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花文化与花卉欣赏7篇(全文)

花文化与花卉欣赏7篇(全文)

花文化与花卉欣赏(精选7篇)

花文化与花卉欣赏 第1篇

花卉价值与花文化

摘要:花卉是美的象征,体现着人们的精神文明。花卉既可以绿化、美化环境,又可以令人赏心悦目,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给人以美的享受、美的熏陶和美的启迪。特别是在森林般的硬质建筑物里的都市人们,鲜花绿草的环境能使人们感觉干净、轻松、愉悦和舒畅。花卉与人类的生活可谓息息相关,在各个方面都有花卉的踪影

关键词: 花卉价值 花文化 花卉节日 花语

1、花卉的价值

1.1花卉的观赏价值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文明的提高,人们用花来陶冶情操,修身养性日趋普遍。以前,花鸟市场中以老年人为多,而现在,爱与花卉相处的不仅是年老的,许多年轻人也加入此行列。花卉已悄悄地步入都市人的生活。城市里的绿化带、马路两边,节假日等一些喜庆日子,都少不了花卉的装饰,美化城市,增添节日气氛,花卉还能花卉能给人们创造一个幽美、清新、舒适的工作、生活和休息的环境,给人以美的享受。在喧嚣的都市里无疑给人增添一种别样的的风趣。在房子里摆上几盆盆栽,既可以净化家中空气,又可以在下班后休闲时浇花修剪一番,在劳累后能如此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而在热闹喜庆的日子里,美丽鲜艳的花卉更是增添不少气氛,让人们在节日的喜庆里心情更加美好,更对美好的未来充满希望。

1.2花卉的实用价值

人们之间通过互相赠送花卉来表达情感这一话题,这就与花的象征有关,如今,馈赠鲜花、插花已经在国内流行。虽然赠送鲜花是抒情表意之事,其中也有不少学问。国家和民族的习俗不同,送花亦有忌讳,不可生搬硬套。每一种花都有某种生活含义,蕴藏着无声的语言。在国际上有许多花卉被公认有一种特定的象征和“花语”,也就是“花的语言”,根据“花的语言”来送花,比如:祝贺友人生日,宜送石榴花、象牙花、大红月季花,这些花通常象征火红年华,前程似锦。但对长辈就应该选用长寿花、龟背竹、百合花、万年青、报春花等具有延年益寿含义的花卉;祝贺结婚的,要选用玫瑰、百合、郁金香、香雪兰、扶郎花等。至于新娘披纱时所用的捧花,还可适当加入一两枝满天星,将会更加华丽脱俗;热恋中的青年男女,一般是互送玫瑰花、蔷薇花或桂花。这些花美丽、雅洁、芳香,是爱情的信物和象征。等等,此外,花色为红、橙、黄、紫等“暖色”和花名含有吉兆的花卉大多可用于喜庆事宜。若白、黑、灰、蓝等“冷色”和花名含有贬意的花大多用于伤感事宜。

在现代社会,花卉更成为交往中的一种高雅礼品。这就是在我们交往中花卉还能体现一种礼仪,花卉在礼仪交往中的作用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加深而越来越大,并成为社会交际中的一个重要工具。花卉在礼仪交往中主要有以下几种应用形式:花束(主要使用各类包装纸、丝带等配材,对组合好的鲜花进行各种不同风格的包装,单手可握,双手可捧。可用于迎送客人、访友、庆典仪式上的献花、馈赠礼品、结婚等场合。)、花篮(可用于馈赠礼品、舞台摆放、厅堂装饰、庆典开幕以及追悼会等场合。)、花插(可用于办公室、餐厅、接待处、饭店前台、会议室等场所)、装饰花(一般用于出席各类大型集会、重要会议、晚会、开幕式、结婚典礼等场合佩戴于胸前、头上、腕上。只需较少的花材和配叶,制作出典雅大方的花型,起到装饰的效果)、和礼品盆花(主要应用于拜访亲戚、朋友时作为礼品)。

1.3花卉的药用价值

科学研究表明,鲜花含有极丰富的蛋白质、脂肪、淀粉、氨基酸、多种维生素极多种微量元素,同时还含有某些延迟人体衰老的激素和抗菌素等。可食花卉不仅具有强烈的美学色彩,而且还具有保健与药疗之功效。如菊花能明目养肝,芍药能行血中气,月季花活血消肿,茉莉花长发强肌,梅花养神去痛,梨花润燥化痰等。花卉不但与人们的身体健康有关,还与人的身心健康有关,这主要与花香有关,花香能使人愉悦、心旷神怡。独占三秋的桂花的香气飘远轻溢,有解郁、清肺、辟秽之功能;兰花的幽香,能解除人的烦闷和忧郁,使人心情爽朗;天竺葵的香气,具有平喘、顺气的功效;郁金香花的香气能疏肝利胆;槐花油可以泻热凉血。目前已发现有几种鲜花的香气,对治疗心血管病、气喘、高血压、肝硬化、神经衰弱和失眠等病有明显的治疗效果。所以当今世界上已出现了“香气”学。长期用眼用脑的劳动者若经常面对一丛绿色的盆景,翠嫩欲滴,沁人心肺,顿时会消除心身疲劳。此外,白色花卉令人见之感到神圣纯洁、宁静消暑。而红、橙、黄诸色则使人精神亢奋热烈,心旷神怡。人们若有机会经常观赏山色、花园或庭院,室内为绿色烘托的各型各色的朵朵花卉,其乐无穷、其益大焉

