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黄柏为东北地区大宗中药材,来源于芸香科黄檗属植物黄檗Phellodendron amurenseRupr.,入药部位为干燥树皮,清热燥湿、泻火除蒸为其主要功效。
现代研究显示,关黄柏主要含有生物碱类、酚酸类、内酯类及苯丙素类化合物[1-3]。黄柏碱、木兰花碱、药根碱、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等生物碱类成分及柠檬苦素为关黄柏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炎、抗菌、抗肿瘤等生物活性[4-9],其中黄柏碱还能纠正糖脂代谢紊乱,起到降血糖的作用[10],具有一定的开发应用价值。《中国药典》2020年版收载的黄柏包括川黄柏和关黄柏,川黄柏应用历史较久,《本草纲目》记载:“黄檗性寒而沉,生用则降实火,熟用则不伤胃,酒制则治上,盐制则治下,蜜制则治中[11]”,关黄柏起源较晚,在历代本草中无记载,首载于《朝鲜药局方》,功能主治同川黄柏[12],经查阅文献,关黄柏常以生品、清炒品、酒制品、盐制品及蜜制品入药。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临床研究的更迭,目前关黄柏常用炮制方法主要有切制、炒制、盐制等[13]。切制、炒制工艺相对简单,其质量评价和工艺优选研究较多,而有关盐关黄柏研究相对较少,见有研究者选择黄柏碱、盐酸小檗碱为指标,以正交试验优化盐关黄柏炮制工艺[14-17]。且《中国药典》2020年版规定:“盐关黄柏形如关黄柏丝,深黄色,偶有焦斑,略具咸味[18]”,仅规定盐关黄柏性状指标,工艺参数尚不明确,无法保证产品质量的均一稳定。
本实验以关黄柏多个有效成分为评价指标,通过熵权法结合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Box-Behnken design-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BBD-RSM)优化盐关黄柏炮制工艺,并借助色差分析技术,对盐关黄柏样品的色泽指标进行量化,研究外观色泽与其化学成分的相关性,从多维度筛选盐关黄柏的炮制工艺参数,为盐关黄柏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1 仪器与材料
1.1仪器
LC-203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AUW120D型分析天平,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NH310型色差仪,深圳市三恩驰科技有限公司;MS-5型炒货机,迈斯机械有限公司。
1.2药品与试剂
关黄柏,批号20220215,购自吉林省北药中药制药集团有限公司,由长春中医药大学翁丽丽教授鉴定,为芸香科黄檗属植物黄檗P.amurense Rupr.的干燥树皮,按《中国药典》2020年版规定方法进行检测,均符合规定;对照品黄柏碱、木兰花碱、药根碱、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柠檬苦素批号分别为B20552、B20882、B21476、B21433、B21449、B20911,质量分数均≥98%,均购自于上海源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食用盐,批号STHY0002,购自福建省泉州晶海轻化有限公司。
1.3盐关黄柏的制备
取“1.2”项下的关黄柏药材,依照2020年版全国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及《中国药典》2020年版方法进行炮制[18-19],具体为“加盐水(每100 kg药材加2 kg盐)拌匀,闷至盐水被吸尽,置预热的炒制设备内,文火炒干,取出,放凉”。
2 方法与结果
2.1盐关黄柏有效成分含量测定
2.1.1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参考文献方法[20],取盐关黄柏粉末约0.2 g(过三号筛),精密称定,精密加入甲醇50 mL,称定质量,加热回流1 h,放冷,甲醇补足减失的质量,精密吸取续滤液25 mL,蒸干,溶解、定容于10 mL量瓶中,混匀,过0.22 μm滤膜,取续滤液,即得供试品溶液。
2.1.2混合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1.2”项下6种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分别含黄柏碱28.38 μg/mL、木兰花碱64.12 μg/mL、药根碱50.08 μg/mL、盐酸巴马汀56.25 μg/mL、盐酸小檗碱82.45 μg/mL、柠檬苦素74.58 μg/mL的混合对照品溶液,即得。
