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为什么说文化与艺术在时尚行业将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为什么说文化与艺术在时尚行业将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文化艺术营销对时尚行业发展的价值和意义

参与:冷芸时尚2群群友

时间:2022年9月11日

庄主:Julie Chen-北京-品牌文案

▼ 本文章的语音版可在喜马拉雅APP上,“冷芸时尚博士”中的“时尚商业问题深度讨论”中找到。以下的冷芸时尚圈讨论是就行业问题的讨论及总结。这些分享属于集体智慧的结晶。(它们并不代表冷芸个人观点)。希望通过此种方式能让更多行业人士受益!

近年来,无论奢侈品牌,中高端或轻奢、还是新奢品牌愈加喜用文化艺术营销手段打造具有艺术高度的品牌形象、加深品牌价值观输出、试图与新生代消费群产生精神共鸣,助力品牌焕新和生意增长。这一营销趋势背后兴起的原因是什么?它有哪些展现形式?奢侈品牌、服饰品牌们在文化艺术营销上有哪些新玩法?未来将会出现哪些新的文化艺术形式,值得大家思考。

|一|

服饰行业中的文化艺术营销

1.为什么很多时尚品牌越来越重视文化艺术营销?

庄主:

时尚品牌中尤其是奢侈品品牌喜用文化艺术营销手段铸造品牌高端形象,推进业务增长。PRADA曾在荣宅举办艺术家 Theaster Gates 多宝阁主题展,GUCCI曾携手明星、艺术家拍摄《GUCCI灵感地图》系列创意短片,国内如ICICLE之禾,打造ICICLE SPACE之禾空间,专属现代都市生活方式的美学空间。为什么时尚品牌喜欢和文化艺术靠拢呢?大家怎么看?

芸友小王:

我最早接触到的生活方式美学是例外的方所。我感觉从商业的角度看,有点增加产品宽度的意思,而且感觉有强化用户心智,增强用户粘度的作用。

庄主:

是的,拓展了产品宽度,打造美学空间也可以引流,吸引更多用户过来体验,积攒品牌认知度。

芸友阿豆豆:

文化能引起共鸣。

庄主:

对,像品牌公关们用这种含蓄的方式向公众展示品牌魅力,也更能让用户接受。除此之外,我认为有这几点原因:

(1)拓展产品宽度,强化用户心智,增强用户粘度,吸引用户体验,积攒品牌认知度。

(2)品牌运用艺术营销手段吸引眼球,推陈出新,引爆社交声量,促进销售。

(3)时尚与文化艺术有很多共通性,是品牌很好的营销切入点。可以提升品牌调性,诠释品牌内核,与消费者建立深层次链接。

(4)迎合年轻一代消费者对高品质生活和文化精神方面的追求。

庄主:

用艺术手段包装之后,更能引起关注是真理。

芸友阿豆豆:

对,我最近观察花艺包装发现花是一样的,加了一层写了书法的包装纸,瞬间看起来高级了许多。

庄主:

高大上的既视感,关键有文化。另外,年轻一代生活方式也更趋多元,各种博物馆、美学空间打卡,所以品牌也会迎合这方面需求。

2.有哪些你印象深刻或者体验不错的文化艺术营销事件?

庄主:

有哪些品牌文化艺术营销令大家印象深刻?

芸友阿豆豆:

BURBERRY去年秋天在上海办了一场展览,展馆里呈现的一些科技装置让我印象挺深的。

(图片来源:劲视觉微信公众号)

芸友喵酱Alice:

我记得之前一个口红品牌做了一个线下展馆,邀约了一些明星和网红去打卡。

庄主:

办展是一种常用的艺术营销方式。交互设计运用数字化在线下活动中呈现,可以让用户获得科技感和高级感,也是数字化的体现。

芸友若三:

(图片来源:DIESEL小红书官方账号平台)

我不知道这个算不算文化艺术营销?

