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插花艺术论文通用12篇

插花艺术论文通用12篇

插花艺术论文

第1篇

一、插花形式与技巧

插花艺术在不同人的创造下产生不同的形态,即呈现出多种美感。插花根据人们的喜好及创造产生多种形式,常见的形式有:花束、花篮、新娘捧花与头花等。其中花束在形式上比较自由,有一定支撑力度的枝条、叶、藤或非植物材料做成的插花支撑架,经过错落有致的插花搭配,产生具有层次美感的插花组合,该种插花形式比较适合演出。而花篮在中国人的活动中常见,多为暖色调,搭配比较协调,应用到演出、探亲、喜宴等诸多场所中。而花篮的形状可以设置为水平型、扇形、三角形、L型、圆形等。新娘的捧花、头花可以采用半球形、球形,头花的花型一般根据发型而定①。插花具备一定的技巧才能通过素材的科学搭配产生较好的视觉效果。常见的插花技巧有:水平型、三角形、扇形、L型、倒T型、椭圆型,等。其中水平型的插花艺术,关注的水平衡向的视觉效果延伸,追求的是从左向右的优雅线条的设计,在实际设计环节中以中央稍微隆起为主,应用到茶几、餐桌中。三角形的插花以15度、45度、75度为基础,将插花设计为正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或是等腰三角形。在扇形插花结构设计中,从中心呈现放射状态构成扇面形状,在中央常以大朵的花卉为主题渲染气氛②。

二、插花艺术创造

由于大部分插花素材为植物,在某种意义上,插花艺术属于一种快文化产物,也可以被看作是一次性的消费。这是因为与画像、雕刻、盆景等相比,插花作品保留时间比较短,缺乏回味性。那么如何消除插花艺术该种弊端,是插花艺术发展的目标。插画作品的设计需要具备强烈的视觉感,有所蕴藉,在人的内心给人以安慰,并且为欣赏者提供想象想的空间。那么,在插花作品创作当中,艺术家应当是具备敏锐的思维和审美,从普通事物上捕捉到惊心动魄的东西,实现美的创造。同时,插花艺术能够直接赋予植物第二次生命,使得他们在特殊的组合下展现出人工创造美。从人的内容进行分析插花艺术,好的插花作品,实际上也是人的内心深处的一种感觉,也是水到渠成的体现。插花艺术与现代人生活的美感息息相关,如果可以的追寻插花技艺完美,将会导致插花作品不能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③。

三、插花艺术与美的结合

插花艺术作品在不同场所中的应用,其应用方式不同,其与美的结合方式也不同。插花艺术与美的结合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会议插花的美感.会议插花应用对于环境氛围的装饰效果较好,如,在会场布置上能够起到较好的渲染气氛效果,以达到锦上添花左右。在不同的会议场所中的插花含义不同。如,在典礼、演出、会议、婚礼、甚至庙会上都会应用到插花艺术,通过不同形式的插花作品应用,能够使得现场环境变得温馨、隆重、典雅。同时插花能够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起到提升生活美感的作用④。(2)酒店宾馆插花的美感.随着社会经济逐渐发展,酒店成为了社会发展关键组成部分,插花艺术作品在酒店中的应用,能够有效的提升酒店环境氛围,和档次。同时从视觉上是消除酒店的经济消费感,为客人提供宾至如归的感觉。(3)家居装饰插花的美感.插花在现代家居装置中的应用最为普遍,家庭主人根据個人喜好进行插花,其所设计的作品能够与室内环境相符,并且营造温馨的室内环境。室内插花既满足了现代人对于生活品质的要求,还通过小小的创意应用改变室内环境。如今插花已经成为了室内装置不可或缺的部分,这也是现代人审美提升具体表现。(4)个体品位与插花艺术的美感.插花艺术除了对于不同环境场所的装饰,同时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很多人的精神寄托。人们在投身于插花艺术环节中,能够将插花作为一种能够与人的灵魂沟通的事物。人们能够根据自己的想法创设出不同的插花作品,或妙不可言,或可倾可诉。从思想意境上分析,插花艺术能够向外界传递一种美丽的遐想,将将思想与视觉相互结合,产生最为美好的艺术作品。

综上所述,插花艺术在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普遍,在人们的生活品质逐渐提升的基础上,对于插花艺术的重视程度也显著提升。插花艺术除了能够装饰环境之外,还能够为人们提供遐想的空间。插花艺术与现代生活之美联系密切,插花艺术来源于生活,并其提升了生活事物的美感。而现代生活也是插花艺术产生的背景。因此,在本文中对于插花艺术与现代美感进行研究,希望能够提升插花艺术美。

注释:

①朱迎迎.中外插花艺术比较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8.

②张菲,郑国生.浅谈现代插花艺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6(12):43+45.

第2篇

关键词 插花艺术;教学改革;对策;高校

中图分类号 G64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01-0032-02

Countermeasures on Teaching Reform in Art of Flower Arrangement Course in Universities

LI Da 1 LV Chang-ping 2 CHEN Hai-xia 1 HUANG Di 1 LIU Zhen-chao 1 SHAN Yuan-yuan 1 ZHANG Hong-zhi 1 *

(1 College of Horticulture and Landscapes,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hangsha Hunan 410128; 2 Office of Academic Affairs,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bstract The main problems of practice teaching in the art of flower arrangement course were proposed in this bined with teaching experience of recent years,the position of the course,theory and practice of teaching content set were discussed,so as to integration of theory with practice and improve students′ recognition of art of flower arrangement.

Key words art of flower arrangement;teaching reform;countermeasures;university

插花艺术是将剪切下来的植物材料经过技术和艺术的加工,重新配置成一件精致美丽,能再现大自然美和生活美的花卉艺术品的过程[1]。插花是一项高雅的文化艺术活动,既可以陶冶性情,提高文化艺术修养,又可以美化生活环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又一表现。笔者对该课程的教学经验进行总结,探讨了该课程的改革对策,以供参考。

1 准确定位插花艺术课程

插花与花艺设计课程是农林类高校园艺、园林、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教学改革后,改为针对全校学生自由选学的公共选修课,每年选修人数达到1 000人次,成为湖南农业大学选课率极高的课程。为提高学生的兴趣,课程开始时设置一个小的开场,不急于切入正题,而从身边的插花作品讲起,让学生了解插花艺术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是随处可见的,是任何人都能学习的兴趣爱好课程。在介绍日常用花的同时再介绍插花艺术在重要国际交往活动中的应用情况,如:2008年奥运会的颁奖用花,小小的花束蕴含了很多的中国传统文化在里面,从花材的选择、花型的大小、花束的寓意都有很多的内涵与要求。通过这样的一个开场让学生了解插花艺术是用途很广的艺术类型,小到街边随处可买到的各色花束,大到各种国事交往活动中所使用的能代表国家形象与文化的特色艺术。

2 丰富理论课程教学内容

插花艺术是视觉性很强的艺术门类,插花艺术课程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艺术美感的领悟程度,教学上优秀作品实例的展示和赏析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2]。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学课件如过多的展示文字性的内容,会给学生带来枯燥感。教师只有在教授过程中不断扩展每张图片和插花作品所展示的内容,才能吸引学生。因此,也就要求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通过各个渠道收集大量的插花艺术资料,才能储备好足够的知识教授给学生。网上及国外的图片虽然可以作为教学资料,但学生如能亲眼看到这类插花作品,感受将更加深刻。笔者于2006年、2010年观摩了在广州举行的第四届亚洲杯花艺大赛和在上海举行的第十三届世界杯花艺大赛,收集到了大量的花艺图片、视频资料作为插花艺术课程中重要的教学资料,给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同时比赛中的一系列见闻,也成为插花艺术课程教学中很好的素材。

3 加强插花艺术实践教学内容

3.1 合理安排实践教学课

插花艺术是实践性相当强的课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是教学的重点。只有理论课与实践课紧密衔接,合理安排,使学生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才能逐步领会插花艺术的魅力,确保学生学习的效果。社会上也有很多花艺培训机构,有些课程很有特色,实践课达到全课程的80%以上,可以借鉴其经验,以提高实践教学能力。高校内的插花艺术课受课时和教学费用的限制,实践课所占比例虽然达不到那么高,但将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分配比例安排为5∶5或4∶6还是可行的。

3.2 以西方基本花型为入门

西方式插花构图规则,基本花型有一定的制作步骤,是花艺教学入门的首选花型。西方式插花是一种理性为主的花艺设计,设计出的作品为几何图案,装饰性非常强,花艺设计的盛行同切花生产的规模化、商品化以及市场的需求是密不可分的。在教授西方式插花的过程中,为达到图形的一致性,要求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手中的花材要尽量一致,以便达到作品统一的效果。但插花艺术课程教学费用一直是各个高校开设该课程所需要面对的最大问题。如每次都使用鲜花教学,教学的效果绝对会很好,但西方式插花的特点是用花数量多,即便是用价格相对便宜的花材,合理的安排各个班级的使用情况,费用也会很昂贵。使用仿真花可以很好地解决教学花材耗费的问题。仿真花的款式很多,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选择价格合适的花材,目前有的仿真花单束费用上比鲜切花略高或不及鲜花价格,而且可以反复利用,购买1次可以使用很长时间。园艺园林学院于2008年购买了一批教学用仿真花,虽然花材类型不多,但是较多地采购了同一类型的点状、雾散状花材及焦点花材,只要适当地搭配其他形态花材,即能满足基本的西方式插花要求,目前使用情况良好,至今还有剩余,2~3年内依然可以使用。每次教学中教师都要提醒学生爱惜花材,每次完成作品,待教师评完分或拍照欣赏后,要求学生将作品拆卸,将各种花材归类放回整理箱内,既可以减少花材的耗损,也可以保证下次试验有序进行。

