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卷第1期中国农业气象2003年2月近40年中国植物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郑景云,葛全胜,赵会霞(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摘要:根据中国科学院物候观测网络中26个观测站点的物候资料,分析了近40年我国木本植物物候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关系,并建立了不同年代物候期与地理位置之间的关系模式,分析了当前气候增暖背景下物候期地理分布规律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温度上升,我国的木本植物春季物候期提前。20世纪80年代以后,东北、华北及长江下游等地区的物候期提前,西南东部、长江中游等地区的物候期推迟,同时物候期随纬度变化的幅度减小。关键词:物候期变化;气候变化;响应随着国际上环境变化研究的逐步深入,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物候常被气候变化研究者作为一种重要的代用指标来指示气候变化,特别是在中国历史气候变化研究中,物候被认为是最可靠的代用指标之一[12]。最近欧洲的许多研究报道[35]: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气候增暖,欧洲的许多物候现象发生了明显变化,春季物候期提前,秋季物候期推迟,植物的生长季节得到了延长,甚至英国的鸟类产蛋期也提前了。我国的研究者根据统计模式预测,如果年平均温度上升1℃,我国各种木本植物物候期,春季一般提前34d,秋季一般推迟34d,绿叶期延长68d[6]。对北京近50年春季物候的分析也表明:由于温度明显上升,近10多年北京春季物候异常偏早[7]。本文利用中国科学院物候观测网络资料,分析了全国范围内近40年来木本植物物候变化以及物候地理分布规律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其结果不但在研究物候对气候的响应关系上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利用历史物候资料恢复历史气候变化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1资料简介本文所用的基本资料为中国科学院物候观测网络的逐年物候观测资料。中国科学院物候观测网络共60多个站点,系统的观测起于1963年。本文依据观测序列长、连续性较好、总覆盖面广的原则,选取其中的26个站点(图1),这些站点基本上覆盖了我国的大部分地区。物候期的选择则是根据该植物在我国分布范围较广,该物候现象较为明显,易于观测的原则。本研究主要选择垂柳(SalixbabylonicaL.)展叶、垂柳始花、毛桃(PrunuspersicaL.Batsch)始花、山桃(PrunusdavidianaFranch)始花、杏树(Prunusarme2niacaL.)始花、李树(PrunussalicinaLindl)始花、榆树(UlmuspumilaL.)始花、紫丁香(SyringaOblataLindl)始花、桑树(MorusalbaL.)始花、刺槐(Robinicapseu2doacaciaL.)展叶、刺槐始花、苦楝(MeliaazedarachL.)始花等,这些物候期基本上按由早到晚的顺序排列,代表了我国春、夏两季的自然物候。图1选用的物候站点分布(树状符号为站点位置)2物候期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为分析物候期变化趋势,我们对上述26个站点的物候期序列进行了线性拟合,每个站点选择2个物候期序列,分别代表早春与晚春。图2给出其中8Ξ收稿日期:2001-11-20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49901001)及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KZCX2-314-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创新前沿领域项目(CXIOG-A00-02)资助作者简介:郑景云(1966-),福建莆田人,硕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历史气候与全球变化研究。
Ξ
相关知识
近40年中国植物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
近150年北京春季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近30年呼和浩特市山桃、紫丁香叶和花的物候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长白山地森林植被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
河北省木本植物物候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暖的响应
粤中地区木本植物春季物候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南岭地区群落开花物候对气候变化响应获揭示—新闻—科学网
研究发现植物物候对气候变暖的响应
华南植物园等揭示亚热带南岭地区群落开花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
【中国科学报】华南植物园等揭示南岭地区开花物候如何响应气候变化
网址: 近40年中国植物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09550.html
上一篇: 全球气候变暖,看植物如何应对生存 |
下一篇: 温度对花卉生长发育有哪些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