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抗真菌药物临床应用现状

抗真菌药物临床应用现状

近年来真菌感染在临床日益多见,随着免疫缺陷、器官移植的病人增多,以及大量抗生素的使用,深部真菌病的发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目前适于全身抗真菌感染治疗的药物按其作用机制分为多烯类(两性霉素B及其脂质体)、唑类(酮康唑﹑伊曲康唑﹑氟康唑﹑伏立康唑)﹑氟嘧啶类(5-氟胞嘧啶)和棘白菌素类(卡泊芬净)。另外一些植物中也含有抗真菌成分。有关抗真菌的治疗药物已有多个广

5 8

天津药学

Taj P a c 2 1 i i h r y 0 2年 nn ma

第2 4卷第 3期

玫瑰糠疹 3 O例.陕西中医,0 2 3 ( ) 5 2 1,3 1:5 4朱国营.消风散加减治疗玫瑰糠疹 4 2例 .实用中医药杂志,00,6 2 1 2 ( ):4 8 50

1 h 1俊敏.养阴消风散治疗皮肤瘙痒症的疗效 .实用医学杂志,0 1 21, 2 (:2 5 7 7) 1 9

1周卫东, 2匡琳,杨年华,紫红消风散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临等.床观察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0 9 2 ( ):3 2 0,9 1 5 1刘彦平,应东, 3李沈敏娟.消风散结合冷喷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 4 O例 .肃中医,09,2 3:2甘 20 2 ( )3

5温炬,陈宝田,中方,消风散对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 IE水平林等. g 的影响 .中药材,0 8,1 1 ) 13 20 3 (2:90 6殷新,华 .屏消风散加减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 .南医温玉玉海学,0 2 2 ( )4 2 1,3 3:7

1李红兵,力, 4陈闵仲生,消风散加减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 4等. 1例

7林烈坤,彭福秀,李瑞霞.消风散加减配合曲池穴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荨麻疹 16例临床研究. 1中医临床研究,0 13 1 )2 2 1,( 5:8

临床观察.江苏中医药, 0, ( 2: 2 84 1 )5 0 0 5 1吕飞,雪瑞.风散治疗多形 t疹 2 5李消 3光 8例.中华中西医杂志, 20 1 ( ) 3 9 09,0 5: 5

8苏宁.消风散结合放血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西中药,广 2 1, 4( ) 2 0 1 3 2:6

1郑仕琪.昧消风散治疗面部痤疮 3 6加 0例分析.中医临床研究, 2 1, (7 2 0 13 1 ):7

9程颖,丽凤 .雷他定联合中药治疗小儿慢性荨麻疹 3丁氯 0例临床观 察 .代中西医结合杂志,0 0 1 ( 5:5 8现 2 1,9 3 )4 6 1王静 .风散加减内服外洗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 4 O消 0例 .国中西医中

1周萌,宁, 7高陈攀.消风散治疗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临床观察.广西 中医药,0 1 3 ( ) 2 2 1,4 4:l

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0,0( ) 2 9 2 1 1 4:3 1

抗真菌药物临床应用现状 刘艳 30 7 ) 0 10

(天津

第三中心医院,天津摘要

近年来真菌感染在临床日益多见,随着免疫缺陷、器官移植的病人增多,以及大量抗生素的使用,深部真菌

病的发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目前适于全身抗真菌感染治疗的药物按其作用机制分为多烯类 (两性霉素 B及其脂质体 )、 唑类 (酮康唑、伊曲康唑、氟康唑、伏立康唑 )、氟嘧啶类 ( 5一氟胞嘧啶)和棘白菌素类 (卡泊芬净 )。另外一些植物中也含有抗真菌成分。有关抗真菌的治疗药物已有多个广谱、低毒、高效的新化合物进入临床研究,为治疗深部真菌感染提供有力的保证,同时耐药菌株也逐渐增多,但临床医生需提高对真菌感染的警觉性以及对真菌感染的认识能力和诊断水平。本文主要就抗真菌药的临床应用与最新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关键词

抗真菌药物,两性霉素 B,伊曲康唑,氟康唑,伏立康唑,卡泊芬净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0 65 8 (0 2 0 -0 83 10—67 2 1 )30 5 4 4

中图分类号:9 8 5 R 7 .

真菌感染在临床 E益多见, t已引起人们重视。随霉素 B,药也是目前评价新的抗真菌药物的标准对该着免疫缺陷、官移植的病人增多,以及大量抗生素照药物。其机制为通过与敏感真菌细胞膜上的固醇相器的使用,真菌感染的发生率逐年上升。伴随抗真菌药结合,伤细胞膜的通透性,损导致细胞内重要物质如钾 物的广泛使用, 2在 0世纪 8 O年代以前,供选择的抗离子、苷酸和氨基酸等外漏,坏细胞的正常代谢从可核破真菌药物很少,0 0年以后, 20随着新的抗真菌药物的而抑制其生长…。该类药物的优点为抗真菌谱广、抗

开发,卡泊芬净、立康唑等,床医生对抗真菌治菌活性强,如伏临缺点为副反应大,括肾毒性、毒性及输包肝疗有更多的选择机会。本文主要就各类抗真菌药物的临床应用进行简单阐述。 液相关毒性等。随着对两性霉素 B副反应危害的了解,质体包埋的两性霉素 B应运而生,性霉素 B脂两

目前适于全身抗真菌感染治疗的药物根据其作用包埋后通过肝脏摄取,慢释放入血液,免了直接造缓避机制分为多烯类 (两性霉素 B及其脂质体 )唑类 (、酮成器官损害,性霉素 B

脂质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有两康唑、伊曲康唑、氟康唑、伏立康唑 )氟嘧啶类明显的下降,仍存在肾毒性、钾血症等副反应,、但低原

( 5一氟胞嘧啶 )棘白菌素类 (泊芬净 )和卡。另外还有 些植物也具有抗真菌作用。 1多烯类 一

因在于两性霉素 B脂质体与细胞膜的甾醇结合的非选择性,加细胞膜通透性,增导致细胞死亡 _。就抗菌谱 2 J而言,两性霉素 B及其脂质体的抗菌谱最广,念珠对

多烯类是临床上应用最早的抗真菌药物,两性菌、如隐球菌、织胞浆菌、组球孢子菌、霉菌等都有很强青

收稿日期:0 20 -6 2 1 -1 0

相关知识

抗真菌药物的临床应用 如何合理应用抗真菌药物
临床常见真菌、真菌感染及抗真菌药物
系统抗真菌药物概述
盘点抗真菌药物发展现状
临床常用的抗真菌药物有哪些
临床常用的抗真菌药物有哪些?
抗真菌药物有哪些,简述其作用特点及临床应用
深部抗真菌药物指南使用推荐及临床应用
临床常用抗真菌药物大起底
临床常用的抗真菌药物有哪些?

网址: 抗真菌药物临床应用现状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329139.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真菌病治疗原则及抗真菌药物介绍(
下一篇: 真菌感染用什么药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