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

陶然亭公园《说海棠》
垂丝海棠:原产我国西南部,乔木,高达5米,树冠疏散。小枝幼时紫色,初有毛,后脱落。叶卵形、椭圆形,或椭圆状卵形,长3.5~12厘米,宽1.5~3.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锯齿细小而钝,上面暗绿色,有光泽,常带紫晕,除中脉上有毛外,余均光滑;叶柄有细软毛,基部附有小突起。花4~7朵簇生,色红艳,径3~3.5厘米;花梗细长垂下,与萼同为紫色,无毛;萼片卵形,端钝,边缘有白毛;花瓣常在5数以上;花柱4~5,基部有白毛,其顶生花常无雌蕊。梨果倒卵形,紫色。
寓意
垂丝海棠有肠花和思乡草的别称,唐代诗人孟郊有一首诗写道:“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意在表达离家远行的游子对家乡的浓浓思念之情,而垂丝海棠的花语便是游子思乡。又一说在王仁裕写的《开元天宝遗事》中记载了唐玄宗将杨贵妃比作会说话的垂丝海棠一事,暗喻美人善解人意,如同一朵会说话的花,因此垂丝海棠也常被用来比喻美人。
诗词
宋代诗人杨万里有诗名为《垂丝海棠盛开》,诗言:
垂丝别得一风光,谁道全输蜀海棠。
风搅玉皇红世界,日烘青帝紫衣裳。
嬾无气力仍春醉,睡起精神欲晓妆。
举似老夫新句子,看渠桃杏敢承当。(摘自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