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姜夔的《次石湖书扇韵》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译文
桥的西头有一条弯曲的河流通向村落,湖水和溪流相接的岸边滞留着绿色的痕迹,那是村中平静的池塘漂流出的浮萍。
主人家住石湖,外人很少来到这里。原来荷花深处别有洞天,主人在那里开立了自己的门户。
注释
次:次韵,古人“和韵”的一种格式,又叫“步韵”,它要求作者用所和的诗的原韵原字,其先后次序也与被和的诗相同,是和诗中限制最严格的一种,就是依次用原韵、原字按原次序相和。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西南十里左右),自号石湖居士。
一曲:水流弯曲处。
阁:通“搁”。放置,搁置。
宋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年)夏,范成大归隐石湖后的第一个生日,姜夔从湖州赶往石湖祝寿。他在看了范成大手中扇子上的题诗以后,作了这首《次石湖书扇韵》来抒发他的感受。范成大的原作题扇诗已佚。
参考资料:完善
1、 缪钺 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1191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绿水环绕,清幽静雅的画面。这幅画面是由小桥、曲水、村落、岸阁、绿萍、荷花、人家、院门等景物,有机组合构成的。
“桥西一曲水通村”,描绘的是江南水乡特有的景色,同时也自远渐近,显现出范成大别墅的方位。湖上烟波浩渺,湖岸林荫繁茂,湖水和溪流相接的岸边滞留着浮萍那绿色的痕迹,作者正是凭借这一点来找到通向村落的道路。这种情形如同武陵渔人发现水上漂流的桃花而寻到桃花源一样,主人所住的地方正是一个深邃的所在。
“岸阁浮萍绿有痕”,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声名早已被风吹散,让水涤尽;不变的是那岸边的楼阁亭榭,水中的浮萍野鸭,还有那推不开的满眼满怀
《次石湖书扇韵》是一首七言绝句。此诗首句写诗人“往石湖”,描绘范成大隐居处苏州石湖的景物;次句写其渐行渐近“到石湖”;第三句写诗人“在石湖”和范成大接谈;末句“赞石湖”,表现范成大的君子情怀。全诗惜墨如金,描绘了一幅精雅、清幽的石湖图卷,并传达出画笔难于表现的情韵。
姜夔
姜夔(kuí,约1155—约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汉族,一说南宋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人,另一说江西德兴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被誉为中国古代十大音乐家之一。他的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续书谱》《绛帖平》等书传世。► 339篇诗文 ► 550条名句
猜您喜欢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相关知识
十首关于浮萍的诗词
飞花令“岸”的诗句100首,含“岸”字的诗句大全
“此身何啻似浮萍”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杨花江上变浮萍”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门外垂杨岸侧,画桥谁系兰舟。”全诗赏析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全诗赏析
“柳花著水万浮萍”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村园门巷多相似,处处春风枳壳花。”全诗赏析
浮萍原文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全诗意思及赏析
网址: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全诗赏析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335344.html
上一篇: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
下一篇: “半世浮萍随逝水,一宵冷雨葬名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