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栖息地植被恢复,具体涉及一种滇金丝猴栖息地火烧迹地植被恢复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1、滇金丝猴主要栖息于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暗针叶林带,活动范围可从2500米到5000米的高山,以松萝、竹笋、植物的嫩叶、嫩芽和花苞等为食。
2、芒康红拉山是滇金丝猴的重要分布区,该区域历史上有大面积火烧迹地,部分分布于滇金丝猴栖息地的核心区域,对滇金丝猴的取食、栖息环境影响较大。开展植被恢复,为滇金丝猴创造良好的栖息地环境对促进滇金丝猴种群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滇金丝猴喜欢取食的实物包括春天为嫩绿叶子,冬天为抗冻的果子和树芽,根据前人的研究,滇金丝猴主要取食为松萝、冷云杉嫩叶,喜好的栖息环境为冷云杉林、针阔混交林等群落类型活动海拔范围在3600-4200之间,因为地处高山森林带,其修复难度,特别是人工修复难度较高,如何高效、安全可靠的进入滇金丝猴栖息地火烧迹地执行植被恢复是目前值得注意的重要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的进入滇金丝猴栖息地火烧迹地执行植被恢复任务如何保障高效安全可靠的问题,本发明对保护区火烧迹地的调查后,提出了一套滇金丝猴栖息地火烧迹地植被恢复方法。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滇金丝猴栖息地火烧迹地植被恢复方法,包括以下操作:
4、获取滇金丝猴栖息地的样本数据,所述样本数据包括火烧迹地遥感图像;将火烧迹地遥感图像输入至预设评估模型进行火烧迹地的火烧程度分层,得到火烧程度分层图像,所述火烧程度分层图像至少包含不同火烧程度等级的第一级别区域、第二级别区域中的任意一种的图像或两种的组合图像;所述第一级别区域为过火面积达70%以上的区域火烧迹地且过火时间在10年以内;所述第二级别区域为过火面积达30-70%以内的区域火烧迹地且过火时间在5年以内;将第一级别区域的火烧程度分层图像与地貌图像进行叠加处理,得到第一叠加图像;根据第一叠加图像,标注出针对第一级别区域的人工修复人员播种路线路径节点;将含有路径节点的图层保存,并导入到导航设备中,并规划第一人工修复路线;将初次人工修复路线数据导入到无人飞行器的飞行控制系统中,设置飞行航线,执行飞行操作时获取一级勘察数据;基于所述一级勘察数据,对初次人工修复路线进行调整,得到第二人工修复路线;所述一级勘察数据至少包含第一人工修复路线上的图像或视频数据;根据所述第二人工修复路线,对第一级别区域进行造林处理或播种。
5、本发明通过先采用遥感图像中的火烧迹地图层与地貌图层重叠标注出人工修复人员播种路线路径节点,考虑了地形和火烧程度,使得路线更加符合实际情况,减少了不必要的工作量和风险,本方案通过数据驱动、精细的路线规划、无人机勘察以及实时的路线调整,本方法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降低了工作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从而有助于栖息地的长期生态恢复。
6、在一些可行的实施例中,将第一级别区域和第二级别区域的火烧程度分层图像与地貌图像进行叠加处理,得到第二叠加图像;根据第二叠加图像,还标注出针对第二级别区域的飞行途径节点;将含有飞行途径节点的图层保存,并导入到导航设备中,并规划第二级别区域飞行途径点;根据第二级别区域飞行途径点,调整所述第一人工修复路线,使需执行第一人工修复路线的所述无人飞行器经过第二级别区域飞行途径点,得到二级第一人工修复路线;将二级第一人工修复路线数据导入到无人飞行器的飞行控制系统中,设置飞行航线,执行飞行操作时获取二级勘察数据;所述二级勘察数据包含一级勘察数据和飞行途径节点所对应图像或视频数据。
7、在一些可行的实施例中,所述火烧程度分层图像还包含第三级别区域;所述第三级别区域为过火面积达30%以内,或者,第三级别区域为第一级别区域自然恢复10年以上的火烧迹地、第二级别区域自然恢复5年以上的火烧迹地中的任意一种。
8、在一些可行的实施例中,将第三级别区域的火烧程度分层图像与地貌图像进行叠加处理,得到第三叠加图像;根据第三叠加图像,标注出针对第三级别区域的关注节点,关注节点包括局部陡坡地形区域;根据所述关注节点调整第二人工修复路线,得到第三人工修复路线。
9、在一些可行的实施例中,进行人工修复时,对坡度25°以上的区域需进行清林整地后进行人工辅助修复;造林树种按照2种树种进行选择,造林方式按照条状造林。
10、上述采用条状造林方式,可以方便管理人员进行巡查和维护。条状布局清晰明了,易于观察树木的生长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确保造林工作的顺利进行。
11、在一些可行的实施例中,进行造林处理或播种时,选用植被包括川西云杉、长苞冷杉、山杨、花秘、大白杜鹃、绵毛杜鹃、四川忍冬中的任意一种物种或任意多种的组合。
12、上述选定的植被物种均为滇金丝猴栖息地内的原生或适宜物种,能够为金丝猴提供适宜的栖息环境,包括食物来源、庇护和繁殖场所,有助于增加金丝猴的种群数量和栖息地适宜度。上述植被有助于土壤的稳定、水土保持和养分循环,创造更健康的生态系统。这里选择多种物种进行组合造林或播种,可以增加植被多样性。这种多样性对滇金丝猴栖息地的稳定性和抵抗力有积极影响。多种物种的组合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变化和自然灾害,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13、在一些可行的实施例中,进行造林处理或播种时,坡度在10°以上的缓坡采用穴播、点播或飞播的方式进行播种,播种时间为5-9月。
14、针对坡度在10°以上的缓坡地形,可能存在土壤较薄、水土保持能力较差等情况。采用穴播、点播或飞播的方式,可以更灵活地根据地形特点进行播种,确保种子能够准确落入土壤中,提高播种的成活率。
15、在一些可行的实施例中,人工造林时,垂直坡向进行造林;当需对迹地倒木进行整理时,将迹地倒木进行截断,挖沟后利用倒木布设围栏,保护水土流失;当进行点播时,覆盖凋落叶。