3.2.1 提高仿真花利用率。在仿真花材剪与不剪的问题上[3],笔者要求学生毫不犹豫地修剪。仿真花最大的特点是花材一致性好,如不修剪处理,插花作品很难达到效果。被剪断的材料只不过是花材的枝干,花头依然是完好的,可以再次使用。笔者每学期都会准备许多不同长度的竹签,直接插上花头或用透明胶粘上带枝条的仿真花即可以修剪,可以任意地调整花材的长度,满足不同的插花要求。要求学生在填充雾散花材时必须把整支的花材拆卸,穿上竹签,用小支一支一支地填入,这一过程既能让学生掌握填充花材的方法,又能培养学生的耐心。用竹签充当花材的枝干既能节省费用又能提高仿真花的利用程度,达到很好的插花效果。

3.2.2 增加西方礼仪花艺教学内容。西方礼仪花艺也是当代花艺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礼仪花束、婚礼花艺、餐桌花艺布置等一系列用于人际交往活动中的花艺,也是社会上用途最广泛的花艺类型。掌握这些花艺内容可为学生将来就业提高竞争力。

商业花束是市面上用的最多的一款礼仪用花,该教学内容一直是高校插花艺术课程的弱势[4]。为了逆转这一局面,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做了以下尝试:用有一定长度和粗度的竹签插上仿真花花头代替长枝的鲜切花;用废旧报纸代替部分包装纸,为“鲜切花”打上内部小包装;将同一类型雾散花材也穿上竹签作为花束中的配花使用;向学生教授花束制作的螺旋手法,并搭配不同的包装材料与花结,制作出基本的圆形花束与单面观花束。

婚礼花艺、餐桌花艺布置属于大型的花艺布置,在当今商业花艺市场中占有的份额较大,市场前景广阔。婚礼花艺、餐桌花艺的布置涉及到布景道具的使用,由于使用的仿真花是可重复利用的,这就为每学期的花艺教学节约了部分费用,利用该费用可以为花艺教学添置其他教学道具。笔者在整个插花实践教学的中期安排该内容,分组安排布置内容并指导学生完成。如:搭起婚庆背景架,拉上纱幔,在录影架上插制出圆球形作品;铺上桌布,摆上碟子、刀叉及水平型的餐桌花;安排学生集体制作花艺拱门,摆在教室过道内。虽然用的都是仿真花,但依然能布置出一个很逼真的婚礼现场,而且用仿真花来布置婚礼会场已成为一种常见的形式。这样模拟现场既能加深学生的印象、获得操作经验,将前期所学的理论知识付诸实践应用,又能让学生在布置大型花艺的过程中学会团结协作,布置完成时产生成就感。

3.3 挖掘东方式插花内涵

东方式插花崇尚自然,以自然美为最佳的艺术追求和表现。讲求“物随原境”、“形肖自然”、“虽由人作,宛自天开”[5]。东方式插花注重的是以花寓人伦,内容表达含蓄,体现的是自然界的草木风情[6]。东方式插花与西方式不同,西方式装饰型用花主要注重整体的形态,形态内部的花材可以很丰富,但东方式插花属于构图造型插花,作品对每个枝条每朵花的要求都十分讲究,要经过仔细挑选。笔者认为东方式插花是花艺教学中的难点,因此在课程的后期才会安排学生制作东方式的插花,有了西方式插花的基础,才能运用简洁的枝条和花朵表达东方式插花的深远含义,通常用剑山作固定花材的工具,难度较西方式插花高。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当今东西方文化交融,插花已无严格的东、西方之分,但系统的学习还是很有必要的,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而且可以让其作为基本功进行练习。

3.3.1 注重东方插花技法讲解。东方式插花的花型变化很大[7],同一组材料不同的学生插出来的作品都会有所差别,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详细介绍东方式插花的基本构图要求,如何把握比例、尺寸,在演示作品时详细地讲解东方式插花的六大法则。在插制的过程中不一定要学生模仿教师教授的样式,而应该放开手让学生大胆地创作,在制作过程中老师不断巡视,随时指点修改。

3.3.2 合理利用采集材料。在学习东方式插花的过程中,笔者要求学生首先确定好插花作品要表达的主题,确定好主要的花材,申请部分经费到批发点采购部分鲜切花材料;同时要求学生到校园里采集不同类型的材料,在这一过程中既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创作的能力,又可以锻炼学生观察材料、挑选材料的能力。

3.3.3 寻找东方式插花新思路。深入学习和挖掘东方传统花艺,加以继承和发扬,这就要求插花者要深入观察植物习性,思考其美之所在与美之精华,并融入个人情感,才能创作出具有感染力的作品[8]。创新东方式插花的展示新途径,对传播和发扬东方文化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笔者在这方面也做了些尝试,将东方式插花的过程艺术表演化,使得观赏者不只是看到东方插花的最后结果,而是在插花的过程中配上音乐、花文化解说词,将插花的整个过程展示出来,这种新形式的展示提高了学生学习插花的兴趣。

4 鼓励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

2002年9月,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了《插花员国家职业标准》,插花业首次被国家确认为一种职业[9]。教学过程中应鼓励学生考取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为学生就业增加竞争力。同时向学生介绍插花艺术不只在花店行业中使用,还可以在室内装饰、酒店接待等大型会议场所使用,提高学生对该职业资格认定的认知度。

5 利用课余时间开展花艺活动

每年教师节花卉消费量较大,存在较大的商机。学生学习完插花艺术课程以后,笔者鼓励学员利用课余时间组建兴趣小组,为其提供活动场地、活动机会,同学们可以利用学到的花艺技能,自己制作礼仪花束,进行销售,既可以让社会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又可以通过自己的劳动换取一定的报酬。园艺园林学院每年都有各类花艺活动,学生可以在这些场合发挥专业优势,如:由学生组建的“七里香”花艺(下转第42页)

(上接第33页)

团队为晚会的花艺布置和花艺走秀做出了贡献,该团队在学院文化艺术节上展示的新娘花艺作品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好评。同时还引起了国内知名网络花艺媒体的关注;该团队不仅进行传统的花艺制作,还按照插花艺术的新思路创作出一系列的表演型插花作品,由该团队提出的东方式表演型插花体系的创新项目得到了湖南省教育厅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支持。该团队创作出的“菊之韵”、“鹤舞献瑞”等东方式表演型花艺,在2011年第十一届“全国高校园艺学科建设与发展高层论坛”会议上得以展示,深受专家好评,给各位代表耳目一新的感觉。

6 结语

花艺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高校插花艺术的教学也应该紧跟时代的发展趋势。高校里的花艺培训更应该更新教学内容,提高学生花艺水平,为整个花艺行业的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提高整个行业的从业人员综合素质水平,从而为中国的花艺事业发展提供后备力量。同时也使得培养出的学生能更好地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提高其综合素质,继承与发扬中国的传统花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健康发展与繁荣。

7 参考文献

[1] 黎佩霞.插花艺术基础[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3:27,77.

[2] 张虎,孙莉,吴冬.《插花艺术》项目课程改革的探索[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6):18301-18303,18318.

[3] 林丹彤,董军.插花艺术教学方法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3,23(1):161-163.

[4] 刘娇英.加强插花艺术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J].甘肃科技,2008,24(15):191-192.

[5] 王静.东西方插花艺术风格比较[J].文学教育,2009(6):52-53.

[6] 王莲英.中国插花艺术发展简史[J].中国园林,2006(11):44-48.

[7] 张清明.插花作品构思漫谈[J].广东园林,2009(1):31-32.

第3篇

关键词:插花艺术;艺术魅力;作用

所谓的插花艺术是指以植物为基础,通过设计构想对其剪裁,并按照设计的原则与技巧实现花束的定型捆扎,从而以插花作品的形象美来装点相应的场所,以高雅的艺术魅力营造“赏心悦目”的氛围,满足人们对于美的追求,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1.插花艺术外在与内涵之美以及呈现的手法

1.1插花艺术的外在美

(1)插花艺术的色彩美。插花艺术可谓是将美体现得淋漓尽致,要想实现插花之美的塑造,必须以色彩为基础。从西方插花艺术的发展看,不论是任何一时期的设计,都融入当时人们的审美特点,通过设计搭配插花外形与色彩来提升花束的美感。事实上,插花艺术就如同绘画艺术一样,需要讲究色彩的搭配才能够使作品具备吸引人的基础。(2)造型美。实现色彩的搭配设计是插花的第一步,在此基础上,需要实现对插花的造型设计,这是体现作品艺术之美的另一主要要素。从中国插花艺术的发展看,点与线是插花艺术造型的主要手法,而西方则是更加注重以花朵本身为原点来实现几何造型的设计。

1.2插花艺术的内涵之美

插花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与很多学科都存在内在的联系,而相关学科的知识底蕴将为插花艺术内涵之美的塑造与提升奠定基础。首先是园林艺术。插花艺术实现的基础便是取自大自然的植物,鲜花是大自然对于美的外在塑造,而鲜花需要绿叶的点缀,通过艺术的结合体现了自然的美与生命的律动。其次,绘画艺术。前文中提及过插花与绘画二者的相同点,即以线条与色彩的搭配来展现作品的艺术之魅力,进而赋予作品以生命,展现出创作者的审美。最后,文学艺术。插花艺术下的作品需要配以相应意境的名字,同时也需要通过命名来展现作品的内涵与精神,所以这一画龙点睛之笔的实现就需要文学艺术作支撑,才能够将插花艺术的内涵魅力展现得更为全面且生动。

2.插花艺术的特点与原则

2.1插花艺术的特点

第一,具有生命性。插花艺术的实现是通过具有生命力的植物为素材实现的,根据所选素材的不同来展现生命的不同状态,比如以春季树木的幼芽配以含苞待放的鲜花就能够给人以无限的生命力量;第二,具有随意性。插花艺术的实现不论是在设计构想上、选材上、色彩与外形塑造上还是在最终的陈设摆放上,都具有着十分灵活的随意性特点;第三,装饰性。插花艺术下的作品能够通过设计构想与目的的变化,应用到各种不同的场合,比如婚宴的捧花;第四,时间性。插花作品只需要通过设计花朵便能够在短暂的时间内完成,但是以鲜花为主的插花却无法保持长时间的欣赏状态。

