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第十届全国盆景展之际
事物的发展始于创新。盆景艺术的发展,一样。
世界盆景源自中国。据记载,中国盆景诞生至今已有一千多年,与汉字、书法、绘画、音乐、园林艺术等相比,盆景却是“小弟在这厢有礼”了。盆景业近些年的发展,跟咱们综合国力一样,或者说是伴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同步,形势喜人。——毕竟,随着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绿植、盆景已成为现代办公室、现代家庭的“标配”。
中国盆景的创新与发展,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大背景。创新是发展的精神力量所在。没有创新就谈不上发展。我们知道,盆景发展的前提是思想基础与技术基础。哲学体系与文化思想是思想基础的核心。盆景跟园林、建筑、戏剧一样,是一门综合艺术,所以要了解和研究盆景的创新与发展,也必须从文化背景、哲学思想着手,然后具体地研究与盆景密切相关的自然审美观、园林艺术、树木栽培、山石审美、陶瓷技艺等方面。此外还涉及中国文学、书法、绘画、音乐……。中国盆景是在源远流长、底蕴深厚的中华文化中孕育、成长起来的,是中国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谈创新、发展,不能离开中国传统文化这一方肥沃、丰厚的土地。
众所周知,盆景中最出彩的,多是出自自然界的古老松柏,被选为盆景的基本条件是,枝干遒劲,弯曲有度,很有历史沧桑感,符合中国文人的审美选择。山水画家笔下的松柏,不可能是笔直的,也不可能是上下一般粗,这种山水画对松柏的艺术表现给盆景以深度启发,激发创作盆景的灵感。
盆景源于中国,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所致。如果没有这个基础,就找不到创新的突破口。我国现存的古盆景为数不多,仅有的也未必都是“原貌原品原生态”,有的盆景虽然看起老古树桩很古老,实际上达到上百年历史的寥寥无几。古代诗文的描述、绘画中,我们大体得知中国古代盆景长得什么样子。盆景从诞生伊始,就是一种由中国文人主导的艺术形式,以诗情画意的自然式造型为主流。即便是规则式造型,在艺术手法上也有其可借鉴之处,如在空间的处理、线条的运用,层次的表现等方面都有独到之处。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三大主要哲学体系——儒、道、禅,对盆景有着深刻的影响。中国的诗歌、文学、绘画、书法、雕塑、园林、音乐、舞蹈等对盆景艺术也有着深刻的影响。这是毋庸置疑的。
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必须跟上新时代的审美标准和审美情趣步伐,摒弃陈旧俗套和固定模式。盆景艺术的创新,必须深入观察大自然的山水树木,从千变万化的自然景观中吸取智慧,触发灵感,为盆景创作找到自然的依据。盆景艺术的创新,很能体现出作者的个性。艺术最忌程式化,“千盆一面”的作品令人生厌。创作中,我们要将“自己”渗透进作品,达到见作品如见其人的境界。
根深才能叶茂。盆景艺术同理。只有守住民族文化的根,才能具有发展壮大的生命力。做盆景不难,一窍得道,也不难,难的是超越自己,难的是见景如见人,难的是体现盆景文化。千盆一面,审美就疲劳了。笔者期待“盆景人”一起努力,让盆景艺术继续发扬光大。(江苏花木文化梁根华供稿、东部战区创作室吴国平和中国刑警学院董杰供图。)
相关知识
花木文化琐谈之43:创新与发展 盆景艺术发扬光大的必由之路
花木文化琐谈之42:随心随性随意——话说盆景文化
花木文化琐谈之41:韶韶历史悠久的中国花艺
花木文化琐谈之十一:园林是花木的庇护所——从花木说到园林
花木文化琐谈之30:爱花养花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标志
花木文化琐谈150:中国花木文化发展历程精简史
花木文化琐谈之45:历史上的花木文化——殷商秦汉时期的兰文化
花木文化琐谈之二:文化是花之蕊木之本
花木文化琐谈161:严防外来生物入侵,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盆景起源发展简史
网址: 花木文化琐谈之43:创新与发展 盆景艺术发扬光大的必由之路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02407.html
上一篇: 榕城盆景技艺:匠心妙手浓缩大自然 |
下一篇: 花木文化琐谈之42:随心随性随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