庄主:

我认为算的。

我想说下PRADA,文化在其品牌营销理念占据主导。PRADA成立的PRADA Mode Shanghai 文化俱乐部在2020第一波疫情结束后邀请知名导演贾樟柯在此呈现名为「面 MIÀN」的主题创作。通过主题文化论坛和迪斯科Party形式多面解读青年文化和新生活方式。

(图片来源:时尚先生Esquire官方微博)

今年6月15号,GUCCI携手栩栩华生内容集团发起“想象上海Blooming Shanghai”艺术创作征集企划。

(图片来源:GUCCI官方微博)

让受众以内容共创的创新方式引爆社交媒体,看出品牌内容营销开始突出共同参与共同创造的社群文化传递新形式。我觉得这个获得很有包容性。

芸友喵酱Alice:

现在品牌一直都在说要抓住年轻人,抓住Z时代的心。

芸友阿豆豆:

有种反客为主的感觉,“我的平台你的舞台”。

庄主:

2019年KAWS X UNIQLO的最后一次联名T恤发售创造了商业奇迹,与知名艺术家跨界打造的限量版IP产品在年轻群体中的影响力不容小觑,带动新品销量效果显著。

现在奢侈品对中国本土文化很重视。2019年12月,爱马仕在上海爱马仕之家举办「想象之手,传承不息」苗绣艺术展,凸显奢侈品牌对本土非遗文化的认同尊重,开始挖掘在地文化特色与品牌文化内核的融合之道。

(图片来源:HERMES官方微博)

芸友Noon:

我感觉现在艺术家和服装的联名还是挺多的。

芸友Maggie由兰:

近年来艺术家联名款太多了,影响力递增了还是递减了,个人感觉已经没有新鲜感了。

庄主:

对,但是我认为还是要围绕品牌调性和受众群体心理开发产品才能带动销售。

芸友喵酱Alice:

花西子的礼盒套装给我很深刻的苗族印象。那个时候抖音都在刷屏,尤其是那个银锁。

芸友阿豆豆:

是的,当时优衣库联名T恤遭哄抢的时候我就很震惊。

芸友Maggie由兰:

马斯菲尔今年也用了苗绣联名。

芸友小王:

朱崇恽今年的高定系列也是苗族主题相关的。

3.这些文化艺术营销活动对产品销售和品牌建设产生哪些作用和价值呢?

庄主:

那大家觉得文化艺术营销活动对产品销售和品牌建设产生哪些作用和价值呢?

我分析下刚刚举的例子,与KAWS联名的产品之所以成为爆款,在于击中了年轻消费者对当下流行的卡通人物元素潮流文化的喜爱,获得潮流群体文化归属感,打动年轻人买单。一次成功的联名一定是建立在相似的价值观、使命感,以及对受众深度了解的基础之上。GUCCI艺术作品征集形式揭示GUCCI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策略,让消费者的声音被听到,让他们的创意与思考被看见。共创内容的形式也吸引了客户注意力,社交媒体平台收割一波流量。

(图片来源:演员、歌手肖战官方微博)

芸友喵酱Alice:

这就是品宣的厉害吧。曝光高,实际买的人多吗?

芸友Noon:

多。

芸友喵酱Alice:

虽然奢侈品本身就是考虑销量,但是我也想想问关于营业额。

庄主:

这没有具体的数据可以收集到,但是一般曝光多,就算没有销量也有了流量的提升。

|二|

虚拟技术赋能文化艺术营销

1.数字时代,各大品牌纷纷投入数字艺术营销环抱是跟风还是寻求新的创意突破?

庄主:

数字时代,文化艺术营销方面也加入数字化手段,对此你怎么看?你觉得是一味跟风还是寻求创意突破?

