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第7课散文诗二首同步练试题
基础知识过关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跳舞( wǔ ) 膝盖( xī ) 荫蔽( yīn )
林阴( yīn ) 烦闷( mèn ) 莲蓬(peng )
2.解释下列词语或根据所给意思写出词语
(1)祷告:宗教徒向神求保佑。
(2)沐浴:洗澡;借指受润泽;比喻沉浸在某种环境中。
(3)荫蔽:遮蔽;隐蔽;庇荫。
(4)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3.《金色花》作者是印度(国名)文学家泰戈尔(姓名)。《荷叶 母亲》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诗人、女作家 冰心,原名谢婉莹,选自 《繁星》。该诗人的代表作还有《春水》、《寄小读者》等。
4.改正下面句子中的错别字。
(1)走到你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臭到这花香嗅。
(2)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荫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阴。
(3)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篷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蓬。
能力迁移提升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C )
A.并蒂(tì) 嗅到(xiù) 覆盖(fù) 花瑞(ruì)
B.攲斜(qí) 祷告(dǎo) 烦闷(mèn) 亭亭(tíng)
C.匿笑(nì) 沐浴(yù) 菡萏(dàn) 徘徊(huái)
D.姊妹(zǐ) 繁衍(yán) 遮拦(zhē) 花瓣(bàn)
【答案】C
【解析】A项中的“蒂”应读dì;B项中的“攲”应读qī;D项中的“衍”应读yǎn。
2.用“/”划分诗句的朗读节奏。
(1)我 要 悄 悄 地 开 放 花 瓣 儿。(两处)
【答案】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
(%1) 白 瓣 儿 小 船 般 散 飘 在 水 面。(两处)
【答案】白瓣儿/小船般/散飘在水面。
3.仿照示例,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示例:母爱是儿女离家时亲切的叮咛,那份牵挂陪伴我们远行;母爱是儿女酣眠时细密的针脚,那份辛劳陪伴我们入梦;母爱是儿女童年时风雨中的接送,那份呵护陪伴我们成长。
4.下列不能体现孩子对母爱的回报的一句是( D )
A.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B.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C.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D.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在线精读演练
1.课内精读
金 色 花
泰戈尔
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
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阴,走到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当你吃过午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我便要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小孩子的影子吗?
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个故事给我听。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1) 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跟妈妈嬉戏,“我”做了几件事?你能猜到“我”这样做的用意吗?
【答案】三件事:①悄悄开放花瓣,让妈妈看到,得到美的享受。②放出花香,让妈妈闻到,心情舒畅。③投影在妈妈所读的书页上,也可能是给妈妈遮阴,也可能是故意引起妈妈的注意。
【解析】此题考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要点的能力。文中简短的文字中,1﹣2两个自然段,写变成花儿的孩子想静悄悄的开放,给母亲一个意外的惊喜。3﹣4自然段,写花释放芳香,想让母亲心情舒畅。5﹣﹣6自然段,写要把自己的影子偷到妈妈所读的书页上,引起妈妈的注意力。
(2)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妈妈是在骂孩子吗?她真实的意思是什么?你认为朗读时要读出怎样的语气?
【答案】不是,她真实的意思是见到了孩子很高兴,估计刚才是孩子调皮好玩去了,才没找到他。朗读时,要读出一种惊喜嗔怪的语气。
【解析】此题考查读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能力。她的真实意图可以从全文的内容和文章的主旨分析出。这篇精短的文章,作者主要歌颂的是母爱的伟大。随意,妈妈所谓的“骂”其实是爱的表现。在朗读这个句子的时候,一定要读出找到孩子的惊喜及嗔怪的语句。
(3)用心体会并写出下列诗句所蕴涵的情感。
“我不告诉你,妈妈。”
【答案】孩子撒娇,做了好事不让妈妈知道,一方面是调皮、天真,一方面是自己所做的事跟妈妈的爱相比,并不值得一提。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分析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分析上下文的情节和内容,这句刻画孩子的语言描写,表现了孩子的调皮、天真的性格,侧面透漏出母爱的真挚。
(4)这个孩子想变成金色花,如果你也可以变,你会变成什么来报答母亲?为什么?
