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花香鸟语水亭幽

花香鸟语水亭幽

花香鸟语水亭幽-广州 兰圃 | 园林景观摄影 建筑摄影作品

浏览量:1217 类型:作品推文 发布时间:2023-06-20 16:15:59 分享:

广州兰圃,位于老火车站、旧交易会附近,初期是植物标本园,1957年才改作专业培育兰花,以后经过不断扩大、修建,遂成为一座名园。

园内建筑仿苏州园林风格:拱门、堆山、砌石、长廊、水榭,根据地势起伏,溪池瀑布,设以石道小桥,植以茂林修竹,使景物交错,小中见大,步移景异。

景点著名的有惜荫轩、春光亭、芳华园、明镜阁等,其中芳华园是中国参加慕尼黑国际园艺展的中国庭园缩景,以占地少而景点多而闻名于世。被评为“最佳庭园”,荣获两项金质奖。


红蕖榭主专门为兰圃作诗:“静境何须远地求,一九兰圃足勾留。画师技巧缩龙寸,名匠心灵布局周。酒绿灯红棉市闹,花香鸟语水亭幽。芳华九畹殊堪对,扳得同心结友俦”。


兰圃自建园之日起,就一直受到朱德、叶剑英、董必武、陶铸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怀。朱德1960年首次来到兰圃,就被这里的幽雅环境所吸引,其后几乎每年都要重游此地,关注兰花的生长情况,甚至还把自己培植的兰花赠送给兰圃,并在此题词留念。


在上世纪 70年代以前,兰圃一直是作为接待来穗的国家领导人和重要外宾的地方,曾前后接待过朱德、叶剑英、董必武、徐向前、邓小平、陶铸、荣毅仁、张爱萍等国家领导人以及尼克松、西哈努克、李光耀、董建华等贵宾。到1976年后,兰圃才正式对普通游客开放。


化直为曲,小中见大。胜在曲,巧在变,妙在小中见大

兰圃原址地形狭长,为使单一的直线形空间,变为多样的曲折的空间,并使游人在空间内的静立视线活动,转化为流动的视线活动,借以丰富园林层次,扩大园林空间的效果。为此,在布局上采用纵横序列的手法来划分景区,从而使观赏线和景区空间化直为曲化单一为多样。观赏者必须通过空间的序列过程,才能看到公园空间的全貌。——“小中见大”的造园佳例。

化有限为无限,扩大园林景域的又一手法

由于园址不大,若敞露公园界墙,就暴露了公园的狭小空间。为了化有限为无限,采用茂林修竹,适当地补以回廊阻隔,把公园界墙全部隐藏。再通过园内绿丛与园外行道树的互相交融在一起,把游人视线引向无限远的地方,达到小园变成无限景域。


空间对比,扩大园林空间

兰圃运用空间对比的手是相当成功的,如兰圃入口景区与园景门洞后的景区,是两个不同情调的园林空间:前者狭长、对称、闭塞一后者宽敞、自然、轻快,通过前者到后者,就会感到后者更开敞(豁然开朗)。

又从小桥流水杜鹃山到春光亭的空间对比:前者半隐半现,后者开朗,(立面层次更丰富)。通过前者的隐现,衬托后者的开朗,使园林空间更感扩大了。

空间渗透,扩大空间层次

兰圃通过形式各异的景门、景窗、通廊、花格、树丛等,从一个空间透视另一个空间的景物,有效地增强和增加了园林空间的层次感觉。这也是小中见大的艺术手法。


视点变化,视感不同、意境无穷。

兰圃通过地形变化来提高或降低游人视点使风景画面发生变幻,从而达到扩大公园空间的感觉。比如,从“小桥流水”的拱桥曲径,行越“杜鹃山”山坳,使行人的视点高低变化,创造不同的视野、不同的景面;又如从“春光亭”沿阶而下钓鱼台到亭下观鱼水榭,亭上俯视水面深渊,临榭者水面似乎湖镜面,一高一低,观感各异,视野范围自然而然扩大了。若观赏对岸(北面)的汉白玉宝塔、竹丛和云天构成仰视的视野,使祖母向天际线无限漫延,使人感到兰圃的园林空间辽阔无边,流连忘返,达到收而不尽、意境无穷的艺术效果。

广州兰圃,一个地处繁忙、喧嚣闹市里的绿洲,面积虽不大,但却集清灵、秀雅、宁静与精巧于一身,是一个值得细细游赏的好地方。

摄影:丘劲锋

文字摘自“百度百科”

#景观摄影 #老建筑摄影 #人文摄影

相关知识

花香鸟语水亭幽
秀水亭社区:创意手工、乐在其中
四时幽赏,四季皆有风景
幽秀华美洋桔梗
?艺谈丨花鸟鱼虫天然趣,高洁幽芳属兰花
明代稀世兰花古本《南中幽芳录》在云南大理发现
初夏的诗句(花草)
园林三宝之“国香”“幽客”兰花诗词歌赋话蕙心兰质第2页
园林三宝之“国香”“幽客”兰花诗词歌赋话蕙心兰质第5页
幽芳尘不濡 秾华贵此生——品读曹文忠的写意兰花

网址: 花香鸟语水亭幽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25383.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多图带你身临其境!这里上百株兰花
下一篇: 白兰花的园林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