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海南木雕技艺辉煌不再学徒难觅 名家盼能开班收徒

海南木雕技艺辉煌不再学徒难觅 名家盼能开班收徒

  囧!国之瑰宝木雕技艺曾经辉煌一时如今学徒难觅

  国际旅游岛商报作者:赵汶/文 王棣/图

  ▲徐日龙在雕刻

  商报讯“雕工承祖巧金石木玉入艺,刻技练自精花鸟草虫总诣心。”这是一副褒奖雕刻艺人的对联,同时也是一副警世对联。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木雕(花瑰艺术雕)曾在海南辉煌一时。然而,随着时代变迁,花瑰艺术雕在如今显得有些落寞。“雕刻需要花费功夫学,想要学得精,更要花费时间,但是现在的年轻人不愿意花费那么多功夫去学习。”在澄迈,花瑰艺术雕非遗项目传承人徐日龙如是说。

  ▲雕刻工具

  金山寺附近的花瑰艺术雕传习所

  在澄迈县的金山寺附近,有一所木雕(花瑰艺术雕)传习所。门外,“雕工承祖巧金石木玉入艺,刻技练自精花鸟草虫总诣心。”这副对联引人注目。大门的左侧有“澄迈县花瑰艺术雕学会”的牌匾,牌匾上端是一副和谐的乡村生活图。

  传习所外侧堆放着一堆巨大的树干。门口一个年轻人正用电锯将摊放在木凳子上的木板按尺寸切割。一个满头银发的老人耐心地指导他,木板的尺寸是多少,如何切割……老人是传习所的主人,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花瑰艺术雕的代表性传承人徐日龙。

  记者随这位64岁的老人走进传习所,一眼望去,便是造型各异的雕像。即使是墙上也都雕上了各色风景。手工雕刻打磨的艺术茶几、人物、神像、动物……望着这些造型各异的雕刻成品,老人满足地笑着说,传习所里摆放的这些雕刻品,仅是他的部分作品。

  “这座金山寺里的罗汉,都是我雕刻的。平时也有很多人来找我雕刻。你看门外那些木板,就是要为一些古村落做的村门口的牌匾。”徐日龙说。

  ▲精美木雕

  自幼勤学苦练 终成一代雕刻名人

  如今的徐日龙是海南木雕界的一代名家,被冠以“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雕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雕塑学会会员”等名号,目前,他还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花瑰艺术雕以及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七彩雕画的唯一一位传承人。

  虽然如今的他以精湛的雕功和特别的艺术造型而闻名,然而正如传习所的门联所描绘的那样,他的精湛雕刻技艺,源于他自小勤学苦练。

  花瑰艺术在海南流传已久。从宋代起,众多道观寺院的兴起让这门艺术有了展示的舞台,客观上也促进了花瑰艺术的发展。花瑰艺术采用阴沉木、树根等为原料,以手工雕塑神像、木偶像、人物像、自然物象、抽象图像、装饰图像等。

  在雕刻好后,再进行颜料的图绘,一尊尊栩栩如生的神像就完成了。它不仅是一门艺术,同时也承载着人类历史、宗教文化、民俗信仰等重要信息,还记录着艺人高超的雕刻、绘画技法。

  徐日龙介绍,花瑰艺术雕包括木雕和七彩雕画。木雕不限类别,不上颜色,而七彩雕画以雕刻神像和祠堂用品为主。

  七彩雕画主要包括七种色彩:红、橙、黄、绿、蓝、靛、紫。艺人利用七种不同的颜色进行描绘,一般农村人叫“七彩雕画”。所谓七彩雕画,即雕刻成品,需要再涂上色彩,才能算是真正的成品。

  过去,很多村镇都雕刻神像供奉。因为花瑰艺术雕总是与鬼神密不可分,具有浓厚的宗教迷信色彩,所以过去花瑰艺术被称为“花鬼艺术”。“将‘鬼’字改为‘瑰’字,是近些年来为了图吉利,也为了申报非遗才改的。”

  据了解,花瑰艺术雕在海南流传时间久远,传至徐日龙,已是第五代。而七彩雕画的流传时间更为悠久,迄今七彩雕画在海南流传已有千年,徐日龙为第22代传人。因为从小就愿意刻苦钻研雕刻艺术,因此徐日龙的雕功越来越精湛,名声也越来越大。而今,徐日龙的名气,响遍海南各地。“有很多人,从别的市县来找我,给我拿来材料,让我雕刻。”