【答案】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阅读的感悟能力。答案不唯一。只有结合自己的感受和经历来谈即可。
2.课外拓展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下列小题。
一窗牵牛花
风中箫
十五岁的她,叛逆、倔强,沉迷网络游戏,经常逃学去酒吧,还跟社会上一些人有了来往,不管母亲怎样苦口婆心地劝说,甚至哀求打骂,都无济于事,她依然如故。母亲毫无办法,常常暗自垂泪。
那次她逃学跟一帮朋友去爬山,偏找没路陡峭的地方走,结果摔下山来。所幸并无大碍,只是右腿骨折。打上石膏,医生说,需躺在床上静养三个月,右腿不能乱动,更不能下床。
病房里静悄悄的,她那些朋友早不见了。她躺累了,挣扎着想起身,腿却钻心地疼,只能再躺下不动。她想抬一下右腿,又是一【 】疼袭来,她心里忽然漫过无边无际的恐惧,反复纠缠着母亲问:“我的腿是不是再不能走路了?”母亲一遍遍耐心地跟她说:“会好的,你躺着别动,过几天就能下地走路了。”她哪里受过这样的苦呢,嚷嚷着难受,发脾气,摔东西,哭闹不休。母亲日夜守着她,像照料婴儿般呵护着她。
因为疼痛和难受,病房里的时光,慢成了黑白的长镜头,昼夜似乎都已不再分明,她觉得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煎熬。
母亲把家里的君子兰搬了来,放在病房的窗台上。母亲说,这是你十岁时从外婆家搬来的,刚开始你勤快地天天浇水,差点浇坏了……她转过头,望一眼那苍绿的君子兰,摇摇头说,不记得了。
几天后,从君子兰旁边拱出两片小小的嫩叶儿,探头探脑的。开始让人以为是棵小草,随着叶子渐渐长大,母亲冲着她惊讶地说,原来是一棵牵牛花啊。她侧头望过去,细细的茎蔓,嫩绿的叶子,看上去倒有些惹人喜欢。母亲找来一根竹竿插上,纤细的茎蔓便顺着竹竿向上攀爬着。白的墙,白的床单,那一【 】新绿格外引人注意。
牵牛花的茎蔓攀着竹竿一圈一圈向上爬,她一圈一圈数着,1.2.3……她想起了蹦跳着一级级数台阶的快乐,想起了走在阳光下轻快自在的感觉。她第一次意识到,原来,她曾经拥有那幺多快乐和幸福。
她渐渐安静下来,不再乱发脾气,不再吵嚷哭闹。
早上醒来,她的眼光,常不由自主地望向窗台,心里满是期待:牵牛花的蔓又长高了没有?当然每一次她都不曾失望。纤细的茎蔓那样有力,直爬到竹竿的顶端,伸出毛茸茸的触角张望着。母亲用竹竿搭了个小花架,它顺着爬了上去,把一个窗台缠绕得绿意盎然。
寂静的病房里,她安静地望着窗台上的牵牛花。以前,她见过路边的牵牛花,但她从来不知道,牵牛花的藤蔓是如此蓬勃,每时每刻都在向上飞快地生长,不知疲倦。每天清晨,它都会让她惊异,呀,又长高了。
牵牛花的蔓牵着她的目光,茎蔓攀到哪儿,她的目光就追到哪儿,心,也跟着柔软细腻起来。牵牛花每抽出一片新叶子,她心里就会生出一些小小的欢喜和期待。
她再也数不清牵牛花的蔓绕了竹竿多少圈,只看到,每一片叶子,都朝向窗外的阳光。
牵牛花开的季节,她已经可以下床走动了。她回学校认真读书的样子,如一朵悄然开放的牵牛花。
多年后,她接母亲来家里住,母亲看着满阳台的牵牛花,笑:“怎么都是牵牛花?”她笑:“喜欢啊。”她忽然想起问( )( )那年,那盆君子兰一直都放在室内,怎会长出牵牛花啊( )( )母亲淡淡地说:“我特意种上的。”
她愣在了一旁,心里缠绕的都是那一窗浓绿的牵牛花。
她记得,就是从那时起,她懂得了感恩,学会了珍惜。
1. 在文中【 】内填写恰当的量词。
【答案】阵 抹
【解析】考查填写量词的能力。腿的疼痛袭来自然用“一阵”来修饰,且有“阵痛”一说。形容“新绿自然用“一抹”,“一抹”:一条;一片。如一抹夕照;天边一抹晚霞等。这里形容“新绿”也很恰当。
2.在文中( )内填写恰当的标点符号。
【答案】 “ ? ”
【解析】考查表达符合的使用。“她忽然想起问”后肯定得加顿号,以表示提蹲。然后是人物说的话,所以要加引号。人物所说的话“怎会长出牵牛花啊”是个问句,所以这个问句后要加问好且要放在引号内。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她”性格变化的过程。
【答案】叛逆、倔强、乱发脾气;安静下来,不再乱发脾气、不再吵嚷哭闹;懂得了感恩,学会了珍惜。
