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日本花道的历史及现状

日本花道的历史及现状

由于历史上出现的断层,使中国插花艺术停滞、衰落 100 余年。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物质、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大大提高,这门古老的艺术才有幸得以复苏,目前正处于恢复、发展阶段。插花活动恢复及普及较早的城市当数上海、北京和广州。在它们的带动和影响下,不仅已有了全国性的插花组织——中国插花花艺协会和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花卉盆景分会插花艺术专业委员会,而且有 20 多个省市都成立了相应的插花组织,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专业队伍,活跃在全国各地,且举办过多次各种类型的插花活动。这些插花活动的普及,不仅活跃了各地的文化娱乐活动,推动了精神文明建设,而且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及国内鲜切花生产的发展。多地机构还曾与国外插花组织一起进行过观摩展览、表演、讲学、研讨等多种学术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更进一步推进了插花艺术的发展。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插花艺术必将以其绚丽多姿、灿烂夺目的风采,

再现于国际插花艺坛,独领风骚。

日本花道起源于中国,最初是由唐代佛前供花随佛教一起传入日本的。唐代的礼仪、佛前供花以及供花用的青铜花瓶、祭坛器皿等的传入,使日本佛教得以发展,从而也促进了祭坛插花的兴起。日本插花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都以寺庙祭坛插花为主导,仅在僧侣中流行,

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花型严谨而对称。直到 14 世纪,日本的足利义满将军十分爱慕中国文化,举办了花御会(即插花比赛),又仿效中国的“七餐供陈”习俗,兴办了七瓶花赛会,深得将军、贵族们的喜爱,一时在宫廷中盛行。从此,插花便逐渐脱离宗教色彩,步入宫廷、武士、贵族之家,由供花变成赏花,作为庆典和装饰的艺术品。日式插花重视构图美,崇尚自然,常以 7 ~ 9枝花材构图,并用常绿枝叶相配,这便是早期的“立华形式”。15-16世纪以后,日本太平盛世,插花广泛普及,插花技艺得到长足发展,艺术风格有较大变化。除了立华花型的完善之外,还派生出生花花型,由于其多以 3 枝花材构图,作品简洁优雅,故很快得以蓬勃发展。随即插花在日本形成了一定体系,并建立了插花理论,著作也相继问世,新的插花流派多有产生。17 世纪末中国袁宏所道著的《瓶史》传入日本,并在日本发扬光大,为此专门创立了宏道流。以后又有投入花、自由花、盛花等花型的出现。插花更在民间普及和盛行,成为一种教养必备的常识,造型不再拘泥于形式,而更趋向自由构思。

(1)立华。其含义为竖立的花。起源于 16 世纪,成型于 17 世纪第二代家元专好时期。它由 7 ~ 9 枝花材构图,分上、中、下三段插作而成,是一种左右对称而竖立的花型,构图严谨,意念抽象,着力表现山川峻岭、岩石峭壁、溪流山村等大自然的景观之美。每枝花材都有一定的长度、一定的位置、一定的伸展方向和插作次序。各花枝必须插在瓶内,并由此伸出,花脚集中呈圆柱状。立华有传统立华与现代立华之分。

(2)生花。含义为生长着的花。起源于 18 世纪,成型于 19 世纪池坊专定时期。以 3 根主枝为骨架,组成半月形或不等边三角形的不对称花型。选用花材少而精,构图简洁,造型优美,亭亭玉立,充分表现出花材的自然形体美、色彩美与组合之美,同时也充分体现出人们对花草所寄予的情感。生花的 3 根主枝分别象征宇宙间的天、地、人。

(3)盛花。出现于 19 世纪,由小原流创建,是用浅盘花器和插花器插置花材的一种形式,表现自然美观之美。

(4)投入花。投入花的容器,一般其颈项较高,以便花材投入,且不用插花器固定花材,仅将花材靠在容器的内壁或底部使之稳定。投入花对于初学者不易掌握,但对于插花熟练者则得心应手。初学者可以选择自然姿态优美的花材直接投入成型。

(5)自由花。为近期形成的一种插花形式。主张表达个性,表达各种花材自然之美和基本特性。其风格有自然式和抽象式两种。目前,日本花道不仅流派众多,花型有特色,技艺高超,而且活动面很广,其国内上下和世界各地都有日本花道各大流派的分支机构。由此可见,日本的花道虽源于中国,却已演化成日本民族特有的传统

文化艺术之一,并且已经走向世界。

相关知识

《日本的花道.》
浅谈日本花道流派——池坊流
日本的花道和插花常识
小议日本花道|带你走进各色流派与历史(一)
日本花道综述
浅谈花道的由来、历史和组织
日本文化日本花道
日本传统花道文化分享...
日本花道的流派
花道的历史

网址: 日本花道的历史及现状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25645.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关于日本插花文化(花道)
下一篇: 日本早期教育史中的日本花道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