芸友Noon:

我觉得是寻求创意突破。

庄主:

数字化更多在视觉上和互动体验上会给用户全新体验。据我观察,国外消费市场加密货币交易更普遍,有技术优势,国外时尚品牌在中国市场加码数字藏品和虚拟时尚呈现。但因国内数字藏品交易监管力度加大,品牌从开始的试水心态到如今冷静思考运用数字手段赋能品牌文化叙事,在虚拟世界中打造更加吸引客户参与的消费场景,促进销售转化。

芸友喵酱Alice:

快时尚在中国做数字藏品?怎么做的?

芸友阿豆豆:

快时尚做的不多吧。既有跟风的成分也有寻求创意的诉求,按以前的营销方式不做技术创新就变成小众了,但像大力营销的大品牌就不是小众的调性。

2.结合元宇宙、NFT数字藏品等科技元素,如何更好为消费者解读服装品牌和产品?

庄主:

元宇宙、NFT数字藏品这些科技元素,如何更好为消费者解读服装品牌和产品?

这是得物APP推出的AR试衣展示,让消费者直接试穿,突破时空购物限制,升级品牌体验,有益消费达成。

(图片来源:新华网官方百家号)

国外还有个科技时尚品牌AUROBOROS推出首个名为BIOMIMICRY仿生的虚拟服装系列。国内有也公司在做了,具体品牌名称忘记了。大家怎么看这种产品呢?

(图片来源:EST时尚创意人才社区官方搜狐号)

芸友Noon:

这真的有用吗?真的是合适的实物吗?

芸友Alex:

类似于卖皮肤。

芸友Maggie由兰:

通过大家的讨论,我有一个新发现,数字营销的价值有多大,还是取决于品牌本身的品牌力。比如这些大牌运用数字营销能加倍获得曝光,更重要的是能够承载得住,这还是归结于品牌自身的品牌力。像完美日记,钟薛高这样的品牌,营销过度品牌自身承载不住,不能带来质的改变。

芸友阿豆豆:

虚拟穿戴用在买前试穿很有用处,首先是款式,其次是颜色,这种影响消费者判断的因素,虚拟穿戴可以解决很多人买前的纠结。

庄主:

 对疫情时代被封闭在家不能买鞋服的场景而言,这个功能还蛮应景实用的。不过虚拟时装是否只能在虚拟空间里穿呢?跟玩游戏买皮肤一样,自我满足一下。

芸友喵酱Alice:

虚拟穿搭会是滤镜吗?就好比一件衣服,穿在模特身上会好看,穿在普通人身上不好看。

芸友Maggie由兰:

一是拿捏度,二是对于新品牌来说,不能过度依赖数字营销,需要同时扎根建立品牌竞争力,两手抓。很大概率有滤镜。

芸友喵酱Alice:

NFT这块, 我一直有朋友在做,但是没有细聊,我认为很有前景。但是总归是互联网,还是存在泡沫的。

庄主:

仿生概念+虚拟服装,将可持续时尚和数字化结合一起,契合Z世代可持续消费观,仿生元素让服装更具环保理念。但从营销层面来看,偏务虚,能作为辅助,新品牌可能也没有太多投入在这方面。

芸友喵酱Alice:

那么这个功能就大打折扣了,我记得之前有个小程序是租衣服的,就是免费送货上门的,然后不要就退掉,类似共享衣橱,一次性只可以邮寄10件。

庄主:

物流服务和售前、售中、售后服务体系搭建也需要不断完善,根据政策灵活调整。

芸友Maggie由兰:

之前有好几个租衣服的平台现在都销声匿迹了。

芸友小王:

虚拟试穿的意义就是为了减少退货率的吧。

3.在数字艺术营销方面,哪些品牌表现更亮眼,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地方?

庄主:

那么有哪些品牌在数字艺术营销方面表现更亮眼?有什么值得借鉴的地方?