2花卉文化

2.1花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花文化有近三千年的历史,对中国文化、尤其是儒文化的形成,以及中国人性格的形成有很深刻的影响。“百卉含蘤。”(《汉书•张衡传》),“蘤,古花字也。经传皆以华为之。”而“华”在古文中是通“花”的。可见花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源远流长。中国花文化渗透于中国人的生命之中,对中国文学、中国绘画、宗教、民俗、医药、纺织、工艺等等都有重要的作用。根据考古发现,早在六七千年以前,花卉就与古代中国人的生活相联系了。花卉被中国人所利用,经历了一个从实用(药用、食用)到观赏用的过程。屈原的《离骚》中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诗句,亦表明食花之风,古已有之。但这并不标志着中国花卉文化的形成。任何一种物质现象,只有经过提炼、升华,注入精神和社会的内容,才能称之为文化。从这方面来说,中国花卉文化的源头可远溯到春秋战国时代。宋代,是中国花卉画繁荣发展的黄金时代。明、清之际,中国花卉画无论在艺术意境抑或表现技巧上都颇具新意。

2.2花卉节日

2.2.1国内花卉节日

我国很多传统的节日与花有着紧密的关系。春节是我国民间最古老而隆重的传统节日,人们最重视用花卉来装饰厅堂,增添节日喜庆的气氛。其中,水仙是我国民间最为流行的年花。在花朝节时,人们结伴到郊外游览赏花,称为“踏青”,姑娘们剪五色彩纸粘在花枝上,称为“赏红”。各地还有“装狮花”、“放花神灯”等风俗。人们在端午节时,用丁香、木香、白芷等草药装在香袋内,悬挂在身上,有利于预防传染病。中秋节是桂花相继开放的时节,因此中秋的桂花和明月成为团圆之夜清赏的极好对象,佐以桂花酒、桂花茶、桂花月饼等美味食物。延寿的菊花恰与重阳节相遇,重阳节赏菊饮菊酒便成为习俗。

2.2.2国外花卉节日

荷兰郁金香节,郁金香是荷兰的国花,每到暮春时节,郁金香盛开,晶莹修长的叶片,像装满了美酒的酒杯似的花朵,透明馨香,让人心醉。郁金香节是在最接近5月15日的星期三,节日里人们用五颜六色的鲜花扎成形状各异的花车。欢乐的人们头戴花环,挥舞花束,簇拥着“郁金香女王”,载歌载舞,穿街过市,形成鲜花的长河。每年郁金香节,吸引着世界各国的众多游客观花度节。法国作家大仲马曾赞美郁金香:“艳丽得让人睁不开眼睛,完美得让人透不过气来。”他的名着《黑郁金香》给郁金香又添上一层罗曼蒂克的色彩,引起更多神往。

2.3花语

花语是各国、各民族根据各种植物,尤其是花卉的特点、习性和传说典故,赋予的各种不同的人性化象征意义。是指人们用花来表达人的语言,表达人的某种感情与愿望,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逐渐约定俗成的,为一定范围人群所公认的信息交流形式。赏花要懂花语,花语构成花卉文化的核心,在花卉交流中,花语虽无声,但此时无声胜有声,其中的涵义和情感表达甚于言语。

双瓣翠菊:我与你共享哀乐 春菊:为爱情占卜;六月菊:别离 冬菊:别离 法国小菊:忍耐;瓜叶菊:快乐,喜悦快活;波斯菊:纯真并永远快乐;翠菊:追想、可靠的爱情、请相信我;紫罗兰:请相信我、永恒的美、无尽的爱;吊兰:朴实、天真、淡雅、纯洁、希望、宁静;龙舌兰:为爱付出一切;蝴蝶兰:高雅、博学;剑兰:幽会、用心、坚固;白色铃兰:幸福即将到来;葱兰:期待、洁白的爱;樱花:生命、幸福一生一世永不放弃,命运的法则就是循环,纯洁;山樱:向你微笑、精神美;西洋樱花:善良的教育;冬樱花:东方的神秘;重瓣樱花:文静;天竺葵:偶然的相遇;红色天竺葵:你在我脑海挥之不去;粉红天竺葵:很高兴能陪在你身边;向日葵:沉默的爱、爱慕、光辉、忠诚、无望的爱;鸢尾(爱丽斯):好消息、使者、想念你、信仰者的幸福;德国鸢尾:神圣;小鸢尾:协力抵挡、同心;梅花:坚强、傲骨、高雅;红梅:坚贞不屈、欺霜傲雪、艳丽迷人;白梅:纯洁、坚贞不屈。

参考文献:

1薛守纪,刘金.赏花与养花[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2陈俊愉,刘师汉.园林花卉[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3北京林业大学园林系花卉教研组编写.花卉学,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4。