【解析】分析人物的性格变化首先对文章的情节进行简单的概括,然后从事件中分析人物的性格,注意抓住文中的解释下列词语或根据所给意思写出词语语。人物的性格变化是由情节决定的,是随情节的变化而变化的。所以一定要读懂情节。如此题第1段点出“十五岁的她,叛逆、倔强。沉迷网络游戏”;看到了牵牛花的茎蔓特点,进而“她渐渐安静下来,不再乱发脾气,不再吵嚷哭闹”;最终因为“心里缠绕的都是那一窗浓绿的牵牛花”,使得“从那时起,她懂得了感恩,学会了珍惜”。可从文章中提取关键词语作答即可。
4.简要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牵牛花的蔓牵着她的目光,茎蔓攀到哪儿,她的目光就追到哪儿,心,也跟着柔软细腻起来。牵牛花每抽出一片新叶子,她心里就会生出一些小小的欢喜和期待。
她再也数不清牵牛花的蔓绕了竹竿多少圈,只看到,每一片叶子,都朝向窗外的阳光。
【答案】从动词、形容词入手,能举例赏析。
【解析】考查对文中词语的理解和把握。牵牛花是植物,不会真正地牵“她”的目光。这里一方面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了牵牛花的状态;另一方面也写出了牵牛花对“她”的吸引力。答题时首先要点明描写景物的方法,然后在文中找到语句的位置,结合上下文情节内容,体会语句所表现的人物情感倾向,即“她”对牵牛花的喜爱、迷恋之情。
(%1) 她回学校读书的样子,如一朵悄然开放的牵牛花。
【答案】从比喻句入手,说出本体、喻体的相似点,赏析“悄然开放”。
【解析】考查修辞手法的类型及其表达效果。“她回学校读书的样子,如一朵悄然开放的牵牛花。”从“如”可知此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她回学校认真读书的样子”比作“一朵悄然开放的牵牛花”,无非是为突出痊愈的“她”读书的认真,表现了“她”努力向上的精神状态,给人无限的力量与希望。这两个句子,可从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动词的运用、语句的形式等角度进行赏析。
5.说说你对文中画波浪线句的理解。
她愣在了一旁,心里缠绕的都是那一窗浓绿的牵牛花。
【答案】“愣在了一旁”,是因为她没料到那改变了她人生轨迹的牵牛花竟然是母亲特意种下的,直到现在“她”才明白母亲为了她的成长付出了怎样的苦心;“心里缠绕的都是那一窗浓绿的牵牛花”一句,一方面是说她回忆起了母亲为了改变她“特意种下的”牵牛花,另一方而说明此刻她心里“缠绕”的是母亲那浓浓的母爱。
【解析】考查对文章重要语句的理解。答此题首先要读懂上下文的情节内容,最好把握了文章中心后再考虑答案内容。“她愣在了一旁,心里缠绕的都是那一窗浓绿的牵牛花。”赏析这句话时,可把此句分为两部分来答:先根据具体语境答出“她愣在了一旁”的原因;再根据文章的中心也就是“母爱”来答出“心里缠绕的都是那一窗浓绿的牵牛花”所蕴含的深刻意蕴。
6.你认为文中的母亲具有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回答。
【答案】这是一个充满智慧的母亲;面对叛逆的女儿,母亲没有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而是用别具一格的方法耐心引导她,鼓励她;母亲用母爱帮助女儿度过了成长的叛逆期。
【解析】这是一道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人物性格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如此题从母亲用别具一格的方法(让“她”从牵牛花中汲取力量,获得新生)耐心引导她鼓励她的情节,即可概括出她是一个充满智慧的母亲。所以一定要读懂情节与描写。
