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意与健康,南京农业大学公选课课件
花卉为园林绿化、美化和香化的重要材料。尤其草本花卉,繁殖系数高,生长快,花色艳丽,装饰效果强,美化速度快,所以在园林绿地中常用来布置花坛、花境、花台、花丛等,不仅可以创造优美的工作、休息的环境,还使人们在生活之中,劳动之余得以欣赏自然,有助于消除疲劳、增进身心健康,达到为人们生活和生产服务的目的。花坛、草坪及地被植物所覆盖的地面,不仅绿化、美化了环境,还起到防尘、杀菌和吸收有害气体等卫生防护作用。大面积的地被植物,可以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土壤。
2.2.2 在文化生活中的作用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高层建筑不断增多,人们对于花卉的需求也日益迫切。花卉是最美丽的自然产物,它给人以美的感受,人们不满足于只在园林绿地中赏花娱乐,还要求用花卉进行室内美化,装饰生活环境,丰富日常生活。此外,如会场布置,公共场所的装饰,探亲访友以及婚丧礼节等均需大量用花。
在国际交往中,花卉已成为表达敬意和友谊,增进团结,促进科学文化交流的最好方式之
一。近年来,对于国际友人的外事用花,如接送、文艺演出以及生活用花等需求量日益增多。
花卉不仅起到装饰美化作用,而且富有教育意义。奇花异卉,变化万千,在欣赏之余,更有助于人们对自然的了解,增长科学知识。所以,在大城市中,某些学校设有植物园或植物标本园,引种并栽培各种野生花卉及外来植物,以普及自然科学知识,丰富教学材料,提供科学研究条件。
2.2.3 在经济生产中的作用
花卉生产栽培是一项重要的园艺生产,不仅可以直接满足人们生活对于切花、盆花、球根、种子以及室内观叶植物等的需要,还可以输出国外,换取外汇或其它急需物资。尤其是一些特产花卉如漳州水仙、兰州百合、云南山茶花、盆景以及上海香石竹的切花等,历年均有大量出口。荷兰的郁金香、风信子,日本的百合类、菊花、香石竹、月季,新加坡的热带兰,意大利的干花等,长期成为专业栽培,其生产额在国家输出中占重要位置,有些还成为国民经济的主要收入,荷兰就是世界最大的花卉生产出口国。我国特产花卉种类极其丰富,对花卉输出栽培事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
很多花卉同时又是药用植物、香料植物或其它经济植物。牡丹、芍药、桔梗、牵牛、麦冬、鸡冠、凤仙、百合、贝母及石斛等均为重要的药用植物;晚香玉、玉簪、香堇、玫瑰、小苍兰、香根鸢尾、茉莉、栀子及白兰花等都为重要的香料植物,若各地因地制宜,积极引种栽培并大力生产花卉制成品进行出口,对发展国民经济将起到一定的作用。
2.3 园林绿化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
2.3.1 社会作用
城市园林绿化不仅可以美化城市,陶冶情操,提高市民文化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还能防灾避难,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
2.3.1.1 美化城市
在城市中,大量的硬质楼房形成轮廓挺直的建筑群体,而城市中的园林绿化却是柔和的软质景观。两者配合得当,便能丰富城市建筑群体的轮廓线,形成街景,成为美丽的园林街、花园广场和滨河绿带。特别是城市的滨海、沿江的园林绿化带可形成优美的城市轮廓骨架。城市中由于交通的需要,因此街道成网状分布,如在道路及城市广场形成优美的林荫道绿化带,既衬托了建筑艺术效果,也形成了园林街和绿色走廊。遮挡不利观瞻的建筑,使之形成绿色景观。因此生活在闹市中的居民在行走中便能观赏街景,得到适当的休息。
2.3.1.2 陶冶情操
城市园林绿地,特别是公园、小游园和一些公共设施的专用绿地,是一个城市或单位的宣传橱窗,可开展多种形式活动,是向群众进行文化宣传,科普教育的场所,使游人在游玩
愿意与健康,南京农业大学公选课课件
中受到教育,接受知识,提高文化素养。园林中常设琴、棋、书画、武术、划船、电子游艺、体育活动项目、小型儿童少年娱乐设施等等,人们可以自由选择有益自己身体健康的活动项目,使紧张工作的人来到这里就能得到对大自然美景的享受。在公共绿地中可经常开展群众性活动,使人们在集体活动中,增进友谊。人们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交流思想感情,互相帮助,有利团结,促进社会安定团结。