2.2插花艺术的原则

在插花艺术作品创作时,需要谨遵相应的原则,做到“心中有花”,才能够做到对整个过程的“心中有数”。具体需要遵循如下原则:境物和谐、色彩协调且构思设计完善。

3.插花的作用

3.1实现对环境的美化装饰

花不仅是美丽的代名词,同时也能够成为人们表达亲情、友情以及爱情等的媒介,而通过插花艺术所实现的插花作品,能够使相应的环境氛围中自然而然地充满温馨友爱的气息,从而在美化装点环境的同时,也调和了人际关系,因此常常被应用到不同的大型场合中。

3.2充实人们的精神生活,并提高人们的文化内涵与修养

插花艺术之美还表现在能够净化人们的心灵,充实人们的精神生活,并提高其文化内涵与修养。这一作用的发挥有赖于插花艺术本身的内涵,其与多个学科相联系,融合了各个学科的艺术特征。通常要想提升插花技术,首先就必须提高自身的文化内涵与修养,才能够以饱满的艺术细胞来实现插花作品魅力。

3.3有利于推进花卉种植业的发展

当今社会状态下,现代人对于美的追求更加的精致且细腻,进而也就使得插花艺术逐渐落人“寻常百姓家”。在此背景下,相应的花卉种植业就获得了发展的机遇,其能够在现有的种植模式下,实现与插花艺术需求相一致的创新,通过盆花、篮花等的种植、干花的加工以及相应陈列设备的制作,实现花卉种植业的产业化发展。

第4篇

关键词:插花 ;传统 ;风格中国风 ;创新

中途分类号:J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2)05-0000-00

收稿日期:2012-06-19

修回日期:2012-09-27

插花是一门将自然植物之美与人工装饰之美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造型艺术。作既为艺术之一,就必插花有其自己着自身的风格与特点,必富有民族特色与时代精神。中国传统插花因其具备端庄典雅的造型,富有诗意的画面,形神兼备的意境,、师法自然的手法等鲜明的独特的艺术表现力,而在成为世界插花艺坛中独树一帜的奇葩,并曾对全世界特别是东方的插花艺术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中国传统插花艺术的主要风格与特点是:崇尚自然,师法自然;注重意境,追求植物之韵趣;强调线条造型,等等是中国传统插花艺术的主要风格与特点。插花本是意境(内容美)、形式(构成美)与色彩美(素材美)的三者至善与至真的结合。中国插花首重意趣,次及形式,而后色彩。日本插花重形式,次及意趣,而后色彩:而西方插花重色彩,其次形式,而轻意趣。

1、 中国传统插花艺术风格与特点

1.1中国传统插花艺术与诗歌

中国所有的艺术门类都和诗歌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插花艺术也不例外。诗歌是一种抒情性表现艺术,长于抒情是其最大的特点。尤其是东方诗歌和中国诗歌更善于用通过营造意境的方法来进行抒情,追求情景的交融互渗、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意境的表现方法在诗歌中应用得最早、最典型,对中国传统插花艺术的影响也最广泛、最深刻。中国传统插花着重意境的创造与设计,讲究通过花材的形、色、姿等的自然美和象征意义,来表现意境美和精神美。因此,通过花材的形、色所呈现出来的感受,去追求其中的情思意趣。学习和创作具有时代精神和民族特色的插花艺术和创作作品前,更非常有必要学习一些诗歌艺术知识。它诗歌艺术知识不仅可以丰富插花的主题表现,深化意境的创设,并且有助于构设对插花命题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插花作品更富诗情画意。特别是学习和借鉴中国的咏花诗词,对插花更有着直接帮助,以花明志、借物咏情的构思与主题表现方法,是中国咏花诗词的精华所在,值得我们插花者深入学习与借鉴(图1)。

1.2中国传统插花艺术与绘画

中国传统插花艺术无论是构思、造型和还是设色,都基本上都是遵循中国画画论的原理和法则。比如,在中国画画论和美学思想中,极其注重表现物象的生命力和内在的气质,不仅仅满足于形似,而是强调以形传神,以景抒情,借物写心,追求“迁想妙得”、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中国传统插花也同样以此为最高的艺术追求,要求不仅表现花材组合的形式美,而且更要强调花品花格之美,强调通过花材的自然美及其象征意义,表现出它的内在神韵之美(图2)。(2)插花与绘画艺术有共同的美学原则、共同的艺术语言和艺术追求。所;不同的是,绘画是在二维空间描绘形象,而插花则是在三维空间创造形象,更近似雕塑、盆景,具有三维空间的实体性。

中国插花艺术风格的形成,也深受中国画意与画风的影响。所以,学习插花,尤其是深入研究中国插花艺术,很好地认真学习绘画知识和理论是十分必要的。学插花进行构图时能可用绘画的方法,先将造型画出来,然后按画插作,就能更能准确地把握造型与花枝之间的协调性组合,更好地体会插花与绘画艺术之间的亲缘关系。

1.3中国传统插花艺术与色彩

在自然界中植物千姿百态,、万紫千红,不同的花有不同的色彩和特性,能带给人们不同的感受情感与想象空间。花卉随着四季更替和生理活动的需要,进行着植物自身的新陈代谢,都会产生不同的色彩也随之变化。花从蓓蕾初绽到枯萎凋零,叶片从新芽翠叶翠到枯黄落地,颜色都是在不断的变化。―般说来,初放的花色花朵初开时浓郁鲜艳,随后颜色逐渐变淡,最后失去原有美丽的色泽。;初放的叶片最初呈嫩绿色并带有鹅黄色.然后逐渐呈现出变为墨绿色.到生长末期转黄。果实也是如此。色彩有一个变化过程。花卉的这种生理特征,为我们插花艺术创作者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色彩的表现和应用,无论是中国画还是中国插花,在色彩的表现和应用上都是以追求和谐为其重要原则。正如清代名画家方薰所言:“设色不以深浅为难,难以彩色相和,和则神气生动,否则形迹宛然,画无生气。” 插花与绘画艺术在许多方面是相同相通的,有异曲同工之妙。

中国传统插花遵循中国画画论的原理和法则,追求淡雅清新,注重色彩的象征性和表意性,色彩以其特有的“雅”而独树一帜。起到以色彩传情,以色彩达意的作用,给人以更醒目、更强烈的愉悦感受。

2、 插花之中国元素和现代风格探讨

2.1中国风格的探讨

不同时代形成有不同的插花风格,一味照搬沿袭是不可取。在插花创作时,应在承接以往传统插花风格的同时,应当注入当代的设计元素,以形成独特的中国现代插花风格。是用旧木桶还是做CD架,同一件器具,却可以有不同的“身份”,守旧与时尚其实也只在一线之间,分寸的把握,就在品位。作为插花创作者,不可只停留在现代人的情感基础上,而应当积极努力的地去学习历史,学习中国文化,把我们的国粹一一挖掘出来,表现在插花作品上,是一个很有意义的事情。那么,

中国现代插花艺术的风格是什么?特点何在?什么是中国风格?我笔者认为,中国风格应该是一种建立在中国文化和东方生活方式的基础上的,并且适应中国在顺应全球经济发展趋势方向的一种整体形象,而。挖掘中国文化中的精髓,并和顺应世界发展的时尚审美设计潮流,从而建立起适合创造和维护这种形象而进行设计合适的体制和环境,是塑造中国风格的关键。 而现在的中国是作为现代的中国,所以除了继承历史和文化,还要吸收外国好的新东西,表现新形态。 现在的中国是面向世界的中国,我们不但要做插花作品的观众不仅给是中国人看,同时也要做给还有外国人看,。在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交融过程中,融加入中国元素的逐渐成为一种趋势正在悄然形成,不同视觉效果的中国元素在插花的应用上也则带来了不同的认知。(3)在许多的插花表演上,不少花艺师都将中国元素融入到在花艺创作中融入中国元素去,诸如中国红、藤编团状造型等,其中国元素的生动运用,为插花的流行时尚世界带来了一股新风,例如,“西关映像”局部这件插花作品,古老文化背景里藏着时尚元素,带着岁月的痕迹,不露声色地将古典与现代融合起来(图3)。如果说,西方式的插花曾被认为是精致生活的标志,如今中国化的时尚才更有品位,因新东方古典的优雅和宁静致远的处世哲学已经越来越受人们称道,如今中国化的插花则显得更有品位。

“中国风格”不是对将中国元素的简单拼贴,而要贯彻能够是要表现切中打动中国人心灵的中国精神、中国气血!它与符号无关,与时尚无关,只却与中国人的精神源流和现实苦乐密切相关。任何一种艺术风格的形成都脱离不开受到本地区本民族的地理环境位置,历史传统,文化素质,民族性格,风俗习惯的影响和制约。如果创作中失去这些,也就无法或无从发扬民族精神和地方特色,也就自然不易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也不会受到海外观众社会的重视。现代的中国插花是什么应该怎么做?就是先确立了自己,再充分的地融合有利因素。

因此,当前的插花创作要形成自己的风格,我们自己民族的风格,去掉洋味,克服消除不洋不中的现象,。必须首先必须提高认识,弄懂什么是模仿,什么是创新?,如何继承与发扬等问题,必须认识和学习民族传统文化,认真钻研中国古典插花艺术。模仿不是创新,创新必有本,而本就是本士(本地区本民族),只要只有扎根于本土文化之中,在优秀的中华文化的哺育下,吸取营养和、形成动力并认真学习外来艺术之长,取长补短,加以消化,融会贯通,取长补短,真正做到师古不泥反得古,创新有本始为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才能逐渐形成我国现代插花艺术的风格与特色,开拓既有中国民族特色,又有现代时代感的中国插花新体系。

