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牧草的收获 一、牧草的收割时间 确定牧草的最佳收割期,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比如牧草种类,牧草的生长发育规律,外界环境条件,再生草的生长,对越冬的影响,饲喂畜禽的种类和市场需要的变化等,只有对以上各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因地制宜,因事而宜,灵活处理才能确定出最佳收割期。 能获得较高的生物产量和质量,最终取得最大和长期经济效益的收割时期,即为牧草的最佳收割期。 (一)影响牧草收割期的因素 1.牧草的产量和质量 牧草在幼苗及营养生长初期,营养价值较高,但此时的生物产量却较低;当牧草生物产量达到最高值时,营养价值却不一定很高。在牧草的一个生长周期内,只有同时兼顾生物产量和营养价值,二者的综合价值达到最佳时,才是最适收割期。 2.牧草种类 牧草和饲料作物的种类不同,最适收割时期也不尽相同。牧草的最适收割期为现蕾期-开花盛期,而饲料作物(青贮玉米)的最适收割期则多在籽实成熟中期(腊熟期)。不同种类的牧草由于其生长发育规律的不同,其收割期也不同,比如豆科牧草,往往在初花期-盛花期综合生产指标最高,而大部分禾本科牧草的生产指标最高时期是在抽穗-开花期。 3.外界环境条件 外界环境条件对确定牧草的最适收割期是至关重要的,它直接影响到能否按期收割、合理调制和安全贮藏。 外界环境条件对干草调制的影响更大,如果在收割后至打捆前一但遇到雨淋,就会很快叶片脱落、发黑变质,发生霉变,失去饲用价值。在晾晒过程中避开雨淋最常用的作法是根据当地的气象变化规律和天气预报的结果来确定具体的牧草收割日期。 降雨对青贮过程的影响也很大,一方面增加了青贮原料的水分含量,装填入窖和压实后,青贮原料汁液外溢,造成损失;另一方面如果青贮窖进水,被水浸泡的青贮原料很难进行乳酸菌发酵,长期浸泡后会变质,营养物质将大量流失。 4.牧草的再生和越冬 对于可再生的一年生或多年生牧草,不同的收割时期,直接影响到再生草的再长速度和产量,一般认为从拔节期至结实期收割,有利于再生草的生长,而在苗期和结实后期收割则不利于再生草的生长。 此外,末茬草的收割时期对多年生牧草的越冬率有直接的影响,试验表明,多年生牧草的末茬收割期应在停止生长的一个月以前进行,即在收割之后,应保证牧草有一个月以上的生长期,才能保证多年生牧草的安全越冬。 5.饲养动物的种类 不同的家畜种类对牧草中纤维素的消化能力是不同的,反刍动物(特别是奶牛)需要较高的粗纤维,粗纤维不足往往会影响这些动物的生长和生产,而单胃动物对粗纤维的消化率较低,日粮中随粗纤维含量的增加,有机物的消化率会逐渐降低。因此用于饲养反刍家畜时牧草的收割期可适当晚些,而用于饲养单胃动物时牧草的收割期则要适当提前,使之纤维含量不至于过高。 牧草适时刈割的一般原则如下: (1)最适收割期牧草单位面积内的营养物质总量或总消化养分(TDN)应该最高。 (2)有利于牧草的再生,有利于多年生或越年生(二年)牧草的安全越冬和返青,并对翌年的产量和牧草寿命无影响。 (3)根据不同的利用目的确定刈割期,如为生产蛋白质、维生素含量高的苜蓿干草粉,则应在孕蕾期进行刈割。虽然产量低一些,但可以从优质草粉的经济效益和商品价值上得以补偿。 (4)天然割草场的刈割期,应以草群中主要牧草品种(优势种)的最适刈割期为准。 (二)不同草地类型及不同牧草种类的收割期 1.天然割草地的适宜收割期 在草地植被的组成中,一般把植被中主要禾本科牧草的最适收割期确定为草地的最适收割期。 确定天然割草地适宜收割期主要应考虑以下两个因素:一是当年的牧草产量和牧草营养价值,二是对下年草地产量的影响。 对大部分一年收割一茬的割草地,其适宜刈割时期应在草地植被中主要牧草的开花期。 不同草地类型的最适收割期如下: (1)黑龙江省三江平原低湿地区小叶章草地为抽穗至开花期。 (2)我国北方干旱地区羊草草地多为初秋的8月上旬~中旬进行。 (3)以针茅为主的割草地应在针茅草的芒针形成和出现以前进行收割。 (4)一些蒿类草地,为了减少苦味,最好在降霜以后,在部分已枯黄时刈割。 2.人工栽培牧草的刈割期 (1)豆科牧草的最适刈割期 在早春收割幼嫩的豆科牧草对生长是有害的,原因是过早收割会大幅度降低根系中养分的含量,不利于牧草再生草的生长;同时由于根冠和根部在越冬过程中受到损伤,过早收割不利于其很好恢复生长,从而影响牧草的产量。 在我国北方地区,要特别注意,
相关知识
四、牧草收获及干草加工调制
秋季牧草加工与调制技术
牧草加工技术
适合调制干草的饲草
牧草加工技术.doc
牧草的干燥加工方法
牧草加工成草粉的种类及价值
牧草加工的四种方式
牧草:苜蓿种植及加工利用技术182页
牧草加工可行性方案
网址: 牧草收获及干草加工调制.ppt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175663.html
上一篇: 苜蓿气体射流冲击联合常温通风干燥 |
下一篇: 牧草湿法收获工艺的制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