花文化与花卉欣赏 第2篇

2013-2014年第二学期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园艺疗法

答:用园艺活动来作为治疗病人的一种手段

2、花语

答:花语是各国、各民族根据各种植物,尤其是花卉的特点、习性和传说典故,赋予的各种不同的人性化象征意义

3、宿根花卉

答:顾名思义是植株地下部分可以宿存于土壤中越冬,翌年春天地上部分又可萌发生长、开花结籽的花卉。

4、多肉植物

答:多肉植物是指植物营养器官的某一部分,如茎或叶或根(少数种类兼有两部 分)具有发达的薄壁组织用以贮藏水分,在外形上显得肥厚多汁的一类植物。

5、地被植物

答:地被植物是指那些株丛密集、低矮,经简单管理即可用于代替草坪覆盖在地表、防止水土流失,能吸附尘土、净化空气、减弱噪音、消除污染并具有一定观赏和经济价值的的植物。

二、填空题(每个空1分,共40分)

1、能够净化室内空气的花卉有(芦荟)、(吊兰)、(虎尾兰)和(山茶)。

2、英国的国花是(山植花玫瑰)、德国的国花是(矢车菊)、荷兰的国花是(郁金香)、法国的国花是(莺尾)。

3、花卉美主要体现在(花瓣)、(净化空气)、(防辐射)和(除昆虫)。

4、婚礼上可以赠送的花卉有(月季)、(郁金香)、(香石竹)和(非洲菊)。

5、中国的十大传统名花有(梅花)、(牡丹)、(菊花)和(兰花)等。

6、花中四君子是指(梅)、(兰)、(竹)和(菊)。

7、举出你所了解的食虫植物(猪笼草)、(瓶子草)、(腺毛草)、(土瓶草)。

8、根据花卉对温度条件要求的不同,可把植物分成(耐寒花卉)、(低温花卉)、(喜温花卉)和(耐热花卉)。

9、花卉嫁接的方法有(芽接)、(切接)、(劈接)和(靠接)。

(2)

10、花坛的类型有(盛花花坛)、(模纹式花坛

(3))、(标题式花坛)和(装饰物花坛)。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球根花卉有哪些类型?

答:块根类

鳞茎类

球茎类

根状茎

块茎类

春植球根类

秋植球根类

常绿型

2、根据花卉对光照条件要求的不同可把花卉分成几种类型?每种举出两种花卉。答:长日照:瓜叶菊、唐菖蒲。

短日照:一串红、菊花。

中性植物:大丽花、香石竹。

3、针对不同的花卉种类怎样进行花卉的水分管理?

答:1.浇好定根水

2.选择适宜的浇水方法

3.注意水温

4.浇水时间

5.不同发育期的水分管理

4、简述花卉播种的程序?

答:(1)确定适宜播种期:依据为:

1、要有种子萌芽、小苗生长的气候环境。如果没有,应人为满足它的要求,如加温、降温等。

2、推算成品期是否处 在适宜的观赏季节、销售季节。

(2)播种基质:基质要求清洁、疏松、透气且具有较强的保水能力和一定的肥力。如腐叶土与珍珠岩8:2混合等。曾用于栽植的基质必须严格消毒,否则小苗易感猝倒病。消毒方法有:

1、暴晒;

2、60℃以上高温处理30分钟;

3、用40%甲醛50倍液喷湿基质,加塑料膜覆盖3天后,除去覆盖物,通风两周直至无甲醛气味;

4、用高锰酸钾0·01%溶液湿透基质后沥干。

(3)种子处理:

1、对于经过浸种后萌芽明显加快,萌芽率明显提高的种子,宜先作浸种处理,用冷水或温水浸2—24小时。

2、剥壳:具果壳的花种播前先剥壳。

3、锉伤或腐蚀:种皮坚硬、透水性及透气性较差的种子,播前先将种皮锉伤,或用强酸(浓硫酸)、强碱(氢氧化钠)腐蚀,使种皮变薄变软。

4、催芽:部分花种需人工催芽至露出芽点后才播种。方法是把经浸种处理的种子,在一定温度下保持湿润,让其萌芽。

(4)播种方法:

1、点播:按一定距离播下1至若干粒种子。近几年多用穴

盆点播,移苗不伤根。

2、撒播:在苗床、育苗箱上均匀撒播种子,小粒种子拌砂撒播较均匀。

(5)播后覆盖:播种后均匀撒上一层基质,使种子能充分接触基质。覆盖 厚度为种子直径的2—3倍。细小、具有好光性的种子不覆盖。

(6)遮荫:遮荫使育苗环境稳定。遮荫材料有帘、玻璃、薄膜、报纸等,或在荫棚下培育。

(7)给水:播种前基质应充分湿透,播种后根据基质湿度用花洒或喷雾器 喷洒补充水分,保持基质湿润。如果种子细小又用盆播种,可用浸盆法给水。

(8)出苗后管理:种子出苗后开始进行光合作用,要及时揭去遮盖物以增

加光照度,并逐步转移到正常环境下使它逐渐适应自然环境。每次浇水都把水调成浓度0·05%左右的稀薄液肥,或每4—5天施1次浓度0·2%液肥,氮、磷、钾比例为2:1:1左右。(9)分苗:两片子叶展开或长出一片真叶时分苗,以解决成苗后营养空间过小的问题。方法是用水湿透基质,用摄子或手指轻轻将小苗带根移入准备好的5—8厘米小盆中。某些花卉不适宜大苗定植者,不经分苗直接定植。一般花卉经过分苗培养至苗足够大时才上盆或地栽定植。穴盆播种不需分苗。

5、花卉水分管理的原则是什么?

