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本草药性汇解116种
紫苏子(《名医别录》)
下载:历代本草药性汇解116种.txt
苏子为唇形科植物紫苏的干燥成熟果实。多系栽培。主产于湖北、江苏、湖南、浙江、安徽、河南等地。原植物生于湿地、路旁、村野、荒地,或栽培。喜温暖湿润气候,以疏松、肥沃、阳光充足的地方最宜生长。味辛,性温。归肺经。功效降气消痰、止咳平喘、润肠。临床用名有紫苏子、炒紫苏子、蜜炙紫苏子、紫苏子霜。
【本草汇言】
《名医别录》:味辛,温。主下气,除寒中。
《药性论》:无毒。主上气咳逆,治冷气及腰脚中湿风结气。将子研汁煮弱良,长服令人肥白身香。和高良姜,橘皮等分蜜丸,空心下十丸。下一切宿冷气,及脚湿风。
《日华子本草》:主调中,益五藏,下气,止霍乱,呕吐,反胃。补虚劳,肥健人,利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
相关知识
历代本草药性汇解116种
历代本草药性汇解(槐花)
历代本草药性汇解
射干(历代本草汇言)
医砭 » 历代本草药性汇解
蝉蜕(历代本草汇言)
射干(历代本草汇言).pdf
石韦(历代本草汇言)
石斛(历代本草汇言)
历代本草药性汇解(天冬)
网址: 历代本草药性汇解116种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283349.html
上一篇: 药性配合作战的经典! |
下一篇: 樟树叶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