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人大常委会:
2022年6月20日,区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区人大代表对后花博花卉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视察,形成了《关于后花博花卉产业发展情况的视察报告》(以下简称“《视察报告》”)。经区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主任会议讨论通过,由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转送区政府办公室。区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及时组织相关部门对《视察报告》中提出的意见建议进行逐条梳理研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和努力方向,形成了办理视察报告的报告。经区政府研究同意,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优化顶层设计,发挥政策支撑导向作用
《视察报告》意见建议中提出要加强统筹规划、完善顶层设计,进一步提升花卉产业发展能级。根据花卉产业发展现状,我区从完善顶层设计着手,研究制定了《关于上海市崇明区打造国际花卉产业高地的若干扶持政策》,积极争取市级相关部门的支持,共同推进崇明花卉产业发展。一是结合实地发展需求,优化花卉产业发展布局。逐步形成崇东-花卉苗木和水仙等产业集群,崇中-花卉生产和观光一体化发展集群,崇西-红掌盆花、西红花等小型特色花卉产业集群。二是优化政策扶持管理办法,加大扶持力度。逐步推进全产业链发展,努力构建现代化花卉产业体系。通过政策引导,继续全力培育优质花卉企业,不断促进花卉产业转型升级。三是实施精准招商,大力引培国内外重点花卉龙头企业。针对引进的具有标准性、示范性和带动性优质企业予以重点政策扶持。推进落户企业花卉项目建设,继续与国内外意向优质花卉企业深入洽谈,确保项目落地,逐步形成龙头企业先行发展,带动中小型企业集群发展的态势。
二、加强市区协同,推动优质资源融合发展
《视察报告》意见建议中提出要落实差别化用地配套政策,保障花卉产业可持续发展。以第十届花博会为契机,我区积极做好乡镇产业类项目的规划编制、用地管理、建管审批等工作,确保乡镇产业类项目早日落地,投入使用,带动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完成港沿镇、现代农业园区和新村乡“绿色田园”先行片区农业高质量发展规划方案编制工作,其中,港沿片区定位发展花卉种源研发和科技生产示范,建设“上海花港”,打造花卉产业新高地和三生融合新乡村。在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过程中,通过村庄设计,整体统筹村域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加强整体风貌塑造,充分用好田水路林村等要素,打造花村花宅,提升乡村品质和活力。下一步,我区将全力抢抓历史发展机遇,积极争取将崇明花卉产业列入市级重点扶持产业,在市级顶层设计重点项目中给予支持。落实和完善市区协同推进机制,积极争取整合全市资源支持崇明发展,如市发展改革委在政策方面、市规划资源局在用地方面、市财政局在资金方面、市农业农村委在项目方面等给予崇明政策倾斜,将花卉产业在崇明集聚并作为全市主导产业发展。
三、聚焦质量效益,加快花卉产业转型升级
《视察报告》意见建议中提出要加强花卉种源繁育保护和产业研发,打造花卉种源创新高地。我区充分挖掘本地特色花卉种源,掌握具有崇明特色的地方种质资源,已基本摸清崇明特色花卉的品类,如崇明水仙、西红花、唐菖蒲、芍药、百合、朱顶红、夜来香、香雪兰、金顶花等,对种质材料进行收集并分类登记;建立种质资源三圃田,在港西北双村种源保护基地,建立5亩原种圃、10亩品(株)系圃、15亩良种繁育圃,保存、纯化、分离和繁育各品(株)系;开展相关性状调查,对所有收集的种质材料进行农艺性状调查,病虫害发生情况和物候期调查;优化本地特色品种的同时,创新培育新品系,如不同变异花色、不同生长期、不同植型、不同花瓣数、不同花丝数等,为崇明特色花卉的优质化、创新化提供丰富的资源。下一步,将根据崇明生态条件和种植基础,积极引导重点发展特色盆花、特色切花、特色种源、特色食用药用等花卉。一是进一步扩大现代花卉种植面积,着力提升产业附加值,重点推动水仙花、西红花、黄杨等传统特色花卉扩大规模、提质增效,推动特色花卉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建设。二是重点扶植“一镇一品”“一村一品”花卉特色产业,支持通过“公司+农户”等方式,提升特色花卉产业规模和质量水平。三是加快特色花卉种源发展,通过对崇明水仙、西红花、唐菖蒲等种质资源的收集、提纯复壮和创新育种,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优品种、新技术等,实现崇明花卉产业的良性循环。鼓励引导花卉种源企业攻克品种产业化技术瓶颈,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新品种,减少对国外种源的依赖度。四是继续推进落实重点花卉项目建设工作,打造重点花卉项目示范基地。规划建设中荷现代花卉中心、东方国际花卉园两个核心园区;高效运营崇明智慧生态花卉园项目,大力推进兰桂骐现代农业基地等一批具有行业示范引领作用的项目建设。
四、注重科技研发,积极培育专业人才队伍
《视察报告》意见建议中提出要加快花卉专业人才引进、培养和服务,全面提升花卉从业人员素养。我区已联合相关科研院所,重点开展科技兴农和科创项目实施,开展适生性球根花卉规模化繁育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开发课题研究。下一步,一是进一步发挥各高校、科研院所及大型企业集团的合作平台作用,加强同科研院所企业交流合作,开展种质资源研究和新品种的开发。二是遴选储备一批中坚技术人员,建立专家工作站,健全带教指导、委托培养等培养机制,形成本地人才梯队。三是加大花卉产业人才培养力度,定期派出专业人员赴外省市学习培训,积极培养一批高端花卉人才,为产业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五、促进融合发展,提升花卉文化影响力
《视察报告》意见建议中提出要发挥后花博延伸效应和溢出效应,打造“花样经济”多元业态。为扩大品牌宣传效应,我区积极筹备举办花卉主题活动,如特色花卉主题节庆、花境设计大赛、上海花朝节等,吸引优质花卉主体集聚,引导企业积极发展花文化创意产业,同时运用互联网新媒体技术,依托微信推送、云端赏花等形式积极开展花卉专题宣传,扩大特色活动知名度和影响力,提高公众对花卉消费的认知。下一步,我区将进一步通过花旅融合等方式,提升花卉文化影响力,将花卉融入文化旅游产业,积极举办森林旅游节等特色节庆活动、造型创意大赛等活动,推广普及花卉象征理念、欣赏理念、认识理念、审美理念及保健、食用、药用功能等科技知识,充分挖掘花文化内涵、丰富花文化内容,培育做大花卉消费市场。
专此报告。
2022年10月27日
相关知识
上海市崇明区人民政府关于办理区人大常委会本区贯彻实施《乡村振兴促进法》《上海市乡村振兴促进条例》情况报告审议意见的报告
上海市松江区人大
南山区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打造花卉主题公园及花卉道路景观重点建议办理情况的报告
关于《关于上海市崇明区打造国际花卉产业高地的若干扶持政策(草案)》征询公众意见的公告
解读:关于上海市崇明区打造国际花卉产业高地的若干扶持政策(试行)
市人大常委会农村农业工委到从化区调研花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情况
崇明形成3个花卉产业发展片区,花博东风助力“花卉经济”绽放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服务高品质生活的意见
(2015)中国花卉产业发展报告
崇明区举办“乡村魅力 花惠演绎” 新兴领域发展趋势·片区论坛
网址: 上海市崇明区人民政府办理区人大常委会关于后花博花卉产业发展情况视察报告的报告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75528.html
上一篇: 中国花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
下一篇: 我县花卉产业调研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