芸友Noon:

我感觉奢侈品牌在这些方面做得挺好的。

庄主:

大家可以看一下BURBERRY 联动短视频平台抖音共同推出“抖音仔仔”虚拟套装。

(图片来源:BURBERRY官方微博)

用户可通过该新功能创建自己的虚拟形象并进行在线社交,身穿BURBERRY服饰的虚拟形象“抖音仔仔”也登上《ELLE中国》封面。

其实,我觉得大牌先尝试数字化营销。形成一种趋势后,中低端品牌自然也会玩起来,比如这个虚拟人方式就很新颖。

芸友阿豆豆:

BURBERRY的单品属于中大淑年龄段的,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数字营销或者联名都挺年轻化的。

芸友小王:

我最近在学一个3D软件,如果未来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虚拟模特,然后模拟穿着的效果能和专业软件一样,那我肯定会买。

芸友喵酱Alice:

为了以后的业绩,现在抓住年轻人,等年轻人成为中年人了,正好也有钱了就成为消费的主力军了。就好像茅台做茅台冰淇淋一样。

庄主:

也有品牌年轻化转型的担忧吧。在这个广告中,抖音仔仔通过露营、冲浪和滑板等场景展现年轻一代流行的多元生活方式,引发次世代深度共鸣,吸纳更多潜新生代客群。不能只看眼前,要发现未来新的增长点,大牌也如此。头部美妆品牌欧莱雅中国推出首对虚拟偶像“欧爷”以及“莱姐“负责集团的公关事务以及与消费者的沟通,采用“视频连线”,非常自然地引出对集团新品发布活动的介绍。

(图片来源:欧莱雅中国官方微信公众号)

同时用Plog形式(图片日记),以读者熟悉的生活场景以及阅读习惯为出发点制作内容,有效提升内容与读者的相关性,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

个人认为,在虚拟世界,品牌要以更真实的方式与消费者建立联系,最大的难点在于搭建故事感,将虚拟人物的形象立体化,甚至建立全新的背景和故事,也是品牌人格化的数字化创新。

芸友Noon:

虚拟偶像确实一劳永逸了,永远不会翻车,降低了很多成本还有实体空间。因为疫情其实很多世界格局都改变了。

芸友小王:

以后会不会是品牌用动漫人物来做代言人?

庄主:

波司登携手中国国家话剧院举办“中国羽绒服全球领先”发布会,以业内创新的“戏剧秀场”概念,演绎品牌45年发展历程。这在本土品牌文化营销上也属于首创~虽然现场没有运用数字交互技术,但是戏剧性故事营销,会让品牌更有立体感,以后数字化内容营销上会不会加入这种戏剧化或者贴近生活场景的形式,比如“欧爷百事通”Plog日记形式和受众沟通,开拓更多互动形式。

(图片来源:猎云网官方搜狐号)

芸友阿豆豆:

数字化营销打开了更多可包容性的内容,当然也有需要用户底线意识,不是所有与品牌无关联的合作联名大家都能接受。

芸友Noon:

其实我觉得这个也是有门槛的,不是所有企业都有钱做数字化营销的。反而是越有钱的企业越可能有成本投入进去。

庄主:

对,所以有些品牌运用这种手段还是有风险影响美誉度的。

芸友喵酱Alice:

虚拟人物做下去会有难度的吧,毕竟中国这么多人口,如果靠虚拟人物的话势必减少人的工作。另外就是虚拟的人都是比较完美的,大众可能会喜欢但是会觉得不真实,因为少了点缺点。

芸友Noon:

我觉得还是一,二线城市比较普及。虚拟人物在小城市是普及不开的。可是虚拟人物不像真正的人那样真实,有缺点才是真实的。

庄主:

虚拟人物可以营造美感,人还是希望自己更美的样子吧。大城市普及开了,小城市普及也就不远了,目前一,二线城市停留比较浅的阶段,需要品牌开启各种功能和营销手段助推和普及这方面应用。

芸友阿豆豆:

现在做品牌PR的难点是什么?

庄主:

我觉得很多品牌PR要选取适合品牌宣传的数字化资源,预算支持范围内融入品牌的传播内容中,这涉及多方面因素,需要得到高层策略支持,也需要观察数据,不断试验,看哪一种数字化方式带来增长。

芸友Noon:

助推和普及这方面的内容为了做什么呢?

