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传佛教“五树六花”的溯源以及文化鉴赏(上)
作者:花木君
在我国西双版纳以及东南亚一些国家,人们普遍信奉南传佛教,据说根据佛教教规,除必有一尊释迦牟尼的塑像,不少于5个僧侣外,寺院里必须种植的“五树六花”,“五树”指菩提树、高榕、贝叶棕、槟榔和糖棕;“六花”是指荷花(莲花)、文殊兰、黄姜花、鸡蛋花、缅桂花(白兰花)和地涌金莲。
一、“五树六花”溯源
然而,在南传佛教的佛经中并没有找到相关的记载。经过进一步调查发现,这是我国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文化和佛经教义相结合的产物,是南传佛教本土化的一种地域文化。
西双版纳地区的南传佛教,约在7世纪中由缅甸传入,最初只是口口相传,至南宋景炎二年(1277)傣文创制后始有刻写贝叶经文。随着和本地文化的融合,西双版纳的南传佛教逐渐变得具有地方特色。
西双版纳地区的佛寺不但是宗教活动中心,而且也是村寨民俗文化的活动中心。寺庙一般位于村寨中地势较高的山坡上,或者在寨子的主要入口等全村风景最优美、地位最显要的地方。并且往往被茂密的树林环绕,便于人们崇拜和祭祀。于是,自然和人文相互融合,在佛教经义的散播下,加上本地的植物茂盛,很早就有神灵崇拜,因而逐渐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佛教“五树六花”传说。
二、五树是哪几种?
1、 “五树”之菩提树
菩提树原名为“毕钵罗树”(梵文bodhivrksa)。“菩提” 一词是梵文Bodhi的音译,意思是觉悟、智慧。用以指人豁然开悟、顿悟真理,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等。
菩提树是榕族榕属的大乔木植物,幼时附生于其他树上,高达15-25米,叶革质,三角状卵形,基生叶脉三出,侧脉5-7对;叶柄纤细,榕果球形至扁球形,花柱纤细,柱头狭窄。花期3-4月,果期5-6月。
传说在2000多年前,佛教开山祖师乔达摩·悉达多太子在树下跏趺坐49天,终于顿悟,开创佛教。玄奘法师《大唐西域记》云:“菩提树者,即毕钵罗之树也,昔佛在世,高数百尺,屡经残伐,犹高四五丈,佛坐其下,成等正觉,因而谓之菩提树(梵文bodhivrksa)焉。”佛祖既然是在此树下"成道",此树便被称为菩提树。
在印度,每个佛教寺庙都要求至少种植一棵菩提树。在斯里兰卡、缅甸各地的丛林寺庙中,也普遍栽植菩提树。印度非常讲究菩提树的"血脉",并以当年佛祖顿悟时的圣菩提树直系后代为尊。有种说法称,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的妹妹砍下了圣菩提树的一棵树枝,将其带到了斯里兰卡并种植成活。
斯里兰卡圣菩提树
后来位于菩提迦耶的圣菩提树在阿拉伯人入侵印度时被毁,斯里兰卡的菩提树便成了维系佛祖渊源的"唯一血脉"。时至今日,在印度佛教圣地所植的菩提树,包括佛祖打坐原址菩提迦耶的圣菩提树,全部由斯里兰卡的菩提树嫁接而来。1954年印度前总理尼赫鲁来华访问,带来一株从这棵树上取下的枝条培育成的小树苗,现在在北京植物园被妥善养护。
2、“五树”之高榕
高榕又叫高山榕,俗称大青树,属桑科、榕属常绿高大乔木,高25-30米,胸径40-90厘米;树皮灰色,平滑;幼枝绿色,粗约10毫米,被微柔毛。在西双版纳地区,当地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傣族、布朗族等少数民族,都将高山榕看作神树,倍加崇拜。
所以特别喜欢将它种植在村寨或寺庙周围,精心养护,严禁损毁,而当地的年轻人或孩子们则都喜欢在这宽敞阴凉的树下聚会活动。因而在西双版纳经常可以看到树龄久远的高山榕所形成的独树成林景观。
3、“五树”之贝叶棕
贝叶棕是棕榈科、贝叶棕属常绿高大乔木状植物,高可达25米,具较密的环状叶痕;叶片大,半月型,呈扇状深裂,裂片裂至中部,剑形,叶柄粗壮;花序顶生直立、圆锥形,序轴上由佛焰苞所包被,上面着生花,乳白色;果实球形;2-4月开花,翌年5-6月结果。
傣文贝叶经
贝叶棕是傣族文化的载体,源自傣族文字的创立。傣族文字是在南宋末期随着佛教传入而产生的,傣族高僧将傣族古老的智慧、历史和佛经刻写在耐腐的贝叶棕叶片上,形成贝叶经,贝叶经堪称傣族文化的鸿篇巨著。因而贝叶棕树历来受到傣族人们的珍重和爱惜,人们在寨子里广泛栽植,成为傣族文化和佛教文化的有益结合的象征。
4、“五树”之槟榔
槟榔是棕榈科、槟榔属常绿乔木,茎直立,乔木状,高10多米,最高可达30米,有明显的环状叶痕,雌雄同株,花序多分枝,子房长圆形,果实长圆形或卵球形,种子卵形,花果期3-4月。
槟榔和佛教结缘,源自佛教的慈悲心肠,南传佛教不戒荤腥,而是恪守原始佛教托钵乞食的制度,人们供养什么就吃什么。不过毕竟荤腥就要牵扯到杀生,因而南传佛教还是鼓励素食的。而槟榔的果实可食,当地有咀嚼槟榔的习惯,愈嚼愈香,醇美醉人,再加上槟榔树叶片青翠优美,于是槟榔也成为西双版纳地区广为栽培的原因之一。
5、“五树”之糖棕
糖棕是棕榈科,糖棕属常绿乔木状植物。高可达33米,直径最粗可达90厘米。叶大型,掌状分裂,近圆形,有裂片;花黄色。糖棕的羽状叶片常年油绿,巨大而稠密,犹如天然的华盖,遮挡住热带炽热的阳光,给人们一片凉爽的绿荫;另外糖棕可以割取汁液制糖、酿酒、制醋等生活资料,叶片可盖屋顶、编席子和篮筐等,是西双版纳地区比较有特色的树种,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因而和佛教结合起来,演变成五树之一。
(未完待续)
https://mp.weixin.qq.com/s/sN4au-WhLdjlQCTg_cmwZw
相关知识
南传佛教“五树六花”的溯源以及文化鉴赏(上)
佛教植物的意义
佛经中规定寺院里必须种植的“五树六花”,你知道有哪些植物花卉吗?
山茶花文化的美学鉴赏
花卉鉴赏与花文化电子教案.ppt
花·文化|艺种远播——日本插花文化简史(上)
花卉鉴赏与花文化.pptx
莲花的佛教内涵(阿莲)
第一章 花卉鉴赏与花文化 绪论PPT课件.ppt
李春沐、王馗著《梅州客家佛教香花音乐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
网址: 南传佛教“五树六花”的溯源以及文化鉴赏(上)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33724.html
上一篇: 莲花的佛教内涵(阿莲) |
下一篇: 在佛教中有特殊的地位的花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