可使成年人消除疲劳,恢复体力,调剂生活,振奋精神,提高工作效率;培养青少年的勇敢、活泼、伶俐,有益于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老年人,则可享受阳光空气、增进生机、延年益寿。当人们从喧闹的劳动场所,来到这种幽静的绿色园林环境中时,脑神经会从刺激性的压抑中解放出来,从而解除疲劳。据测定,人在绿色环境中脉搏次数比在城市空地中每分钟减少4~8次,有的甚至少14~18次。
如把绿色植物进行艺术性的配置,使之产生丰富的色彩、高低起伏和前后层次的变化,加上一年中气候的变化,能给人们以生机勃勃的感觉,鼓舞和振奋人们的精神,陶冶人们的思想和情操。所以城市园林绿化对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促进精神文明发展,推动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幅员辽阔,风景资源丰富,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特别是城市郊区的自然风景名胜区,景色优美,是国内外旅游者休息、疗养的胜地。所以,城市园林绿化也是发展我国旅游事业的需要。据统计,庐山风景年接待游客50多万人次,南京钟山风景区5月1日一天就接待游客7万人次以上。 如青岛市的海滨绿化,使全市形成山林海滨城市的特色;上海市的外滩滨江绿带,衬托了高耸的楼房,丰富了景色,增添了生机;杭州市的西湖风景园林,使杭州形成了风景旅游城市的特色;扬州市瘦西湖风景区和运河绿化带,形成了内外两层绿色园林绿带,使扬州市具有风景园林旅游城市的特色;日内瓦湖的风光,成为日内瓦景观的代表;塞纳河横贯巴黎,其沿河绿地丰富了巴黎城市的面貌;澳大利亚的堪培拉,由于全市处于绿树花草丛中,便成了美丽的花园城市。
2.3.1.3 防灾避难
城市园林绿化还能防灾避难,保护城市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园林植物具有盘根错节的根系,长在山坡上具有防止水土流失作用。如1979年6月27日湖南雪峰山的大暴雨,由于植被被破坏,致使洪水爆发,给当地人民造成了严重损失;又如1953年日本的一次大瀑雨,有竹林的长崎县福岛地区受害轻,而无树林的石仑山下数十条街和农田、房屋、人、畜等大部分被泥沙石埋没,损失严重。
另外,城镇周围的防风林带,可防止台风的袭击。据测定,城郊防风林冬季可以降低风速20%,夏秋可以降低风速50%~80%;自然降雨时,将有15%~40%水量被树冠截留或蒸发,占50%~80%的水量被林地上厚而松的枯枝落叶层吸收,逐渐渗入土壤中,形成地下径流;起到紧固土壤,固定沙土石砾,防止水土流失,防止山塌岸毁,保护自然景观的作用。它还能过滤、吸收和阻隔放射性物质,减低光辐射的传递和冲击杀伤。在战争时期,还能阻挡弹片的飞散,对重要建筑、军事设施起隐蔽作用。绿色植物的枝叶含有大量水分,可以阻止火灾蔓延,它是地震、火灾的避难地。如1923年1月日本关东发生大地震,同时引起大火灾,在城市公园绿地中则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1976年7月北京由于唐山大地震,在15处公园绿地的400多ha园地上,疏散居民达20多万人。
2.3.2 城市园林绿化被人称为“城市的肺脏”,它既能调节城市的温度、湿度、净化空气、水体、土壤;又能促进城市通风和减少风害、降低噪音。对改善城市环境,维护城市的生态平衡都能起到巨大作用。
2.3.2.1 城市的肺脏
通常情况下,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为0.03%左右,氧气含量为21%。随着城市人口的集中,工业生产的发展,排放的废水、废气、燃烧烟尘越来越多,它不仅影响了环境质量,而且
愿意与健康,南京农业大学公选课课件
直接损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以致引起市民发生头痛、耳鸣、呕吐、血压增高等病症。如果有足够的园林植物,就能不断调节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改善环境,促进城市生态良性循环。据统计,地球上60%的氧是由森林绿地供给,每公顷园林绿地每天能吸收近900kg的二氧化碳,生产600kg的氧。据试验,25m2草地,或10m2树林,就能把一个人一天呼出的二氧化碳全部吸收,所以城市园林绿地被称为“城市的肺脏”。
