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由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陕西省水利厅、陕西省国资委、甘肃省生态环境厅、甘肃省水利厅主办,渭南市委宣传部、中国网丝路中国频道、丝路文明网承办,陕西水务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协办的“渭水泱泱大潮滂滂”首届渭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主题宣传活动,7月28日至8月5日,陆续走进陕西省渭南市、咸阳市、西安市、宝鸡市,以及甘肃省天水市、定西市,集中宣传展示陕甘两地持续推进渭河流域高标准生态建设、协同推进渭河流域生态治理与品质提升、以生态环境保护推动两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动实践。
七月的阳光,炽烈而慷慨。在渭河滋养的临渭区下邽镇,葡萄园迎来了最饱满的丰收时节。
驱车驶入下邽,道路两旁绵延的葡萄架如同绿色长廊。步入渭南葡萄产业园,累累硕果如翡翠珠玑般压弯枝头,空气中弥漫着清甜的气息。游客的惊叹声与丰收的喜悦交织,这座占地5000亩的产业综合体,正轰鸣着乡村振兴的强劲引擎。
渭南葡萄产业园管委会主任王武威介绍,这片沃土始于2009年的耕耘,如今已蝶变为集科研示范、种植加工、休闲旅游于一体的现代农业标杆。“镇域内85%以上的村庄种植葡萄,孕育出50多个专业村。”王武威站在沙盘前介绍。他身后,高标准种植基地向天际延展,智能玻璃温室在阳光下折射着科技的光芒。
作为关中平原东部的传统葡萄优生区,临渭区依托园区核心区5000亩的示范引领,辐射带动全区葡萄种植面积达26.8万亩。年产鲜食葡萄超8000吨、葡萄果酒及酵素等深加工产品400余吨,年接待游客26万人次,这里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鲜食葡萄基地,荣膺“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综合示范基地”“中国—中亚果蔬生产示范园区”“上合组织农业技术国际交流实训基地”等称号。
园区内2000余个葡萄品种争奇斗艳。从5月早熟的“夏黑”到11月晚收的“红地球”,长达半年的采摘期让游客随时可享“葡萄架下的甜蜜”。
如今,“临渭葡萄”品牌价值高达31.27亿元,连续三年跻身亚果会百强榜,并在2023年中亚峰会上惊艳亮相。
驱动这一“甜蜜引擎”的核心是创新的人才发展模式。园区构建了“定向引才精筑技术链、柔性引智激活创新链、产才融合延伸产业链、国际合作拓展开放链”的新范式。定向引进高层次人才攻坚品种选育、贮藏保鲜等关键技术,引进130余个新品种,成功筛选推广6个适宜品种近20万亩;首创的避雨栽培技术推广超30万亩,带动年增收超20亿元,病害发生率降低60%以上;先进的保鲜技术将葡萄贮藏期延长至150~180天。园区科技贡献率已跃升至85%以上。
园区还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改革,依托国家级葡萄试验站(渭南葡萄研究所)、果蔬发酵专家工作站等平台,强化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等机构的校地合作,构建起人才、技术、资源共享的产学研融合联盟。柔性引进顶尖专家30余人,承担省级重点项目5个,推广应用新技术30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其中,“Y”型架、“三带”等重大创新技术已在省内外广泛推广。
生态与效益并举是园区的智慧。依托渭河资源,通过节水灌溉、水肥一体化及现代化种植技术,实现了水肥高效利用与雨水收集,大幅节约传统用水,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之路。
一串串葡萄,不仅串起了产业链,更串起了百姓的好日子。园区探索“科研+企业+农户+基地”的本土人才培育模式,吸引32家涉农企业和合作社入驻,发展100多家产业合作社带动农户增收。5万余户家庭、超15万群众投身葡萄产业,种植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6万元,专业村人均收入超3万元,带动就业超千人。
王武威表示,未来,渭南葡萄产业园将继续强化引擎功能,提升产业现代化水平,深化与周边镇区融合,致力于打造全国闻名的乡村振兴示范标杆。
【责任编辑:王琦】
(原标题:渭河泱泱 大潮滂滂|“甜蜜引擎”驱动乡村振兴梦)
相关知识
《蓦山溪(杨花)》毛滂原文、注释、翻译及赏析、毛滂诗
宋词赏析 毛滂 减字木兰花·曾教风月 留贾耘老
白沙:驱动生态农业 引擎产业振兴
《雨中花(武康秋雨池上)》毛滂原文、翻译、赏析和诗意(雨中花(武康秋雨池上) 毛滂)
砖雕是在青砖上雕出山水、花卉、人物等图案,是古代汉族建筑雕刻中很重要的一种艺术形式,主要用来装饰寺、庙、道观及民居的构件和墙面。如今在中国,砖雕分为多个流派。其
钦州市:以行动学习“引擎”助力乡村振兴“提速”
菏泽大力发展甜瓜、玫瑰等特色种植,甜蜜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江西安福:创新驱动提质增效 赋能乡村振兴发展
《醉花阴(孙守席上次会宗韵)》毛滂原文、翻译、赏析和诗意(醉花阴(孙守席上次会宗韵) 毛滂)
歙县徽城镇:花开成桨 奋楫乡村振兴大潮
网址: 渭河泱泱 大潮滂滂|“甜蜜引擎”驱动乡村振兴梦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229984.html
上一篇: 【银川日报】宁夏农垦万吨葡萄及葡 |
下一篇: 政策红利来袭!柑橘深加工行业迎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