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学会阳光玫瑰葡萄栽培技巧,轻松防治病虫害

学会阳光玫瑰葡萄栽培技巧,轻松防治病虫害

学会阳光玫瑰葡萄栽培技巧,轻松防治病虫害

张 健

阳光玫瑰葡萄作为地方主要的经济林产业,有效地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给种植群体带来了丰厚的经济利润。葡萄在栽培过程中,应当结合当地的栽种现状,分析研究其不利的因素,进一步整合土地资源,推广应用栽培新技术、新经验,适时进行病虫害防治,这样才能提高果农栽培技术水平,给阳光玫瑰葡萄提供一个绿色环保、适宜舒适的生长空间,以此进一步促进葡萄的丰产优质,促进葡萄种植业的持续、高效发展。

1 苗木栽植与管理

1.1 园地选择与整地施肥

阳光玫瑰葡萄建园时,建议选址在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排灌畅通的区域,土壤宜为沙壤土,因为沙壤土透气、保墒能力强,可以保证根系呼吸顺通、树体营养输导畅通。选址后开挖宽 70 厘米、深 50 厘米的栽植沟,先在沟底填入稻草茎叶、豆科植物、秸秆等有机物,将挖出的表层土先回填沟内,后挖出的底土视情况掺加入一定量的有机肥和过磷酸钙,充分混拌均匀后再回填沟内,然后用水浇实。

1.2 苗木栽植

按照“壮树中庸枝”的要求精心挑选优质苗木,苗木要经过脱毒处理、生长健康、枝条粗壮、无病虫害检疫对象。茎杆高度 25~30 厘米、粗度在1厘米以上,根系舒展发达、根长 20 厘米以上、侧根5条以上。定植苗木时,采用棚架或飞鸟架进行支撑。前期栽植密度株行距为 1.5 米×6 米,后期随着植株长大,适当间伐为株行距 3 米×6 米,这样可达到亩栽37 株。苗木栽植后,及时覆盖地膜(见图 1)用以提高地温,促进根系快速生长。苗木经过精细管护,第二年开始结果,第三年能达到亩产 1000 千克,第四年亩产实现 2000 千克左右。

图1 地膜覆盖



1.3 温湿度调控

阳光玫瑰葡萄目前多数果园选择避雨栽培模式(见图 2),对温湿度能够适时进行调节和控制,避免或减少病虫害对葡萄的侵染伤害,提高优质果坐果率,进一步改善葡萄果品的质量。一般情况下,阳光玫瑰葡萄萌芽前,温度适宜控制在 15~20 ℃,相对湿度控制在 90%左右。萌芽后至开花前,白天温度适宜控制在 20~25 ℃,相对湿度控制在 70%左右。葡萄进入花期后,白天温度控制在 22~26 ℃,晚上温度控制在 15~20 ℃为宜。为缩短花期,相对湿度控制在 60%左右。坐果后白天温度控制在 25~27 ℃,晚上温度控制在 15~18 ℃,相对湿度控制在 50%以下为宜。棚内温度不宜过高,超过 27 ℃必须采取通风的办法,来进行降温处理,防止出现花芽退化、抽生枝疯长、果实被气浪灼伤等情况。



1.4 整形修枝

择优选择生长健壮的新梢,牵引到水平架面上,培养主蔓和结果母枝,主蔓上萌发的畸形芽和隐芽全部抹去,间隔 20 厘米左右保留 1 个枝条培养结果母枝,结果母枝上间隔 20 厘米留芽,培养结果枝,过密、过弱及并生芽梢全部抹除,减少无效消耗,防止植株负载过重。新梢长度达到 30 厘米时及时绑缚在铁丝上,结果枝长度达到 50 厘米时及时摘心,以集中营养供应花序发育,对于生长旺盛的副梢可留存 2 片叶子,然后反复摘心,促使枝蔓成熟。生长较弱的副梢不需要摘心,可任其随意生长。葡萄卷须消耗养分,可及时去除。每穗果周围保留 10 片叶进行光合作用。另外要重视冬季修剪,合理的冬剪可以降低夏剪的压力。冬剪要求主蔓留 5 个左右结果母枝,结果母枝基部留 2 个芽。

1.5 花果管理

根据树木长势确定花序的数量,粗壮结果枝上1 个新梢保留 2 个花穗、中庸结果枝上 1 个新梢保留 1 个花穗,弱枝 2~3 个新梢保留 1 个花穗。开花前 7 天将花序顶端的穗尖掐去 1/4,副穗全部疏去,保持果穗整齐、果粒紧凑。落花后 10 天左右,进行疏果,疏去小粒果、畸形粒果、病粒果,保留大粒果、优质粒果。每果穗质量控制在 1 千克之内,单果粒质量 12 克左右,果粒控制在 80 粒左右即可。花后第 3 天,100 毫升的葡宁对水 90 千克进行蘸花穗操作,实施葡萄的无核化处理,花后 12 天,进行第 2 次蘸花穗处理,确保达到葡萄无核的目的。花后 15天,及时套袋保护(见图 3),套袋前先打 1 遍杀虫杀菌剂,药液干后开始套袋。果袋宜大不宜小,防止因果袋过小出现果粒挤破果袋,或果粒紧贴果袋发生日灼损伤的情况发生。注意套袋要避开雨后高温,防止发生日灼病。