答:耐旱性花卉:“干透浇透”

中生性花卉:“见干见湿”

水生性花卉:它们的根或茎等必须在水中才能生存

6、什么是花境,花境有哪些特点?

答:花境的概念,花境(flower border)是一种以多年生草本花卉、花灌木为 主,沿地块的边缘呈长带状布置的一种狭长的自然式园林植物景观。

花境的特点:

(1)花境的边缘依据环境的不同,可以是直线,也可以是曲线。

(2)内部的花卉的布置成丛成片,呈自然斑块状混合栽植,错落分布,自然布 置,自由变化。但也不是杂乱无章,整体构图要严谨;

(3)具有丰富的多层次性的立面设计,不要求植株高矮一致,最好植物高低错 落有致,只注意开花时不相互遮挡即可;

(4)主要是以多年生宿根花卉为主,适当配以一、二年生花卉和球根花卉。甚 至可选配花灌木、观赏草类。应用的植物种类丰富 ;

(5)不要求花期一致,但要有季节变化,四季有花。

花文化与花卉欣赏 第3篇

南宋的《花卉四段》与钱选的《八花图卷》都是工笔设色的“折枝花”手卷作品,《花卉四段》与《八花图卷》虽同为手卷,但在材质与设色手法方面有着差异,文章就这一问题做了简要探讨。

关键词:《八花图卷》;《花卉四段》;材质;设色手法

《八花图卷》,纵29.4厘米,横333.9厘米。纸本设色,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画面绘海棠、梨花、杏花、水仙、桃花、牡丹、桂花、茶花八种;右下角钤“舜举”(钱选字)一印,并有赵孟頫题记。

《花卉四段》,纵49.2、横77.6厘米,绢本设色,藏故宫博物院藏。画折枝海棠、栀子、芙蓉、梅花共四幅,第一段海棠树干上署有“赵昌”二字款,从字迹、画风分析,此款系伪托出处。画面钤有“乾隆御览之宝”、“嘉庆御览之宝”、“宣统御览之宝”等印玺。曾被陈自明、清内府收藏,不见著録。

一、材质的不同(纸本与绢本)

两宋院画使用的材质多为绢本。除了出自宫廷的奢华喜好外,另一个原因是绢的质地紧密光洁,韧性较强,更适合多遍、反复上色,有助于绘出富丽多姿的格调。钱选之所以选用纸本作画,一方面与宋末元初造纸术的推广有关,另一方面,纸本具有自然生动的渗化效果,更能表现文人书写性情所需的水墨趣味。

当然,由于纸质相对绢本纤维粗疏、脆弱,这就要求绘画者用色更加肯定,用墨、用色均以浅、薄为主。纸质的使用可间接反映钱选的素质,其花鸟画的整体特色因之而更为淡雅。这在客观上对钱选绘画风格的形成一定影响。

二、设色手法的区别

两部作品在直观上的显著差别之一是颜色的应用。以白色为例试作简单比较。众所周知,白色具有很强的覆盖力,稍不注意就会画“闷”,是最难运用的颜色之一。《八花图卷》中八种花均施白粉,但白而不僵,宛若天成。与宋徽宗的御题画《芙蓉锦鸡图》、南宋李迪的《白芙蓉图》和《红芙蓉图》等作品相比,钱选敷施的白粉完全融入画作之中,自然、通透,决不喧宾夺主。《花卉四段》的白色晕染甚或更为过分,显得一团粉气,与钱作相比,更是相形见拙。

在对叶子颜色的描绘上,我们以两幅画都有的海棠花为例进行比较。《八花图卷》中的海棠花,叶子以墨线勾勒施以墨绿,晕染错落有致,变化生动,这样更能衬托花的娇媚。最为高妙的是海棠花后部的远枝,叶子用色极为浅淡,辅以精细的浅赭石勾线,拉伸了空间关系,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而《花卉四段》中的海棠花则是一味的用艳丽的石色,颜色装饰感稍强,没有多少层次感。

其实,院体画与文人画都是历史演进中的产物,各有其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我认为,将院体画的一批作者视为不无贬义的“画工”是个误识。其实,鼎盛时期的皇家画院凭借国家势力将全国最优秀的画家集中到画院中进行专门化创作和研究,他们被称为“画工”,仅出因于他们的御用性(因而不同程度地丧失个性),但并非较之“文人”欠缺文化训练和文化积累。所谓“黄家富贵、徐熙野逸”,在院画盛行时期,最终以“黄家富贵”取胜,是因为宫廷难免用画作作为宣化政教,粉饰太平的工具,另一方面,其皇室特殊的文化性格决定了院画富贵华丽的审美取向。然而,正是这种取向,将艺术创作的精致、华美的审美类型推向极致,为古代艺术花园中贡献出了一枝装饰美的奇葩。问题是,随着南宋国势的衰颓,院画艺术也随之趋于工丽小巧、萎靡不振,所谓“但知用笔纤细,傅色浓艳,便自为能手,殊不知古意既亏,百病横生,岂可观者” 。正是赵孟頫指斥的“近世”之作的病症。就这点而论,《花卉四段》“用筆纤细,傅色浓艳”,外观上继承了院画的主要特征,但工丽小巧,少了一份生机和活力。由是而观,钱作于“高古细润”之外,已另见“高古简淡”之风。不过,更重要的是,“妙处正在生气浮动耳”。

