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农业微生物,且特别涉及一种高产孢子粉的蝉花杂交菌种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蝉花(isaria cicadae)是真菌界、子囊菌门、盘菌亚门、粪壳菌纲、肉座菌目、虫草科的食用菌,其主要分布于中国南方地区,包括浙江、江苏、安徽、福建、广东、四川、云南、湖南、湖北、江西、台湾省等地。蝉花之名始见于南北朝刘宋时期雷敩的《雷公炮炙论》,距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传统认为其具有疏散风热、透疹、熄风止痉、明目退翳的功效。虫草孢子就是虫草的“种子”,非常细小(直径2~3微米),收集起来后呈粉末状,所以称蝉花虫草孢子粉。孢子具有繁殖功能,聚集了虫草的活性精华,是虫草营养活性成分最高、功效最强的部分。
2、蝉花虫草孢子粉含有多球壳菌素、n6-(2-羟乙基)腺苷(hea)、虫草溶纤酶、虫草素、虫草酸、腺苷等活性成分。现代研究发现其具有解热镇痛、镇静催眠、抗疲劳、抗衰老、抗氧化、降压、降血糖等广泛的作用。此外,蝉花虫草孢子粉还具有双向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不仅能够抑制癌细胞的增殖,促使凋亡,还具有抗炎,抗纤维化,能快速降低肌酐和尿素氮的作用,能增加肾小球滤过率,同时对肾脏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因此,仅蝉花虫草就是一个复杂的天然复方药或者天然制药厂。
3、蝉花虫草孢子粉与蝉花虫草相比,具有活性成分更高,营养更集中,功效更强,安全性更高等优点。因此,获得具有高产孢量的蝉花菌种对于制备蝉花虫草孢子粉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产孢子粉的蝉花杂交菌种及其制备方法,该菌种是以福建武夷山的蝉花和台湾省寿山的蝉花为亲本进行杂交选育而成,其继承了两个亲本的优良性状,出草(子实体)能力强、整齐性好、产孢量大,可将其应用于制备蝉花虫草孢子粉产品,具有很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2、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3、本发明提出一种高产孢子粉的蝉花杂交菌种,所述高产孢子粉的蝉花杂交菌种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gdmcc no. 65980,其its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4、本发明提出一种高产孢子粉的蝉花杂交菌种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s1、获取武夷山蝉花菌种和台湾省寿山蝉花菌种;
6、s2、分别将所述武夷山蝉花菌种和所述台湾省寿山蝉花菌种接种于培养基上培养至长满孢子,经冲洗、稀释,得到武夷山蝉花孢子悬液和台湾省寿山蝉花孢子悬液;
7、s3、将所述武夷山蝉花孢子悬液和所述台湾省寿山蝉花孢子悬液加入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摇菌,得到蝉花虫草杂交菌丝液;
8、s4、将所述蝉花虫草杂交菌丝液接种于培养料上,进行黑暗培养和明暗交替培养后,经筛选、分离、复种和复筛,得到所述高产孢子粉的蝉花杂交菌种。
9、本发明实施例的高产孢子粉的蝉花杂交菌种及其制备方法的有益效果是:
10、本发明利用从台湾省寿山和福建武夷山采集分离的蝉花孢子粉进行杂交,选育出高产孢子粉的蝉花杂交菌种,从而大大缩短了蝉花的育种周期。该杂交菌种继承了亲本福建武夷山的蝉花和台湾省寿山的蝉花的优良性状,不仅能产生大量孢子,还具有出草较早、整齐性好、产孢早、产量大等特点。
技术特征:
1.一种高产孢子粉的蝉花杂交菌种,其特征在于,所述高产孢子粉的蝉花杂交菌种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gdmcc no. 65980,其its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2.一种高产孢子粉的蝉花杂交菌种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获取武夷山蝉花菌种和台湾省寿山蝉花菌种的步骤为:分别从武夷山野生蝉花和台湾省寿山野生蝉花中分离菌种,经多代筛选后,得到所述武夷山蝉花菌种和所述台湾省寿山蝉花菌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分别将所述武夷山蝉花菌种和所述台湾省寿山蝉花菌种接种于培养基上培养至长满孢子的步骤为: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摇菌的条件为:转速为120~140r/min,培养温度为22℃,摇菌时间为5d。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所述黑暗培养的温度为22~24℃,黑暗培养时间为7~9d。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所述明暗交替培养的温度为25~26℃,周期为12h,光照强度为600~800lx,明暗交替培养时间为28~30d。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所述筛选、分离、复种和复筛的步骤为:所述蝉花虫草杂交菌丝液进行所述黑暗培养和所述明暗交替培养后,筛选生育期不大于35d,子实体为5~6cm,所述子实体上的孢子长的长度不低于4cm,且其上的孢子又厚又多的子实体进行组织分离,得到候选菌株,然后对所述候选菌株进行复种,按生育期不大于35d,子实体为5~6cm,所述子实体上的孢子长的长度不低于4cm,且其上的孢子又厚又多的子实体复筛一次,得到所述高产孢子粉的蝉花杂交菌种。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产孢子粉的蝉花杂交菌种及其制备方法,该高产孢子粉的蝉花杂交菌种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GDMCC NO.65980,其ITS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利用从台湾省寿山和福建武夷山采集分离的蝉花孢子粉进行杂交,选育出高产孢子粉的蝉花杂交菌种,从而大大缩短了蝉花的育种周期。该杂交菌种继承了亲本福建武夷山的蝉花和台湾省寿山的蝉花的优良性状,不仅能产生大量孢子,还具有出草较早、整齐性好、产孢早、产量大等特点。本发明的蝉花杂交菌种显著提高了孢子粉含量,进而提高了育种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张天宝,张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蝉花秋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5/7/24
相关知识
一种高产孢子粉的蝉花杂交菌种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一种蝉花孢子粉的培养方法与流程
一种蝉花孢子粉的培养方法
一种蝉花孢子粉的培养方法技术
一种高产抗氧化蝉花菌丝体的液体发酵培养基及其抗氧化蝉花菌丝体冲剂的生产方法与流程
一种蝉花孢子粉的人工培养方法.pdf
一种富硒蝉花孢子粉的培养方法
一种富硒蝉花孢子粉的培养方法.pdf
一种蝉花孢子粉的人工培养方法技术
一种蝉花孢子粉破壁的加工方法与流程
网址: 一种高产孢子粉的蝉花杂交菌种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204376.html
上一篇: 雷公菌多糖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 |
下一篇: 雷公菌:形態特徵,生態分布,物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