【点评】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应该首先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肖像和其它侧面的描写中指出人物的性格,然后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即列举文中反应该性格特征的事例。注意主要性格和次要性格的区分,要概括和文章的主要情节相关的和文章的主旨行相关的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合、不要相互包含,答题不要只简单的回答性格特征。
核心素养培优
每年的母亲节,你所在的年级都要举行一次专题班会,今年班会的主题是“耳边响起母亲的叮咛”,请你参与这次活动。
1.【活动一:名言集萃】年级组将在走廊橱窗里展示同学们搜集到的有关“母爱”的名言,你提供的两则是:
【答案】① 父母者,人之本也。(汉司马迁) 父母者,人之本也。(汉司马迁)
②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三字经》)
【解析】本题考查名言名句的积累。根据活动的内容与平时的积累,给出合适的名句即可。如: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2.【活动二:短评比赛】来自山东的徐佳鑫同学创作的《山里母亲》荣获一等奖,请你以评委的名义写上几句“获奖理由”。(40字左右)
母亲这辈子只识三个字,那是她的名字。母亲这辈子只做一件事,那就是劳动。母亲这辈子只有一个愿望,那就是让三个孩子走出这山。母亲这辈子唯一的欣慰,那就是她的孩子秉承了她的执着和坚韧。
【答案】示例:对母亲的崇敬与爱戴源自内心,文字的质朴和真切更增加了情感传递的力度。
【解析】本题考查获奖评语的拟写,根据人物事迹,分析人物的精神品质,用简洁的语句加以肯定或赞美即可。
3.【活动三:真情描述】八年级(2)班别开生面地邀请了各位同学的母亲来班级参加“耳边响起母亲的叮咛”互动活动。张小羽创作的剪纸画(如图)赢得了所有人的喝彩。
【答案】活动三 示例:我深情地望着妈妈,她的眼光就像磁石一般,她的话语也始终萦绕在我的耳畔:孩子,困难能让你坚强,苦水能让你成长!今后的人生路上,有话就对我说,有泪就向我流,有苦就跟我诉吧。无论什么时候都别忘了,有一个爱你的妈妈--在看着你成长!
【解析】本题考查图画的观察与表述能力。首先要仔细观察图画,画中是母亲变腰与女儿的深情对视;然后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的语句表述出这感人的画面即可。注意题干中的要求,一定要使用上两种修辞方法。
相关知识
《晚春》2021年语文部编版七年级古诗词过关宝典.pdf
第7课《散文诗二首——金色花》教学设计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再塑生命的人》微课 知识点=导学案
部编版初一上册语文教学计划(通用5篇)
第7课《散文诗二首》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学期语文第2课《落花生》同步练习c卷.doc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和第六单元课时练习课课练随堂练习含答案
2.7 散文诗二首 金色花 同步练习(含答案)
【精品解析】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 1.4 芽的发育、花的结构和植物的生长时期(第3课时) 同步练习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15 自相矛盾课时练
网址: 初一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第7课散文诗二首同步练试题答案解析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313487.html
上一篇: 北师大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1.1《 |
下一篇: 石榴花开映八桂 医脉相承聚同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