【参考文献】

[1]陈高华.元代画家史料[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0

[2]孔六庆.中国画艺术专史·花鸟卷[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10

花文化与花卉欣赏 第4篇

花不仅可以供人们欣赏,在现实生活中也是人们用来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且不同的鲜花代表着不同的意义,送花也是有讲究的,故送花也是一门学问。只要你掌握了各种花的花语,你送花就没有困难了。

我很喜欢花,所有收集了一些与花有关的诗句,拿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希望大家会喜欢。

1.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2.桃花尽曰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3.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4.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5.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6.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曰荷花别样红。7.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9.人面不知何处去,桃红依旧笑春风。

10.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11.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黑魔术:花型规则美观,厚厚的花瓣上黑色中透着红色,红色中又透着黑色,有种厚厚的绒感,给人以华贵神秘之

感。

花语:温柔真心;你是恶魔,且为我所有

冷美人花语:爱你久久

如果爱你是错了,我才不要做对。

如果生命中没有你,我情愿走上错误的道路一生。

妈妈说这件事真是羞耻,简直是不名誉,只要我有你在身边,我可不管人们说什么。

如果爱上你是错了,我不要做对,如果那意思是晚上独自睡觉,我不要,我不要做对。

影星: 初恋、求爱、爱心与特别的关怀

金香玉:高贵、美丽或道歉

在中国百合具有百年好合美好家庭、伟大的爱之含意,有深深祝福的意义。收到这种花的祝福的人具有清纯天真的性格,集众人宠爱于一身,不过光凭这一点并不能平静度过一生,必须具备自制力,抵抗外界的诱惑,才能保持不被污染的纯真。

花卉与中西文化浅涉 第5篇

花卉在中西文化中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它浓缩并物化了东西方的文化心态及审美情趣.了解中西花卉文化的`异同将有助于深化对中西文化的了解.就花卉与中西文化的相互联系作了简单的阐述和分析,并探讨了中西花卉文化的异同.

作 者:叶卫国  作者单位:湛江海洋大学外语学院,广东,湛江,524025 刊 名: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英文刊名:SUN YATSEN UNIVERSITY FORUM 年,卷(期): 24(3) 分类号:G04 关键词:花卉   中西文化   传统观念  

花卉欣赏论文 第6篇

——花卉欣赏课程论文

姓名:贾祥洋学号:201011030117序号:80专业:10城规

花卉: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卉是百草总称。花卉的狭义概念是指艳丽多彩,千姿百态,气味芬芳的花花草草。主要指草本花卉。一.花卉在生活中的意义

(1)花卉是美化环境、丰富人民生活的活材料;

花卉具有品种繁多、株形整齐、色彩丰富、观赏期长、生产周期短等特点。(2)花卉有提高环境质量,增进身心健康的功能;

栽种花草能改善环境,包括调节温度和湿度、遮荫、保持水土不流失:花卉能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净化大气:吸收并阻挡噪音污染:通过滞尘使空气清新怡人:花卉还能抵御和吸收二氧化碳、氟化氢等多种有毒、有害气体:水生植物能保护水质:另外,绿色植物还有保护视力的作用。(3).花卉能增加经济效益;

花卉中有不少是既有观赏价值,又有经济价值的品种,如牡丹、月季、凤梨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花卉的社会消费日益上升;而且栽种花卉通过出口,还能争创外汇,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4)花卉可增进友谊

在各种交往和旅游事业的发展中,花卉是不可缺少的。在迎宾、节日及演出时,都用鲜花来表达友情。目前,给亲朋好友送鲜花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总之花卉运用于生活之中,让平淡的日子变得多姿多彩,整天忙于工作学习,疲惫的身心得到舒缓,压力得到释放,生活变得更有乐趣。美的境界给人一种享受,花卉装饰的世界让美变得清爽淡雅,富有生机。其次,我们来说:花卉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二. 花卉植物能改善和保护环境 1.花卉植物是空气的“净化器”

根据有关资料报道,每天每人呼吸新鲜氧气约为人体重量的百分之一,大约需100平方米的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提供新鲜氧气。由于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对人类有害的气体约有100多种,其中危害严重的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氟化氢、氯气等。花卉植物是空气的“天然净化器”,有许多花卉植物具有吸收有害气体、净化空气的能力。例如:山茶花的叶片可以净化空气,具有很强的抗污染能力,在有害气体的环境中,能生长发育,开花结果;杜鹃、月季等对二氧化硫具有较强的吸收能力;玫瑰、柑橘、紫茉莉等能吸收氟化氢;山茶、翠菊等能吸收氯气。科学研究表明,花卉植物又是“天然的灭菌器”。如松科植物、桉树等分泌出的杀菌素,可以杀死痢疾、肺结核、伤寒等病菌。