2.1.3色谱条件色谱柱为Hypers11 BDS 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0.1%磷酸水溶液-乙腈,梯度洗脱:0~5 min,10%乙腈;5~20 min,10%~17%乙腈;20~40 min,17%~25%乙腈;40~65 min,25%~35%乙腈;65~70 min,35%~45%乙腈;70~80 min,45%~10%乙腈;柱温25℃;体积流量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08 nm;进样量10 μL。盐关黄柏样品及混合对照品的HPLC图见图1。
2.1.4线性关系考察精密称取“1.2”项下6种对照品适量,置于同一量瓶中,加甲醇溶解制成质量浓度分别为302.0、80.1、4.9、61.3、20.3、20.2 μg/mL的混合对照品溶液,分别吸取2.0、1.8、1.4、1.0、0.6、0.2 mL置于2 mL量瓶中,甲醇定容,制成系列线性溶液,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进样量为10 μL,以峰面积为纵坐标(Y),质量浓度为横坐标(X),绘制标准曲线,进行线性回归,得回归方程分别为黄柏碱Y=99 136 187.764 4 X+33 715.221 5,r=0.999 5,线性范围30.2~302.0 μg/mL;木兰花碱Y=36 865 848.169 2 X+9 257.411 0,r=0.999 8,线性范围80.1~801.0 μg/mL;药根碱Y=3 762 708.038 7 X-340.636 0,r=0.999 6,线性范围49.0~492.0 μg/mL;盐酸巴马汀Y=23 264 259.760 0 X+29 080.178 1,r=0.999 5,线性范围61.0~613.0 μg/mL;盐酸小檗碱Y=26 391 298.532 9 X+13 612.383 6,r=0.999 7,线性范围203.0~2 028.0 μg/mL;柠檬苦素Y=7 302 355.621 2 X+19 200.356 2,r=0.999 5,线性范围200.0~2 020.0 μg/mL。
2.1.5精密度试验精密吸取混合对照品溶液10 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连续进样6次,依法测定,记录峰面积积分值,结果黄柏碱、木兰花碱、药根碱、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柠檬苦素的RSD分别为0.52%、0.42%、0.39%、0.36%、0.71%、0.52%,结果表明仪器精密度良好。
2.1.6 稳定性试验按“2.1.1”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精密吸取10 μL,在0、2、4、6、8、10、12、24 h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依法测定,以“1.2”项下6种对照品峰面积积分值为指标,记录峰面积积分值,结果黄柏碱、木兰花碱、药根碱、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柠檬苦素的RSD分别为1.10%、1.30%、1.88%、0.98%、1.25%、1.88%,表明供试品溶液在24 h内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2.1.7 重复性试验精密称取同一批供试品(批号20220215)6份,按“2.1.1”项下方法制备,依法独立测定,计算样品质量分数,结果黄柏碱、木兰花碱、药根碱、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柠檬苦素质量分数的RSD分别为0.89%、1.38%、1.86%、0.53%、1.30%、1.05%,结果表明本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
2.1.8 加样回收率试验取盐关黄柏粉末(过三号筛)约0.1 g,6份,精密称定,分别加入混合对照品2 mL(含黄柏碱26.6 μg/mL,木兰花碱79.8 μg/mL,药根碱47.0 μg/mL,盐酸巴马汀58.2 μg/mL,盐酸小檗碱131.8 μg/mL,柠檬苦素88.5 μg/mL),按“2.1.1”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依“2.1.3”项下方法测定,计算加样回收率。结果显示黄柏碱、木兰花碱、药根碱、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柠檬苦素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52%、102.35%、98.13%、97.89%、97.45%、102.35%,RSD分别为0.56%、0.60%、0.45%、0.93%、0.48%、0.42%,表明结果准确性良好,方法可行。
