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菊谱的流传与发展 0 植物类,凡盐草或花 光谱记录主要记录特定事物的起源、形式、类别、特征、优雅和有趣的事物及其他相关文学作品,并附上美丽的插图。它属于四类子部的“光谱记录”。花卉谱录属于农学谱录的一个分支,根据其体例、叙述范围和对象的不同可分为3类:(1)通谱类花卉专书,收录多种花卉于一书,再分门别类地叙述,如北宋周师厚《洛阳花木记》、清陈淏子《花镜》等;(2)专谱类花卉,只记一种花卉,如宋欧阳修《洛阳牡丹记》、明张应文《罗钟斋兰谱》、清杨钟宝《瓨荷谱》等;(3)一些农书中收有的花卉内容,如明王象晋《群芳谱》。本文研究的对象属于第二种,其名称虽有“谱”、“录”、“记”、“书”、“志”、“说”的不同,但这几个字意义大体相通,其共同特点就是以某一种或某一类花卉作为记述对象。为简约起见,这里用较为常见的“谱录”统括之。所谓“菊花谱录”主要指的就是各类菊花专志。 菊花谱录是我国所有古代观赏植物谱录中数量最多的,其他数目较多的花卉专谱是兰谱(43部)和牡丹谱(34部)。菊谱中不但包含了菊花品种的记载、栽培技艺的心得,还有许多关于菊花应用、欣赏的记载,内容十分丰富。研究菊谱,对于认识菊花作为观赏植物的发展历程,理清我国菊花品种的演化发展过程,探讨我国菊花文化的渊源都有重要的意义。 1 菊谱的保存 1.1 菊谱的版本和作用 了解菊谱存世状况是研究菊谱的基础。此前学者们对于菊谱存世状况的研究情况如表1所示。 各位学者对于菊谱总数的说法不尽相同,王毓瑚所统计的要明显少于另外三家。之所以有误差除了作者确实有一些疏漏之外,还有版本的原因,因为有些研究者依据的版本将两种菊谱合在一起,而有些研究者依据的是单行本。如《问秋馆菊录》和《霜圃识余》两部菊谱,是同一作者不同时期的两部著作,有的版本合为一部,有的则分开单行。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某些谱录为品类诗谱或画谱,园艺科学的成分不高,所以有的学者认为不应算做菊谱。 本研究的考证年代自第一部《菊谱》(《刘蒙菊谱》)问世到清朝为止,所指的“菊谱”是一个较为广义的概念,即除了严格意义上的品种谱录,凡专门以记载菊花为主体的栽培技术、诗文传说、图画等著作都算做菊谱。理由是后者如专讲菊花栽培的著作虽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谱录”,但考虑到菊花(Chrysanthemum×morifoliumRamat.)是栽培创造的园艺植物典范,菊花本身就是杂交起源,如果没有栽培则很难谈到菊花,所以菊花栽培类的专著也应包含在菊谱的范畴里。而对菊花功能的认识和菊花的鉴赏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菊花品种的演化发展。另外艺文部分的内容也是中国菊文化的集中体现,是今天值得我们珍视和研究的菊文化材料。由于本研究主要关注的是菊谱的内容,版本情况不在考证范围之中。对于个别著作如《槜李屠氏艺菊法》为《渡花居东篱集》中的“艺菊细叶十要”部分,则不算在菊谱总数中。 1.2 清代菊谱的出现与发展 经过对上述文献统计的菊谱数量归纳整理,并与中国国家图书馆(文津馆)的古籍藏书、古今图书集成(草木典·菊部)以及其他相关文献的核对考证后得出:现存的、记载于书目的或被其他文献引用过的菊谱计有68种,存世的有45种。除元代外,从北宋首次出现菊谱以来,随着朝代的推进,菊谱出现的数量逐步增多,存世比例也逐步升高(表2)。 另外,本文作者还对上述菊谱进行了成书时间、作者、地域、卷数、内容结构、谱录类型的考证,详细情况见附表。 2 菊谱的风格和分类 2.1 根据菊谱的内容分类 由于如此众多的菊谱写成于不同的时代,而著者的背景又有很大差别,加上这类书籍本身就是出自作者个人的经验心得,并无严格的体裁格式限制,可以想像其体例和所论述的角度方式会有很多差别。从晚期较为成熟的著作看,菊谱的体例大致包含: (1)序:往往不止一篇,分为自序和亲友或学生所做的序言。自序中一般会介绍著菊谱的原因,其中往往包含很多欣赏菊花的思想;自己和菊花结缘的经历;所记菊花的来源;等等。还有一些作者在序言中对前人所著的菊谱做了总结和点评,间或还有菊花栽培方面的内容。而旁人的序言大多是赞扬作者的爱菊之情令人感动,人品有如菊花般清高脱俗之类。 (2)凡例或例言:类似今天的“编前语”或“说明”,内容涉及很广,都是作者特别要订正或强调的。 (3)正文:按菊谱的内容可分为品种谱、栽培技艺谱、画谱、品类诗谱、综合谱(一般都包括品种介绍、栽培方法、有关菊花的文艺作品等),各类的特点见具体章节。 (4)补遗、后序(跋):一般是在作者写完正文后的时间里又发现的新种补充或作者对一些菊花品种、用途辨别或种植方法耳闻有不同说法的讨论。 关于具体每个菊谱各自含有哪些部分详见附表 “内容结构” 一栏。 2.2 菊谱类型的总结 综合考证的结果发现:菊谱主要有如下类型:品种谱、栽培技术谱、画谱、品类诗谱和综合谱。 2.2.1 “品”
相关知识
中国古代菊谱的流传与发展.docx
中国古代菊花谱录的园艺学研究
探究中国古代花艺,它的艺术与发展,及其分类与特点
中国古代花卉著作
浅谈中国古代花草文化与传统医学的关系研究
泾博课堂|“花落花开最有情,间将笔墨谱花名”——中国古代的花语
葛小寒:交往与知识:明代花谱撰写中的两个面向 |【学术研究】
中国古代插花艺术的三部名著介绍
中国古代菊花栽培技术概况及其现代价值
中国古代花卉饮食研究.pptx
网址: 中国古代菊谱的流传与发展.docx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31722.html
上一篇: 植物的变化过程 |
下一篇: 稀奇古怪的植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