2.2中国风格的建立

中国整体经济高速发展得到受到全球的注目瞩目,而在这个时候正是建立形成中国风格的大好时机,中国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值得挖掘的内容非常多,但遗憾的是,在现在在的插花展览上我们看到的只是能看见部分作品中蕴涵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有中国元素闪现,但还没有形成一种统一的中国风格。 如何将传统插花的中国元素与现代插花花艺设计合理地结合起来是一个重要课题。中国元素的应用也要符合时展的大的趋势,结合不好就容易符号化、表面化。现代插花花艺设计中要体现中国元素,的最常见的手法是:演变、搭配、个性化,简单地说就是中西结合,现代与古典相融合。老调重弹,能不能唱出新声那要看你有功力如何。

如今艺术创作已经进入差异化的时代,插花作品设计更也要体现个性,而在应用中国元素的在应用过程中往往因为过于共性化而导致缺乏个性。例如,一想到中国元素就是大红灯笼、京剧脸谱、龙、旗袍、中国功夫、中国红。而但事实上中国元素远不止这些,其内涵非常深厚和宽泛,表现形式也并不局限在具体的符号上。,不只是表面化和视觉化的形式。 中国元素的精髓在于要符合中华民族的内心感受和文化认同 。

2008年举世瞩目的奥运会,让古老的中华文明广为世人关注,中国元素在奥运会上兴起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强势,北京申奥标识“太极拳”、北京2008奥运标识“中国印”都反映出了中国元素带给当代设计领域的文化灵感这一趋势。我们认为,中国元素在插花作品设计中的应用应该是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的,离不开文化的支撑,那种符号化和表面化的中国元素并不能完全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也未必能带给赋予插花作品真正的“灵魂”。毕竟这些元素不应该仅仅体现在插花作品的外观上,而是能让人在整个插花创作过程中以及欣赏过程都应该感受得到中国文化的存在。中国元素在设计过程中不必刻意强调,尤其更不能本末倒置,为了“符号”而“符号”,去贴标签。有些符号可以使用,但不要牵强附会。插花作品中的“中国元素”或“民族特色”是不能刻意追求甚至硬贴在作品的外观上的,它应当是设计师对民族文化理解后的一种自然情感的流露的“新中式”风格。例如,“夸父追日”这件作品就是传统民间传说与现代花艺的巧妙融合,作品用简洁的构架,以红色为主,鲜花、枝条等多种元素组合应用表现“夸父追日”的意境,令人遐想。结构简单而主题突显,以现代插花的手法演绎中国传统民间传说(图4)。

3、 结语

“设计的内涵就是文化”,插花设计不仅仅是一门视觉的艺术,还是一门多交叉性的学科,需要设计师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平时的文化积累非常重要。因此,能否在设计中体现出文化的内涵,能否将中国元素巧妙地融合到插花作品设计当中,就要看设计者的知识背景和对文化的理解能力了。对于任何艺术家而言,除了学习本学科以及有关学科的知识之外,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培养高格调的情趣,才能以形成自身深厚的艺术底蕴,再形之于通过作品来感染大众。同时,辛勤的艺术实践更是也是提高艺术造诣水平所必不可少的。

中国风格究竟应该怎样体现,我们并没有经验,也并没有现成的答案,但我们做过一些尝试,亦想通过我们的努力,本文期以些许探讨来呼吁并唤起更多插花爱好者的意识,集大家的发挥智慧一起思索,找寻属于我们自己的现代插花艺术的中国风格。随着时间的推移,深信在插花艺术的中国元素,从闪现到辉煌 ,可使中国插花艺术将以其焕发绚丽多姿、灿烂夺目的风彩,再现于在国际插花艺术之中,并独领。

作者简介:唐秋子 (1953- )高级工程师 中国插花花艺协会常务理事;广东园林学会副秘书长;广州插花艺术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研究方向为园林绿化规划设计与工程管理、中国现代插花艺术与花艺设计等

参考文献:

([1)]黄永川.中国插花艺术[M].台湾:中华民国国立历史博物馆出版,1993:3.中国插花艺术 台湾 黄永川

([2) ]王莲英,秦魁杰,尚纪平.插花创作与赏析[M].金盾出版社,1998:28.插花艺术 王莲英 尚纪平

([3) ]中国现代插花艺术的发展状况[J]. 中国花卉报,2011.

作者简介:

唐秋子 (1953- ),女

第5篇

1中国传统插花的历史

1.1秦汉的起步期

自春秋战国时代开始花卉进入文化领域,以花传情,以花言志,赋予花卉以某种寓意,楚国的屈原所作《离骚》中有“纫秋兰以为佩”的句子,东汉时期,佛教传入我国,随着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扎根,佛教插花也随之传入,产生了中国传统插花的雏形。如江苏连云港市孔望山的东汉佛教造像已出现了用莲花供佛的图像,在佛像之旁,一名高鼻深目的胡人右手执一枝三瓣莲花,用以供佛。东汉的康孟祥译的《修行本起经》中写道,“须臾佛到,知童子心时,有一女持瓶盛花,佛度光明,彻照花瓶,变为琉璃??”。南北朝时,以贮水容器插贮切花已有明确的文字记载。《南史?晋安王?子懋传》记载,王子懋为其母求平安,献花供佛,众僧将所献的莲花插于铜罂之中,以水浸其根,使花不萎衰。《南齐书》记载:“沙门于殿前诵经,武帝为感,梦见优悬钵花于经案。宣旨使御府为铜花,插御床四角”。以铜为花,无萎谢之忧,插于床边,象征对佛教之信奉。汉魏六朝时期,道教插花艺术也已有雏形。在早期的道教仪式中,就有以花果祭神的习俗,并用大量的实有或幻想的花果代表着长生、成仙等愿望,这些成为道教插花的基础。早期的道教盛行神仙说,在汉代的画像石艺术中,多有西王母等神仙的画像石。西王母身边常有仙人随侍,手执嘉禾、灵芝,西王母本人手执嘉禾,如山东仓山县城前村画像[]。在当时,道教把西王母敬为善良的女神,故而以嘉禾、灵芝相伴。又如《拾遗记》,记有青莲、素荷、冰荷等仙境之花。

在佛教和道教的双重影响下,汉魏六朝时期的插花的类型主要以宗教插花为主,其特点是追求清静恬淡,庄严肃穆。花材也多以与宗教有关的莲、灵芝、果实类等为主。

1.2隋唐兴旺期

隋唐时代,是中国插花艺术发展史上的兴旺时期。插花艺术在宫廷中甚是流行,每年农历二月十五日定为“花朝”,即百花生日,举行大规模的赏花盛会。牡丹在唐代处于国花的地位,每当牡丹花期,人们争相赏花、买花。宫廷中举行牡丹插花会,有严格的程序和非常讲究的排场。如罗虬的《花九锡》中说:“重顶帏(障风)、金错刀(裁剪)、甘泉(浸)、玉缸(贮)、雕文台座(安置)、画图、翻曲、美醑(欣赏)、新诗(咏)。“九锡”就是九个程序。对插花所用工具、放置场所、养护水质、几架形状以及挂画都有严格规定,还要谱曲、咏诗讴歌,再饮美酒方能尽兴。从而达到视觉、听觉多方面欣赏的效果。

隋唐时代花材以牡丹、芍药为主,体现富丽之感。此花形体硕壮,色彩艳丽,花枝繁盛,结构严谨,装饰味浓,充满宫廷煊赫堂皇的气势,庄严大方。

1.3宋元极盛期

进入宋代,插花艺术发展到极盛时期。当时受理学思想的影响,插花艺术不只追求怡情娱乐,还特别注重构思的理性意念,内涵重于形式,以表现作者的理性意趣或人生哲理、品德节操等。花材多选用有深度寓意的松、柏、竹、梅、兰、桂、山茶、水仙等上品花木。构图突破了唐代的富丽堂皇,以“清”、“疏”的风格追求线条美。所以有人把当时的插花作品叫做“理念花”。从此形成以花品、花得寓意人伦教化的插花形式,对后世影响颇大。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在《洛阳牡丹记》中写道:“洛阳之俗,大抵好花,春时,城中无贵贱皆插花”,道出了青瓶红花的美丽画面。由此可见宋代时期的插花盛况。

由于政治变革,文化艺术不振,元代插花不及宋代兴盛,仅限于宫廷和少数文人,但由于受当时文人画和花鸟画的影响,插花逐渐摆脱理学思想的束缚,多以表达个人心中的理想和抱负,出现了借花明志、借花消愁的“心象花”和追求自然神韵的“自由花”,表现出自由浪漫、无拘无束、轻巧秀丽和潇洒飘逸的风格。花材上也多选用诸如竹、桂、莲、灵芝等等富有象征性或具神韵的植物,而奇、怪、瘦、枯等木本、野花杂草也可作为“自由花”的插作材料。

1.4明清成熟期

明代是插花艺术复兴、繁荣、昌盛和成熟时期,在技艺上、理论上都形成了完备的系统的体系。初期受宋学影响,以中立式厅堂插花为主,庄严富丽,造型丰满,构图严谨,寓意深邃。“十全厅堂瓶花”,十种花材,十全十美,又各有含意。中期插花追求简洁清新新,色彩淡雅,疏枝散点,朴实生动,不喜豪华富贵,常用如意、灵芝、珊瑚等装点插花。晚期插花追求参差不齐,意态天然。讲究俯仰高下,疏密斜正,各具意态,得画家写生折枝之妙,方有天趣。构图严谨,注意花材同容器的比例关系。这一时期中国插花理论日臻完善、成熟,有许多插花艺术专著相继问世,如《花史左编》、《瓶花三说》、《瓶花谱》、《瓶史》等。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是袁宏道的《瓶史》,书中对构图、采花、保养、品第、花器、配置、环境、修养、欣赏、花性等诸多方面,在理论上和技术上作了系统的全面的论述。