茂密的花草树木,一方面能滞留大量灰尘,从而减少空气中细菌的数量;另一方面有许多植物的根、茎、叶等能分泌出抑制和杀灭各种病菌的物质。又如吊兰能吸收室内的一氧化碳、甲醛。目前空气中的许多有害气体只能靠绿色植物吸收和转化,并且绿色植物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既能保证人和动物对氧气的需要,又能调节空气成分,从而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2、花卉植物是“天然消噪器” 茂密的花卉、树木有吸收和隔挡吵闹声的作用。据报道,绿化的街道比无绿化的街道可以降低噪声8分贝至10分贝。森林中成片的树木、花卉可降低噪声26分贝至43分贝。这是由于树木、花卉表面的气孔和粗糙的毛能有效地吸收各种噪声。

3、花卉植物是“天然的空调器”

人们常说:“大树底下好乘凉。”在炎热的夏季,花草、绿叶植物通过叶片蒸发水分,以降低自身的温度。据报道,夏季绿地的气温比非绿地的气温低3至5摄氏度。绿色植物又能有效地消除太阳辐射热,因此,搞好绿化有力于人们的身心健康。

4、花卉的芳香可以调节情绪和治疗疾病

玫瑰花香可使人身心快乐;橘橙味能发起人奋发向上的激情;丁香的香味使人安神沉静,又可以治疗牙疼;水仙花的香味清幽高洁,使人感到温馨缠绵;茉莉花的香味提神醒目,使人感觉轻松舒畅;天竺葵的香味有镇定神经、消除疲劳、促进睡眠的作用,有助于治疗神经衰弱;薰衣草的香味可以治疗哮喘;菊花可以治疗感冒,花香可以增加大脑只能活力;兰花幽香清雅,历来被誉为“国香”,可称为“天下第一香”。

玫瑰花里含有300多种化学成分,如芳香醇、蜷脂肪酸、酚、碳酸和它的衍生物,含香精的油和脂。它们可以加工成玫瑰油膏,可用于化妆品、食品、制药及高级香烟等。

5、花的色彩可增强身体的免疫机制,使人精神焕发

欣赏花的色彩可得到美的享受,花卉的各种纷繁变幻的艳丽的色彩,如红、橙、黄色的鲜花给人以热烈、辉煌、兴奋、温暖的感受;青、绿、蓝、白色的花给人以清爽和宁静的感觉。绿色的花可以消除焦虑、稳定情绪、使人心情舒畅。鲜红色的花能增加病人的食欲;浅兰色的花对发高烧的病人有良好的镇静作用;橙色的花对呼吸系统有益。不同的花有不同的花语,不同颜色的花代表不同的意义。

白色是纯真的颜色,给人感觉干净、神圣无邪,代表纯洁高雅。紫色能让人感觉华贵,富有罗曼蒂克,代表庄严、高贵、浪漫、神秘。黄色给人以轻快、明朗、活力、期待的感受,代表活泼、快乐、希望。绿色使人的精神和心情松弛,能给人清凉、安静的感觉。代表沉静、理智、谦虚。红色给人以火热、热情、喜气洋洋,代表热情、兴奋、喜悦。兰色使人感觉深远、清凉、开阔,代表宁静、深远。

三、花卉用途广,经济价值高

1、花卉可用药

根据有关资料表明:鲜花含有极丰富的蛋白质、脂肪、淀粉、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及铁、锌、镁、钾等微量元素。同时还含有某些延缓人体组织衰老的激素和抗生素等。可食花卉具有保健、疗效的功效。

菊花能明目养肝,月季花活血消肿,茉莉花能长发强肌,梅花能养神去痛,李花能润燥化痰,桂花能治腹痛、牙痛、口臭、食欲不振等。桃花能治大便不畅通、脚气等。芦荟含有多种氨基酸、葡萄糖、维生素、17种微量元素,含较高的锌和硼,含芦荟素和芦荟泻素等具有药理的物质,作为保湿剂和柔软剂可用作化妆品,对烧伤和外伤也有治疗效果。

2、花卉可制作花茶

花茶是集茶味与花香于一体,茶引花香,花增茶味,相得益彰;既保持了浓郁爽口的茶味,又有鲜灵芬芳的花香;冲泡品吸,花香袭人,甘芳满口,令人心旷神怡;花茶不仅仍有茶的功效,而且花香也具有良好的药理作用,裨益人体健康。

自古以来花茶就是爱美女士的最爱,《本草纲目》记载:花茶性微凉、味甘、入肺、肾、经,有平肝、润肺养颜之功效;近代医学证明,长期饮用花茶有祛斑、润燥、明目、排毒、养颜、调节内分泌等。因花茶品种繁多,功效不同,大家要针对自身来购买调理的品种。

