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县农业农村局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工作部署,以新时代“千万工程”为引领,深化加强“三支队伍”建设,聚焦“五山联动”“五水共富”战略部署,全面实施“兴村行动”,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加快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上半年我县“三农”工作成效亮点纷呈,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温州分所于5月8日在文成揭牌设立,成功列入“省乡村人才振兴先行县培育试点”(全省首批全市唯一)。文成糯米山药列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文成县湖田村入选农业农村部第一批低碳乡村培育试点村(全市唯一),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2024年上半年农业农村重点工作情况
(一)聚焦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强劲
1.严守粮食安全底线。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2024年,我县粮食播种任务面积11.47万亩、总产量4.68万吨,截至目前,已完成粮播面积11.39万亩。进一步完善粮食政策体系,制定出台了《关于切实抓好2024年粮油生产保供工作的通知》,加大了粮食生产的普惠补贴力度,积极做好农资供应调度,全力保障农资供应需求。同时与各乡镇签订粮食生产安全责任书,分解落实粮油生产任务。
2.发展高山农林经济。重点推进省级现代园区建设,谋划山水产业园“四区三基地”,举办第五届农业投资洽谈会,签约项目32个,总投资11.67亿元。已招引落地浙江万旺生物科技食用菌全产业链项目、山东瑞航高效设施农业项目等重大企业项目。持续加快建设并投产博海、味多多预制菜加工厂、鲁泽示范园、四维生态全人工光垂直农场和文成县果蔬种苗农创园、糯米山药现代育种种植示范基地等项目。在铜铃山启动竹笋加工生产,建成珍谷酒业杨梅酒生产线一条,开发优化杨梅汁产品。文成“金玉甜6号”攻关田创造“浙江农业之最”夏甜玉米最高亩产和百亩方最高亩产纪录。上半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30亿元,同比增长4.92%,增速排名全市第三。
3.全力发展淡水渔业。成立省淡水所温州分所,聘请10位“山水侨匠·水系列”新农人导师助力山区渔业“土特产”高质量发展;招引落地浙江睿葳科技、山东公用设施渔业、杭州萧山东海养殖等企业,推进黄坦智能化生态养殖、铜铃山光唇鱼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等项目建设,全面提速建设文成县未来渔业孵化园和渔业种苗繁育中心。推进稻渔综合种养工作,重点推广稻帆布桶养殖溪鱼,已建成帆布桶+稻渔模式5家,新增稻田综合种养面积2152亩。3月份获得涉海涉渔综合管控力全市第一名,《文成打造小丑鱼发展全产业链》工作信息被黄阳栩副市长批示。
4.加强农业品牌建设。文成杨梅先后进省市府大院,并首次出口至西班牙,2024年首届中国温州早春茶大会先后组织参加2024温州名特优农产品(年菜·年鱼)迎新春大联展、长三角绿色优质农产品展销会、2024年首届中国温州早春茶大会等展销会举办2024温州市杨梅产销对接会暨文品天成·文成杨梅生活节和文成杨梅温州品鉴会活动。“半天香”牌和“月山香”牌获温州名茶称号;文成杨梅入选2023年浙江省农业品牌目录名单、“仰农”牌东魁杨梅获“2024浙江好杨梅”金奖;“文成糯米山药”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仙花谷”牌中蜂苦丁茶蜂蜜成功入选浙江省“十大好蜂蜜”产品名单;文成蜂蜜入选浙江省第三批名优“土特产”百品名单。“铜铃古寨”牌蜂蜜酒入选山区海岛县第三批“263共富农产品”
(二)聚焦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扎实推进
1.在全域整治方面,持续推进和美乡村“示范引领、全域整洁”行动。常态化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二季度整治完成风貌落后村16个,其中,一季度峃口镇九山村、周山畲族乡益群村获评市级整治优胜村。巨屿镇、百丈漈镇先后获评一季度、二季度全市最干净乡镇称号。
2.在点上示范方面,谋划打造畲乡风情“一县一带一片”。立足于“畲乡风情+红色党建+康养文化”特色定位,大力发展畲家长桌宴文化旅游、来料加工共富工坊和苔藓艺术产业等新兴动能,全力打造畲乡风情农文旅融合发展样板。共谋划项目8个,计划总投资3.76亿元,目前,完成投资3.76亿元,投资完成率达100%。新建巨屿镇花竹岭村、周山畲族乡周垟民族村等未来乡村3个,谋划项目28个,计划总投资1.68亿元,截至目前,投资完成1.64亿元,投资完成率达97.65%。获评2023年度温州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优秀等次。
3.在城乡提升工程方面,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步伐。强化工作机制,扎实推进督查督办。召开文成县城乡提升工程工作例会5次,加强工作、项目、指标监测,定期分析研判。各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落实好各项重点工作和政策举措。“2+7”指标和省重大项目有序推进。坚持项目为王,高质量谋划2024年城乡提升工程项目,坚持项目分级分类管理,落实项目联系服务、问题交办等制度,清单式、闭环式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城乡提升工程重大项目20个,其中新建项目5个,年度投资24.5亿元,已完成投资20.76亿元,投资完成率84.7%。二季度城乡提升工程重大项目年度计划投资完成率排全市第四。
