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的农业发展过程中,生态平衡与资源的有效利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而广饶县的探索则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农业创新方向——利用小昆虫串起绿色农业的生态链。这种通过嵌入环保昆虫,运用“生物干化”技术,将秸秆等农业废弃物转化为昆虫蛋白和有机肥料的模式,不仅提供了新思路,也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广饶县心诺家庭农场的一座温室大棚里,厚厚的腐熟秸秆碎末下藏着大量生机勃勃的白星花金龟幼虫。与众不同的是,当那些原本被视为农业废弃物的秸秆成为了虫子的“美味佳肴”,经过幼虫的消化吸收,转变为肥料,进一步促进了蔬菜作物的生长。这一生物链的背后,既蕴含了生态学的奥秘,也透露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广饶县心诺家庭农场的兴起,正是东营市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缩影。农场的负责人项承美分享道,他将黄粉虫及其虫砂,还有白星花金龟的虫体加入到鸡饲料中,这一做法不仅有效减少了豆粕比例,提升了鸡蛋的品质与营养价值,甚至像锌、硒、钙等重要微量元素的含量比起普通鸡蛋来说高出数十倍。
作为一家首创生态循环农业的家庭农场,心诺农场引进了多种昆虫,如白星花金龟和黄粉虫,依托鸡、羊与昆虫的联动关系,成功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农业有机废弃物—环保昆虫—昆虫饲料与有机肥料”的生态链。其丰富的多样性确保了整个系统的健康与稳定。
“传统的植物、脊椎动物(如家禽)和微生物(食用菌)的循环模式缺乏昆虫的环节。而如今我们将昆虫纳入这个环节,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循环”,山东农业工程学院的特聘教授刘玉升表示。经过系统的研究与实际的应用,这种新的农业模式不仅大大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还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丰收。
与传统的秸秆处理方式相比,广饶县心诺家庭农场采用的昆虫转化方法,不仅有效解决了农作物秸秆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更实现了资源的“变废为宝”。在广饶县,已实施的秸秆综合利用方式如直接还田、过腹还田、青贮饲料以及食用菌栽培等,使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率已高达95%。
广饶县农业农村局三级主任科员燕德表示,通过充分利用作物秸秆及农业废弃物等潜在资源,可以构建“秸秆—昆虫—饲料—畜禽—有机肥—农业”的全链条循环体系,促进农业的良性循环与健康发展。这一体系不仅提升了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也为生态保护做出了贡献。
在全球农业面临资源匮乏与生态危机的今天,广饶县的这一探索显得尤为重要。它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视角去理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为农民带来了新的收入渠道。这样的探索,不仅是科技与生态的结合,更是对农业传统模式的颠覆与重塑。为我们修复生态环境、推动农业向更高层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务实的解决方案。
从更广的视角来看,广饶县的绿色农业模式也为全国各地的农民提供了借鉴。我们期待着未来有更多地方能够汲取这一经验,实现农业的绿色发展、生态平衡与资源重新利用。正是这些小昆虫,串起了绿色农业的生态链,也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这样的模式,代表了一种全新的农业发展思路,也赋予了昆虫更为重要的角色,值得我们每一位关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人深思与借鉴。
相关知识
广饶:小昆虫大作用 串起绿色农业“生态链”
小昆虫发挥大作用 串起绿色农业产业链
东营市农业农村局 县区动态 小昆虫撬动大生态 广饶县“虫虫特工队”串起绿色农业生态种养新链条
风情花园、儿童乐园、景区焕新……生态玉带“串起”富民链
串起组织链 服务产业链
一江碧水串起绿色岛链——重庆江心岛“生态留白”调查
【云听】首届链博会绿色农业链展区:农业链如何从田间“链”上餐桌?——
绍兴:串起组织链 服务产业链
“一朵菌菇”串起一条绿色产业链
助力蓝天保卫战,串起绿色生态链丨看冰城秸秆“七十二变”
网址: 广饶:小昆虫如何串起绿色农业的生态链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330206.html
上一篇: 昆虫类动物饲料的原料 |
下一篇: 饲用昆虫专业知识讲座.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