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番鸭呼肠孤病毒病活疫苗创制及应用

番鸭呼肠孤病毒病活疫苗创制及应用

  

完 成 单 位: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主要完成人员:陈少莺,胡奇林,程晓霞,林锋强,陈仕龙,江斌,程由铨,朱小丽,王劭,陈美光

获奖类别、等级:2018年度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1、科学领域及背景

本项目属于预防兽医学领域。番鸭呼肠孤病毒病(俗称番鸭“肝白点病”、“花肝病”等),其病原为番鸭呼肠孤病毒(Muscovy Duck Reovirus,MDRV),是1997年以来在我国福建、浙江、广东、广西等地番鸭饲养区新发的一种烈性传染病,临床上以软脚为主要症状,以肝、脾大量白色坏死点为主要病变,发病年龄7~45日龄,发病率30%~90%,病死率60%~80%,病鸭耐过后成为僵鸭,因病因不明、缺乏安全有效的疫苗,给番鸭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为有效控制该病,在一批国家及省级科技计划项目资助下,项目组经15年努力,在国内外首次创制成功番鸭呼肠孤病毒病活疫苗。

2、主要科技创新

(1)在国内外率先选育出安全性好、免疫原性强、遗传性状稳定的MDRV弱毒CA株,率先明确了CA株在雏番鸭体内分布动态和排毒规律。

(2)在国内外首次创制成功番鸭呼肠孤病毒病活疫苗,2013年获国家一类新兽药证书。首次明确了疫苗生产工艺和各项免疫指标,该疫苗安全并能有效预防番鸭呼肠孤病毒病。

  

(3)在国内外首次探讨了番鸭呼肠孤病毒病活疫苗诱导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机理。

(4)在国内外率先测定了MDRV弱毒CA株全序列,明确了弱毒CA株与强毒株之间的基因组差异。

2015年6月以中国工程院夏咸柱院士为组长的评审专家组一致认为:《番鸭呼肠孤病毒病活疫苗创制及应用》研究设计科学、技术先进、数据客观,是一项创新性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

3、获得知识产权情况

(1)番鸭呼肠孤病毒病活疫苗(CA株)是国内外首创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生物制品,于2008年获农业部临床试验批件(200823),2013年获国家一类新兽药证书(2013新兽药证字41号),同年获农业部生产批准(20131231121)。

(2)活疫苗(CA株)生产检验规程与质量标准,列入农业部兽用生物制品质量标准,生产与检验毒种均已收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

(3)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项,CA株序列登录10个(KJ569574~KJ569583)。

(4)“番鸭呼肠孤病毒病活疫苗创制及应用”获2015年大北农科技奖成果奖一等奖。

  

4、技术经济指标

(1)安全性好:1d雏番鸭注射10羽份,无不良反应;

(2)遗传性状稳定:番鸭体内或同居盲传5代无毒力返强;

(3)免疫效果可靠:免疫后7天攻毒保护率90%以上;

(4)免疫产生期7天、一次免疫即可;  (5)质量稳定-15℃下保存期36个月。

5、推广应用及效益情况

(1)疫苗已转让青岛易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至2016年7月生产销售30322万羽份,新增产值1635万元,新增利税600多万元。

(2)免疫鸭成活率提高30%以上,挽回直接损失9亿多元,尚不包括人工、饲料、药物和疫病造成环境污染等间接损失。 (3)提高了鸭农收入,仅温氏和昌龙公司200多家养殖户,年均户创收10万元,吸引一批农民回乡养鸭创业。

相关知识

番鸭呼肠孤病毒病的诊治
【人民网】世界上首个预防番鸭“花肝病”疫苗福建造
番鸭“花肝病”的预防有哪些?
番鸭主要病毒病及其防控要点.doc
番鸭“花肝病”的病原研究
番鸭的一种新病毒性疾病——花肝病
雏番鸭“花肝病”病原菌药敏性试验
浅谈鸭花肝病的防治
肉鸭的四种“肝病”
鸭子花肝病的症状和原因,预防和治疗鸭子花肝病的方法,鸭子花肝病的用药方案

网址: 番鸭呼肠孤病毒病活疫苗创制及应用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243730.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探秘洞口清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农
下一篇: 苦瓜“破局记”:福鑫苗场“科研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