(三)聚焦共同富裕,农村农民增收稳定推进
1.抓好“三支队伍”建设。贯彻省市“新春第一会”精神,全面深化加强“三支队伍”建设,扎实推动“山水侨匠”新农人队伍建设持续见行见效、实现整体跃升。截至目前,发布文成“山水侨匠”新农人品牌,成功招引“山水侨匠·水系列”新农人导师10名,全县培育乡村产业振兴“头雁”23人,开展黑木耳、杨梅、番茄等产业培训班6期,共培训实用人才402人,农创客160人,现代“新农人”2031人。深化产教融合,建成田间学校5家,农创客共富基地1家。今年委托培养植保、农林经济管理等专业定向生2名。做好省、市、县派农村工作指导员的换届选派工作。
2.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紧盯目标任务,推进2024年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工作目标任务落实,通过加强项目谋划、加大闲置资源利用力度、深入实施折股量化项目、加强“三资”管理、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等,不断增强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1-6月份全县村集体经济总收入21384.32万元,同比增速8.09%;2024年谋划村级集体经济集中开工项目27个,截至6月份,已开工24个,集中竣工项目16个,已全部竣工。全面开展“三清一促”专项行动工作。
3.兜紧兜牢民生底线。制定出台《精准帮扶促农民增收致富的若干意见》,优化调整农村居民收入结构,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继续实施抱团增收项目、中蜂养殖折股量化项目。保障低收入农户公益性岗位200个以上。做好新一轮10家省派文成A类结对帮扶单位(企业)的结对联系工作,协同帮扶团组谋划建立帮扶清单和承接帮扶清单谋划各13项。通过“雨露计划”补助低收入农户学生273人。全力抓好异地搬迁工作。上半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984元,同比增长9.2%,排名全市第一;城乡收入比2.029。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10291元,同比增长11.1%。
(四)聚焦农村改革,乡村振兴活力焕发
1.深化“三位一体”综合合作改革。主动打好“机制创新、示范引领、多元服务”组合拳,积极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走向联合,构建起“小农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目前,全县依法登记的农民合作社627家,家庭农场921家,新培育经营主体55家(其中农民合作社4家,家庭农场46家,其他种养殖场5家),年经营收入超4亿元,带动全县近一半农户增收致富。积极申报市级示范合作社3家,市级示范家庭农场6家。累计新建和提升股份制产业联合体18家,完成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组织程度85%以上,清理“空壳社”9家、规范提升农民合作社10家。
2.深化推进农村宅基地和农房盘活工作。截至6月,农房盘活182幢,激活面积61100平方米,带动社会资本21376万元,农户增收2008万元,村集体增收94.88万元,带动就业816人。培育入库具备整村招引开发等条件的重点储备项目。谋划具有区域性影响力和特色看点的招引推介会。探索完善宅基地分配、流转、抵押、退出、使用、收益、审批、监管等制度的方法路径。与巨屿镇探讨花竹岭村农房有偿退出,流转到村集体可行性问题,寻求退出机制。
3.深化农业标准地政革。2024年全年计划新建农业标准地3500亩以上。通过乡镇、村组织引导土地规范、连片流转,与土地综合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相结合,推进净地建设。上半年建成农业标准地(存量认定)1890亩,完成建设进度54%。
二、2024年下半年农业农村工作思路
下半年,我局将以新时代“千万工程”为引领,以“五山联动”“五水共富”为重点,以共同富裕为目标,全面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为奋力建设更具文成标识度的“山水侨城”打下坚实基础。
(一)全力实施农业强链提质行动。1.深化高山农林经济集成改革。紧扣“五山联动”主题,聚焦产业优势及产业链短板弱项,推广高山育苗,重点推进建设全人工光垂直农场(四维生态)、浙南数字化育苗(越夏)中心等工厂化育苗项目。聚焦食用菌产业提质扩面,重点在铜铃山、南田、二源布设集菌种培育、制棒、养菌一体化智能食用菌制棒工厂建设。优化高山种养,提升杨梅、糯米山药、茶叶、中蜂、高山大米“五大传统产业”,培育高山黑木耳、红托竹荪、高山竹笋、高山甜玉米、赤松茸等新兴产业。研创高山特品,积极发展预制菜、造型苗木、创意苔藓、竹木加工等高山农特产品,持续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产业引育。设立文成乡愁土特产直营门店3家以上,打响“文品天成”农业品牌知名度。确保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长3.7%以上。2.深化“五水共富”特色化发展新路子。全面运行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温州分所,积极开展人才引育,全面攻坚“十亿渔业种苗”引育落地,加快渔业种苗繁育中心(基地)建设。