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第三章 鸡腿菇

第三章 鸡腿菇

茶的种类 玉米套香菇种植好经验 木耳菜栽培技术 用秸秆生产双孢菇栽培技 黑木耳栽培技术 羊肚菌栽培 金针菇夏季种植技术 食用菌母种简易制作方法 蘑菇生产技术 香菇栽培技术 干猴头菇的挑选常识 羊肚菌简介 平菇的高产栽培技术 食用菌大棚的建造及环境 平菇栽培技术介绍 大白平菇栽培技术及驯化 草菇盛夏种植须六防 夏季平菇高产栽培新技术 食用菌杂菌的简易识别 平菇栽培技术(二) 百灵菇袋料栽培新技术 食用菌高温蘑菇新品种— 金针菇最新高产栽培技术 黑芝麻蜂蜜治兔便秘

第三章 鸡腿菇第一节概述 鸡腿菇,又名鸡腿蘑、牛粪菌,学名毛头鬼伞,隶属于真菌门担子菌纲,伞菌目,鬼伞科,鬼伞属。鸡腿菇是一种野生食用菌,经驯化栽培,成为人工栽培的新菇种。其肉质细嫩,美味可口。鸡腿菇也是药用菌,其味甘、性平,有益脾胃,清心安神,并有明显降低血糖的作用,对糖尿病有一定疗效。河北省的秋季,在肥沃田野、平地及枯叶林地常能采到形如棒槌、个大饱满的鸡腿菇。其基质多为腐烂的秸秆、杂草及畜禽粪。鸡腿菇子实体群生或单生,前期圆柱形,后期呈核形,酷似鸡大腿,故名鸡腿菇。子实体一般长8~15厘米,最长到达50厘米。菌盖白色至浅黄色,初期表面光滑,后期表皮开裂,形成平伏状鳞片。菌柄白色,上细下粗。菌环白色,可上下移动。 近年来,美国、荷兰、法国、德国等相继栽培鸡腿菇成功,鲜菇、干菇、罐头菇均极受欢迎。一、生活条件 (一)营养 鸡腿菇属草腐菌,主要营养物质包括碳源、氮源、矿物质和维生素等。碳源主要有作物秸秆及下脚料等,氮源有各种畜禽粪、麸皮、谷糠、玉米面、豆饼等。无机盐有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钾、硫酸镁、硫酸钙等,食用菌从这些无机盐中得到磷、钾、镁、钙、硫等矿质元素。维生素有VB1、vB2等。鸡腿菇自己不能合成B1,属VB1依赖型,栽培料上必需添加玉米面、麸皮、米糠等以满足其对维生索的需要。 (二)温度 鸡腿菇是中温偏高型菌类,菌丝生长温度为3~35℃,最适生性温度为24~28℃。出菇温度为10~32℃,最适温度15~18℃,在此温度环境下,子实体品质好。低于12℃会冻死,超过20℃易开伞,且开伞后菌盖边缘液化变黑,保鲜期极短。 (三)湿度 培养料含水量以65%~70%为宜。菌丝体阶段空气相对湿度60%~70%为宜,子实体阶段空气相对湿度85%~90%为宜,为喜湿性食用菌。 (四)空气 鸡腿菇是好氧真菌,菌丝体阶段和子实体阶段都必须进行通风换气,菇棚内氧气含量是其增长的重要因素。 (五)光 菌丝体阶段不需要光,子实体阶段需弱光,弱光可使子实体肥胖、嫩白。 (六)pH值 鸡腿菇喜偏酸基质,最适pH为5~6.5pH值调至7~8,以预防霉菌污染。 (七)覆土 · 子实体的发生与生长离不开土壤,只有覆土才能正常中出菇。二、主要栽培品种1.CC谷丰1号 乳白色,丛生或单生,柄短.出菇温度10~30℃,生物转化率150%~200%。2.CC100乳白色,柄短肥大,出菇温度14~32℃,生物转化率150%~200%。3.CF10 个体中等偏大,丛生,不易开伞,鳞片明显,味道鲜美,出菇温度10~25℃,生物转化率150~180%。 4.CC155单生,个体较大,不易开伞,出菇温度13~30℃,生物转化率100%~150%。第二节栽培技术 一、栽培场所及设施 1.半地下小拱棚栽培 挖深30厘米,宽1米的池子(长度不限)上搭小拱棚,即为半地下小拱棚。适合春、秋季栽培。 2.塑料大棚栽培 适合春、秋季栽培,冬季栽培需有加温设备,保证温度在15℃以上。 二、栽培原料 (一)主料选择及质量 主料为秸秆、畜禽粪、麦麸等,秸秆要新鲜、干燥、无霉变,畜禽粪要晒干。麦麸等要干燥、无霉变。 (二)辅料选择及质量 辅料有硫酸镁、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钾、过磷酸钙、硫酸钙、氧氧化钙、尿素等,都必须符合质量标准。 (三)配方 (1)秸秆(小麦秸、玉米秸等)60%,牛粪28%,麦麸7%,尿素0.5%,过磷酸钙I%,石膏1%,生石灰2%。料水比1:1.8。 (2)秸秆(小麦秸、玉米秸等)80%,鸡粪5%,麦麸10%,尿素0.5%,过磷酸钙1%,石膏1%,生石灰2%。料水比1:1.8。 (3)秸秆(小麦秸、玉米秸等)75%,麦麸20%,糖1%,石膏1%,生石灰3%。料水比1:1.8。 (4)金针菇废料60%,秸秆(小麦秸、玉米秸等)30%8%,石膏1%,生石灰1%。料水比1:1.8。 (5)棉籽皮82%,麸皮10%,玉米面5%,石灰2%,石膏1%。 (6)玉米芯82%,麸皮15%,石灰2%,石膏1%。 三、栽培料配制 (一)时间 周年可以配制,春季需10~11天,秋季需8~9天,冬季需14~16天。 (二)场地在周围环境干净的水泥地面上配制。(三)操作方法 (1)农作物秸秆、畜禽粪的处理:将秸秆和畜禽粪用粉碎机(箩的孔径l~1.5厘米)加工成碎料。 (2)堆制发酵:堆制发酵的目的是利用发酵产生的高温促使粪草腐熟,并杀死粪草中的害虫和杂菌,为鸡腿菇的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条件。 堆制发酵的方法:首先将料拌匀,然后建立上宽90~100厘米,底宽150~170厘米的料堆(料堆要疏松,不要拍实)。在堆的中上部、脊部用直径5~6厘米一头尖的圆木棒垂直打5排通气道,通气道的间距30厘米左右。 建堆后,上盖塑料编织片(有保温、保湿、透气、防虫等作用),雨天要盖塑料薄膜,雨后尽快将薄膜去掉。建堆后尽管通气条件较好,如时间较长,中心仍出现无氧发酵区,同时堆的各个部位温度高低不一(上部、内部温度较高,下部、外部温度较低),为使所有堆料都经高温和有氧发酵处理,应进行翻堆。当上部料温达60℃时开始翻堆。翻堆的方法是把上边的料翻到下边,把下边的料翻到上边,把外边的料翻到里边,把里边的料翻到外边,将料尽量抖松,每次翻堆后都打上通气道,盖上塑料编织片。第三次翻堆时,如果料的含水量偏低,可进行补水。第四次翻堆后,在料堆表面喷一次杀虫药。 经上述发酵,优质的培养料应具备以下条件: ①培养料呈棕褐色,无粪臭和氨臭味; ②质地疏松柔软,手握成团,轻轻抖动就能散开; ③pH值7~7.5; ④含水量60%左右,标准为手握培养料,指缝间有水渗出但不下滴; ⑤无任何害虫。 四、接种 栽培用袋以宽25~30厘米,长45厘米为好。将发酵的培养料摊开,待料温降至25℃以下进行接种,装三层料,接四层菌种,接种量为10%~15%。 五、生产管理 (一)发菌期管理1.培养室杀虫、灭菌和栽培袋堆放 栽培袋接种后进入培养室发菌。培养室在使用前应进行杀虫灭菌。栽培袋堆放3~4层,横卧式品字型排列。 2.温度 培养室温度控制在15~20℃(低温发菌,成功率高)。 3.湿度 培养室要保持适宜的湿度,一般要求空气相对湿度60%~70%左右。湿度过大,易发生杂菌污染。 4.空气 培养室要不断通风换气,一般每天通风1~2次,每次30~40分钟。 5.光线菌丝体生长阶段保持黑暗或弱光,强光抑制菌丝生长。 6.定期翻堆与检查杂菌 一般7~10天翻堆1次,保证发菌一致。并检查杂菌菌污染及时处理。 在以上条件下,25天左右菌丝长满菌袋。 (二)出菇期管理 1.建池、覆土 在大棚内南北向挖深10厘米,宽1米(长度不限)的池,浇满水,待水渗后,打一次杀虫药,擞一层石灰粉,进行杀虫、灭菌。将长满菌丝的栽培袋去掉塑料薄膜,横卧式排在池子内,共排三排,菌棒表面喷0.2%的克霉灵溶液,每平方米喷150~200毫升。 覆土的准备:挖取15厘米以下的菜园深层土(粘土壤为好),在水泥地上用孔径2厘米的筛子将土过筛,过筛的土加入5%的石灰渣,同时喷2%的甲醛溶液,然后覆膜2~3天之后,用孔径1厘米的筛子将土过筛(未通过筛的为粗土粒),再用孔径0.5厘米的筛子过筛(未通过筛的为细土粒)。 将入池的菌棒上面覆粗土粒2~3厘米,覆粗土粒后进行调水,一天后再次调水(用喷雾器调水,都以看到土粒发亮为准),使粗土粒含水量达22%。调水之后覆地膜。第五天揭膜透气1~2小时,此时覆土薄的地方,已有菌丝霹出,可补少量的土粒,使整个床面厚薄一致,重新覆膜。 覆粗土粒的第八天,菌丝可布满粗土粒表面的80%~90%,此时可以揭掉膜薄覆细土粒,厚度约1厘米,细土的含水量约12%。 2.出菇期管理 (1)湿度:覆细土粒后,床面暴露在空气中,菇室必须增加湿度至85%~90%,同时增加通风量,促使菇蕾迅速形成。一般覆细土粒后第七天出现菇蕾。 (2)温度:覆粗土粒阶段20~30℃为好。覆细土粒后15~20℃为好。 (3)通气:每天通气1~2次,每次30~40分钟,温度低时中午通风,温度高时在晚上或早晨通风。 (4)采菇后床面整理:出现菇蕾后,一般7~8天子实体发育到柱状后期至梭状前期,要及时采收。采菇后,床面上出现许多菇坑,并残存菇脚和小死菇。要将菇脚和小死菇清除干净,将菇坑填平,然后将床面调水至发亮为止。一般采菇2~3潮,将料、土清出,转入第二次栽培,一般约60天一个栽培周期(从人池到出菇结束),如果有调温设备,一年可栽培4次以上。 (三)注意事项 (1)出菇期间,禁止向子实体直接喷水,只能向空中喷雾。如果子实体上积水,菇体变黄,且易染病。(2)禁止大水漫灌。漫灌会破坏土粒,使菌棒菌口因缺氧而致死,严重影响产量。 (3)要及时采收。鸡腿菇子实体开伞后就变黑自溶,失去食用价值。一定要及时采收。 (4)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因食用菌生产周期短,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会危害人体健康。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也只能在两潮菇的间隙(无菇期)使用。第三节采收及加工(一)采收标准子实体长至8厘米左右,近于柱状后期至梭状前期,即可采收。 (二)采收方法 子实体丛生的,可采大留小,用刀将大的从菌柄基部切下(注童不要摇动其它子实体)。单生的可用手捏住菌柄轻轻旋转拨出。刮去菌柄基部的泥土可鲜销或进行加工。 (三)保藏 采用保鲜薄膜袋在15℃下能保存5~7天。 (四)加工 1.烘干:将鸡腿菇放在烘箱内,开始温度30~35℃,逐渐升到60~65℃,一般1小时升温不超过3℃为宜,直至菌柄、菌盏都烘干为止。使菇体含水量达10~12%。 2.盐渍:先将鸡腿菇倒入5%~10%的盐水中煮沸8~10分钟(以热而不烂为标准)。捞出沥去水分,按100公斤加食盐25~30公斤的比例,以一层盐一层菇,至满缸为度。缸内加煮沸后冷却的饱和食盐水,水面加盖加压,使菇体浸泡在盐水中,10天后倒缸,20天盐渍完成,即可装人包装箱。第四节病虫害防治一、常见病虫害 (一)病害 鸡爪菇是鸡腿菇栽培中危害最严重的一种疾病,其开始似珊瑚菌,在生长前期,其尖端为白色,后期表面布满大量的灰色孢子粉,很像鸡爪,故名鸡爪菇。 (二)虫害 鸡腿菇的主要害虫有螨类和菇蝇、菇蚊等。 (一)鸡爪菇的防治方法 (1)严禁用棉籽壳进行生料或发酵料栽培(用棉籽壳生料或发酵料栽培,极易发生鸡爪菇)。 (2)覆土应用甲醛等进行处理。 (3)每潮菇采收后,应尽快整理床面,将菇脚和小死菇全部清除,在床面喷施多菌灵药液。 (二)菇蝇、菇蚊及螨类的防治方法 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采取以下主要措施: (1)搞好环境卫生,菇根烂菇及废料要及时清除,并远离菇棚(房),培养室、菇棚(房)使用前应进行杀虫。用敌敌畏原液熏蒸(1公斤/100米2),或以稀释200倍的敌敌畏药喷洒地面床面(用量为0.45公斤/米2),关闭门窗熏蒸一昼夜。 (2)菇棚(房)门窗安装防虫网,防止成虫飞入。  (3)菇棚(房)内经常撒石灰粉,以灭菌杀虫。  (三)采后措施  在每潮菇采收后,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如敌敌畏、敌百虫、辛硫磷等)进行防治。( 佚名)

大球盖菇栽培技术-栽培 秀珍菇的栽培技术 连续栽培平菇 如何优质高 高棚层架花菇栽培技术概 茶树菇栽培技术 食用菌菌种生产 食用菌深加工有出路 金针菇瓶栽法 稻麦秸秆培育食用菌技术 用空调制冷生产反季节秀 龙井茶机械炒制工艺流程 食用菌培养料碳氮比的速

分享到:

相关知识

第三章(第四节) 鸡腿菇栽培
第三章 鸡腿菇
鸡腿菇研究报告
鸡腿菇项目申请报告
鸡腿菇规模化种植及精深加工项目(优秀甲级)
鸡腿菇调研报告
鸡腿菇市场研究报告
鸡腿菇分析报告
【鸡腿菇】鸡腿菇的做法
【鸡腿菇炒肉】鸡腿菇

网址: 第三章 鸡腿菇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295323.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鸡爪子蘑菇什么样
下一篇: 鸡腿菇的形态特征 鸡腿菇的正确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