庄主:

吸引年轻人消费,我认为每个品牌思考角度不同,这是个选择题,但肯定有很多品牌会这么做。

芸友小王:

虚拟人物可以做成不完美的形象。

芸友Noon:

又是消费主义的陷阱。年轻人的钱要被扒没了。

庄主:

更多是长期主义,对新一代消费者用户心智的引导。

|三|

文化艺术的延展性和兼容性

开拓时尚更多可能性

1.能否预判未来时尚营销将与文化艺术的哪些议题和项目上链结更深?

庄主:

你们认为能否预判未来时尚营销将与文化艺术的哪些议题和项目上链结更深?

我先举例来陈述一下我的观点。

这是今年FIRST影展期间,香奈儿支持的“第一帧”(FIRST FRAME)年度发布会活动,邀请众多电影业内人士开展对谈,支持女性声音,为践行平等多元的当代创作者,提供更多发声机会。

(图片来源:FIRST青年电影展官方微博)

此活动非常契合CHANEL品牌所支持的价值观,助力当代中国电影新生代女性主题创作。在我看来,时尚品牌携手电影节组织特定主题论坛,也在引导公众的关注度从明星红毯造型到人文精神层面,真正理解认同电影的艺术价值。

时尚品牌借助文化艺术不是跨界做个联名IP,或者办个展这种,也在进入不同艺术门类中寻求更深的具有话题性的主题进行深度营销。

从营销层面看,品牌选择合作的艺术话题和创作主题也需要围绕品牌核心精神,才可能触动消费者对品牌内核的人文价值产生共鸣和思考。

芸友喵酱Alice:

现在很多服饰都在做IP,也就是短期内可行的吧。

庄主:

是的,短期吸引注意力,也是一种打造品牌持续影响的方法。

说回PRADA,刚刚提到的上海PRADA荣宅举办以“面MIÀN”为主题携手导演、制片人和作家贾樟柯共同构思场景创作活动,涉及“你的故乡是什么颜色的?”、“疫情下的个体”、“海水变蓝那一刻”、“表演这一面”等不同子主题,活动由表及里地从当下文化的不同面向与消费者展开沟通,多个具体讨论主题展现PRADA对可持续发展、疫情后个体身心发展、故乡情怀等不同议题的关注,具象地表现PRADA对文化多元性和包容性的承诺。

芸友Maggie由兰:

IP适合小微个体。

庄主:

大牌的这些行动也会影响其他品牌在时尚对文化艺术营销方面展开多维探索。

芸友阿豆豆:

我认为PRADA属于比较出圈的,如果按PRADA对可持续发展、疫情后个体身心发展、故乡情怀等不同议题的关注对比像CHLOE做的也不少,但是影响力不大。

庄主:

我通过观察发现PRADA在做文化方面很用心,感觉已经往有文化属性的艺术机构发展,PRADA夫妇对这方面内容很关注,企业高层通过自己的爱好也潜移默化影响品牌的人文价值。所以,我认为文化艺术营销与品牌还有更多可挖掘、拓展和细化的共同主题,除了女性主义,还可以与青年文化关注的身心灵话题,文化归属问题、社会问题展开相关性联系,沉淀品牌长期价值。

2.文化、艺术、科技日益交融,对日后的时尚品牌营销组合和传播形态你有哪些畅想?

庄主:

面对文化、艺术、时尚、科技、商业交融共生局面,对于日后的时尚品牌营销组合构成和传播形态你有哪些畅想?

