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一瓶香水卖20万,巴卡拉红厉害了!

一瓶香水卖20万,巴卡拉红厉害了!

今年年末最为火热的单品宝座,基本上是要献给香奈儿N°5香水红色限量版了。

连气场全开的宋茜最近都拍了视频为这瓶香水疯狂打call!


各路的博主也真诚带货


左:田Yume 右:易烫YCC

香奈儿出品,香水本身品质一定是高级的。而这次要疯狂划重点的是香水瓶。

有很多朋友爱买香水,美曰其名做收藏,实际上是被美到极致的香水瓶颜值打败了。

「香水撒了不要紧,瓶子一定不能碎!」

热烈先锋的红色瓶身,简洁明朗的方形线条,还有形如钻石切割的瓶盖,融合金粉,在540度高温下造就而成,这一切都让我控制不住自己掏钱包的手。

圣诞节拥有一件心水的宝贝需要理由么?!


那么,一向高贵的香奈儿到底是找谁做出了如此美艳的瓶子?

答案是同样高贵的Baccarat!

Baccarat是来自法国的顶级水晶制品生产商,除了皇家贵族的水晶灯、盘子、水杯、烛台以外,所有的你能想象到的水晶制品都来自Baccarat。

为迎接2019浪漫圣诞,由嘉柏丽尔·香奈儿亲自设计的N°5透明玻璃香水瓶首度红色新装,11月一经上市就已成为时尚达人心之所宠。


1921年,嘉柏丽尔·香奈儿想要创造出一款“闻起来像女人的香水”,她在调香师创作的诸多香水配方中,挑中了第5号香水样本,并以她一贯的简洁风格,将之命名为N°5。

嘉柏丽尔说,“这就是我要的,一种截然不同于以往的香水,一种女人的香水。一种气味香浓,令人难忘的香水。”


而香奈儿新推出红色限量版,意在打造出一个永恒经典的作品。香奈儿N°5香水红色限量版,在用红色整体染色玻璃瓶盛装的五号之水与五号香水之上,还有升级的“收藏家版”——巴卡拉水晶限定版。

“收藏家版”香奈儿N°5香水,是以红色巴卡拉水晶瓶呈现,全球限量编号55支,售价逾20万人民币。

法国百年水晶世家巴卡拉集合了玻璃吹制工匠、雕刻师与镀金工匠的精湛工艺,以纯手工打造这款瓶身,其制程堪称艺术。


● 首先要将经过高温熔化的水晶玻璃塑造为球状,而后使用特殊工具修整瓶身;

● 随后将玻璃放入香水瓶模型,并朝内吹气使其成形;

● 为制出独特的“巴卡拉”红,匠人们得在摄氏540度的高温下,将水晶玻璃与24K纯金粉末结合;

● 最后以冷抛光精细处理之后,才得到这抹嘉柏丽尔·香奈儿一生挚爱的红色。


只有这样的奢华水晶加上香奈儿N°5香水,才能够成为流芳百世的珍藏。

这一点早已是奢侈品牌的共识,每逢要推出限定版,都会与巴卡拉合作。

Joy 香水 Baccarat 水晶瓶奢侈系列


Joy 香水是奥斯卡官方赠给获奖演员的固定礼品之一,备受好莱坞明星们青睐。1974 年,巴卡拉为 Joy 特别定做了一款水晶瓶身,每一瓶上都有手工刻制的编号作为限量销售的标志,让其“身价”大涨,达到约 1.167 万元 / 75ml。

娇兰翼之蜂华之金色羽翼限量珍藏版香水


售价为 16.8 万元 / 245ml,在中国仅有 5 瓶发售,香水由娇兰顶级调香师调制,瓶身采用巴卡拉水晶雕琢。

娇兰蝴蝶夫人香水90 周年纪念版


4.7 万元 / 75ml,全球限量 14 瓶,巴卡拉手工打造水晶瓶身,并镶嵌有玉石和珍珠,几乎勾起人们“买椟还珠”的欲望。

迪奥倾世之金香水珍藏版


5.5 万元 / 30ml,其实它就是 2013 年迪奥发行的圣诞限量版“真我”香水,虽然迪奥真我香水系列 40ml只要 1570 元,但这瓶30ml的限量版就价值 5 万 5。因为,每一个水晶瓶都由巴卡拉的顶级水晶工艺大师亲自吹制。

从这些限定版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事实:香水没有瓶子贵。


巴卡拉水晶不仅仅是收纳美的容器,本身就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与收藏价值。两百五十余年匠心贯注,无数道传统手工工艺,才铸造出一件巴卡拉,当每一道光进入巴卡拉后,都会为您折射幻变出一个晶莹璀璨的水晶世界。

倘若用巴卡拉经典水晶作品饮酒,那您品味的每一口,都是珍藏版。那一抹巴卡拉红,才是真的高级!

相关知识

厉害了,十字花科菜!
【厉害了?真实存在的...
三年疫情,70岁老太在网上卖养花课程,赚了20万,网友:真会赚钱
云南金殿厉害了 特色山茶花朵为杭州郭庄茶花展添彩
厉害了!这种花不仅生长在水里还有净化水源的功能[憧憬]
厉害了我的绿萝!品种竟有这么多,看看哪种你养过?
沉浸式的樱花展览策划惊艳了广大游客的目光,光影互动太厉害了!
最厉害的生根剂:扦插枝条蘸一下,蹭蹭长出大白根,太厉害了
杨颖画的人物画像,花花只看了一眼就猜出来了,厉害了
抗炎、抗癌、抗氧化,西兰花厉害了

网址: 一瓶香水卖20万,巴卡拉红厉害了!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503475.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香水包装设计的艺术魅力与营销策略
下一篇: 当视觉艺术遇上嗅觉艺术 | 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