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起源于中国,它是人类和大自然和谐共存的产物。
泰州盆景是艺术和技术的结晶,它利用盆中栽培植物的姿态,表现大自然的景色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是一种艺术领域、文化范畴的创作。
具有2100多年历史的泰州位于江苏中部,长江北岸,自古以来经济繁荣,文化发达。泰州人崇尚自然、“天人合一”,主张“尽善尽美”“阴阳和合”。这种哲学思想构成了泰州文化的核心内涵。当隐逸文人将深厚的修养和独到的艺术品位融入盆景作品的创作中时,泰州盆景便与诗、书、画一样,成了泰州文化的一部分。
泰州自古文人荟萃、名家辈出,历代许多著名诗人、画家、文学家都曾聚集于此,对泰州园林和盆景艺术的发展也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如“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的绘画中,就有梅花盆景。
泰州盆景与中国盆景的发展是同步的,它是中国盆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流派风格形成于明代,成熟于清代,享誉于当代。它得益于泰州文化,并融入其中,成为一门独特的高雅艺术。
2008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泰州(扬派)盆景技艺作为传统美术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正式获得了“国宝”资格。
泰州盆景是中国盆景“五大流派”之一。它融“诗、书、画、技”于一体,堪称中国盆景艺术代表作。“清秀、古雅、飘逸、写意”的风格和“一寸三弯”的剪扎技艺,至今仍然是泰州盆景区别于其他各派盆景的最显著特征。泰州盆景既端庄大气,又工笔细描,具有较强的装饰性和深远的意境。
泰州盆景以树木为主要素材,通过艺术处理和精心培育,在盆钵之中塑造出源于自然的形象美和高于自然的意境美。它需要作者具有较深的文化艺术素养和精湛的剪扎养护技艺,经过长期艺术实践创作而成。
传统与创新
盆景是泰州古老的传统艺术。它和其他各类艺术一样,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思想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产生并不断发展的。所以泰州盆景艺术不能不讲传统,也不能不讲创新。传统是根本,正如一棵盆景树木,如果它没有根,只是一盆插木,就成为无本之木。若不讲创新,固守陈规,盆景就很难跟上社会前进的脚步,更难以与现代人的审美契合。所以,泰州盆景艺术是泰州传统文化与现代观念的有机结合。
源于自然,高于自然
泰州盆景是“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艺术品。它最大的艺术特征是“云片”造型。云片的灵感来自于自然界,如著名的黄山迎客松就是呈云片状的;云片同时吸取了山水画中远景树木的画法,它不求细节的描绘,而注重构成树冠的总体形象,装饰性强,体现了绘画般的视觉效果。
根据中国画“枝无寸直”的画理,云片中的每根枝条一般都扎成很细密的弯曲蛇形,最密者每寸枝内达到三弯,且每叶平而仰、平行而列,故俗称“一寸三弯”。云片极平整,如将满盘清水置于其上,也绝无点滴外溢,使之仪态端庄而气宇恢宏,生机盎然而神韵各异,颇富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山林之气。这一形象特征,使它比中国台湾的自然式造型更多滋多味;比日本盆栽的正三角形造型显得更多姿多彩。
艺术辩证法
为了使泰州盆景作品的创作能够达到师法自然、删繁就简、小中见大的效果,创作者需熟练掌握艺术辩证法的运用,艺术辩证法主要包括主次、大小、高低、前后、远近、正斜、曲直、疏密、聚散、虚实、藏露、刚柔、巧拙、起伏、动静、呼应、枯荣、开合以及比例关系等。一名优秀的创作者可以处理好以上关系,做到矛盾统一、恰到好处,其作品自然形神兼备、情景交融。辩证关系是否处理得当,体现作品品质和作者文化修养的高低。盆景作品的评比,归根结底是文化的较量。
盆景与国画
盆景中有音乐、有诗歌、有书法,甚至有舞蹈……盆景制作者或多或少都要具有诗人激情,书画家心境,还要略懂舞蹈韵律,才能把原始生态的一棵树木,年复一年地栽培,最终创作出具有诗情画意的景观。
泰州盆景的许多理论都与泰州画论直接相关。例如,泰州的树木盆景“云片”摆布的法类似书法家的字体,点、撇、钩、捺,“造型如字体、片状似云层”,创造了独特风格。所以画论不可不读,名作不可不看。盆景创作者要培育对各种艺术门类的爱好,借以提高文学艺术修养和思想品位。
泰州盆景是大自然的缩影。它最小可以缩小到一个单元——一棵树或一片石;最大则可能包容一个世界——它所表达的精神世界。泰州盆景艺术创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对它精神世界的探索,就是对深层次文化内涵的挖掘。
相关知识
泰州盆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在创新中传承川派盆景文化
泰州馆惊艳南京文化科技融交会
持续打造“梅郎故里、戏曲圣地”文化品牌,泰州“百梅争艳”戏曲汇华丽登场
中国花艺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为未来花样生长注入活力
工作动态 >> 弘扬传承花儿文化、讴歌新时代新变化为主题的花儿传承与创新课程设计研讨会
泰州永生花/绿植
花木文化琐谈之43:创新与发展 盆景艺术发扬光大的必由之路
“花儿”的文化传承与保护(全文)
“互联网+”时代面花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网址: 泰州盆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02417.html
上一篇: 盆景与文化,树桩盆景要耐看 |
下一篇: “花海明光”首届花卉盆景文化旅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