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3月2日讯(方圆)“何老师,因为我的作业完成不及时,妈妈大骂了我一顿,我觉得自己很难过,很委屈。马上面临小升初考试,可是却不能去学校,我感觉自己有抑郁症了......”2月21日上午9点,在何花的QQ对话框里弹出一条这样的“求助”信息。
![](http://img.huajiangbk.com/upload/news/2024/0917/photos/middle/20240917091105_5127_rm17qhhg.jpg)
何花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在疫情防控期间,以何花为主的4名心理咨询师积极响应君山区教育局、区团委发起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线上培训、网络辅导、直播课堂、公益讲座”等活动,组成了柳林洲街道办事处心理援助小组。这位发出“求助”信息的学生,正是她在楼西小学开展网络直播课中结识的心理辅导对象。
“现在是非常时期,我们身体和心理出现一些消极、不良情绪是正常的,这是人体本能的应激反应,不要过度担心。之前老师在直播课中教你们的几种放松方法,你可以试试。如果你觉得还是不能缓解,你还可以给我们打电话,我们的热线电话是0730—8612355,我陪你聊聊。”
刚安抚完学生的情绪,热线电话又响了起来。“这几天想看书也看不进去,晚上要到四五点才能睡着……”来电的是一名即将面临高考的学生。
“欢迎你在需要的时候拨打我们的热线。听完你的倾诉,老师想跟你说,当前环境中,你这样的情绪状态是本能反应。其实你能想到寻求外力帮助就说明你相当有智慧和能力,希望你能把自己的焦虑逐渐化为平静,把恐惧化为力量......”
挂断电话,她马上着手制作并转发《用心防疫,与爱同行——致家长学生的一封信》,向家长和学生推送防疫心理知识,普及心理健康维护常识。忙到下午1点多,她还在不停的回答微信群家长学生们的提问。
![](http://img.huajiangbk.com/upload/news/2024/0917/photos/middle/20240917091105_5127_4k1rs4d0.jpg)
“何老师太有心了,帮助我们解决了超长寒假从学习到生活上督导孩子的现实压力。”微信群里家长学生们纷纷为她竖起的大拇指。
“有时候,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些情绪问题,但又不愿意和身边的人说,有这样一条心理辅导渠道,就给了人们可以倾诉的地方。非常时期,我希望能够用所学之长,帮助大家消除恐慌和焦虑情绪,尽我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到我们的家园。”何花说。
人可以被隔离,心却不能被隔离。疫情特殊时期,心理咨询师为我们戴上了心理口罩,穿上了心理防护服,引导我们保持理性平和,心态积极乐观。这份工作虽然平凡却透露着希望的色彩,她们每个人都是一份微弱的星火,这些星火聚在一起,就可以点燃希望。
[责编:罗城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