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肥西縣深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按照“點上示范出彩、線上連片成景、面上美麗宜居”和美鄉村建設思路,全域推進和美鄉村建設,一幅幅村庄美、村民富、鄉風好的和美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鄉村“蝶變”展新顏
這兩天,在紫蓬山管委會雙井中心村的健身小廣場上,老人們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晒太陽、拉家常,一派其樂融融的景象。據雙井行政村黨總支書記解光柱介紹,通過和美鄉村建設,曾經的荒地搖身一變,成為周邊村民休閑娛樂的好去處。
“鄉村要想發展,既要‘裡子實’,也要‘面子靚’。”解光柱說道。自2023年雙井中心村開展和美鄉村建設以來,以“山林文化+鄉村旅游”為發展定位,以“保留鄉村特色,改善人居環境”為主題,圍繞改水改廁、河溝渠塘疏浚清淤、公共環境整治提升等十大項建設任務全面提升村容村貌。建設污水主管網1495m,入戶管道3800m,河溝渠塘疏浚清淤6000立方米,房前屋后整治約22500㎡……一項項工程的實施,讓雙井村的村民居住環境得到了極大的改變,點亮了群眾美好生活。
雙井中心村是肥西縣踐行“千萬工程”的縮影,截至目前,肥西縣已獲批建設和美鄉村精品示范村5個,建成和美鄉村中心村110個、美麗宜居自然村397個。在全域推進和美鄉村建設的征程上,肥西縣堅持“全局考量、分類推動”原則,一村一案編制建設方案,讓和美鄉村美而不同,獨具特色。如今的肥西鄉村,一步一景,如詩如畫。
“小”廁所改出“大”民生
在廁所革命的浪潮中,曾經那個被蚊蠅困擾的“小角落”,如今已煥然一新,變得干淨、整潔、明亮且舒適。“現在蓋的新廁所實用又舒心,生活水平一下就上了個檔次!”三河鎮茶棚社區村民張玉艮難掩激動之情,在改廁驗收時情不自禁地吐露心聲。
近年來,三河鎮茶棚社區把戶用廁所的改造工程作為“一號課題”,細化惠民措施,堅持把改廁工程落到一家一戶,以改好“小廁所”服務“大民生”,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裡”。
為提升新建廁所品質,肥西縣深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自下而上地確定任務目標,堅持“因地制宜、因戶施策”,將調查了解農戶意願、簽訂改廁協議書作為科學實施廁改工作的重要一環。嚴格落實首廁驗收,明確首廁驗收合格后方可全面推進,以首廁過關帶動每廁過關。全縣還依托“首廁過關制”打造農村改廁現場教學示范點4個,推廣磚砌式、鋼筋混凝土預制式、黑灰水協同治理“三池聯動”等模式,為后期改廁提供示范樣板。
自實施廁所革命以來,肥西縣累計完成農村衛生廁所改造超5萬戶,衛生廁所普及率達97%以上,2024年,肥西縣成功創建“農村改廁與長效管護機制提升縣”。
產業興旺促發展
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基礎在產業、潛力在產業、希望在產業。
作為安徽省首批和美鄉村精品示范村,上派鎮三崗村充分挖掘“苗木+”“花卉+”等優質產業資源,以“五彩三崗”為主題,積極推進和美鄉村建設,全力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新農村。擁有豐富的紅色旅游資源的山南鎮小井庄村以中國農村包產到戶發源地為抓手,以“改革源頭·紅潤井庄”為主題,發展“紅色+”業態,為和美鄉村嵌入文化底色。銘傳鄉聚星社區則通過盤活閑置資源,創新“國企合資、集體入股、村民參與”合作模式,採用“保底+分紅”等聯農帶農機制打造聚星糧驛1953,已成為合肥市網紅打卡點。
近年來,肥西縣聚焦“千萬工程”目標,充分挖掘鄉村優勢資源,依托和美鄉村建設,休閑農業、觀光農業和特色民宿等新業態遍地開花,農文旅融合之路越走越寬,農民群眾的生活越來越富。
肥西縣將繼續以“千萬工程”為引領,繪就“景美、人和、產業興”的和美鄉村新藍圖,推動鄉村全面振興。(於紅玲 劉孝娟 晏小鳳)
(責編:范曉琳、張磊)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关知识
湖南沅陵北溶鄉:繪就鄉村振興共同富裕“新圖景”
安徽:春天裡,做足“花”樣文章
鄉村旅游邁向品牌時代
家鄉山水美如畫(沿著高速看中國)
梅花映華夏:從古詩詞看梅文化的歷史淵源及文化傳承
特色產業賦能 山西鄉村勾畫鄉村振興新圖景
宣城廣德:鄉村旅游多點開花
習近平的鄉土情
花卉蔬果昆蟲鳥禽
發現古典植物世界的詩意(創作談)
网址: 安徽肥西:“千萬工程”繪新景 和美鄉村如詩畫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508417.html
上一篇: 【植物界全系列】芸香科—飞龙掌血 |
下一篇: 仙人掌什么样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