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宜内容举报 | 文档纠错 | 投诉删除 ,请联系邮箱:gjknjmfc@163.com
篇一:学校心理疏导途径及方法
学校心理疏导途径及方法
一、焦点透视
各位老师的从教经历中遇到过各种类型的孩子,其中不乏有不愿意上学的,逃学的、有学习障碍的,还有不会与人交往的孩子,也有青春期早恋的,还有情绪总是很低落或总是很高涨的,情绪波动大的,还有一类孩子的特别不自信,或者过分自信的有点自负的等等。这些孩子的种种表现基本上涵盖了我们初中阶段心理辅导的内容,如下表所示
二、心理健康辅导的六个途径
(一)当前学生的心理特点
初中阶段:“心理断乳期”、青春期、少年期
主要特点: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和矛盾性
过度性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最根本的特点
观点二、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本性向善的。
●罗杰斯认为,每个人都有一种内在的需求
和动机,用以促进自己的成长和提高,而且每个
人都有一种解决自身问题的潜能,即使是心理适
应不良的人也同样如此。
●马斯洛认为,人的本质中有一种发展的趋
势,如果有良好的环境和教育条件,以及自我实
现的强烈需求,人的才能将发展到前所未有的高
度。
所以,要相信 每一个学生 愿意学好 可
以学好。每个学生 都具有 发展 可能性,都蕴
藏着 巨大 发展可能性。
最基本的沟通技巧⑴
用语言或非语言的信息传递尊重学生的基本态度——
平行面对;视线接触;
开放姿势;微微前倾;
保持微笑;声调语气。
最基本的沟通技巧⑵
用认真倾听来表达对学生的理解和同感,并获取来自学生的重要信息——主动倾听;
全神贯注;
点头 微笑 轻微的声音 适当回应;
尽量 不打断 叙述;
为学生 提供 疏泄消极情绪 “出口”;
切忌 不耐烦 不悦 轻视。
沟通技巧⑶ 表达正向信息,用鼓励、称
赞和接纳,为每一个学生提供积极的情绪支持— —
常用鼓励和称赞 创造 温暖和信任的 教室 气氛。
理解 学生 必有其生长或发展 问题,接纳 学生的不完美 及时 提供 建议 帮助。
与家长的沟通也要突出正向信息,将“告状” 改为“商讨”与“建议”,重在指导家长的教育方法。 因为许多时候,只有改变家长才能改变学生。
篇二:学校心理咨询室管理制度
北园小学心灵驿站管理制度
一、辅导室工作人员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按时到岗、按时下岗。
二、辅导人员接待来访者时,必须热情周到,想人所及。
三、辅导人员在咨询或者辅导时,须学会倾听,做好记录。
四、辅导人员在分析问题时,要做到客观、仔细、耐心。
五、辅导人员要及时整理来访者的材料,并做好分析与总结。
六、辅导人员要为来访者严守个人秘密,违者后果自负。
七、辅导人员若不能当时解决问题,须查阅相关资料后再行约定时间解决。如遇有重大突发事件,应及时向领导反映。
八、辅导人员在一定时期内要将咨询或者辅导情况归档,备以后查
阅。
九、辅导人员遇到确有心理问题严重到精神问题者可介绍到他处就
医。
十、辅导测量用表由咨询室统一管理使用,不可外借。 十一、辅导人员要遵守管理制度,爱护室内公共财产,严格要求自
己,做到爱室如家。 十二、对非工作人员,非辅导人员要阻挡入室。工作完毕,关好门
窗、做好安全保卫工作。 十三、被辅导者应秉着三“诚”态度即:“诚实”、“诚恳”、“诚
心”。不得以玩玩的心态来对待。 十四、被辅导者在接受辅导人员的辅导过程中,应该虚心认真地和辅导人员进行交流,讲述自己即将或者要面临的困惑和问题。
一、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和现代健康新观念;
二、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
三、建立合理的认知;
四、优化个性心理品质,塑造健康人格;
五、建立积极的心理挫折承受机制;
六、培养良好的学习心理;
七、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
八、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调适;
九、创设良好的校园心理环境;
十、举办咨询活动,指导家庭教育。
一、广泛宣传心理健康知识。
二、组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
三、开展学生心理知识系列讲座。
四、开展学生心理健康第二课堂活动。
五、负责对专、兼职辅导员及心理健康教育志愿者的培训。
六、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各项活动。
