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二十四节气篇|小寒:中国传统名花蜡梅的文化魅力

二十四节气篇|小寒:中国传统名花蜡梅的文化魅力

​​图片

二十四节气蕴含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农耕文化和历史的积淀,阐述了人与自然之间独特的时间观念。北京界线分明的四季轮转,不仅带来自然界千变万化的美,更是印证了二十四节气歌所体现的中华民族对自然规律的智慧与观察。 

2024年,让我们随着二十四节气的时间波浪,融合二十四节气的文化内涵,追寻千载自然风物在历史长河中流传下的小秘密小故事,寻找北京植物当下最典型的特征,追寻北京植物的踪迹,体会园林绿化的匠心独运,感受身边的美好。

蜡梅

Chimonanthus praecox

      蜡梅科蜡梅属,是中国特有的传统名贵观赏花木,其栽培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以其独特的神韵、姿态、香气、色彩而著称。蜡梅凌寒傲雪,先春而开,其花冒寒而放,颜色纯黄发亮如用蜡油雕琢而成,清香而不妖艳,高雅而不媚俗,是严冬的一道亮丽风景。

       作为一种落叶灌木,蜡梅通常以丛生的形态出现。其枝干常被修剪成曲枝形、悬垂形、疙瘩梅形等多种形态,展现出其独特的园林价值。

图片蜡梅 何建勇摄于卧佛寺图片蜡梅 何建勇摄于卧佛寺图片蜡梅 何建勇摄于颐和园

        蜡梅的花色以黄色为主,同时包括白色、淡绿色、近紫色及混合色等多种色调。蜡梅香气被形容为“幽远绵长”,常常是暗香浮动、忽隐忽现,给人以幽雅之感。宋代文人黄庭坚曾赞美蜡梅香气:“金蓓锁春寒,恼人春未展,虽无桃李艳,风味极不浅”。

图片'白雪公主'  李庆卫摄图片'大花冬绿' 李庆卫摄图片'紫气东来' 李庆卫摄图片'嫣红'  李庆卫摄

       蜡梅虽名中有梅,却是与梅花截然不同的两种植物,蜡梅属蜡梅科,梅花属蔷薇科。这两种花卉均以在逆境中傲然绽放的特质著称,被视为坚贞不屈的象征。

​     蜡梅与南天竹合称“岁寒二友”,并有“一品九命”、“花中奇友”等美称。

      蜡梅琼枝玉缀,冻蕊盈香,风韵独胜,集秀、雅、洁、毅于一身,在寒冷的冬季迎雪怒放,因而与迎春、山茶、水仙并称为“雪中四友”。

雪中蜡梅 赵世伟摄图片蜡梅 何建勇摄于颐和园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蜡梅在“十大香花”、“十二花仙”、“十二月花神”、“十八学士”等多种典故和称号中占有一席之地。现代社会中,蜡梅更被赋予了侠骨柔情、避邪、喜庆吉祥等寓意,显示其在人们心中的特殊地位。

图片宋 赵佶 蜡梅山禽图

      蜡梅因是腊月开花,时值少花季节故觉珍贵。历代文人雅士纷纷对其赞美有加,留下了众多令人回味的诗篇。

      在这些诗句中,蜡梅的独特美被精妙地描绘和颂扬。

苏轼用 

“玉蕊檀心两奇绝”

 这一生动的比喻来描绘蜡梅,突出了其温柔的色泽与芳香。

杨万里在其七绝诗中

“江梅珍重雪衣裳,薄相红梅学杏装,

渠独小参黄面老,额间艳艳发金光”

点出蜡梅耐寒、色丽的特点;

陈与义欣赏其耐寒和芳香,故有

“岁岁逢梅是蜡花”“熏我欲醉须人扶”

图片清 粉彩菊花蜡梅鹌鹑图瓷鼻烟壶

宋代王梅溪在《蜡梅诗》中,

“非蜡复非梅,梅将蜡染腮。

游蜂见还讶,疑自蜜中来”

巧妙地区分了蜡梅与其他花卉,强调了其作为香花植物和蜜源植物的特性。

郑刚中的《蜡梅》

“缟衣仙子变新装,浅染春前一样黄。

不肯皎然争腊雪,只将孤艳付幽香”

则描绘了蜡梅独特的气质和芬芳的花香。

陈师道在《和豫章公黄梅》中,

“色轻花更艳,体弱香自永。

玉质金作裳,山明风弄影”,

表现了蜡梅娇柔而飘逸的美态。

而黄庭坚在《从张仲谋乞蜡梅》中

“闻君寺后野梅发,香蜜染成宫样黄”

则赞美了蜡梅的花色和甜美的花香。

       这些诗句不仅展现了蜡梅的自然之美,更是将其抗寒、独特的花色与香气等特性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内涵。每一句诗都如细腻的画笔,勾勒出蜡梅独有的风姿,展现了中国文人对这一美丽花卉深深地喜爱与赞美。

图片明 仇英 蜡梅水仙图​​​​

相关知识

二十四节气篇|小寒:中国传统名花蜡梅的文化魅力
二十四节气之“姹紫嫣红花园里”?小寒篇|插花讲堂预告
弘扬二十四节气文化,助力武汉花卉业发展
小寒时节蜡梅香
二十四节气篇|大寒:寒冬绽放的暖意——走近蜡梅的花香
中国传统花卉的十大名花 花卉文化
今日小寒
【云门书院】幼儿园园本课程“二十四节气”之小寒
二十四节气之小寒
颐和园梅花、蜡梅文化展开幕,河南许昌鄢陵蜡梅来做客

网址: 二十四节气篇|小寒:中国传统名花蜡梅的文化魅力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294668.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腊梅花花朵特写图片素材下载
下一篇: 星星点点的淡黄,幽香萦绕——蜡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