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河北省道地药材 射干》.pdf

《河北省道地药材 射干》.pdf

团体标准

T/HBYY00102—2025

河北省道地药材射干

2025-06-17发布2025-06-17实施

河北省医药行业协会发布

河北省道地药材射干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河北省道地药材射干的来源及形态、历史沿革、道地产区及生境特征、质量特征。

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道地药材射干的生产、销售、鉴定及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

3术语和定义

3.1

射干Shegan

产于河北太行山、燕山半干旱丘陵地区的射干。

4来源及形态

4.1来源

本品为鸢尾科植物射干Belamcandachinensis(L.)DC.的干燥根茎。

4.2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50~120厘米,根茎鲜黄色,须根多数。茎直立。叶2列,扁平,嵌叠状广剑形,长

25~60厘米,宽2~4厘米,绿色,常带白粉,先端渐尖,基部抱茎,叶脉平行。总状花序顶生,二叉分

歧;花梗基部具膜质苞片,苞片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1厘米左右;花直径3~5厘米,花被6,2轮,内

轮3片较小,花被片椭圆形,长2~2.5厘米,宽约1厘米,先端钝圆,基部狭,橘黄色而具有暗红色斑点;

雄蕊3,短于花被,花药外向;子房下位,3室。花柱棒状,柱头浅3裂。蒴果椭圆形,长2.5~3.5厘米,

具3棱,成熟时3瓣裂。种子黑色,近球形。花期7~9月。果期8~10月。

5历史沿革

5.1品种沿革

《荀子·劝学篇》记载:“西方有木焉,名日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本

草衍义补遗》记载射干,行太阴、厥阴之积痰,使结核自消甚捷。又治便毒,此足厥阴湿气,因疲劳而

发,取射干三寸,与生姜同煎,食前服,利三、两行效。又治喉痛,切一片,噙之效。《本草纲目》记

载射干,能降火,故古方治喉痹咽痛为要药。孙真人《千金方》治喉痹有乌翣膏。张仲景《金匮玉函》

方治咳而上气,喉中作水鸡声,有射干麻黄汤。又治疟母鳖甲煎丸,亦用乌扇烧过,皆取其降厥阴相火

也。火降则血散肿消,而痰结自解,症瘕自除矣。《本草经疏》记载射干,苦能下泄,故善降;兼辛,

故善散。故主咳逆上气,喉痹咽痛,不得消息,散结气,胸中邪逆。既降且散,益以微寒,故主食饮大

热。《本草经集注》陶弘景:味苦,平,微温,有毒。主治咳逆上气,喉痹咽痛,不得消息,散结气,

腹中邪逆,食饮大热。治老血在心肝脾间,咳唾言语气臭,散胸中热气。久服令人虚。

综上所述,古人所论之射干与今之鸢尾科植物射干Belamcandachinensis(L.)DC.原植物特征一

致,说明古今药用射干当为同一基原。

5.2产地沿革

秦汉时期《神农本草经》记载射干“生川谷”,仅描述了射干生境,未明确其产地。

南北朝时期《名医别录》首载射干产地,曰:“生南阳田野。”魏晋时期南阳应为今河南南阳、信阳

和湖北襄阳、孝感部分地区,大致是河南熊耳山以南和湖北大洪山以北地区。

唐代《新修本草》沿用《名医别录》记载:“生南阳川谷,生田野。”

宋代《本草图经》曰:“生南阳山谷田野,今在处有之,人家庭院间亦多种植。”说明射干产地除南阳

外,全国多地也有分布,另用“滁州射干”作为射干绘图,证明当时“滁州”产射干较多。滁州为今安徽

滁州的琅琊、南谯、全椒、来安等地。

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引元代《土宿真君本草》曰:“多生江南、湖、广、川、浙平陆间。”

记载射干分布较广,在现今江苏和安徽南部、湖北、广东、四川、浙江均有分布,但类型有紫花(应是川

射干,鸢尾)、黄花(应是现药用射干)和碧花(非射干种),具体射干类型的分布没有明确。

《本草汇言》记载:“多生于江南闽、浙、湖、广平陆间,今在处皆有,园圃庭台多种之。”《本草品

汇精要》曰:“〔道地)滁州。”首次明确射干道地产地为安徽滁州。上述内容表明,宋、元、明、清时期

射干分布地域较广,广布于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湖北、广东等地,并以安徽滁

相关知识

《河北省道地药材 射干》.pdf
福建道地药材现代研究[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王强《道地药材图典(西南卷)(精)》
【特约专栏】什么是道地药材?
菊花道地药材(菊花道地药材产地)
中国道地药材
何谓道地药材
何谓“道地药材”
河北道地药材之金莲花
道地是什么意思?什么是道地药材?常用的道地药材有哪些?

网址: 《河北省道地药材 射干》.pdf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238246.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中药射干现代研究进展
下一篇: 瓜蒌薤白半夏汤原方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