国农药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黔西南州“十二五”花卉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陕西省林业厅关于印发陕西省苗木花卉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17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恩施州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西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加快西宁市苗木花卉产业发展意见的通知
丰宁满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其他 丰宁满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旅发大会御大公路沿线大地花海景观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
安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通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的通知
杭州市富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富阳区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办法的通知
网址: 南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平市苗木花卉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45861.html
上一篇: 西安市目前最大的花卉市场介绍,西 |
下一篇: 溢出效应显现,“花展经济”如何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