清代的插花艺术研究又有了新发展,形成了以自然美为主的插花风格,比较典型的是受中国盆景艺术的影响而形成的写景花和造型花。写景花,崇尚自然之真,它源于盆景栽植,以写实的手法重现大自然的景色,形式以盘花为主,也有瓶花。花材除棕榈、竹、荷等自然草木,还常衬以奇石或小景物,花型以直立、并列为主,注重造型的群体自然美,体现真实、清新自然美景。造型花,讲求造型之美,利用花材的谐音和意义,配合果蔬天然的色泽进行造型,把清雅的插花艺术用于年节吉庆,以吉祥为主题,寓花于意。如柏、柿、灵芝构成“百事如意”;铜钱、拂尘、万年青、李子构成“前程万里”等等。

清代以后为我国插花艺术的停滞衰退阶段,由于战祸连年,许多宝贵的插花图片和资料散失殆尽,各地不同风格流派的切磋交流受到影响;又因国民经济的持续衰落,必然影响到属于文化范畴的插花艺术,使之走向停滞和低潮。这种局面延续近百年,直到近十几年来才得以复苏。并在广州、上海和北京等主要城市优先发展起来,并通过各种全国性插花组织带动全国插花艺术的发展。

2中国传统插花特点

2.1崇尚自然,高于自然

崇尚自然、师法自然而高于自然是中国传统插花的艺术指导思想,插作时充分考虑花草树木的生长规律和自然形态,但绝非简单地摹仿这些原始形态,而是有创意地加以造型、修剪、设色等艺术加工,从而表现一个精练概括、抽象的自然,使作品达到一种“虽由人作,宛若天开”的境界。《瓶花谱》在“插储”一节里有述:“若止插一枝,须择枝柯奇古,屈曲斜袅者;欲插二种,须分高下合插,俨若一枝天生者。或两枝彼此各向,先凑簇像生,用麻丝缚定插之。”这里强调插花枝条要自然优美。因此东方式插花艺术创作是一个源于自然、再现自然、高于自然的过程。

2.2讲求意境,寓意于花

中国传统插花讲究诗情画意,注重意境创作,不仅注重花材形体美和色彩美,更讲究以花传情,以花达意,形神兼备,即追求插花作品内涵和富于诗情画意的意境美。利用花材的属性、谐音、品格或形态来达到借物寓意、寓情于景、以形传神、使人遐想、耐人寻味的效果,以有限的形象引发欣赏者无限的想象。如百合寓意百年好合、万事如意;桃花预示好运将至;石榴、慈姑代表子孙满堂、后代繁荣,这些是以花木形象谐音寓意,而梅花傲雪凌霜,象征不畏严寒、坚忍不拔的精神;荷花出淤泥而不染表示纯洁无邪则是以花木生长习性寓意等,可以说意境是东方式插花艺术最高的形式美。正如明代袁宏道《瓶史》中概述:“呈于象,感于目,会于心,而口不能言,口能言之而意又不解,划然示我意象之表也。”

2.3注重线条,构图简洁

线条是中国画笔墨观,这种理念同样也将它运用于插花艺术之中,通过千姿百态花木枝叶的外轮廓线组成各种造型并融合到整个作品构图中去,来表现不同的外延美与内涵美,或气势刚劲或纤细秀丽;或一泻千里或蜿蜒曲折;或高低错落或疏密有致,正如各种线条统摄到中国山水画面中一样,增添了作品如画的意趣。构图讲究简洁,花枝少而花色清新,造型不拘泥形式,自然活泼。布局结构讲究疏密有致,起伏有势,不齐不匀,虚实相生。袁宏道在《瓶史》“宜称”一节里说:“插花不可太繁,亦不可太瘦。多不过二种、三种。高低疏密如花苑布置方妙。置瓶忌两对,忌一律,忌成行??夫花之所谓整齐者,正以参差不伦,意态天然。如子瞻之文,随意断续;青莲之诗,不拘对偶,此真整齐也。”

2.4作品命名,画龙点睛

中国式传统插花一般都由作者取了一个恰当的名字,这样可烘托作品的主题,在作者与欣赏者之间产生共鸣,引导欣赏者对作品产生联想。插花作品有的是先立主题命名,然后围绕命题进行选材、构思创作,如2006年9月在宁波举办的“中国插花艺术大赛暨首届宁波花卉园艺博览会”上,主办方就规定了《夏之恋》、《秋之韵》、《家宴》和《奥运颁奖用花》这四大命题,由参赛者去联想与创意。有的是作品完成之后根据其表现题材、主题等内容再命名,方式多样,有以花材的特性、形象来命名;有以自然山水风光、四季景观变化来命名;有以作者一种情愫和情感来命名;有以借鉴古诗词曲赋来命名等等。命名对作品的意境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使作品更具有艺术魅力,这也是东方式插花引人入胜、赏乐无穷的特点之一。

中国传统插花的历史发展,对其特点形成有很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宋代的理念花和清代的写景花是现代中国式插花最贴近的雏形。中国传统插花以其深厚的文化基础、独特的美学观念、深刻的民族寓意在世界插花届站有独特优势,秉持特色、勇于创新将是中国传统插花得以发展的要素。

参考文献:

[1]林凤琼.中国传统插花的风格特点.广西林业,2007,2:50-51.

[2]小芹.中国传统插花的风格特点.湖南林业,2006,7:32.

[3]林木.东西方插花艺术对比.湖南林业,2007,1:30.

[4]杨斌.也谈东方式传统插花的艺术风格和特点.花卉园艺:51.

第6篇

第一大模块插花基础理论,以理论教学为主。通过对插花艺术基本概念、发展历史、插花的基本技法、插花的艺术表现、插花的色彩运用、插花花材处理等教学内容的系统阐述,要求学生掌握插花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如各类花材(特别是鲜花花材)的的保养与处理技巧、插花创作步骤以及插花作品鉴赏等。课时量占12个学时。第二大模块插花技艺,是插花课程的核心,以实训教学为主。插花艺术是一门实践性与技术性很强的课程,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后,才能在动手实操中感悟插花艺术的独特魅力。这部分内容主要进行东西方基本插花造型的操作技能训练、现代自由式插花的引导训练与自由创造操作。课时量占38个学时。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东方式插花的四个基本造型(倾斜式、直立式、水平式、下垂式等);西方式插花的基本造型(如半球型、椭圆型、弯月型、S型、扇型、水平型、对称三角型、不对称三角型、倒T型、L型等的制作技巧。重点掌握礼仪插花如婚庆插花、家居环境中的插花、商业场所的插花以及在办公场所中的插花等实用性插花造型的操作手法与操作步骤。培养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根据环境、用途、材料等设计制作、欣赏评价插花作品。第三大模块盆景技艺,以现场观摩教学为主。重点介绍盆景的起源与发展,盆景的主要流派。由于盆景制作所需材料较多,制作时间漫长,本部分以观摩教学为主,在重点介绍的基础上,带领学生去花卉市场观摩教学,请商户介绍盆景制作与养护的技术要点,使学生了解盆景技艺,提高对盆景的艺术欣赏力。课时量占10个学时。

二、插花艺术的教学方法

1理论教学

笔者根据目前学生图片识别力强、画面记忆好、空间思维强等性格特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量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形象生动,可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通过补充相关文学知识,图片资料讲解插花基础理论,将插花分类,东西方插花的艺术特点、艺术表现力,礼仪插花如情人节、母亲节、护士节、教师节、圣诞节、生日庆典等各种节庆所使用的花材、花型都以图片形式加以演示,同时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提高了理论教学实效。

2实操教学

实操教学以项目教学为主。根据教材的教学内容将整个上课内容分成独立的子项目。实操课上通过分析子项目、设定项目完成预期目标、项目实施过程(教师示范、学生操作)、成果反馈与更正、总结等,达到实训目的,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由模仿开始,在掌握了基本技能后,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启发设计思维,通过绘制插花造型草图、基本插花造型变化引导、自由创作等方法创造新的作品。

小组教学法。在项目教学法的过程中,为使课程更有效率和有组织的进行,将学生进行分组,以6人为一组,每组选出组长,共同完成教学项目。一方面可在有限的上课时间内更快更好地完成某些插花作品;另一方面有益于学生团队意识的培养。作品完成后,学生先自我介绍创作思路,立意和所表达的含义,其他同学互评,教师根据自评和互评情况作总结。每完成一件插花作品,要求学生根据制作过程撰写实训报告,总结制作要点和感受,逐步积累创作经验,提高理论水平,促进实操能力的提高。

技能竞赛教学法。以参加省(自治区)、国家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切实提高技能为目的,按照省、自治区、国家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竞赛规则开展模拟技能大赛。每个同学必须参加并且独立完成整个竞赛过程,这样就可以弥补在小组教学中有兴趣的、动手能力强的、胆子大的学生练的多,不喜欢动手的、没有兴趣的学生练的少的不足。技能竞赛教学分基础理论和实际操作两部分。基础理论以国家职业技能资格考核的要求为主,将四级插花员应知应会内容编成试题,要求学生在通读教材和参考书的基础上,利用网络查阅相关资料,在答题过程中强化对基础理论的记忆、理解和应用,强调理论在实操过程中的指导作用。实操部分以技能训练为主,以竞赛激发学习兴趣,发挥创新能力。严格根据竞赛规则要求,反复练习,设计创作立意符合规则要求的插花作品,要求每个学生都能用基础理论评价自己和别人作品,并说明原因。使同学们在参加竞赛的过程中取长补短,相互借鉴,相互欣赏,共同提高。

