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一种鉴定棉花黄萎病抗性的蛭石沙土无底纸钵定量蘸菌液方法

一种鉴定棉花黄萎病抗性的蛭石沙土无底纸钵定量蘸菌液方法

专利名称:一种鉴定棉花黄萎病抗性的蛭石沙土无底纸钵定量蘸菌液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病理学领域,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鉴定棉花黄萎病抗性的 蛭石沙土无底纸钵定量蘸菌液方法。
背景技术:
棉花黄萎病是世界性的棉花重要病害之一,选育抗病品种是防治棉花黄萎病最 经济有效的措施之一。资源材料和棉花品种的抗黄萎病性鉴定是抗病育种的基础工作。 目前国家棉花品种区域试验以及各省的棉花品种区域试验的抗黄萎病性鉴定,多采用人 工病圃或自然病地进行成株期鉴定,由于棉花黄萎病从6月初开始发病,一直到8月底9 月上旬达到全年发病高峰,因此鉴定周期长达150天左右。而且棉花黄萎病的发生受土 壤菌量、温度、湿度、光照等多种环境条件的影响,土壤含菌量低或遇高温干旱年份, 黄萎病发生轻,感病对照达不到鉴定标准(病情指数40.0 66.7),造成试验失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鉴定棉花黄萎病抗性的蛭石沙土无底纸钵定量蘸菌液 方法。棉花黄萎病是一种土传维管束病害,在大田条件下,一般在6月初棉花现蕾初 期发病,7月下旬盛花期出现发病小高峰,到8月底9月初出现全年发病高峰,而在棉花 的苗期一般不发病。对棉花材料或品种进行苗期鉴定,就要求对棉花进行人为伤根和接 种。因此,棉花的接种时期,接种方法和接种量是苗期鉴定棉花材料和品种抗病性的关 键环节,另外还必须考虑环境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的控制及抗病和感病对照的设置等 因素。根据本发明的鉴定棉花黄萎病抗性的蛭石沙土无底纸钵定量蘸菌液方法包括以 下步骤1)制作营养钵,将蛭石和沙土混勻,装入纸钵中;2)播种并培养棉苗,培育健壮整齐的棉苗是苗期抗病鉴定的最基本要求,也是 保证鉴定准确的前提,利用蛭石和沙土(6 4),制作营养钵,与用灭菌土相比吸水性 好,通透性强,与纯蛭石相比,棉花出苗不带壳,易于管理,可保证棉苗健壮整齐。3)接种病原菌,在棉苗生长至一片真叶平展时,接种棉花黄萎病菌孢子悬浮 液,其中接种浓度为1 5X IO6个孢子/ml、优选5X IO6个孢子/ml,每株棉苗接种2 3mL、优选2mL孢子悬浮液。苗期鉴定中适时适量接种是关键技术之一,棉苗一片真叶 平展是最适宜的接种时期,试验中要时常观察,不可错过。接菌浓度为IX IO6个孢子/ ml 5X IO6个孢子/ml,每钵接种IOml孢子悬浮液,播种后37天(接菌后20天),感 病对照均达到鉴定要求,分别为57.0和59.3,感病对照矫正到50,豫棉21的相对病指为 25.5和23.5 (人工病圃鉴定结果为23.9)。接菌浓度为IX IO7时,播种后37天豫棉21的相对病指为31.1,与人工病圃相比,相对病指偏高,抗耐品种之间的差异缩小,掩盖了 品种的抗病性。因此采用1 5X IO6个孢子/ml的接种浓度,每钵接种10ml,发病快, 抗感对照差异明显(见表1)。在鉴定试验中,要设置合适的抗病和感病对照,抗病对照 和感病对照要差异明显,抗病性和感病性稳定。在以往的人工病圃鉴定中,多年采用耐 病品种豫棉21为抗病对照、冀棉11为感病对照,在苗期鉴定中,同样以豫棉21和冀棉 11为抗病和感病对照,两品种抗感差异明显,抗病和感病性状稳定,是较为理想的对照 品种。棉花苗期抗黄萎病性鉴定对温度的要求较为严格,要求日平均温度26°C左右,适 宜发病的温度为20°C 32°C。鉴定要求有相对较高的湿度,土壤相对湿度为60%以上较 为合适,并且要均勻一致。试验还要求有良好的光照,在春秋季节,日光温室的光照一 般均可达到要求。表1 :不同接菌浓度的发病情况
权利要求
1.一种鉴定棉花黄萎病抗性的蛭石沙土无底纸钵定量蘸菌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作营养钵,将蛭石和沙土混勻,装入纸钵中;2)播种并培养棉苗;3)接种病原菌,在棉苗生长至一片真叶平展时,接种棉花黄萎病菌孢子悬浮液,其 中接种浓度为1 5X IO6个孢子/ml,每株棉苗接种2 3ml孢子悬浮液;以及4)评价棉花黄萎病抗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蛭石和沙土以6 4体积比混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接种浓度为5X IO6个孢子/m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株棉苗接种2ml孢子悬浮液。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植物病理学领域,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鉴定棉花黄萎病抗性的蛭石沙土无底纸钵定量蘸菌液方法。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作营养钵,将蛭石和沙土混匀,装入纸钵中;2)播种并培养棉苗;3)接种病原菌,在棉苗生长至一片真叶平展时,接种棉花黄萎病菌孢子悬浮液,其中接种浓度为1~5×106个孢子/ml,每株棉苗接种2~3ml菌液;以及4)评价棉花黄萎病抗性。本发明的方法具有快速、准确、经济、环保等优点。
文档编号C12R1/645GK102021223SQ20091009278
公开日2011年4月20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17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17日
发明者冯自力, 师勇强, 朱荷琴, 李志芳, 赵丽红 申请人: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相关知识

棉花枯、黄萎病抗性鉴定技术创新与应用
棉花抗病育种
科学网—抗黄萎病棉花品种诞生记
土壤棉花黄萎病菌的分子检测
不同向日葵品种资源对黄萎病抗性的田间鉴定
一种快速简便高通量鉴定小麦赤霉病抗性的方法
逆境鉴定筛选抗性作物的育种方法
GhMPK9基因在提高棉花黄萎病抗病性中的应用
根际微生物多样性与棉花品种对黄萎病抗性关系研究──Ⅰ.根际微生物数量与棉花品种对黄萎病抗性的关系
南京农业大学周宝良团队揭示野生种澳洲棉抗黄萎病新基因RVE2参与JA通路正调控棉花对黄萎病抗性的分子机制

网址: 一种鉴定棉花黄萎病抗性的蛭石沙土无底纸钵定量蘸菌液方法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306728.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负离子粉;电气石;高岭土;碳酸钙
下一篇: 盆栽中能土中掺入石英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