发展淡水养殖产业,构建水养殖“三大场景”,加快“三鱼一虾”淡水渔业发展。招引多种水产养殖项目,加速建设黄坦星浩现代设施渔业项目、铜铃山光唇鱼养殖项目。建成省级稻渔综合种养重点基地、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各 1 家。探索打造集研究、繁育、生产、销售、研学等功能于一体的小丑鱼产业全产业链,打造淡水渔类养殖示范样板,激发水资源潜力。3.深化农业“双强”行动。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创成省级高品质绿色科技示范基地2家。加强与浙大文成大健康产业联合中心、文成县农康院、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温州分所等平台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深化农村工作指导员和第一书记制度。推进丘陵山区适用农业机械推广应用,打造区域丘陵农机共享服务中心(全程机械化应用基地),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68%以上。
(二)全力实施和美乡村建设行动。1.提升乡村人居环境。按照“十不十宜”标准要求,深化和美乡村“示范引领、全域整洁”行动。持续开展“两最三比”活动,完成32个风貌落后村整治,巩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常态长效机制。2.推进“一县一带一片”建设。高标准打造畲乡风情“一县一带一片”,创成省级和美乡村示范乡镇1个、未来乡村2个,确保和美乡村覆盖率达40%以上。力争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优秀。3.推进城乡提升工程。统筹县城承载能力提升和深化“千万工程”,紧盯“2+7”指标,全力推进20个重大项目,年度完成投资24.17亿元,及时调度晾晒,补齐短板,以最大的努力争先进位。
(三)全力实施强村富民集成改革行动。1.深化农民就业创业。继续实施“抱团增收”发展模式,开发农村就业困难公益性岗位200个,推动零就业家庭高质量稳定就业。深化“两进两回”机制、千万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农村职业经理人试点,全年完成培训农村实用人才600人、农创客160人,培育现代“新农人”2500人以上。2.深化农村“三位一体”改革。紧扣农业现代化需求,以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为基础,以推进多层次、多环节合作共赢为纽带,做好“联农、兴业、共富”文章,创新发展农村“三位一体”合作经济,深化股份制乡村产业联合体改革,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带动山区农户增收致富,力争为全省农村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山区生态经济产业新样板。2024年累计提升和新建股份制产业联合体20家以上,小农户融入现代化组织程度90%以上。确保2024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5%以上,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以上,城乡居民收入比保持2以内。3.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探索推进农村“三块地”改革,加快农业“标准地”改革。健全农村产权交易制度体系,推进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建设、农村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加快激活乡村闲置资源,盘活闲置农房280宗,新建标准地3000亩以上。推进强村富民乡村集成改革,探索发展新型集体经济路径,推动“兴村公司”高质量发展,实现全县所有村社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35万元以上且经营性收入16万元以上。
相关知识
市区水资源管理处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打算
县文化广电旅游局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谋划
县农业农村局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计划
婺城区农业农村局2020年工作总结和2021年工作思路
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园林绿化年度总结报告,园林技术员述职报告述职报告园林绿化,园林绿化养护年度总结报告
植保站上半年工作总结(精选9篇)
园林绿化上半年工作总结(通用5篇)
湘潭市病虫情报2024年第2期:湘潭市2024年上半年重大病虫害发生情况及下半年发生趋势分析
2023年园林环卫管理局某年工作总结及某年工作思路(1000字)范文二
网址: 2024年上半年农业农村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思路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526472.html
上一篇: 常用食物性味功用/蔬菜类 |
下一篇: 黄精药材有什么功效 黄精药材现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