2.2综合评价指标的确定
熵权法是在综合考虑各因素,根据各项指标测量值所提供的信息量大小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21]。按公式dij=(fij-min fij)/(max fij-min fij),进行数据标准化,再计算信息熵(Ej),fij为第i次实验时第j个指标的测定值。第j项指标Ej公式为
最后计算各指标客观权重(Wj)。各项指标所占的Wj:黄柏碱W1(0.204 6),木兰花碱W2(0.164 5),药根碱W3(0.129 9),盐酸巴马汀W4(0.180 3),盐酸小檗碱W5(0.170 5),柠檬苦素W6(0.150 2)。
2.3单因素试验
以“药透汤尽”作为闷润时间的判断标准,闷润25 min。按照《中国药典》2020年版要求[18],每100 kg药材用食盐2 kg,以盐水量、炒制温度、炒制时间为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考察。
2.3.1盐水量的选择取200 g关黄柏饮片5份,分别加入13.33%盐水30 mL、10.00%盐水40 mL、8.00%盐水50 mL、6.67%盐水60 mL、5.71%盐水70 mL,闷润25 min,150 ℃下炒30 min取出。运用熵权法计算综合评分,结果见表1,选择盐水量为50、60、70 mL进行后续研究。
2.3.2炒制温度的选择取200 g关黄柏饮片5份,加入浓度为6.67%盐水60 mL,闷润25 min,分别在120、130、140、150、160 ℃下炒30 min,取出。运用熵权法计算综合评分,结果见表2,选择炒制温度为130、140、150 ℃进行后续研究。
2.3.3炒制时间的选择取200 g关黄柏饮片5份,加入6.67%盐水60 mL,闷润25 min,140 ℃下分别炒15、20、25、30、35 min取出。运用熵权法计算综合评分,结果见表3,选择炒制时间为25、30、35 min进行后续研究。
2.4 BBD-RSM优化关黄柏盐制工艺
2.4.1BBD-RSM实验设计及结果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应用Design-Expert 12.0软件设计BBD-RSM炮制工艺实验方案。以盐水量(X1)、炒制温度(X2)和炒制时间(X3)为因素,建立3因素3水平试验方案。取同一批次关黄柏饮片17份,每份200 g,具体因素与水平设计见表4,按“2.1.1”项下方法制备盐关黄柏供试品溶液,按“2.1.3”项下条件,测定样品中黄柏碱(Y1)、木兰花碱(Y2)、药根碱(Y3)、盐酸巴马汀(Y4)、盐酸小檗碱(Y5)、柠檬苦素(Y6)的含量,以6种化学成分含量的综合评分(S)作为评价指标,具体实验结果见表4。
S=Y1/Y1max×W1+Y2/Y2max×W2+Y3/Y3max×W3+Y4/ Y4max×W4+Y5/Y5max×W5+Y6/Y6max×W6
2.4.2 模型拟合采用Design-Expert 12.0软件对表4中的BBD-RSM实验结果进行多元二次回归,以盐水量(X1)、炒制温度(X2)和炒制时间(X3)为自变量,以S为响应值,得到回归方程为S=95.34-0.44X1+0.8X2+0.60X3+0.83X1X2+1.91X1X3-2.20X2X3-7.04X12-5.31X22-6.77X32。对模型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如表5所示,模型P值为0.000 3<0.01,说明拟合的模型具有统计学意义;失拟项P值为0.790 0>0.05,即失拟度没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实验数据受到未知因素的影响相对较小,可应用此模型来开展预测与研究;相关系数R2=0.964 7,表明方程拟合程度较好,实验误差小,预测Rpre2=0.919 3与调整Radj2=0.837 9基本一致,说明该模型可以预测盐关黄柏的炮制工艺;差异系数(CV)=2.10%,说明本研究的可信度和准确度高。各因素对综合评分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X2>X3>X1。
