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上海10月10日电(记者 李荣)由上海农业科学家培育成功的节水抗旱稻,如今已经在国内主要水稻产区得到推广。据最新召开的长三角节水抗旱稻发展论坛上传出的信息,节水抗旱稻种植面积的扩大,正助推水稻传统种植方式的优化和改良。
据了解,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罗利军研究员团队于10年前提出了发展“节水抗旱稻”的理念,在抗旱性增强的前提下,改变传统的水稻生产长期淹水栽培方式,采用旱种旱管等栽培模式,大幅度减少灌溉用水,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减少面源污染,大幅度减少稻田温室气体排放量。
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在理论与品种选育两方面进行了长期的研究,目前已取得了重要的进展。育种以当前水稻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的品种为基础,导入陆(旱)稻的节水抗旱特性,培育出既高产优质又节水抗旱的节水抗旱稻,至今共计审定17个相关品种,包括籼型常规节水抗旱稻、粳型常规节水抗旱稻、籼型杂交节水抗旱稻和粳型杂交节水抗旱稻4个系列。
上海已建立了节水抗旱稻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平台,并联合全国18家种业研发、生产、销售单位和配套企业组建“节水抗旱稻产业联盟”,加强技术集成配套和节水抗旱稻示范推广网络建设,建立和不断完善节水抗旱稻技术服务体系,探索形成了节水抗旱稻旱种旱管、水种旱管、机械旱条播等多种轻简化种植模式和“果树+稻”“蔬菜+稻”等复合种植模式。
目前,除上海以外,节水抗旱稻的主要示范推广区域已经全面涵盖安徽、湖北、江西、湖南、河南等主要水稻产区,在浙江、江苏、福建、广西、海南、四川、贵州等地也有良好的示范推广效果。此外,在越南、缅甸、巴基斯坦、老挝和非洲的乌干达、加纳、马达加斯加等地已经展开了实质性的推广工作。近年来累计推广的节水抗旱稻种子已接近1000万公斤。
相关知识
“节水抗旱稻”在我国和非洲种植推广,关于它的科普故事书出版了
走进田间地头,体验“稻”法自然,2024科学之夜“打卡”节水抗旱稻
沪明情深 | 从上海走向全国的节水抗旱稻,为何把建宁作为种子生产的“最重要基地”
在沙地上种水稻,灌溉还能靠降雨?华农科技“加持”,节水抗旱稻首次大规模亮相广东
富阳节水抗旱稻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
2024科学之夜 和节水抗旱稻的一场“亲密互动”
“稻坚强”来了 节水抗旱水稻在成都亩产过千斤
育种家罗利军:从上海出发,种全国的田
荒地、旱地、盐碱地来者不拒,沪育节水抗旱稻技向1亿亩“边际土地”要产量
廊下万亩粮田探索“生菜-节水抗旱稻”轮作 让农村土地升值,让农民腰包增值
网址: 上海科学家培育的节水抗旱稻在国内多个水稻主产区推广——人民政协网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318877.html
上一篇: “八月香”雪花粳开镰 节水抗旱品 |
下一篇: 苗圃节水抗旱四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