如玫瑰花茶的功效是:玫瑰花降火气,可调理血气、促进血液循环、美颜美容,且有消除疲劳、保护肝脏、胃肠的功能;玉兰花茶的功效:玉兰花富含类黄酮及精油成分,玉兰花茶有止咳、祛痰功效;薰衣草花茶的功效:薰衣草可松弛神经、帮助入眠,是治疗偏头痛的理想花茶;茉莉花茶的功效:茉莉花茶有提神功效,可安定情绪及舒解郁闷;玳玳花茶的功效:玳玳花略微有点苦,被誉为“花茶小姐”,可镇定心情,解除紧张不安,主治胸中疲闷、呕吐少食;金盏花茶的功效:金盏花对消化系统溃疡及淋巴结炎有极佳的疗效,有助于缓解经痛,非常适合女性饮用;菩提花花茶的功效:菩提花可以减轻感冒,有助于治疗神经衰弱、降血压及防止动脉硬化;紫罗兰花茶的功效:紫罗兰有助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也可以解决因蛀牙引起的口腔异味。

虽然花茶有很多的功效,然而医学研究表明不少花茶具有药用价值,与其他中药一样有副作用,饮用不当会造成不良的后果。如红花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但若用法不当,会造成经血不止或心脑血管疾病,尤其是孕妇会导致流产。因此在决定长期饮用前,最好能找中医咨询,以免保健不成反致病。

四、有些室内花卉损害健康疑致癌

圆滚滚的小金橘、粉粉的洋甘菊、艳红的虎刺梅······这些花卉在家庭种植中十分普遍,但专家却发出了警告:并非所有植物都胜任室内“空气清新器”职责,有些植物本身“疑似”有害人体健康,有些植物根本无法在室内生存。因此专家告诉我们挑选室内种植植物一定要慎重。

优美的鸢尾花、曼陀罗花常常被作为家庭装饰用花,但是这些花的名字却在最近出现在一份“黑名单”中。有关专家提出,在城市里常见的花草树木中,迄今为止发现有18个科的52种花木含有促癌物质,虽然通过嗅吸植物气味直接致癌的可能性并不大,但是这些气味分子可以促进已有的癌细胞生长繁殖。

专家的通过实验,证明这些致癌植物中含有一类病毒早期抗原诱导物,可以诱导EB病毒对淋巴细胞的转化,并能促进由肿瘤病毒或化学致癌物质引起的肿瘤生长。目前,致癌植物诱发鼻咽癌和食管癌的实验已得到证实,而且种植过此类植物的土壤中,都被检测出含有致癌病毒和化学致癌物的激活物质,并会影响周边的其他植物。四.花卉与人类健康

花卉是大自然赐予人类最美好的东西之一,其种类极多,范围广泛。可以净化环境,绿化环境,美化环境,还可以陶冶情操。本文通过花卉和人类生活之间大的方面阐述,大致的介绍了花卉和我们健康生活的关系。

世上花卉种类繁多,既可以绿化、美化环境,增加局地小气候,又可以令人赏心悦目,自然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给人予美的享受、美的熏陶和美的启迪;特别的是在森林般的硬质建筑物里的都市人们,鲜花绿草的环境能使人们感觉干净、轻松、愉悦和舒畅。花卉与人类的生活可谓息息相关,在各个方面都有花卉的踪影。

最先想到花卉与人类的关系当然是家庭装饰和美化环境,随着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文明的提高,人们用花来陶冶情操,修身养性日趋普遍。以前,花鸟市场中以老年人为多,而现在,爱与花卉相处的不仅是年老的,许多年轻人也加入此行列。花卉已悄悄地步入都市人的生活。城市里的绿化带、马路两边,节假日等一些喜庆日子,都少不了花卉的装饰,美化城市,增添节日气氛,花卉还能花卉能给人们创造一个幽美、清新、舒适的工作、生活和休息的环境,给人以美的享受。在喧嚣的都市里无疑给人增添一种别样的的风趣。在房子里摆上几盆盆栽,既可以净化家中空气,又可以在下班后休闲时浇花修剪一番,在劳累后能如此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而在热闹喜庆的日子里,美丽鲜艳的花卉更是增添不少气氛,让人们在节日的喜庆里心情更加美好,更对美好的未来充满希望。

花卉还与人们的健康有关,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可见一个健康的身体是多么的重要啊,而花卉呢就与我们的身体健康有着重大关联,科学研究表明,鲜花含有极丰富的蛋白质、脂肪、淀粉、氨基酸、多种维生素极多种微量元素,同时还含有某些延迟人体衰老的激素和抗菌素等。可食花卉不仅具有强烈的美学色彩,而且还具有保健与药疗之功效。如菊花能明目养肝,芍药能行血中气,月季花活血消肿,茉莉花长发强肌,梅花养神去痛,梨花润燥化痰等。鲜花食品可延年益寿,长寿之乡的高加索山民以万寿菊鲜花作为家常食品,因此,当地人的长寿秘诀被认为与食用万寿菊鲜花有关。慈禧太后为求长生不老,常以荷花、玫瑰花等鲜花为食。可食花卉还含有纤维素和花色素等,纤维素能够促进肠胃的蠕动,对肠壁有一定的清洁作用,有助于防止肠道恶性肿瘤的发生。纤维素和花色素被人体吸收后能够消除身体内部具氧化破坏作用的自由基,可以延缓衰老,防止和减少心血管疾病及癌症的发生。因此鲜花食品是真正意义上的“绿色食品”。

