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药用植物栽培学(第3版)

药用植物栽培学(第3版)

本书是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出版的全国高等院校中医药现代化示范教材和2009年7月出版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药用植物栽培学》基础上的修订第3版。

全书共分总论、各论、附篇及附录四大部分。总论部分共9章,主要介绍药用植物栽培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等内容。各论部分按入药部位分为6章,从植物学形态、生长习性、繁殖方法、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留种技术、产地加工及贮藏和运输等方面,详尽地介绍了具有地区和用药代表性的36种常用药用植物规范化栽培技术。附篇和附录放在数字课程中。附篇部分为本书的特色之一,考虑到我国各地因自然条件和栽培条件不同,药用植物栽培种类亦不尽相同的具体情况,参照各论格式又补充收载了48种药用植物的规范化栽培技术内容;附录收录了国内外有关药用植物生产的法规和条例。此外,数字课程还收录了大量与本书有关的彩色图片,供教学时选用。

本书主要是作为农林和中医药高等院校中药、药用植物或相近专业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同时亦可供有关中药材生产经营、中药资源开发利用及其他经济植物研究和生产的专业技术人员参考。

前辅文总论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药用植物栽培学的性质、研究任务及特点一、药用植物栽培学的性质二、药用植物栽培学的研究任务三、药用植物栽培学的特点第二节 药用植物栽培的历史和现状一、国外药用植物栽培概况二、我国药用植物栽培历史二、我国药用植物栽培历史三、我国药用植物栽培现状第三节 药用植物规范化生产和发展方向一、中药材GAP概送二、药用植物栽培的发展方向第四节 我国药用植物的种类及分布一、我国药用植物资源概况二、我国主要药用植物的分布第二章 药用植物栽培学理论基础第一节 药用植物生长与发育一、药用植物营养生长二、药用植物生殖生长三、植物发育理论四、花芽分化类型五、植物的生命周期及生长发育过程六、植物生长发育相关性第二节 影响药用植物生长发育的环境因子一、温度二、光照三、水四、土壤五、微生物第三节 药用植物群体结构及群体生态一、群体结构二、药用植物群体的层次结构与光能利用三、影响药用植物群体结构及生长的因素第四节 药用植物产量与品质形成一、药用植物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二、药用植物品质及其形成第三章 种植制度与土壤耕作第一节 种植制度一、种植制度的含义与功能二、药用植物(作物)布局三、复种与熟制四、间作、混作及套作五、轮作与连作六、农业生物多样性原理及应用第二节 土壤耕作一、土壤耕作原理二、土壤耕作制度三、土壤耕作技术四、土壤修复技术第四章 药用植物繁殖与良种繁育第一节 药用植物营养繁殖一、分离繁殖二、压条繁殖三、扦插繁殖四、嫁接繁殖第二节 药用植物种子繁殖一、种子的采收二、种子的寿命与贮藏三、种子品质的检验四、种子的休眠五、播种前种子的处理六、播种第三节 药用植物的良种繁育一、良种繁育的意义及任务二、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及防止方法三、建立良种繁育制度和扩大良种的数量四、良种常规有性繁育五、良种生物技术繁育第五章 药用植物田间管理第一节 草本药用植物田间管理一、间苗、定苗、补苗二、中耕除草与培土三、肥水调控四、灌溉与排水五、植株调整六、人工授粉七、覆盖与遮阴八、抗寒潮、霜冻与预防高温第二节 木本药用植物田间管理一、密度调整二、土壤管理三、中耕除草四、调控肥水五、整形与修剪六、自然灾害的预防第三节 药用真菌类田间管理一、药用真菌生长发育的营养条件二、菌种分离三、菌种保藏四、菌种的衰退与复壮五、药用真菌的人工栽培第六章 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及农残控制第一节 药用植物病害一、药用植物病害的症状二、药用植物病害的主要病原三、药用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和流行第二节 药用植物虫害一、昆虫的主要形态特征二、昆虫的繁殖和发育三、昆虫的生活习性四、虫害的发生与环境条件的关系第三节 药用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一、药用植物病虫害的发生特点二、药用植物病虫害的防治策略第四节 药用植物农残与有害重金属控制一、药材农药残留量的控制二、药材有害重金属的含量控制第七章 药用植物引种驯化与野生抚育第一节 引种驯化与野生抚育的概念及意义一、药用植物引种驯化与野生抚育的概念二、药用植物引种驯化与野生抚育的意义第二节 