芸友阿豆豆:

品牌带着人文、社会责任做也不容易。

庄主:

但是不能没有啊,我感觉出圈的品牌都有自己独特的人文价值。

芸友Maggie由兰:

我也有同感,能够强渗透的还是不多,能达到PRADA这样程度的品牌还是少。

芸友Noon:

我觉得是多元化的文化输出。

庄主:

我个人认为会有以下趋势改变:

元宇宙概念下,相较于图文内容,具有沉浸式、代入感的视频形式会变得更受欢迎。因为视频的场景展现力更为丰富,能以更为写实的方式连接大众情感。

而且,交互性更强的视频内容能够进一步提高营销效率,未来营销模式会偏向数字化方向转变,活动策划和广告宣传上也会加入数字科技元素,塑造更新奇的视觉体验,打通线上线下壁垒,运用虚拟人、数字人、虚实结合地全方位全场景打造有趣活力的品牌形象。

芸友阿豆豆:

"时尚品牌营销组合构成和传播形态"用科技手段展开沉浸式的体验会打开感官,加深印象,希望每一次的营销都谨慎一些,各个方面考虑好再投放,而不是做一些噱头收割消费者。

芸友Maggie由兰:

越高端的品牌越需要艺术,文化,多元文化渗透和输出。

庄主:

小微企业估计目前还达不到这种宣传力度。

芸友Noon:

有奢侈品牌的文化底蕴了。

庄主:

是的,冷静地想好如何契合自己的品牌调性,也符合受众心理。

芸友Maggie由兰:

小微企业达不到这种宣传力度,并且用户也没有那么高端。想做高端并且想成为长青品牌,是需要借鉴奢侈品牌的文化建设的。

庄主:

我同意你的观点,此外,文化艺术营销,通过与艺术家跨界联名IP打造,故事性创意短片等形式,赋予了产品艺术性色彩,从精神层面进一步联结消费者心智,沉淀了品牌厚度。所以,文化艺术营销对于大牌和一些想出圈的品牌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

芸友Maggie由兰:

是的,尤其是服装品牌,这是必走之路。

庄主总结

一、文化艺术营销在服装行业中的表现

1.为什么很多时尚品牌越来越重视文化艺术营销?

(1)拓展产品宽度,强化用户心智,增强用户粘度,吸引用户体验,积攒品牌认知度。

(2)品牌运用艺术营销手段吸引眼球,推陈出新,引爆社交声量,促进销售。

(3)时尚与文化艺术有很多共通性,是品牌很好的营销切入点,提升品牌调性,诠释品牌内核,与消费者建立深层次链接。

(4)迎合年轻一代消费者对高品质生活和文化精神方面的追求。

2.有哪些你印象深刻或者体验不错的文化艺术营销事件?

(1)BURBERRY上海站「交融边界」首展。

(2)PRADA2020邀请知名导演贾樟柯在此呈现名为「面 MIÀN」的主题创作活动。

(3)GUCCI携手栩栩华生内容集团发起“想象上海Blooming Shanghai”艺术创作征集企划。

(4)KAWS x UNIQLO的最后一次联名T恤,与知名艺术家跨界打造限量版IP创造了商业奇迹。

(5)爱马仕在上海爱马仕之家举办的「想象之手,传承不息」苗绣艺术展。

3.这些文化艺术营销活动对时尚产品销售和品牌建设有哪些作用和价值?

(1)与KAWS联名的产品击中了年轻消费者对当下流行的卡通人物元素潮流文化的喜爱,一次成功的联名一定是建立在相似的价值观、使命感,以及对受众深度了解的基础之上。

(2)GUCCI艺术作品征集形式揭示GUCCI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策略,让消费者有“我的平台你的舞台”的感觉,共创形式更吸引客户注意力,社交媒体收割一波流量。

(3)爱马仕在上海爱马仕之家举办「想象之手,传承不息」苗绣艺术展,凸显品牌对本土非遗文化的认同尊重,挖掘在地文化与品牌文化相融之道。

二、数字艺术潮流凸显,虚拟技术促使文化艺术营销更多新玩法

1.数字时代,各大品牌纷纷投入数字艺术营销环抱是跟风还是寻求新的创意突破?

