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幼龄茶园
1. 抗旱保苗
茶苗移枝后应保持根部土壤湿润。若新建茶园连续7—10天未下雨,应根据土壤含水量情况及时浇水。
2. 及时补苗
缺窝断行茶园应采用同品种同规格健壮茶苗进行补植补种,加强管护促其长势一致。补苗品种、方法、时间与新植茶园相同。补植品种须与种植品种相同。
3. 浅耕除草
选择晴好天气,及时采用人工或机械清除行间杂草,沟植茶园结合施肥进行填土,茶沟已经填平的结合施肥进行浅耕,深度15~20厘米为宜。严禁使用草甘膦等除草剂。
4. 科学施肥
追肥:第一次追肥一般在2月春茶萌动前20—30天左右施入,每亩施茶叶专用肥或复合肥20—30公斤/亩,同时配施一定量的磷钾肥;第二次追肥一般在5月下旬前施用;第三次追肥一般在8月上旬夏季采摘后或夏梢基本停止生长后进行。追肥用量一般年亩施纯氮13kg左右或施用茶叶专用肥。
基肥:10月底至11月初结合中耕除草进行施基肥。基肥施用量一般每亩沟施商品菜籽饼150kg(或商用有机肥200kg,或农家肥1000kg),增加施用复合肥40k/亩(N-P2O5-K2O=2∶1∶1或茶叶专用肥)。
施肥距离茶树根颈5—10厘米开沟或打窝施肥,施肥深度10~15厘米,施肥后覆土盖实。
5. 合理修剪
根据茶园茶苗长势情况进行适时整形和修剪。要求:当苗高25—30厘米有1—2个分枝时,离地面15—20厘米处剪去顶部,留侧枝。轻修剪:在上年剪口基础上提高5—10厘米剪去上部枝条。
6. 生态建设
在主要道路、沟渠两边种植行道树,梯壁坎边种草。茶园内宜间作银杏、桂花等林木,可参照《贵州省茶园间作树木及技术要点》。套种与茶树无共生病虫害,具有食、药、饲、肥等经济效益的多年生矮杆草本植物。
(二)成龄茶园
1.科学施肥
施肥可以增加土壤对茶树的养分供应,从而维持茶树正常的生理代谢过程,对茶树产量和品质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加强肥培管理,促进茶树健壮生长,增加茶园有效叶层厚度,建议以有机肥为主施足基肥,辅以追肥、茶叶专用肥或氮磷钾等复合肥。
(1)追肥:主要作用是不断补充茶树营养,促进当季新梢生长,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
施用种类:以速效化肥为主,常用尿素、碳酸氢铵等,在此基础上配施磷、钾肥及微量元素肥料,或直接采用复混肥料或茶叶专用肥。
施用时间:有灌溉条件的茶园可在春茶前进行第一次追肥,一般在2月中旬前施完;第二次追肥在春茶结束后或春梢生长基本停止时进行,一般在5月下旬前施用;第三次追肥在夏季采摘后或夏梢基本停止生长后进行,一般在8月上旬前施用。
施用方法:春茶或夏茶采收结束修剪后,及时浅耕疏松土壤,清除杂草,沿树冠垂直开沟,施肥沟深度视肥料种类而异,移动性小挥发性强的肥料应深施,沟深10cm左右;易流失而不易挥发的肥料可浅施,沟深3~5cm左右。
施用数量:年亩施纯氮13~15kg左右或施用茶叶专用肥。
(2)基肥:在茶树地上部分年生长停止时施用,以提供茶树足够的能缓慢分解的营养物质,为茶树秋冬季根系活动和翌年春茶生产提供物质基础,使根系积累充足的养分,增强茶树的越冬抗寒能力,并改良土壤。基肥应当既含有较高的有机质以改良土壤理化特性,提高土壤保肥力,又要含有一定的速效营养成分供茶树吸收利用。
施用时间:10月底至11月初进行。
施用方法:可结合中耕除草进行,沿树冠垂直投影下位置开沟深施,沟深20~30cm;坡地或窄幅梯级茶园,基肥要施在茶行或茶丛的上坡位置和梯级内侧方位,以减少肥料的流失。
施用种类:以有机肥为主,适当增施复合肥或茶叶专用复合肥。
施用数量:基肥多施农家肥,但施用前必须经过堆制发酵腐熟,施用量一般每亩沟施农家肥1000~2000kg(或商品菜籽饼150~200kg,或商用有机肥200~400kg),每亩增施氮肥10kg左右。
2. 合理修剪
合理的修剪方式可以培养和维持茶树树冠面整齐、平整,调节生产枝数量和粗壮度,塑造理想树型,促进营养生长,延长茶树经济年龄,从而培育出能获得持续优质、高产、高效生产目的的茶树树冠。高产优质茶树树冠要做到:分枝结构合理、树冠高度适中、树冠覆盖度大、枝叶茂密。
