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清家具研习社 |
有花君不插,时过花枝空。
陆游
作为自然的神奇造物,花卉从远古时期就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将花卉图案绘制到粗朴陶器上作装饰,就是石器时代先民欣赏花卉之美的一大证据。
从随手攀折到用瓶盘盛装,中国人用了数千年的时间,将插花从一种日常行为,彻底转变为了一种美学艺术。
南宋 《万花春睡图》
插花器也在这一过程中逐渐丰富起来,正如袁宏道《瓶史》所述——插花器具“皆花神之精舍也”,在插花艺术中,花器是与花卉不分伯仲的重要部分。
据《诗经》载,先秦时期的人们,常用“筐”、“筥”盛装,即用竹或芦苇编成的方形或圆形的器皿,有学者将这类行为归为篮花艺术。一直到清代,花篮都仍然是插花艺术中的常见器皿。
(传)南宋 李嵩《花篮图》 上海龙美术馆藏
盆、盘也是古人常用的花器。从目前出土实物中我们可以发现,汉代就有了用于营造花卉盆景的陶盆,汉代墓葬壁画中更是直接绘有陶盆花卉盆景的图象。
河北望都东汉墓壁画
南北朝庾信曾有诗云:“金盘衬红琼”,说的正是用盘盛花。这种花器口径大、贮水浅,故而一般会将花枝剪短,使其浸润或半浮在水中,显得尤为别致。
宋代陶谷的《清异录》中还记录了一种叫“占景盘”的插花盘,后来则多用于山石盆景的营造:
郭江州有巧思,多创物,见遗占景盘,铜为之,花唇平底,深四寸许,底上出细筒殆数十。每用时,满添清水,择繁花插筒中,可留十馀日不衰。
《占景盘图式》
缸也是公认的一种传统花器,目前已知最早的插花理论是唐代罗虬的《花九锡》,其中提到的就是用缸盛花。
“九锡”一词出自《礼记》,讲的是天子赐予诸侯臣子九种器物,以示殊荣,而“花九锡”讲的正是提升插花艺术格调的九种方法。全文仅几十字:“重顶帷,障风;金错刀,剪折;甘泉,浸;玉缸,贮;雕文台座,安置;画图;翻曲;美醑,赏;新诗。”
南宋 《人物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用筒插花的最早记载也见于《清异录》,据说南唐后主李煜赏花会趁着春日晴好、百花争艳之时,用竹筒插花,再放置在房梁、窗壁、柱拱、阶砌等处,使得整个居室都被插花盈满,满目锦绣,洞天福地,故而这一风格又被称为“锦洞天”。
瓶花则是传统插花中最为流行的一种方式,它还与佛教的供花传统有着密切关系。《南史》中就提到晋安王子懋母亲病重,请僧人祈福,“有献莲华供佛者,众僧以铜罂盛水,渍其华茎,欲华不萎。如此三日,而华更鲜。”
宋代陈叔方也在《颍川语小》中提出瓶花并非古俗,而是源于佛教:
花有瓶,非古也,盖自释道献花始。今人遂取古鼎、鼐、尊、罍之范,强名而用之。
盛唐 莫高窟148窟·东壁北侧·药师经变
明代 法海寺壁画
瓶花一道兴盛于两宋,明清更是达到顶峰,明代文人雅士甚至撰写了不少瓶花理论的专业书籍,比如张谦德的《瓶花谱》、袁宏道的《瓶史》。
关于花瓶的选择,不同文人坚持着自己的审美,讲究因地因时制宜。插花要考虑场合,高濂认为“若书斋插花,瓶宜短小,以官哥胆瓶、纸槌瓶......”,文震亨则认为“堂供必高瓶大枝,方快人意”,他最厌恶的莫过于鹅颈壁瓶。
明 陈洪绶《校书图》
不同花瓶最适配的花卉也有不同,高濂用瓠壶“注水,灌溉花草,雅称书室育蒲养兰之具”,而榻床外立的四柱,“各柱挂以铜瓶,插梅数枝”,壁瓶的选择范围就广了,可“四时插花”,依季节变化。
瓶花之事,一为供花,一为赏花。但张谦德却将瓶花称为一种“幽栖逸事”,陈继儒在《小窗幽记》中也提到:“瓶中插花,盆中养石,虽是寻常供具,实关幽人性情,若非得趣,个中布置,何能生致。”
宋 《胆瓶秋卉图》 故宫博物院藏
袁宏道在《瓶史》还提出要将花当作美人一般的另一个生命体呵护备至,认为花也有“晓”、“夕”、“喜”、“愁”、“梦”、“醒”等生命状态,要了解花的生命节奏,还要与花同喜悦、共悲伤。
可见对于明代的文人雅士来说,瓶花已经变成了一种纯粹的美学艺术,无关朝堂,仅为风月。
明 陈洪绶《供奉图》
除了择选何种花瓶,明代文人雅士还深谙延长花期的秘法,正如高濂在《遵生八笺》中提到:
插梅瓶中,置硫一钱,以热汤插之。芙蓉、牡丹、芍药、蜀葵、萱草,俱用大滚汤插之,紧塞瓶口,则不焦能开。插莲以泥塞摘断孔内,先入瓶底,后方加水养之。插栀子将剪断处敲碎,加盐些少于瓶,加水养之则开。兹录草草,后有备细条目。
冬日严寒,花易凋残,文人们也有自己的办法:
冬间插花,须用锡管,不坏磁瓶,即铜瓶亦畏冰冻,瓶质厚者尚可,否则破裂。如瑞香、梅花、水仙、粉红山茶、腊梅,皆冬月妙品。插瓶之法,虽曰硫黄投之不冻,恐亦难敌。
明 陈洪绶《饮酒读书图》 上海博物馆藏
明清时期还十分流行一种叫“花插”的插花底座,这种花器造型多样,极适合工匠发挥艺术创造力,以树桩样式最为典型,为了提升实用性,内部往往还配金属内胆。
因为流行多孔瓶和莲蓬口式,所以也被称为“花囊”。《遵生八笺》“论定窑条”中就有:“更有坐墩式雅花囊,圆腹口坦如橐盤,中孔径二寸许,用插多花。”
清 黄花梨雕树形花插 研习社藏品
清 黄杨木浮雕夔龙纹赏瓶花插 研习社藏品
清雍正 粉青釉七孔花插 故宫博物院藏
- END -
相关知识
花之精舍—中国古代插花器
中国古代陶瓷花器展上...
清赏与雅祭—中日插花艺术之美学比较
中国古代插花艺术的三部名著介绍
器以载道,花以寄情:花事里的生活美学
石围塘街:红荔学堂之第五期插花与生活美学课程
为花神选择 “金屋精舍”
瓶花美学(之一)
中国古代六大花器
陈望衡:中国古代环境美学思想的当代转化
网址: 【生活美学】花之精舍—中国古代插花器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07958.html
上一篇: 名为“洗澡花”,我们洗澡时它就开 |
下一篇: 仿真植物仿真花花艺家居装饰品客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