寻求创意突破。数字化更多在视觉上和互动体验上给用户全新体验。品牌从开始的试水心态到思考运用数字手段赋能品牌文化叙事,打造更加吸引客户参与的消费场景促进销售。

2.结合元宇宙、NFT数字藏品等科技元素,如何更好为消费者解读服装品牌和产品?

(1)AR试衣软件,让消费者直接试穿,突破时空购物限制,升级品牌体验,有益消费达成。仿生概念+虚拟服装,将可持续时尚和数字化结合一起,契合Z世代可持续消费观,仿生元素让服装更具环保理念。

(2)数字营销的价值有多大取决于品牌本身的品牌力。

3.在数字艺术营销方面,哪些品牌表现更亮眼,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地方?

(1)BURBERRY 联动短视频平台抖音共同推出“抖音仔仔”虚拟套装。用户可通过该新功能创建自己的虚拟形象并进行在线社交。欧莱雅中国推出首对虚拟偶像与消费者的沟通,与品牌粉丝“视频连线”,以读者熟悉的生活场景以及阅读习惯输出内容,有效提升内容与读者的相关性,传播效果更好。

(2)在虚拟世界品牌要以更真实的方式与消费者建立联系,最大的难点在于搭建故事感,将虚拟人物的形象立体化,以后数字化内容营销上会开拓更多互动形式,比如“欧爷百事通”Plog日记形式和受众沟通。

三、文化艺术的延展性和融合性为时尚行业提供更多可能性

1.能否预判未来时尚营销将与文化艺术的哪些议题和项目上联结更深?

从营销层面看,品牌选择合作的艺术话题和创作主题也需要围绕品牌核心精神,才可能触动消费者对品牌内核的人文价值产生共鸣和思考。文化艺术营销与品牌还有更多可挖掘、拓展和细化的共同主题,除了女性主义,还可以与青年文化关注的身心灵话题,文化归属问题、社会问题展开相关联系,沉淀品牌长期价值。

2.文化、艺术、科技日益交融,对日后的时尚品牌营销组合构成和传播形态你有哪些畅想?

(1)元宇宙概念下,相较于图文内容,具有沉浸式、代入感的视频形式会变得更受欢迎。视频的场景展现力更为丰富,能以更为写实的方式连接大众情感。高端品牌力求打通线上线下壁垒,运用虚拟人、数字人、虚实结合地全方位全场景打造有趣活力的品牌形象。

(2)用科技手段展开沉浸式的体验会打开感官,加深印象,希望每一营销都谨慎一些,各个方面考虑好再投放,不做一些噱头收割消费者。

(3)小微企业想做高端并且想成为长青品牌,是需要借鉴奢侈品牌的文化建设的。

(4)文化艺术营销,通过与艺术家跨界联名IP打造,故事性创意短片等形式,赋予产品艺术性色彩,从精神层面联结消费者心智,沉淀品牌厚度。所以,文化艺术营销对于大牌和一些想出圈的品牌,尤其服装品牌,这是必走之路。越高端的品牌越需要艺术文化的渗透和输出。

文字整理:张怀楷

文字编辑: 陈畅

美术编辑:李宁

冷芸时尚微课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点赞!铁岭市选手在2021辽宁省创意艺术与时尚大赛园艺、花艺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周一围《阳光像花儿一样绽放》演绎别样花心
从小众爱好到大众潮流,国风时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引人思考
以花朵为象征的生命之美(探索花朵在人类生活中的意义与表达)
《鲜花人类学》:在“繁花之地”中国,花文化扮演了哪些角色?
花卉艺术行业市场如何?花卉艺术行业市场全景调研
中国花文化深度探究: 历史、现状与未来发展(四)
南宁青秀区:环保理念融入居民生活,争做生态文明的倡导者
园林花卉文化与鉴赏
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文化基因与中国道路

网址: 为什么说文化与艺术在时尚行业将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4730.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2022五一劳动节促销活动方案大
下一篇: 借势“国潮文化”营销的三大经典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