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与文化,树桩盆景要耐看
盆景发展中,与文化结下了缘分,一方面是文化造就了盆景,另一方面盆景也丰富了文化。盆景中有文化,这是毋庸置疑的。盆景是文化造就的,它起源于人们精神需求,历代的文人墨客对其推动较大。没有狭义的文化即人们的智慧和能力,就不能形成广义文化即物质精神财富的一部分的盆景作品和盆景理论。也就是说,盆景是文化的产儿,盆景形成了自己的文化,有理论、有实物、有广泛的认同。盆景文化在盆景中起决定性的作用,应发挥好文化在盆景中的作用,进一步丰富发展盆景。
盆景是与文化结合发展起来的,文化是人认识事物、改造事物的基础素质,个人有什么样的文化素质,就能产生什么样的作品。这是盆景与文化关系的一方面。文化是融合在盆景之中的,并借助于文化进行技术学习。另外技术交流、技艺的传播。技术的进步也需要文化作支撑。
盆景通过长期的实物发展与文化发展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的理论雏形,盆景学:盆景美学,盆景技艺等有了较快的发展,盆艺的书籍、专业杂志百花齐放,正在形成体系。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又丰富盆景理论。目前,盆艺理论已走到实作前面,有较好的理论指导,才能产生较好的实际制作成果。理论不能只是一种头脑中的知识,如前辈老艺人的传统技艺,没有形成文字,尽管技艺内容十分丰富,但许多没有流传下’来,造成了损失,是文化不足使然。
盆景讲究诗情画意,讲究触景能生情,是文化的一种反映形式和作用,也是一种超越形状而进入由其引导的一种高层次的精神世界。盆景的艺术属性也要求其有文化指导,要反映文化,有各种文化上的特征,而且人们必须认同它。盆景的题名与文学、诗词,美学、画论,哲学、语言等直接相关,用文化形式进行。对有文化基础者,容易得多:而无文化者。难度大,不易命出有蕴含的名称。
盆景的欣赏过程是一种文化还原过程,将制作者的意图反映给欣赏者,由欣赏者领会品味出来。这也斋文化的沟通,借助文化使人们产生共鸣。
陈设也讲究文化,一桩二盆三几架是盆景文化,讲究环境陪衬,有的陈设成双成组,也是盆景的文化。
盆景文化有广义的文化,盆景包容于它:有狭义的文化,盆景依赖于它,有自己的盆景文化,盆景丰富了它。文化贯穿于盆景的各个方面,贯穿于主体与客体之间,贯穿于制作和欣赏的各个方面,决定着盆景的技艺水平。
造型也有文化作指导、作灵魂,如文人树、悬崖式、附石式,都是人将文化思想赋之于树的结果。
树桩盆景,有人说百看不厌。事实上平庸的作品,久看也会厌,越看问题越多,遗憾越多。哪怕有的作品在10 年前、20 年前,是轰动一时的作品,现在看来也有遗’憾。只能作为有历史意义的作品,或创作方法上的借鉴指导作品。“八骏图”是赵庆泉大师的作品,当年曾经轰动一时,在盆景界引起较大的反响。久读之,由于树桩略小,’差点老气,总觉有点遗憾。当 然现在看来,其命名、命名与摆件结合有古意,景和地貌的处理,树的组合成景配置,小桩的利用等,都有示人的范例作用,且有诗情画意,但树的体态略小,差点树的古老苍劲的大气。如其系列作品,当年采用更苍老、体态略大的桩配置,现在来看,也不过时,耐看性更强。
树桩耐看要有变化,要有技艺功力,要有形景意结合,才能耐看。自然类树桩,桩’形变化大,天生老态,选好了桩,配合造型成景与内涵的发掘,才能耐看。如果仅凭天生老相,处理无章,没有意境产生,也不会耐看。规律类及小苗蟠扎的树桩,如果没有造诣,差功力、缺培育的时间、少技术处理变化,也不会达到耐看的程度。反之,有许多小苗制作的规律类传统古桩,做工讲究,技艺复杂,经过了长时间的培育,达到了耐看、耐人寻味的程度。
耐看性是检验盆景制作的标准,要经得起耐看的检验,能经受此检验者,必是好桩好景。耐看性也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在盆景的技艺平淡时期,在技艺的进步时期,在技艺的蓬勃发展时期,群众专家仍说好,才是好,就叫耐看。
树桩的耐看,也有技艺处理的耐看。蟠赏 扎,修剪,布势,塑造,树形,枝条、树干老态处理,树根处理,再经过良好的培育,也会产生耐看性。体现的是功力与技艺,达到人工胜天然,也就耐看了。
相关知识
盆景与文化,树桩盆景要耐看
如何培育盆景树桩苗木?盆景树桩苗木的种植技术
如何养护树桩盆景
盆景文化
盆景
花卉市场今年流行的树桩盆景
树桩盆景造型剪枝的4大剪枝方法
森业花木:盆景,大型盆景,黄杨盆景欣赏,黑松盆景,五针松盆景,树桩盆景,盆景艺术,盆景价格
微型树桩盆景五步,玩转掌景,咫尺显格局
盆景树桩的换土和换盆
网址: 盆景与文化,树桩盆景要耐看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02418.html
上一篇: 中国盆景史,玩盆景的都该知道! |
下一篇: 泰州盆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