  ▲雕像人物

  一心钻研雕刻技艺 只求精益求精

  徐日龙如今年岁已大,有着丰富的雕刻经验。然而,令人感到吃惊的是即便他已经有着几十年的雕刻经验,但是这样一位耄耋老人,依旧在坚持学习。他说,因为自己并非美术科班出身,因此为了能够提高自己的雕刻技艺,让自己的雕刻艺术品能够更加生动,他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就一直订阅各类美术杂志,不断学习系统的美术知识,了解美术界的最新动态,感受不同年代,人们的审美观念,同时也从杂志当中开阔自己的艺术造型思路,为自己的雕刻瓶颈解惑。

  从事雕刻多年,徐日龙的雕刻技艺异常精湛,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他的雕刻思路,也总是显得与众不同。“一般别人只要告诉我,他想做什么就可以了。”徐日龙笑眯眯地说,与很多木雕艺人不同,他在雕刻前只需要了解客人的雕刻主题,不需要客人详细描绘场景。雕刻过程中,他会根据客人要求的雕刻主题,雕刻不同的场景。“雕刻好以后,他们都很满意。说我都不用说怎么雕,就能自己雕刻出不同的造型。”徐日龙充满了自豪。

  作为一名雕刻名家,徐日龙对自己的手艺充满了自信,但是作为一名花瑰艺术雕非遗传承人,他也有自己的苦恼——后继乏人。

  ▲专心雕刻

  学徒多因学习时间长而半途而废

  谈到花瑰艺术雕的传承问题,徐日龙显得有些无奈。目前,徐日龙为海南省花瑰艺术雕唯一一位非遗传承人。徐日龙坦言,这些年来,他一直在免费招收学徒,希望能够将花瑰艺术雕继续传承下去。然而,多年来,虽然有很多学生愿意前来学习,但是最后的学习效果却并没有他预期的那么好。

  徐日龙多年来招收的学徒多为中学生,而且多集中在寒暑假期间。徐日龙望着门外凳子上的木板严肃地说,学徒工跟自己学习雕刻,都要从最基本的木工开始做起。因为雕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会的,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雕刻艺人,要花费功夫。

  在传习所,徐日龙指着摆放在地上的雕刻工具说,这一套雕刻工具,大大小小有60多件。大的雕刻工具,刀头宽约20厘米,小的雕刀仅有几毫米。雕刻技繁琐也花费时间,而且雕刻还需要耐心、创新能力等。因此,很多学徒工来传习所学习一段时间后,觉得花瑰艺术雕不好学,因而选择放弃。

  他说,“我教的学徒工,多数都是只学几个月就不学了。学习一两年的人很少,能学三年以上的人更少。他们都是懂一点雕刻就去广东的家具厂打工赚钱了。”

  希望能办花瑰艺术雕专业学习班

  花瑰艺术雕自宋代以来传承至今,在海南的雕刻艺术史上曾大放光彩。如今却面临着后继乏人的发展窘境。徐日龙坦言,这门手艺只有他的儿子徐磊在坚持学习。

  徐日龙坦言,自己年纪大了,希望能够将这门手艺传承下去。过去,政府曾有过花瑰艺术雕进课堂的计划,但是当徐磊用心做好了教材之后,进课堂的计划却因为多种原因搁浅。因此,徐磊所做的教材再无用武之地。

  “我希望开办一个专业学习班,但这样的想法却迟迟不能实现。”徐日龙认真地说,以前他一直免费教学,希望能把花瑰艺术雕传承下去,但是多年来收效甚微。他希望能够办一个花瑰艺术雕专业学习班,让学生们能够得到系统而专业的学习,让花瑰艺术雕得以更好传承。

  办专业学习班并非容易。徐日龙说,他想办专业学习班,但苦于没有办学场地,而且学生的吃住问题也得不到解决。目前,这只能是他的一个梦想。他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够看到更多的人愿意学习花瑰艺术雕,并将它传承发扬下去。

相关知识

海南木雕技艺辉煌不再学徒难觅 名家盼能开班收徒
天坛公园月季园迎六十岁生日,“月季大师”开门收徒
叫价1280万元黄花梨木雕亮相三亚顶级物品展
2024花梨沉香国际大会(海南)
上海宝山政协网
【委员风采】王国春:匠心传承与创新研发 民族手工技艺再生花
花艺设计培训顺利开班
2015年宜宾市劳务品牌中级花卉园艺师培训班开班
花儿艺术旅行15周年暨云南非遗文化传承与保护研讨会举行
松花奇石助力文化产业大发展

网址: 海南木雕技艺辉煌不再学徒难觅 名家盼能开班收徒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3472.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艺术家蔡锦:她的花卉创作,交织着
下一篇: 博物学新著《花与树的人文之旅》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