2.3.2.2 调节温度
城市园林绿地中的树木在夏季除能为树下游人阻挡直射阳光外,还能通过它本身的蒸腾和光合作用消耗许多热量。据测定,盛夏林地树荫下气温比裸地低3~5℃。绿色植物在夏季能吸收60~80%日光能和90%辐射能,使气温降低3℃左右;园林绿地中地面温度比空旷地面低10~17℃,比柏油路低8~20℃,有垂直绿化的墙壁温度比没有绿化的墙面温度低5℃左右(见表3)。
表3 不同类型绿地降温作用比较(北京地区)
2.3.2.3 调节湿度
人们感觉最舒适的相对湿度为30%~60%,而园林植物可通过叶片蒸发大量水分。据北京园林局测定,一公顷的润叶林夏季能蒸腾2500t水,比同等面积的裸露土地蒸发量高20倍。每公顷油松林,每日蒸腾量为43.6~50.2t;加拿大杨树林,每日蒸腾量为57.2t。所以它可提高空气湿度。据测定,公园的湿度比其它绿地少的地区高27%,行道树也能提高相对湿度10%~20%。冬季,因为绿地中的风速小,气流交换较弱,土壤和树木蒸发水分不易扩散,所以其相对湿度也高10%~20%。由于空气湿度的增加,大大改善了城市小气候,使人们具有舒适感。
2.3.2.4 净化空气
粉尘、二氧化硫、氟化氢、氯气等有害物质是城市的主要污染物。而二氧化硫数量多,分布最广,危害最大。据研究,许多园林植物的叶片具有吸收二氧化硫的能力。松林每天可从1m3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硫20g。每公顷柳杉林每天能吸收二氧化硫60kg。很多树叶中含硫量可达0.4%~3%(占叶片干重%)。上海园林局测定,女贞、泡桐、刺槐、大叶黄杨等都有很强的吸氧能力,构树、合欢、紫荆、木槿具有较强的抗氯、吸氯能力。
据统计,工业城市每年每平方公里上降尘量平均为500~1000t,特别是某些金属、矿物、碳、铜等空气中的尘埃、油烟、碳粒等。粉尘一方面降低了太阳的照明度和辐射强度,削弱了紫外线;另一方面,飘尘随着人们呼吸进入肺部,引起气管炎、尘肺、矽肺等疾病。1952年英国伦敦因燃煤粉尘危害,致使4000多人死亡,被称为世界“烟雾事件”。70年代末期,上海肺癌死亡居癌病首位。合理配置绿色植物可以吸收、净化有毒气体,阻挡粉尘飞扬,如悬铃木、刺槐林可使粉尘减少23%~52%,使飘尘减少37%~60%;绿化好的绿地上空大气含尘量通常较裸地或街道少1/3~1/2。
1公顷柳杉林每月能吸收的二氧化硫60kg,一条宽5m的悬铃木林带可使SO2浓度降低25%以上,加拿大杨、桂香柳等都能吸收醛、酮、醚等毒气,草坪还可以防止灰尘的再起,从而减少了人类的疾病。一般树木叶面积是占地面积的60~70倍;草坪中草的叶面积是占地面积的20~30倍。有很多树叶表面高低不平、长有茸毛,有的还能分泌粘性油脂或汁浆等,其上可附着大量灰尘。据测定,某工矿区直径在10μm以上的粉尘比公园绿地多6倍;工业区空气中的飘尘(直径小于10μm)比绿化区多10%~50%;有草坪的足球场比未铺草坪的足球场上空含尘量少2/3~5/6。所以绿色的园林植物被称为“绿色的过滤器”。
2.3.2.5 杀死病菌
由于园林绿地上有树木、草、花等植物覆盖,上空的灰尘相应减少,也减少了粘附其上的病原菌。此外,许多园林植物能分泌出一种杀菌素,具有杀菌的作用。例如,1公顷的柏树林每天能分泌出的杀菌素30kg,可杀死白喉、肺结核、伤寒、痢疾等病菌。桦木、桉树、
相关知识
花卉园艺绪论
1园艺与健康 绪论.ppt
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绪论.ppt.ppt
园艺与健康—智慧树网
第一章 花卉鉴赏与花文化 绪论PPT课件.ppt
园林花卉绪论课件
园艺与健康
2020年花卉应用设计,绪论
家庭园艺与健康生活
花卉应用设计绪论
网址: 园艺与健康绪论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10859.html
上一篇: HJ花境设计:让城市环境更加宜居 |
下一篇: 绿化环境与健康关系有()A、净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