引种驯化的理论和方法一、引种驯化的基本理论二、药用植物引种驯化的主要任务三、药用植物引种驯化的基础研究四、引种驯化的基本方法五、药用植物引种驯化技术第三节 药用植物野生抚育一、药用植物野生抚育的基础研究二、药用植物野生抚育的特征三、药用植物野生抚育的应用范围四、药用植物野生抚育的基本方式五、药用植物野生抚育实例介绍第八章 药用植物的采收加工第一节 采收一、采收时间二、采收方法三、各类药用植物的采收第二节 产地加工一、产地加工方法二、各类药材的加工三、中药材产地加工注意事项第三节 包装与贮运一、中药材包装二、中药材贮运第九章 现代农业技术在药用植物生产上的应用第一节 药用植物设施栽培技术一、设施栽培发展动态二、设施栽培技术要求三、设施栽培在药用植物生产上的应用第二节 药用植物机械化生产技术及精准农业一、农业机械化生产发展动态二、机械化生产技术在药用植物生产中的应用三、精准农业及其在药用植物生产中的应用第三节 药用植物有机栽培技术一、有机栽培发展动态二、药用植物有机种植对生态环境的要求及栽培技术特点三、药用植物种植的有机认证第四节 生物技术在药用植物生产上的应用一、应用生物技术开展药用植物快速繁殖、资源保护二、应用生物技术进行药用植物种质改良三、应用生物技术生产次生代谢物各论第十章 根和根茎类第一节 人参第二节 三七第三节 川芎第四节 丹参第五节 乌头(附子)第六节 天麻第七节 牛膝第八节 半夏第九节 甘草第十节 白术第十一节 白芷第十二节 地黄第十三节 当归第十四节 泽泻第十五节 桔梗第十六节 浙贝母第十七节 菘蓝(板蓝根)第十八节 黄芩第十九节 黄芪第二十节 黄连第十一章 全草类第一节 广藿香第二节 北细辛第三节 肉苁蓉第十二章 果实和种子类第一节 山茱萸第二节 五味子第三节 宁夏枸杞第四节 砂仁第五节 栝楼第十三章 花类第一节 忍冬第二节 菊第三节 番红花第十四章 皮类第一节 肉桂第二节 杜仲第三节 牡丹第十五章 菌和蕨类第一节 金毛狗脊第二节 茯苓附篇(见数字课程)第十六章 根和根茎类第一节 云南重楼第二节 云木香第三节 白及第四节 龙胆第五节 多花黄精第六节 芍药第七节 西洋参第八节 防风第九节 远志第十节 苍术第十一节 何首乌第十二节 麦冬第十三节 金铁锁第十四节 苦参第十五节 知母第十六节 孩儿参第十七节 珊瑚菜第十八节 党参第十九节 柴胡第二十节 秦艽第二十一节 黄草乌第二十二节 掌叶大黄第二十三节 温郁金第二十四节 紫菀第二十五节 喜马拉雅紫茉莉第二十六节 薯蓣第十七章 全草类第一节 白花蛇舌草第二节 金线兰第三节 穿心莲第四节 绞股蓝第五节 荆芥第六节 铁皮石斛第七节 短葶飞蓬第八节 蕺菜(鱼腥草)第九节 薄荷第十节 翼首草第十八章 果实和种子类第一节 吴茱萸第二节 罗汉果第三节 栀子第四节 贴梗海棠第五节 薏苡第十九章 花类第一节 红花第二节 望春花第二十章 皮类第一节 厚朴第二节 黄檗第二十一章 菌蕨类第一节 灵芝第二节 猪苓第三节 紫萁(贯众)附录(见数字课程)附录1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2002年试行)附录2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2018年征求意见稿)附录3 药用植物及制剂外经贸绿色行业标准附录4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药中有害残留物限量制定指导原则附录5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药材和饮片检定通则附录6 农药管理条例(2017年修订)附录7 国家禁用和限用农药名录附录8 世界卫生组织(WHO)颁布的GACP附录9 欧盟(EMEA)颁布的GACP

药用植物栽培学(第3版)数字课程与纸质教材一体化设计,紧密配合。数字课程参照各论格式补充收载了34种药用植物的规范化栽培技术。此外,还收录了国内外有关药用植物生产的法规和条例,以及与本书内容相关的彩色图片。可供不同层次高等院校的师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使用,也可供中药材生产经营和开发利用的相关科学工作者参考。

相关知识

药用植物栽培学(第3版)
木材干燥学(第3版)
《花卉学(第3版)
药用植物栽培学广藿香
药用植物栽培学
植物生理学(第3版)
应用型本科(农林类)“十二五”规划教材:花卉学(第3版)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药用植物栽培学——实习报告
药用植物栽培技术(第3版)PPT课件
花卉学(第3版)/“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网址: 药用植物栽培学(第3版)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327896.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第三讲 药用植物的生长与发育.p
下一篇: 药用植物栽培学名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