1.6 肥水管理

阳光玫瑰葡萄喜大肥大水,栽植当年要加强肥水管理,为保证葡萄树健壮、果实高产,每株葡萄 1 年施用不少于 50 千克的有机肥,分 2 次施用,分别在 9 月份 1 次,次年春葡萄萌芽前施 1 次。芽体开始膨大时,及时施用有机肥,其内加入一定量的尿素,亦或者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铵,这样可以有效促进葡萄萌芽。葡萄谢花后,及时在植株叶面均匀喷洒 1% 磷酸二氢钾+0.3% 硼砂混配药液,对葡萄开花和授粉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有利于提高坐果率。花后 15 天,幼果迅速生长,应及时追加复合肥,每亩地施入优质发酵好的鸡粪 200 千克 +OSA 高活性复合微生物菌肥 5 千克+水 600 千克的混合液,以有效增强土壤活性,提高土壤肥力。叶面喷洒钙镁硼锌铁有机水溶肥,补充微量元素,给果实提供充足的营养,有利于树木的生长发育。果实开始着色前,合理施用速效磷、钾肥等肥料,喷施叶面肥至少 2 遍,叶面肥可以选择使用磷酸二氢钾+过磷酸钙混合溶液,这样可有效提高葡萄果实的糖分含量,以及耐贮存性能。

图3 葡萄套袋



2 病虫害防治

阳光玫瑰葡萄常见的病害有霜霉病(见图 4)、白腐病、灰霉病、黑痘病、白粉病等,常见的虫害有吸果夜蛾、金龟子、卷叶蛾、蚜虫、绿盲蝽等。

2.1 人工物理防治

一是摘除病虫叶、剪除病虫果等,尽量减少或去除病虫菌源。二是在幼果期进行果实套袋,有效阻隔病虫侵染危害果实。三是地膜覆盖,可防止土层表面的病菌向地上植株传播。四是葡萄园悬挂频振式诱虫灯或配制糖醋液(红糖 0.5 千克+醋 1 千克+水 10 千克+白酒少许),用以诱杀危害葡萄的金龟子、卷叶蛾、吸果夜蛾等害虫成虫。

图4 葡萄霜霉病



2.2 药物防治

阳光玫瑰葡萄只要抓住 5 个防治关键节点,全年喷药 5 遍,可基本预防和控制病虫害的发生。一是芽体开始萌动、芽鳞裂开这段时间,刮除葡萄老皮、粗皮,消灭在其内越冬的病原菌。可使用 5 波美度的石硫合剂,对树体上下均匀喷洒,也可消灭隐藏其内的越冬虫卵及病原菌,阻止或减轻白腐病的发生。二是开花前 2 天,使用咯菌腈 4000 倍液喷药防治灰霉病、霜霉病等,使用阿立卡 1500 倍液喷药防治蚜虫等,使用 20%苯醚甲环唑、70%甲基硫菌灵等内吸性药剂防治黑痘病等。使用联苯菊酯+噻虫嗪+吡虫啉喷药防治绿盲蝽等。需要注意的是,喷洒的药物,稀释后的药液要混拌均匀,防止药液稀释不当对花穗造成一定损伤。三是花后保果期,施用喹啉酮 1000 倍液、58%甲霜灵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及嘧霉胺 800 倍液防治霜霉病、灰霉病、黑痘病等病害。四是果实处于膨大期时,使用健达、多虫清等药物进行喷药防治,保护幼果不受病虫危害。五是果实近成熟的时候,使用蔬果旺、有机钾和钙硼精药物,对水 600 倍,喷洒树冠,进一步促进果实成熟和提高抗病虫能力。采果前 15 天停止用药,防止药液残留,确保果品绿色安全。

3 结 论

阳光玫瑰葡萄果皮紧实、果肉脆嫩、香甜可口、玫瑰香味浓郁、品质极佳,是大家非常喜爱的果品之一。近年来推广应用栽培管理新技术、新经验,进一步提高了葡萄产量,提升了葡萄果实品质,同时也给种植业主带来了丰厚的经济利润。因此在种植时应精细栽培、精心管护,适时做好修枝管理、花果期管理,加强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确保实现阳光玫瑰葡萄产量和质量的双丰收,以此进一步推动葡萄种植业的发展壮大。

相关知识

学会阳光玫瑰葡萄栽培技巧,轻松防治病虫害
秋延后阳光玫瑰葡萄病虫害防控技术
阳光玫瑰葡萄温棚栽培关键技术
葡萄苗如何防治病虫害?夏黑与阳光玫瑰葡萄苗病虫害防治措施
阳光玫瑰葡萄标准化栽培技术思考
夏黑和阳光玫瑰葡萄病虫害防治
“阳光玫瑰”葡萄栽培技术
阳光玫瑰葡萄全套栽培技术(完全版)
阳光玫瑰开花前病虫害防治方案(长江中下游地区)
阳光玫瑰葡萄种植技术,丰产秘籍大揭秘

网址: 学会阳光玫瑰葡萄栽培技巧,轻松防治病虫害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36749.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外来入侵杂草综合防治技术——薇甘
下一篇: 食心虫防治方法,分别介绍物理、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