观摩学习法。组织学生观摩本地区开展的重要花事活动,到社会实践中检验和提高。如每年园林部门举办的展、花卉协会举办的插花比赛、园艺博览会、花卉企业盆花组花比赛等带领学生全过程参加参观,使学生在参观活动的过程中加深对书本和课堂内容的理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审美能力。

动手制作法。为了解决插花材料缺乏、没有经费大量购买鲜切花进行练习的问题,我们动员学生就地取材、变废为宝,收集材料:在校园绿化树目修剪时组织学生收集各种树木的枝条经过做型、剥皮制作成为线状干枝;在平时生活中随时收集各种好看的饮料瓶、酒瓶做为花器;利用废旧报纸编织花器;自己动手制作丝网花等,既收集补充了插花材料,丰富了实验室,又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还使学生养成了不浪费、节约的习惯,培养了学生自己动手解决工作生活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的能力。

三、教学评价

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目标,实行教学过程考核。将课程的考核内容分为理论考核与实践技能考核两部分,理论考核占30分,包括平时作业、课堂讨论、回答问题、考勤等综合评价。教师结合项目化教学的教学要求,将理论知识穿插到每个项目中的教学中去。实践技能考核占70分,其中平时实践技能占30分(小组得分),期末个人实践技能考核(技能竞赛得分)占40分。通过过程考核方法,一方面可促进学生的学习课程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突出课程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要求,符合高职学生的培养特点。

四、结语

第7篇

框架。现代自由式插花。应用

·

插花以切花植物的根、茎、叶、花和果实为材料,通过技术(修剪、修剪、弯曲)和艺术(构思和造型),将其制成精美、美丽、富有诗意的作品,再现自然美和人工艺术。插花艺术是集生活情趣、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它是一种由心灵表达的造型艺术和空间艺术。

插花有着悠久的传统和历史。受地理环境、民族风俗、文化背景和时代特征的影响,世界各地按艺术风格主要有东方插花、西方插花和现代自由插花三种。

1.1以中日两国为代表的

崇尚自然、师法自然和高于自然,注重借物的意义,在形式上传达精神。选材简洁精致,有机胜利,花少而精,造型自然,主要以线条流畅、色彩古朴典雅、意境含蓄深远、主题突出、形式美的意境著称。

1.2西方之花

插花是一种以欧美为代表的插花形式,与东方插花有很大不同。

深受西方人开朗热情的民族性格和传统文化的影响,善于用人工美来表达作品的主题。西方插花注重选材的繁荣,以表现植物的群体美取胜,形状以对称的几何图形为主。造型大而端正,色彩鲜艳丰富,追求块体表面效果,表现出优雅华丽的风格。1.3现代自由式插花现代自由式插花是受西方抽象派影响的造型插花。这是一种在东方和西方都很流行的插花形式。自由式插花没有固定的图案,插花爱好者也不受固定规则的约束。自由发挥根据花卉材料的特点和个人感受。现代自由式插花既融合了东西方文化,又不失民族特色。选择、构思和造型不限于一种风格。选择是自由和广泛的。可以使用真实和模拟的植物材料和装饰材料(塑料、树脂和铁)。造型灵活多变,自然美与人工美和谐统一。主题可以通过一部作品来表达,也可以通过几部作品来表达。插值方法包括东部的简单线条和西部的大块组成。其艺术效果是形式新颖,内容丰富,抽象浪漫,富有时代精神和生命力,体现现代生活情趣。一个好的自由式插花需要作者花更多的精力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从而既要展示花卉材料的特点,又要以花卉材料为造型元素,借鉴雕塑、建筑等空间造型艺术理念,创作出创新感人的作品。自由式插花虽然没有固定的造型,但也需要遵循美学理论中的平衡与稳定理论、节奏与造型元素,运用各种技巧来表达创作意图。在创作自由式插花时,往往设计制作一些自创的异形框架(异形容器)来组合和创造空间,参与表达作者的主题和意图,框架在自由式插花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框架基本上是一种花器,属于异形花器和非标品。在插花作品中,它有两种功能:一种是实用功能,它可以起到容器的作用,用来盛装鲜切花和水来维护、支撑和支撑花卉材料。二是艺术功能,这也是框架的主要功能。框架是作品整体造型的有机组成部分,与花卉材料有关,花卉图案的组合共同塑造出完整的艺术形象。

可以为框架选择不同的材料。材料是一种艺术语言。不同的材料可以产生不同的质感和视觉效果,给人们带来不同的心理感受和联想。常用的材料可以是陶瓷、玻璃、竹子、木材、石头等。随着发展,混凝土、钢铁、铝等现代工业材料也可以使用。

创作是插花的特殊器具。虽然有很多风格的特殊器具,但按照工厂标准生产的产品,艺术构思的空间有限,不能更好地表达作者的创造力和思维。根据作者的想法自制的异形架,可以使艺术创意突破特殊器具的局限,实现个性化的插花艺术创作。

图1自由式插花——记江南。建筑材料为玻璃、枯藤和木材。木头被做成水槽,里面防水,可以用来盛水。玻璃和枯萎的藤条被用作支架,使作品具有空间感。玻璃反映了现代、枯藤、历史和岁月,并用鲜切的鲜花和树叶装饰,展现江南的美丽,既有历史内涵,又有现代魅力。

图2自由插花——渔家傲。框架材料为KT板、渔网、渔篓、竹帽、竹笛。KT板用作支架,使工作空间具有一定高度。渔网、渔篓和竹帽都是渔民的元素。它们被巧妙地借用,具有观察事物、产生情感和触发联想的效果。看着这幅作品,你可以想象黎明前湖中有一艘船在前进,桅杆上挂着一盏油灯,头上戴着一顶帽子,身穿椰红色雨衣的渔夫站在船头,悠扬的笛声划破了宁静,传到了远方。

。框架是用枯木和枯藤做成的。用一块大而独特的枯木做底座,上面可以放花泥插花。在垂直方向上,两棵不同形状的枯树错开,前后竖立,形成一定深度的立体空间。为了避免两棵枯树之间真正的枯萎,将枯树连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并用鲜切花装饰枯树,真正体现了干枯无敌的非凡!!!!!!!!!!!!!!!!!!!!!!岁月和繁荣的景象。

。框架的创造和使用也促进了高水平自由式插花艺术的发展。

引用

[1]黎佩霞,范燕萍。插花艺术基础[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

[2]夏洛克·王莲英。中国插花艺术发展简史[J]。中国园林,2006(11):44-48.

[3]何岸燕。论花卉器皿的创新应用[J]。插花艺术与应用,2012(6):74-76.

第8篇

关键词:插花艺术;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近年来,随着经济生活的发展,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生活有一定的追求,市场也需要不同类型的园林专业人才,园林专业的就业范畴也比较广泛。插花艺术行业也翘首以待,人们对于花艺的欣赏水平越来越高,花卉艺术消费用途也是越来越多。

就插花艺术课程而言,是具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性的课程特点,传统的教学形式就是教师先进行理论教学,学生在根据图例进行插制,结果就是作品呆板,没有新意。目前,我们的园林专业毕业学生如果去花店进行花艺设计,基本是不能融入其中的,存在明显的理论与实践不符的尴尬局面,有的学生甚至连一些基本的花材都不能识别齐全,而影响了就业单位的销售等连锁问题。因此,根据插花艺术课程的特点,笔者对插花艺术课程实践教学进行必要的建设性改革。

1 创设情境,提高学生兴趣

插花艺术课程因在实践教学中将传统的课堂讲解与高职院校的教学实践特点相结合,创新的开展分组学习,不仅有利于节约教学资源,还能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兴趣点,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应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向互动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突出以学生为主体,例如,本学期我所带的班级是10级3年级的高职班,分解共20名学生,将学生分成5组。教师给出情境:母亲节即将到来,小李去花店想为妈妈订制一个母亲节花篮,如果你是花店店主你接下来该如何考虑并制作花篮?给每个小组同学定位花店店员的角色,以这种假设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融入其中,体现同学们的主体性。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新知,大大提高了学生实践课的学习热情。

2 设疑解惑,提高学生分析能力

有了既定的任务目标,教师引导假定店员进行分析,让每个小组同学有了很明确的思路进行实践课的学习。同时,教师要事先多准备一些花篮图片素材,结合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多看多思,目前,流行哪些花篮样式、价格、花材种类等。教师不是直接告诉学生该怎么做这个花篮需要什么,而是教师引导学生同学们事先做好市场调研,需要怎么做,了解顾客意图、喜好色彩,花语等注意事项到插花成品的制作。给每个小组分发卡片,让每位同学写出本次作品需要的材料有哪些,颜色花语要注意事项等元素,最后教师把每个小组的同学所写的卡片贴在黑板,所有的分析要素进行比较明确,这样学生影响更加深刻的明白本次作品该如何插制。让学生有了更宽阔的创作思维,而不是固定在教师的任务模式中。

3 操作实践,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操作实践其实就是理实一体化的结合,教师操作的过程,学生不仅仅只是一个视觉的感受,每个小组的同学都要动手插制作品。教师可以边做边讲,学生可以边听边做,真正才能体现教学中让学生 “做中学、学中做”,教师只是一个示范的过程,学生在自己做的同时不能刻意的模仿,而是要体现创新,把小组的结合创意融入到作品,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能培养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思考能力,也体现了团队合作的良好氛围。

4 对比点评,提高学生鉴赏能力

学生实践课作品完成后,让学生展示插花作品,并请小组代表作创意说明。教师做一定的引导学生从哪些方面进行欣赏品评,而不是教师直接进行评比,让每个小组之间进行互相评比,请每组同学代表自己说出作品的优劣处。学生通过评比过程中,明白要从色彩配置、技巧做工、造型设计,创意与主题几个方面进行评比,评比过程也是一个讨论的过程。最后教师针对同学们插作的实际情况及存在问题进行补充归纳,并整体总结内容,并注意表扬学生作品中的闪光点,评选出本次最佳课堂作品为优秀之星,并进行掌声鼓励。在很大程度上鼓励学生审美意识和奖赏能力,增添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