16、本方案采用垂直坡向造林能够更有效地保持水分和土壤。由于植被沿着山坡的垂直方向种植,它能够更好地拦截雨水,减少地表径流,从而减少水土流失。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山坡的稳定性。
17、在一些可行的实施例中,进行人工修复时,采用飞播或点播;在播种后1-2年内对播种区域的幼苗进行调查和监测;对于点播,根据出苗情况每穴保留2-3株小苗;对于人工造林,则进行凋落物或杂草的清除处理。在播种后1-2年内对播种区域的幼苗进行调查和监测,有助于及时了解幼苗的生长情况和健康状况。
18、本发明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滇金丝猴栖息地火烧迹地植被恢复系统,包括:
19、遥感图层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滇金丝猴栖息地的样本数据,所述样本数据包括火烧迹地遥感图像;
20、数据处理模块,与遥感图层获取模块连接,用于将火烧迹地遥感图像输入至预设评估模型进行火烧迹地的火烧程度分层,得到火烧程度分层图像,所述火烧程度分层图像至少包含不同火烧程度等级的第一级别区域、第二级别区域中的任意一种的图像或两种的组合图像;所述第一级别区域为过火面积达70%以上的区域火烧迹地且过火时间在10年以内;所述第二级别区域为过火面积达30-70%以内的区域火烧迹地且过火时间在5年以内;将第一级别区域的火烧程度分层图像与地貌图像进行叠加处理,得到第一叠加图像;根据第一叠加图像,标注出针对第一级别区域的人工修复人员播种路线路径节点,根据人工修复人员播种路线路径节点,绘制第一人工修复路线;
21、无人飞行器,与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人工修复路线执行飞行拍摄操作,并将根据获取的勘察数据调整第一人工修复路线,使数据处理模块记录无人飞行器调整后路线以得到第二人工修复路线并保存至数据处理模块;
22、导航终端,与数据处理模块连接,用于接收第二人工修复路线并予以显示,以得到用于人员导航的路线图。
23、通过采用本滇金丝猴栖息地火烧迹地植被恢复系统针对滇金丝猴栖息地的火烧迹地进行设计,即针对高山森林带,通过高效的实时规划、绘制和调整的人工修复路线,可以大大提高进行人工修复栖息地的播种效率,同时也保障了工作人员的安全。
技术特征:
1.滇金丝猴栖息地火烧迹地植被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滇金丝猴栖息地火烧迹地植被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滇金丝猴栖息地火烧迹地植被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滇金丝猴栖息地火烧迹地植被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滇金丝猴栖息地火烧迹地植被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滇金丝猴栖息地火烧迹地植被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滇金丝猴栖息地火烧迹地植被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滇金丝猴栖息地火烧迹地植被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滇金丝猴栖息地火烧迹地植被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
10.滇金丝猴栖息地火烧迹地植被恢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本发明涉及栖息地植被恢复,具体涉及一种滇金丝猴栖息地火烧迹地植被恢复方法及系统。滇金丝猴栖息地火烧迹地植被恢复方法,包括以下操作:获取样本数据,样本数据包括火烧迹地遥感图像;将火烧迹地遥感图像输入至预设评估模型进行火烧迹地火烧程度分层,得到火烧程度分层图像,至少包含不同火烧程度等级的第一级别区域、第二级别区域的图像;将第一级别区域的火烧程度分层图像与地貌图像进行叠加处理,得到叠加图像;根据叠加图像,标注出针对第一级别区域的播种路线路径节点;根据这些节点规划人工修复路径。本方法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降低了工作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从而有助于栖息地的长期生态恢复。
技术研发人员:黄哲,胡佳伟,吴亚杰,刘黄诚,杨明礼,何志国,陈豪,裴宏谦,张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9
相关知识
松材线虫病除治迹地自然恢复过程中物种多样性的动态变化
科技支撑!最好的保护,给最好的它们
恢复生态学
COP15丨“扶荔宫”已保存特色植物2500余种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滇投担当”
一种无人值守的水环境和水生态监测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矿山生态恢复研究进展——基于连续三届的世界生态恢复大会报告
科技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力
【光明日报】科技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力
矿山变公园,攀枝花森林覆盖率缘何能在四川领先?
网址: 滇金丝猴栖息地火烧迹地植被恢复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85152.html
上一篇: 近年来我国积极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 |
下一篇: 世界极危植物虎颜花在我国成功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