(1)生产季轻修剪:在春、夏两季茶季结束后进行,一般在棚面上剪去徒长枝、病虫枝,高度为3~10cm左右,生长旺盛的茶树则减去棚面突出部分,使树冠棚面平整便于下一季茶青采摘,结合浅耕除草、施用追肥同时进行。
(2)冬季封园修剪:在11~12月之间,气温在4℃以上时进行,合理的茶园高度宜控制在70~80cm,高幅比达到1∶1.5~2.0,树冠间距20~30cm,树冠有效覆盖度达到90%的水平,树冠面应有10~15cm的叶层。
(3)受冻茶园修剪:时间应在气温回升不会再引起严重冻害后再进行,修剪深度根据受冻程度轻重不同而异,以剪口比冻死部位深1~2cm为宜。对于受冻较轻如只有叶片边缘受冻的茶树则不必修剪。
3. 病虫防控
实施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确保茶叶生产、质量和茶园生态环境安全,采取生态调控、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理化诱控和科学用药等技术和方法,将病虫害危害损失控制在允许水平,并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植物保护措施。
(1)农业防治:采取适合的农艺措施,减轻病虫危害,及时采摘符合标准的芽叶,提高茶叶下树率;做好茶园管理,合理修剪和施肥;规模化、标准化茶区,全面推行人工除草或以草控草;做好冬季封园,进行修剪、除草、施肥后,可选择采用99%矿物油乳油(有机认证)150 倍+5%氨基寡糖素水剂(有机认证)800倍,或99%矿物油乳油(有机认证)150 倍+0.136%赤·吲乙·芸苔可湿性粉剂(欧盟有机认证)7500倍,亩用药液量60-70kg,进行冬季封园管理。
(2)理化诱控:重点推广昆虫信息素、杀虫灯等防治产品,开发和推广应用植物诱控、食饵诱杀、防虫网阻隔和银灰膜驱避害虫等理化诱控技术。
(3)生物防治:重点应用以虫治虫、以螨治螨、以菌治虫、以菌治菌等生物防治关键措施。构建“茶-林-草-花”的茶园立体、复合生态系统,创造有利于蜘蛛、小花蝽、瓢虫、草蛉、捕食螨等天敌生存和繁衍的条件,充分发挥生物多样性对病虫害的调控能力。开发应用植物源农药、农用抗生素、植物诱抗剂等生物生化制剂应用技术。
(4)科学用药:茶区全面施用符合欧盟标准的低毒低残留农药,优先选择生物源和矿物源农药,严格遵守“贵州茶园禁用农药品种”要求,禁止施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和化学除草剂,严格农药施用备案制度。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掌握防治关键时期和农药安全间隔期,科学合理使用农药。
4. 适时采摘
茶树具有“早采早发、越采越发”的特点,当茶树有5%左右的芽叶达到采摘标准时即可开园采茶,同时注意对茶青的运输管理,做到“轻、透、净、快”。做好产品结构调整,企业和合作社提早谋划好开采时间,提倡少采或不采独芽,多采一芽一叶、二叶、三叶。在倒春寒、冰雹等气象灾害来临之前,要注意及时抢采。
相关知识
贵州省茶园冬季管护见闻
茶园管护
茶园管护技术要点
做好茶园秋冬管护,保障春茶品质提升
不负春光美 茶园管护忙
余庆县:冬季茶园管护忙 蓄势春来茶飘香
竹坪乡:生态茶园管护忙
德化汤头乡:精心管护茶园 确保春茶品质
向阳镇举办秋冬季茶园管护及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
石阡:茶园秋季管护正酣 茶产业提质增效可期
网址: 茶园管护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253483.html
上一篇: 【和美乡村·石阡古村落】龙井乡克 |
下一篇: 构建“三全育人”与“五育”并举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