通过在《插花艺术》的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一直在探索改革,除了课堂的学习以外,我们更应拓展我们的课堂教学范围,把课堂延伸到花店,结合有关企业单位,做好学生的工学交替,让学生结合市场需求做一名花艺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艺术修养水平,弘扬我国的传统的插花技艺,使学生能够有更深远的艺术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金海.盆景与插花技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第9篇

关键词:西方式;插花;创作;特点;分析

针对插花艺术而言,由于他们具有不同的孕育土壤,进而有东方捕花、西方插花的形式存活在艺术中,其艺术类型存在着不同风格以及特色。社会在现代化发展中,科技、交通、信息逐渐趋于便捷式发展,其插花的艺术渐渐冲破了时空及地域的界限。其美学思想也在逐渐转变,插花艺术在形式上也在相互渗透着发展。

1对花材的要求

1.1骨架花

它包括长条型花序、长条型枝条以及叶片等花材,例如,金鱼草、一叶兰以及银芽柳等。通常作花型骨架,以此构成插花作品轴线的主体。此外,还可选用玫瑰和康乃馨等茎长、单朵、团状花作为主轴或骨架。

1.2焦点花

花型焦点主要位于该图形的重心位置,通常选择较大、单朵、团状花或是具有特殊形状的花朵。例如,康乃馨、百合等,由于将其插入至重心的位置而引人注目,因此,达到了焦点花的花材要求。

1.3填充花

花朵在图形的轮廓或范围内,不仅需要焦点花作为中心,还需其它花材去填补该花型的空间,令整个花型具有丰满感与层次感,进而将其和谐融在一起,通常情况下,选择较细小的形体,丛状、羽状花填充,例如,满天星、情人草以及勿忘我等花种。

2对花器、花枝长度的要求

西方插花选用的花器比东方随意,通常选择浅颜色浅盘、高脚杯。其花型将花器完全遮盖住,因此,不需考虑花型、花器结合的比例,仅需根据摆放位置、场所就可决定花型的大小。

3对外型轮廓的要求

3.1清晰

西方插花多数是几何外形,且轮廓都由顶点的连线所构成,在轮廓上包含花材形状、整体图形等。在垂直线、水平线上插花时,要选择相对挺直花梗的花材;在弧线上插花时,应选择弯曲花梗的花材,若用挺直的花材,则会破坏其外型轮廓的美感。由于外形轮廓主要是靠最顶点的连线而构成,顶点连线所形成的形状为插花作品最终花型。例如,三角形或是弯月形及其“S”形,若轮廓不够清晰,则很难看出其形状。故在插花的时候,其花枝长度不能破坏其轮廓边界线,将其视为花型统一的轮廓点。

3.2立体感

花朵的图形在构建上具有空间感,例如,三角形或弯月形,在正面、侧面观其空间轮廓皆呈三角形,但在空间结构上实际是锥体,花朵依次排列在其边缘,且具有不同层次的空间。运用透视、投影正面观看,仅是三角形或是弯月形,直接影响着插花作品的质量。插花师在首学时应先从平面开始,若是成熟插花师,则利用花朵大小或花枝长度及其色彩差异,令花型呈现出较强的立体感、层次感。

4具有明显的焦点特点

花型的结构在于重心,能够稳定其花型的图形,将其轴线立点作为插花的主要结构位置,进而将花材密集在该处,部分特形花材、较大形状花朵插在一处,便成为整个花型被关注的焦点。将焦点作为中心,明确花朵在插花艺术中的方向,结合离心规律转移至四周。上部花朵一律向上,其左右侧花朵分别向左、向右摆放,例如,花朵都向相同方向插放则会失去创作的魅力。叶子生长方向遵守了自然规律,从焦点处向四周张开,该插花形式具有生动性的花型以及焦点明显的特点。

5具有和谐的色彩特点

西方式的插花艺术着重突出色彩表现,无论将其摆放至建筑物物何处,都会成为群众所关注的焦点与亮点,光艳夺目的色彩,以其独特色彩特点所取胜,因此,彰显了合理配置花材的重要性。在西方现代化插花中对色彩搭配进行了分段式安排,将同一色调花朵组合在一起,进而形成片式色彩差异,同时产生了强烈的插花效果,故可将其称之为“集团式”插化表达手法,因此,西方插花可将这些潮流元素融合在其中,突出插花色彩和谐的特点。

第10篇

插花是一门生活化的艺术,花材经过精心剪裁,移入瓶中或盆中,构出一幅婀娜多姿的立体山水画卷,洇出几分馥郁芬香的诗情画意。  插花的历史悠久,据考古发现,东汉墓壁画上绘有圆盆,栽着六枝红花,盆下配有方形几座,把植物、盆钵和几架三位构成一体,显示出插花的雏形。至唐宋,进入宫廷和富豪府第的插花,便是富贵显赫的象征,成为附庸风雅的。特别是宋代以后。插花艺术进入兴盛时期,文人墨客常吟颂瓶花,赋予花卉各种寓意,浮想联翩,产生了别具一格的插花形式和艺术效果。

明清时代的插花风格更注重技巧的表现,讲究裁枝与曲枝,构思取材时见翻新,并发明了插花座、定枝器等插花工具。

如今,插花艺术在涌动的流行潮中推陈出新,大放异彩。无论是寻常百姓家。抑或商厦、店堂、展览厅廊,甚至车站机场各处,皆能看到它的踪影。给人以温馨和美的精神享受。

插花属于快捷和临时性的艺术欣赏活动,要求创作者抓住一瞬间,创作出精巧的构思,欣赏者则努力捕捉并品味这一瞬间。  插花艺术表现随意性强,所选花材和容器不限。表现形式亦多种多样。气生兰、鹤望兰、火鹤兰、切花月季固然高雅幽美,但路边信手可采的狗尾草、酚模、芦花、蒲草同样不俗,甚至芹菜、辣椒、豆角、萝卜及各种水果亦常是插花的好材料。构思、造型或简或繁,可根据场合的需要及作者的心愿,按照一定的章法创作和表现,巧妙搭配,相得益彰。

中国式插花重在追求意境的完美,为达到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创作者需立意在先,这里介绍4种中式插花的常用形式,读者不妨借鉴。

直立式:主枝直立,以表现花枝的自然美,给人以端庄、娴静的感觉。主枝摆放重心偏于花器左边,长度是花器口径的一倍半。副枝的长度是主枝的2/3,起枝的长度是主枝的1/2。有时,为了花姿的优美与均衡,可改变三枝的基本长度以及朝向。

倾斜式:以主枝倾斜的韵律为出枝方向,给人轻盈、超逸之感。枝材长短可参照直立式,但瓶花与盆花的倾斜角度稍有变化。一般前者约70度,后者为50度。要注意,不论倾斜角度如何。都必须使花枝展开,以给人稳定之感,静中寓动。

悬垂式:主枝外倾而下悬,给人以活泼、优美之感。盆式悬垂宜选藤、蔓等缠绕性花材或轻盈而具有韧性的花枝,强调花枝低垂、悬挂之美。悬垂角度以130度为宜。其他副枝或起枝均应追求整体与均衡感。  创意式:利用各色花材,追求立意,创作出富有诗画意境的插花作品,其形式随意而无定法,突出反映自然特色的为佳品。

插花时还应根据室内空间的大小和色彩,选择适宜的体量与花色。例如大堂与居室的插花体量就有大小之分,厅廊及卧室也由于面积不等而有变化。又如,窗帘及家具的颜色素静淡雅,插花应用鲜丽热烈的暖色,可使室内的色彩氛围显出对比和谐的效果。

总之,色彩和谐、姿态高雅的插花,不仅香滥满室,也给您的生活带来乐趣。利用闲暇时间插花,将自己的思想感情融入其中,既陶冶情操,又解除疲劳。

第11篇

关键词:插花艺术 实践教学 创新创业 五个一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S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2(c)-0185-02

插花艺术实践课是一门集花卉学、美学、文学等多学科于一体的创作活动,通过实践课堂的锻炼,让学生具备从事相关岗位所必需的插花艺术和花艺设计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1]。作为一门实践技能较强的应用课程,插花教学立足于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和对插花基本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创作出具有时代特点和民族特色的作品来[2]。

通过对插花艺术实践的标准化教学进行探索,建立了“五个一”教学法标准化教学体系,“五个一”教学法即一位老师通过一次课带领一个学生团队完成一件插花作品并进行一次销售的教学过程。该方法可以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到专业的插花技能,将创新创业融入到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力、思考力、动手力、沟通力、创新创业能力,也可以让他们用灵巧的双手,让插花为生活增添一种美的享受,点亮一个创业的梦想。

1 “五个一”教学法的阐述

(1)一位老师。并不是单纯的一个人,而是在上课之前由插花艺术教研室老师组成的教学团队来一起制定教学大纲、教学进度、教学内容。通过探讨形成统一的教学模式、统一的教学进度然后带到自己的课堂当中。

(2)一次课。对于学生而言都是第一次接触到插花艺术这门课,对学生的引导尤为重要,每次课都有鲜花的供应,每位同学都有亲手操作的机会。由于每次实践课堂都是两个学时,所以每一堂课都很饱满,时间也就非常紧促,所以每一次课都有一个重点,都有具体的内容,让学生明确上课内容,理清上课思路,这样才会放手来操作。

(3)一个团队。插花艺术践课堂开展以团队合作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自由组团,并可以自由命名自己的团队,每个团队选出一名负责人。团队里面有男生也有女生,总体实力相当,根据小组的总体表现来评定一个小组里所有的学生的平时成绩,让大家有一种荣辱与共的思想,初期大家有些观点会不统一,然后就会通过交流找到一个科学的合作模式,这样就让学生学会了沟通、交流、合作,为以后走向社会,开展创业打下来良好的基础。通过大半个学期的观察,发现团队合作其实有许多乐趣,也激发了同学们积极参与的兴趣,增加了他们的团队责任感。