七、建立学生心理档案。
八、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咨询活动,适时开展团体心理辅导。
九、举办专题讲座、咨询活动,指导家庭教育。
十、建立和维护学校网站心理健康教育栏目。
北园小学心灵驿站使用规则
一、咨询员及来访者应做好各功能室的安全工作,自觉维护和保持各室卫生。咨询员下班时必须关好各室门窗,切断电器设备的电源。严禁在本室私接电源,否则造成的损失应由直接责任人承担,并追究相关责任。
二、心灵驿站设备未经允许,不得随意私用,否则后果自负。
三、心灵驿站物品使用时需要大家的爱护,如发现有故意破坏公物者,要追究相关责任。
四、心灵驿站内物品设备使用及书籍翻阅后请放回原位,并整理有序,未经允许不得随意借出和翻阅咨询室的资料及档案。
北园小学心理咨询工作守则
一、热爱心理咨询事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二、尊重、关心和理解来访者,与来访者相互沟通,建立平等、信赖的工作关系。
三、忠于科学,实事求是,坚持真理,以当事人为中心,提供最佳心理咨询服务。坚持整体性、发展性、坚持性、灵活性等原则,保证咨询工作准确有效。
四、明确自己工作性质,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开展工作。心理咨询人员只能接受其专业能力范围内来访个案,如果发现无法帮助来访者,应作好适当的转询建议。
五、不得应用心理咨询技术进行非专业性的活动和其它不正当目的的活动。不得与当事人发生任何有经济利益的关系。充分尊重和保护当事人的隐私,维护当事人的利益。未经来访者许可,不泄露来访者秘密的信息。
六、做到按时上岗,使心理咨询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七、在咨询(辅导)活动中,应注意咨询关系有助于来访者心理成长,应尽量避免来访者对咨询(辅导)员的过分依赖。
八、在进行正规心理测试前,必须向来访者说明测试的内容和目的,并在测试结束后作出慎重的专业解释。
九、每次咨询(辅导)结束后,必须认真填写《心理咨询记录》,未经许可,不得将记录带出咨询室。
篇三:xx学校心理危机干预制度
xx学校心理危机干预制度
为切实加强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及早预防、及时疏导、快速干预、有效控制学生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危机事件,减少师生因心理危机带来的生命损失,促进师生健康成长,根据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一、组织机构
学校成立心理事件预警和危机干预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由副校长担任副组长,成员由学校心理健康指导老师、全体班主任、团支书、学生干部等全体成员组成。
领导小组的职责是:
(一)预防和监控学校可能诱发学生心理危机的各种生活事件;
(二)收集并上报学校有心理和行为异常学生的信息;
(三)对学校学生心理危机事件及时进行预警和初步干预;
(四)及时向学校心理健康咨询室寻求帮助并向政教处和学校领导通报情况。
二、相关制度保障
(一)培训制度。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负责人应该有计划地对班主任、学生干部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培训,提高他们心理危机干预的能力。
(二)报告制度。班主任、学生干部一旦发现同学出现心理危机事件,应立即向学校报告,学校应在第一时间向学生校心理咨询室和政教处报告。
(三)备案制度。对所有存在潜在危险的学生进行备案,包括:接待咨询过程中发现的严重心理问题学生、因心理障碍需退学、休学、转学、复学等学生、受到重大违纪处分或违法等处理的学生、有过自杀经历的学生(含未遂)等;各专业应对这些同学进行重点监控。
(四)保密制度。为了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凡参与危机干预工作的人员都应做好保密工作,不得随意透露学生的相关信息。心理对备案资料要保密,未经学校“领导小组”同意,他人不得随意借阅;
(五)保障制度。学校“领导小组”在处理心理危机事件中应对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提供人员支持、必要的物质保障和经费投入,保障危机干预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预警机制
