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中华匠人 | 缠花 ——它从宫廷传到民间,没有女人不喜欢

中华匠人 | 缠花 ——它从宫廷传到民间,没有女人不喜欢

缠花历史

宫廷剧越来越趋向于真实的中国历史,现在,缠花、绒花、花丝工艺不断出现在各类历史题材的作品中,实在是让人赏心悦目。

今天,我们要讲的主题就是“缠花”。这个无论宫廷还是民间,古代女子都喜欢的饰品。

缠花源于明代,盛于清代,现存于民间的藏品极少,并且被列为湖北省级非物质遗产保护项目。我国除了湖北英山缠花纳入非遗之外,客家缠花也很有名,福建和台湾也有很多手工艺人。

所谓“缠花”,就是用多色丝线在坯架上缠绕出各种美术品。坯架以纸板和铜丝扎成各种形状的坯架。缠花的题材有鸟、兽、虫、鱼、花、果、汉字等用于民俗礼仪、装饰艺术品。

特色艺术

缠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凝结了众多劳动人民的智慧及审美情趣。但作为地方特色的非遗项目,在历史中几乎消失过一段时间。随着国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生活也极大的丰富,人们对文化遗产的挖掘拯救开始关注。

缠花初产生时,主要用于地域性的婚嫁仪式等,但近些年来已经完全见不到代表婚嫁习俗的特色缠花,使得这一主要效用的丢失,使缠花渐渐没落,所以想重新继承发展,需要在缠花的用途上扩大化,比如成为日常品、艺术礼品、高端商务礼品等,让人们了解并使用,也让全世界了解这门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

制作方法

如何让广大人民认识了解缠花艺术是当前首要的问题。作为手工艺人,在继承学习的基础上应该着眼于现代,掌握时代流行趋势,扬长避短,发掘新材料,创新工艺。寻找更多样的线材、骨架材质;在设计中多利用现代软件精确设计,利用新的器材打版,脱离纯手工制的繁冗,提高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

缠花CAD打版制图

那么缠花是如何制作的呢?一起来学习吧。

(1)剪好纸样,准备好丝线、铜丝

(2)蚕丝线对劈后,把纸样压在铜丝上(铜丝在纸样中心线上放置),然后进行缠制。

(3)所有部件制作完毕后,按设计图样进行组装。

染色方法

近些年,缠花得到了一定的推广,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并喜爱缠花。在传承的基础上,更多手艺人及爱好者进行了大胆的创新,比如最近流行的染色工艺,使得缠花作品更加生动逼真,色彩过渡自然。

染色步骤:

(1)把所用的染料注入调色盘,用毛笔一层层细细晕染。

(2)晕染重点就是色彩过渡时要趁上层色彩未干时叠加。

(3)把各部件组装起来。

手工演示来自于钗钿坊主

编者说:钗钿坊主于2015年开始制作缠花,作为一个理工科小姐姐,一直在不停的学习探索新的技法,在科技与非遗技术融合上在做创新研发。2019年,她带着美轮美奂的缠花作品走进了北京文博会,在一带一路馆同各国艺术爱好者交流学习。最打动编者的是,比起排着长队的国内外客户,她更愿意同大家交流,在缠花这项艺术上推广更多人去学习、热爱和参与制作!她说:在有阳光的日子里,看着一朵朵缠花在指尖盛放,捕捉蚕丝花瓣的一抹抹流光,希望更多的人了解喜爱缠花,同时也希望缠花这门瑰丽的艺术永远的存留于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

本文部分图文来自于网络。

赓续中华文化 传承文明基因

欢迎中华文化传承者/传统手工艺人投稿

华APP服务于每一个热爱中华文化的朋友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青花缠枝牡丹花卉纹小罐赏析
“缠一朵花开,寄万物之情”——缠花
【探寻开平非遗】玉石花盆景·从清朝宫廷走向民间,如今开平人使其热销全球!
非遗“缠花”艺术在首饰设计上的传承与创新研究.docx
女人经网
非遗“缠花”艺术在首饰设计上的传承与创新研究
元代宫廷御用​“枢密院”高端定制-枢府瓷
宝相花和缠枝莲的区别
英山缠花的花卉造型与工艺研究.pdf
花道| 中华花艺《讲座》3

网址: 中华匠人 | 缠花 ——它从宫廷传到民间,没有女人不喜欢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73441.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blossom花丝雨
下一篇: 陶瓷手工藝精品禮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