(4)一件作品。插花艺术实践课每节课都有一个主题,包括市场上比较流行的婚车、开业花篮、商务用花、流行花束等。通过两节课的时间由团队来共同构思创作,共同完成作品,每一个作品都是集团队成员之力完成的,老师会结合作品来为团队成员打分,所以每个团队的同学都会很努力地来完成作品。

(5)一次销售。为了向社会培养和输送专业花艺人才,为了同学们学习结束后能运用插花技能进行创业,具备独立操作花店的正常经营、插花的能力,在完成花艺作品之后,进行花艺作品模拟销售。让同学们学会对作品定价,学会宣传推销作品。将来也会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开设花店,进入实战销售,让学生勇敢地走出去,尝试运作一个花店,提高他们的销售能力,树立他们的自信心,以此拓宽大家的就业、创业渠道。

2 创新创业教育在插花艺术实践课中的融入

2.1 转变思想,强化学生创新创业思维

在高校积极响应创新创业教育的大背景下,插花艺术实践课的授课过程中,在教授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有意识地开拓学生的思维,使他们会想、敢想。要在实践中鼓励学生求新求变,并且给他们提供一个展示平台,能让他们看到通过自己的努力而得到的提高和获得的成果,从而强化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求变性意识,为以后的技术创新和创业做准备[3]。让学生了解插花员和花艺师考核方面的知识,了解国内外知名花艺师的从业经历,赏析他们的优秀作品。并通过介绍近期举办的各类插花展或插花比赛,将优秀作品及其一些新的理念、方法和技能与学生共同分享。让他们运用全新的思维来对待此门课程,在学习过程中敢于思考、敢于创新。

2.2 结合市场需求创新实践项目

通过走进花店了解具体的经营过程来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兴趣,深化对插花商品的认知。通过组织插花比赛和插花展示将插花实践教学活动与科技创新结合起来,更好地诠释插花艺术的魅力[4]。目前插花艺术实践课程的内容与市场需求结合度不高,很多具有旺盛市场应用需求的内容没有融入,如市场主打产品花束,尤其是欧美、日韩花束,在插花艺术实践课程中将逐步融入。

榱巳醚生能够学有所用,针对市场的不同变化,我们对课程也进行了精心的规划,在包括目前市场上需求量较大的花篮(开业花篮、水果花篮)、花束(圆形花束、单面花束、欧式花束、韩式花束)、胸花、花盒、手腕花、新娘手捧花、婚车插花、婚礼现场插花、商务会议桌花、葬礼花圈等。已经实现了与市场高度接轨的模式,这样既能保证学生所学内容的实用性,也提高了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就业和创业的成功率。

2.3 改革教学方法,课堂融入创新创业教育

首先,强调团队合作,创新是每一所高校的内在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特别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建立课堂合作小组,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意识和创新精神[5]。结合双创教育提出了插花艺术实践教学方式改革的对策,在教学中通过专项技能训练、学商两用、产学研结合等教学模式,来解决插花艺术课程中学生积极性不高、动手率低的现象。课堂教学不局限于教师一人的讲解,也可邀请花店老板、花艺师、插花师等具有专业经验积累的人来对插花行业进行系统的讲述,让学生了解花店的经营和运转等。

其次,课堂中运用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参与教学,在课程教学中运用多媒体,通过教师讲解,展示图片、视频的讲解、师生共同参与作品评议等形式,帮助学生开阔视野。了解行业的最新动态、市场的流行元素,鼓励学生从慕课平台学习插花相关课程,增加插花相关知识的储备,并让学生参与翻转课堂,对自己的作品构思进行讲解,点评自己的作品并对其它小组的作品进行互评。通过在讲台上的讲解,给学生一个自我锻炼和表达的机会,并能有效地提高学习效果。

最后,作品完成后进行销售,鼓励学生勇于尝试,加强学生对经营方式、经营策略等方面的认识,同时提升了学生的创业意识。销售环节纳入实践课程的考核,提高了学生创作作品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4 充分利用校韧庾试矗优化实践项目顺序

在保证必需的花材的前提下,采集校园周围的野生植物作为实验材料,比如东方式插花中枯枝的运用,现代插花中香蒲的运用。并且通过系类资源整合,使用花卉学、盆栽技术课种植的百合、向日葵等花卉来插花。尽量将相关实验课程的开设时间集中在一两天之内(尽量避开节假日),因为短时间内花材不会凋谢,而且有的花材可以重复使用[6]。在实践项目上进行优化,例如西方式插花中,先进行L型插花作品的制作,再进行半球形插花作品的制作,这样就能将花材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

3 结语

应用型本科的创新创业教育并不是要将所有的学生培养成“老板”,而是将创业作为一种精神、一种能力、一种素质的育成过程[7]。同样,“五个一”教学法在插花艺术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并不是把每一位学生培养成花店“老板”,而是通过课堂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增强学生对双创教育的认识,让每一位同学成为独当一面的插花艺术设计者是我们一直以来的奋斗目标。

参考文献

[1] 杨晓琴,郭志平,吴雄熊.插花艺术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现代企业教育,2011(18):30-31.

[2] 郭克婷,黄志宏,王玉珍.插花艺术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 践[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2):10492-10494.

[3] 夏晶晖.应用型园林本科专业插花艺术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8(8):160-163.

[4] 王静.情景教学法在插花课中的运用[J].科技信息,2009(7):175.

[5] 靳凤娥.涉农学生“双创型”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商场现代化,2012(24):151.

学会欣赏插花

插花艺术的起源应归于人们对花卉的热爱,通过对花卉的定格,表达一种意境来体验生命的真实与灿烂。欣赏插花艺术还需要有恰当的方法,如同欣赏绘画、书法、雕塑等作品一样,是一种静态的欣赏,需要有一定时间的驻足停留,对每件作品细细欣赏,凝视静观整体造型以及每个花枝形姿色韵的美,进而揣摩回味其意境的美,领略作者的情感体感,从而引起自己的情感共鸣。若是走马观花地浏览作品,就无法用心去感受作品的美,也自然不能真正领略到插花艺术的美,获得深层的美感。

静观插花作品还必须选择合适的视距与视角。通常根据作品大小决定观赏的视距,一般距作品1.5~3米的距离,面对作品的主视面为宜。视角的选择要根据作品的造型和摆放的位置而定,大多数作品都以平视为主,部分下垂式造型作品必须摆放在视线以上的高处,因此须仰视欣赏才能看到作品的最佳观赏面。另有部分水平式造型的作品,适宜摆放在视线以下的茶几上或其他低矮处,才能获得最佳效果。另外。还特别需要强调的是,欣赏插花作品时不可以随意移动或手摸作品,因为它们都是清新鲜活的植物材料,又是轻轻地固定在一起的,随便触摸,容易变动其位置,影响造型与美观。

整体效果

插花作品直观性可视性都很强,而在视觉审美上首先给人以强烈印象与感受的是作品的整体效果,也就是说观众第一眼常常能看出作品整体形象(形体)的优劣。它包括造型尺寸是否合理稳定,花材结合、容器的搭配等是否合理优美,整体色彩是否和谐,等等。这些方面的综合状况,构成作品的整体效果。因此,可以说这是品评插花作品最直观的视觉效果。

构图造型效果

这是形态美的主要标志之一。它主要包括造型是否优美生动或别致新颖,是否符合构图原理,花材组合是否得体,各种技巧运用是否合理娴熟(如稳定感、层次感、节奏感等)。

主题表现

这是构成作品思想美、意境美的重要标志,也常常是体现作品是否有创意、内容题材是否深刻新颖、命题是否贴切、意境是否深邃隽永、能否引人回味遐想的重要依据,特别是在东方插花艺术作品中被视为作品的灵魂,最能引发受众的美感与情思活动。

设色效果

主要看整体色彩的搭配,即花材之间的色彩搭配,花材与容器之间色彩的搭配,以及作品与周围环境色彩的关系,是否协调美观,是否符合色彩学的原理。插花设色无论是华丽多彩或浅淡素雅,均以和谐为标准。

技巧运用

主要看构图中剪截、捆绑、包扎,花材固定,花插花泥的掩盖技巧,是否处理得干净利落及其熟练程度。

自己动手来插花

对插花鉴赏有一定认识后,您是不是也想自己动手制作一些插花艺术品呢?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最常见的几种插花艺术吧――

万类霜天竞自由

造型花表现手法着重于造型原理之创作,强调花材现有的形色或姿态。

花材:莲蓬、黄金乌、玫瑰、白掌、夕雾草、水仙百合、星点木、高山羊齿、绿萝叶。

花器:水盘。

花型:造型花。

心香逐遥岑

运用插花艺术手法,表现线条之美,纤细的枝叶随风摇曳,飘然若仙,给人以生命的活力与柔情似水的美感。

花材:雪柳、玫瑰、康乃馨、千日红、高山羊齿、绿萝叶。

花器:竹筒。

花型:写景花。

德艺双馨

表现自然生态之美,如居高临下、由近窥远、以高垂视、阔远孤居、幽林夹缝、前仆后继、左右逢源等七景,是中华花艺写景花之代表作。

花材:大叶仙矛、香水百合、洋桔梗、黄莺、八角金盘。

相关知识

插花艺术论文通用12篇
花卉艺术论文通用12篇
插花课程总结通用12篇
《插花》教学设计(通用10篇)
环境保护爱护花草主题活动方案(通用12篇)
园林规划通用12篇
酒文化通用12篇
花卉市场论文通用12篇
植物论文通用12篇
生态景观设计通用12篇

网址: 插花艺术论文通用12篇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6445.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2022年国考申论备考干货之提出
下一篇: 越文化丨当我们赏春兰 赏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