进一步通过Design-Expert 12.0软件获得二次回归方程响应面图与等高线,进而确认相关因素的交互强度,合理确认最优的工艺参数。等高线的形状可判断其中的交互效应,当其形状接近椭圆时意味着交互效应显著,当其形状接近圆形时意味着交互效应相对偏弱,具体见图2。根据Design-Expert 12.0软件拟合的盐关黄柏最优炮制工艺条件,并且与实际操作情况相结合,即得每200克关黄柏饮片加入6.67%盐水60 mL、炒制温度为140 ℃、炒制时间为30 min的最优炮制工艺参数。
2.4.3验证实验按“2.1.1”项下方法制备3份最佳工艺参数供试品溶液,按“2.1.3”项下色谱条件分析测定,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见表6,3次验证实验的平均综合评分为96.943 8,RSD=0.44%(n=3),与模型预测值相近,表明模型预测性较好。
2.5盐关黄柏色度试验
2.5.1 测定条件设定参数为D65、LED蓝光激发光源,8°视角视场,8 mm孔径,仪器误差ΔEab*≤0.4。校正后进行测定,样品外观色泽信息如表4所示,样品饮片及粉末图见图3。
2.5.2供试品的制备取过3号筛的盐关黄柏样品粉末约3 g,填满测色盒,待测。
2.5.3精密度考察分别依照“2.5.2”和“2.5.1”项下的方法制备1份供试品,连续测定6次,导出色泽指标L*、a*、b*值,结果RSD均小于2%,表明仪器精密度较好。
2.5.4重复性考察分别依照“2.5.2”和“2.5.1”项下的方法制备6份供试品,测定色度,导出色泽指标L*、a*、b*值,结果RSD均小于2%,表明方法重现性良好。
2.5.5稳定性考察分别依照“2.5.2”和“2.5.1”项下的方法制备1份供试品,分别于0、1、2、3、4、5、6 h测定色度,导出色泽指标L*、a*、b*值,结果RSD均小于2%,表明盐关黄柏样品在6 h内呈现稳定状态。
2.5.6样品色度测定分别依照“2.5.2”和“2.5.1”项下的方法制备17份供试品,每份重复测定色度3次,以平均值为各样品测定结果,导出色泽指标L*、a*、b*值,结果见表7,盐关黄柏有效成分含量变化及盐关黄柏色度变化趋势图如图4所示,色度热图如图5所示。
2.5.7相关性分析将盐关黄柏中6种有效成分黄柏碱、木兰花碱、药根碱、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柠檬苦素含量与色泽指标L*、a*、b*值相关联,用SPSS 26.0软件做相关性分析,结果见表8。由此可知,盐关黄柏中黄柏碱、木兰花碱、药根碱、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柠檬苦素含量与L*值呈负相关,与a*、b*值均呈正相关,说明在一定程度上L*值越小,a*、b*值越大,颜色越接近深棕黄色,盐关黄柏中黄柏碱、木兰花碱、药根碱、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柠檬苦素含量越高。其中黄柏碱与L*、a*、b*均呈极显著相关;木兰花碱与L*、b*呈显著相关,与a*呈极显著相关;药根碱与L*、a*、b*均呈显著相关;盐酸巴马汀与L*、a*、b*均呈极显著相关;盐酸小檗碱与L*、a*、b*均呈极显著相关;柠檬苦素与L*、a*均呈显著相关,与b*呈极显著相关。
2.5.8回归分析利用SPSS 26.0软件,以盐关黄柏有效成分黄柏碱、木兰花碱、药根碱、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柠檬苦素质量分数为因变量,以色泽指标L*、a*、b*值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见表9~11。
由表9可知,黄柏碱、木兰花碱、药根碱、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柠檬苦素的质量分数与L*、a*、b*模型的r2分别为0.642、0.503、0.370、0.671、0.525、0.553,说明上述成分均受色泽指标L*、a*、b*影响。其中黄柏碱、盐酸巴马汀、柠檬苦素质量分数受色度影响较大,表现为L*值越小,a*、b*值越大,其质量分数越高。
由表10可知,3个色泽指标值与黄柏碱、木兰花碱、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柠檬苦素的含量构成的回归方差呈显著性;与药根碱含量构成的回归方差无显著性,表明黄柏碱、木兰花碱、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柠檬苦素在盐关黄柏中含量较高,可能与色泽存在相关性。
由表11可得回归方程Y黄柏碱含量=1.232-0.001 L*+0.052 a*+0.035 b*;Y木兰花碱含量=6.741-0.014 L*+0.217 a*+0.057 b*;Y药根碱含量=0.124+0.005 L*+0.018 a*+0.011 b*;Y盐酸巴马汀含量=2.808+0.010 L*+0.113 a*+0.052 b*;Y盐酸小檗碱含量=6.975+0.081 L*+0.278 a*+0.104 b*;Y柠檬苦素含量=−2.513+0.170 L*-0.148 a*+0.131 b*,可通过盐关黄柏的色泽指标值初步评价盐关黄柏品质。