心理危机干预重在对学生的心理危机早发现,早报告,早评估,早治疗。心理危机预警是实施危机干预的首要环节,应敏锐觉察学生的异常心理与行为,分辨并发现危机对象,及时发出预警信息,由学校心理咨询室根据预警指标评估预警信息,明确干预对象,对可能发生的危险尽早预测,防患于未然。
对有下列表现之一的学生,班主任、学生干部和心理委员应予以特别关注:
1、近两周来情绪低落抑郁者,或有强烈的罪恶感、不安全感者;
2、近期遭遇重大生活事件打击,出现心理、生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如亲人突然死亡或罹患绝症、个人身体受到意外伤害或身患重病、性骚扰、学习成绩下降或失恋等;
3、性格有明显缺陷者,如孤僻内向与周围的人缺乏正常的感情交流,尤其是不能很好地处理与家庭和朋友的关系者;
4、长期睡眠障碍者,或身体健康欠佳者;
5、人格、行为或生活方式突然发生改变者;
6、曾经有过自杀的企图或行为者,或有过离家出走的行为者;
7、家庭成长环境严重不良者,如家庭破裂,家庭暴力,家庭成员有自杀史或患精神疾病史;
8、存在明显的攻击性行为或暴力倾向,而且易受外界刺激对他人或社会造成危害者;
9、因网络成瘾、酒精依赖等成瘾行为而严重影响其学习及人际交往者;
10、在心理健康普查中筛查出来有心理障碍或自杀倾向者。
四、危机干预机制
(一)对近期发出下列警示讯号的学生,应作为心理危机干预的重点对象:
1、谈论过自杀并考虑过自杀办法, 直接或间接地有过自杀的暗示和威胁,并在信件、日记、图画或乱涂乱画的只言片语中流露出死亡的念头者;
2、不明原因突然给同学、朋友或家人送礼物、请客、赔礼道歉、述说告别的话等行为明显改变者;
3、情绪明显异常者,如特别烦躁,高度焦虑,恐惧,易感情冲动,或情绪异常低落,或情绪突然从低落变为平静,或饮食睡眠受到严重影响等;
4、出现幻觉、妄想等异常心理,并伴随有精神障碍(抑郁症、癔症、恐惧症、强迫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等)的临床表现者;
5、最近遭遇家庭变故、意外伤害或性侵犯等重大的生活事件者;
6、在心理健康普查与访谈后,仍确定为有严重心理障碍者。
(二)建立班级、学校预警和危机干预网络,保证信息的畅通。
1、一级网络:宿舍/班级
充分发挥班干部的骨干作用,在宿舍和班级中营造相互
关心、相互爱护的氛围。班干部、学生党员和心理委员要通过多种方式,加强与同学思想和感情上的联系与沟通,了解同学的思想动态和心态。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报告。
2、二级网络:和班主任
和班主任要关爱学生,密切关注有异常心理或行为的学生。要经常深入学生之中了解学生的思想与心理状况,帮助学生解决困难,有针对性地与学生谈话,并引导他们学习利用社会资源处理和解决面临的困难和冲突。若有重要情况,应及时向“领导小组”报告,并在学校的指导下及时对学生进行快捷、有序的干预。
3、三级网络:学校
学校负责对全校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对筛选出来的高危学生,由心理健康教育指导老师主动对他们进行危机预防或干预工作。
心理教育指导老师若发现来访的学生有严重的心理危机,及时向学校报告,同时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并详细记载相关信息。
学校收到预警信息或心理危机事件后,及时向学校心理咨询室报告,在心理咨询老师的指导下积极配合学校处理心理危机事件,确保学生生命安全和心理健康。
《学校心理疏导机制》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meiwen/26637.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知识
花高价做心理疏导却反至“崩溃”?
心理疏导的基础方法借花疏导的方法
河南郑州看一次心理医生要花多少钱,心理疏导
人文学院举办考研慰问暨心理疏导座谈会
青少年自主调节心理的有效方法
直击抗疫一线丨端出文化食粮 做好心理疏导 内江凝聚抗疫精神力量
风暖黄淮 花开“心理” ——黄淮学院构绘新时代育心育德同心圆
她活动丨定格花草美好瞬间 释放压力重归快乐 ——锦江区妇女之家开展押花园艺心理疏导活动
园艺疗法的心理机制及其应用研究
高血压病人的心理调适
网址: 学校心理疏导机制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61714.html
上一篇: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疏导方法 |
下一篇: 梦见花花朵是什么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