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26日,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中国“国花”究竟应该花落谁家》并附有投票环节的信息。据了解,微信发布的主要作用是引导人们春季赏花和普及花文化,但其中的关于国花投票环节不免又一次引起了人们对现代国花的关注。关于现代国花评选或确认问题,是一件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约40年讨论而不能取得一致意见的社会舆情。结合这次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微信公众号信息以及我对相关问题的长期研究,想谈谈我对现代国花评选或确认的几点认识。
第一,我国花卉文化源远流长,深厚博大,唐宋以来牡丹、梅花深受人们喜爱和推重,获得了崇高的地位,明清以来称作国花或正式确定为国花,构成了我国两大传统国花。因此,一味说我国没有国花是不恰当的,我国的传统国花是牡丹和梅花。它们作为国花的地位是历史逐渐形成的,虽然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它们各自在文化表现上都不免良中有莠,但总体考量却不会影响它们成为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我们看到,这份遗产为现代双国花的确认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
第二,现代双国花,是陈俊愉先生1988年提出的。这是充分考虑我国改革开放后花卉园艺领域舆情民心的自觉选择,是充分尊重历史、继承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实现双源并流,两花并尊的最好主张。这一主张全面继承国花的历史遗产,能承载和包容最广大民众的心愿。更体现了陈俊愉先生“选花为公”、大公无私,由“小我”而“大我”的学术境界与人格襟怀。
第三,任何一花之举,都是跛足行事。不论从我国大国地位和历史担当计、从国家长治久安计、从民族团结和中华文化的完整性计,结论都足以支持双国花。近40年来围绕着双国花确认问题,所展开的社会讨论和全民参与可谓空前,这既是现代民主意识的体现,也造成了长期搁置空缺的遗憾。
第四,从传统国花的牡丹和梅花,到现代双源并流的双国花。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长期的智慧认知,更体现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向和生态文明的时代高标。历史证明了这两种花卉相辅相成,有太多的一致性并各有千秋,这一对姊妹花珠联璧合,最能代表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和现实目标。梅花牡丹理应携手并肩,共同用民族的梅花精神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要想实现牡丹一样的繁荣昌盛,永远离不开自强不息的梅花精神。
第五,牡丹代表了国家的气象,梅花代表了民族的精神,二者互补,象征意义最为充分和完整。中华儿女人人心中都有梅花和牡丹:既有浩然正气的风骨又有海纳百川的风范。国花,乃一国之花,最核心的要从民族和国家长远文化形象为出发点,要有民族精神和国家利益的大胸怀!
(作者系中国花卉协会梅花蜡梅分会理事、北京市东城区公园管理中心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许联瑛)
相关知识
许联瑛:关于国花评选或确认之我见
国花评选漫话
我国国花评选前后
谈谈国花的评选
国花评选:花事也是国事
争议国花:独尊牡丹还是兼爱梅花?
时隔十数年,国花评选再度开启,推选牡丹为国花,你怎么看?
国树国花国鸟该怎样评选
评选单一品种国花不符合国情
国花评选纷争的再思考
网址: 许联瑛:关于国花评选或确认之我见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151076.html
上一篇: 十大国花都是什么花?? |
下一篇: 中国十大名传统名花分别是:花中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