2.5.9 验证实验分别依照“2.5.2”和“2.5.1”项下的方法制备3份供试品(最优工艺参数),按“2.5.6”项下方法测定,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见表12,所得盐关黄柏饮片的L*、a*、b*、Eab*值分别为59.33~60.15、9.45~9.70、28.01~28.76、66.42~67.06。
3 讨论
3.1盐关黄柏炮制工艺的优选
为进一步规范盐关黄柏炮制工艺,提高中药质量,本研究采用熵权法结合响应面法,以黄柏碱等成分为指标,以盐水量、炒制温度、炒制时间为影响因素进行工艺优化,得到最佳炮制工艺为每200 g关黄柏饮片加6.67%盐水60 mL,闷润25 min,140 ℃炒制30 min。优选后盐关黄柏炮制工艺参数明确,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有效成分的含量,进而确保盐关黄柏的品质。
关黄柏药材主要有效成分为黄柏碱、木兰花碱、药根碱、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及柠檬苦素等。有研究表明,盐制会增加关黄柏中有效成分的溶出,增强药效和生物利用度[22-23]。通过响应面实验结果可知,炮制后关黄柏有效成分均有所增加,特别是S13至S17样品(最优工艺参数),上述指标性成分含量增加明显,这可能与盐制后水溶性成分溶出度增加有关。其中综合评分最低的为S6样品,其有效成分含量增加不明显,可能是炒制时间不足,反应不充分或盐水浓度过低,水分过多造成关黄柏中的生物碱流失,这与文献所载相一致[24]。
3.2盐关黄柏内在成分与外观色泽相关性分析
利用色差仪对物质进行色泽分析,能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误差,得到精准的色度量化值[25-27]。有研究显示,中药材经炮制后,在化学成分改变的同时往往伴随着色泽变化[28-31]。为确保盐关黄柏炮制的最佳工艺参数明确,将盐关黄柏样品有效成分含量与色度相关联,探讨盐关黄柏内在成分与外观色泽的关联性。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盐关黄柏的成分与L*、a*、b*值密切相关,且均与L*存在负相关,与a*、b*存在正相关,L*值越小,a*、b*值越大,颜色越接近深棕黄色,黄柏碱、木兰花碱、药根碱、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柠檬苦素含量越高,表明盐关黄柏在不同盐水量、炒制温度、炒制时间的炮制参数下,黄柏碱等成分的含量与色度均有一定程度的变化且有明显相关性。在此基础上进行回归分析,找到一种可以初步评价盐关黄柏品质的方法。
本研究在“辨状论质”的思想指导下,将外观色泽表征量化,并与盐关黄柏饮片内在成分含量相结合,使得基于色泽鉴别盐关黄柏饮片的方法更加客观,盐关黄柏炮制工艺参数更加明确,为盐关黄柏炮制过程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参考文献(略)
来 源:杨静容,陈亚楠,肖春萍,侯晓琳,翁丽丽,姜雨昕.响应面法优化盐关黄柏炮制工艺及其成分与色度相关性分析 [J]. 中草药, 2024, 55(15): 5093-5103.
相关知识
响应面法优化盐关黄柏炮制工艺及其成分与色度相关性分析
响应面法优化蜜款冬花微波炮制工艺研究
响应面法优化有机溶剂提取火龙果花精油工艺的研究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提取木槿花多酚的工艺研究
响应面法优化木槿花色苷超声辅助提取工艺研究
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柚子花精油工艺研究及其成分分析
响应面法优化茴香花精油提取工艺条件及精油组成分析
响应面法优化烟草花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工艺及香气分析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水酶法提取牡丹籽油工艺研究
响应面法优化茉莉花茶酶解提取茶多酚工艺研究
网址: 响应面法优化盐关黄柏炮制工艺及其成分与色度相关性分析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196486.html
上一篇: 一种多彩花炮制作方法与流程 |
下一篇: 中药材的炮制工艺与四时八节的匹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