花卉不但与人们的身体健康有关,还与人的身心健康有关,这主要与花香有关,花香能使人愉悦、心旷神怡。独占三秋的桂花的香气飘远轻溢,有解郁、清肺、辟秽之功能;兰花的幽香,能解除人的烦闷和忧郁,使人心情爽朗;天竺葵的香气,具有平喘、顺气的功效;郁金香花的香气能疏肝利胆;槐花油可以泻热凉血。目前已发现有几种鲜花的香气,对治疗心血管病、气喘、高血压、肝硬化、神经衰弱和失眠等病有明显的治疗效果。所以当今世界上已出现了“香气”学。长期用眼用脑的劳动者若经常面对一丛绿色的盆景,翠嫩欲滴,沁人心肺,顿时会消除心身疲劳。此外,白色花卉令人见之感到神圣纯洁、宁静消暑。而红、橙、黄诸色则使人精神亢奋热烈,心旷神怡。人们若有机会经常观赏山色、花园或庭院,室内为绿色烘托的各型各色的朵朵花卉,其乐无穷、其益大焉。

当然少不了人们之间通过互相赠送花卉来表达情感这一话题,这就与花的象征有关,如今,馈赠鲜花、插花已经在国内流行。虽然赠送鲜花是抒情表意之事,其中也有不少学问。国家和民族的习俗不同,送花亦有忌讳,不可生搬硬套。每一种花都有某种生活含义,蕴藏着无声的语言。因此,什么时令,给什么人送花,应该送什么花,都有讲究。否则,就可能闹出笑话和造成误解。在国际上有许多花卉被公认有一种特定的象征和“花语”,也就是“花的语言”,根据“花的语言”来送花,比如:祝贺友人生日,宜送石榴花、象牙花、大红月季花,这些花通常象征火红年华,前程似锦。但对长辈就应该选用长寿花、龟背竹、百合花、万年青、报春花等具有延年益寿含义的花卉;祝贺结婚的,要选用玫瑰、百合、郁金香、香雪兰、扶郎花等。至于新娘披纱时所用的捧花,还可适当加入一两枝满天星,将会更加华丽脱俗;热恋中的青年男女,一般是互送玫瑰花、蔷薇花或桂花。这些花美丽、雅洁、芳香,是爱情的信物和象征。等等,此外,花色为红、橙、黄、紫等“暖色”和花名含有吉兆的花卉大多可用于喜庆事宜。若白、黑、灰、蓝等“冷色”和花名含有贬意的花大多用于伤感事宜。

在现代社会,花卉更成为交往中的一种高雅礼品。这就是在我们交往中花卉还能体现一种礼仪,花卉在礼仪交往中的作用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加深而越来越大,并成为社会交际中的一个重要工具。花卉在礼仪交往中主要有以下几种应用形式:花束(主要使用各类包装纸、丝带等配材,对组合好的鲜花进行各种不同风格的包装,单手可握,双手可捧。可用于迎送客人、访友、庆典仪式上的献花、馈赠礼品、结婚等场合。)、花篮(可用于馈赠礼品、舞台摆放、厅堂装饰、庆典开幕以及追悼会等场合。)、花插(可用于办公室、餐厅、接待处、饭店前台、会议室等场所)、装饰花(一般用于出席各类大型集会、重要会议、晚会、开幕式、结婚典礼等场合佩戴于胸前、头上、腕上。只需较少的花材和配叶,制作出典雅大方的花型,起到装饰的效果)、和礼品盆花(主要应用于拜访亲戚、朋友时作为礼品)。

此外还有许多与我们生活有关的,比如养生、保健甚至还与风水有关,可以花卉在生活是多么的重要啊。

中国花卉饮食文化与现代餐饮创意 第7篇

花卉饮食历史悠久,内涵深厚。食花的历史和人类历史同步,在中国历史上,花卉饮食的历史更是源远流长。上古商代的大臣伊尹向商汤陈述的优质食物原料,其中“菜之美者”有“寿木之华”“具区之菁”,指的是寿木的花朵和太湖的韭花,可见当时人们的蔬食观念包含了植物的花的部分。这大概是中国人食花的最早记录。春秋时期屈原饮露餐花,《离骚》中记录“朝饮木兰之坠露兮, 夕餐秋菊之落英”,“ 蕙肴蒸兮兰藉, 奠桂酒兮椒浆”。可见,当时菊、蕙、兰、桂等多种花卉均已被食用。两汉时期,又出现了菊花酒、兰花酒、芍药酱等,汉代鲜花还被直接食用。这一时期花卉主要用于酿酒、供品制作或是生食,是祭祀神灵、僻邪驱魔的珍贵之物,花卉饮食多在宫廷贵胄中出现。魏晋时期,受道家本草学的影响,人们逐渐认识到花卉的养生保健作用,开始服食花卉以延年益寿。唐宋两朝,伴随着日益炽盛的崇花之风、社会物质文化与精神品位的提升,食用花卉的种类、花卉馔肴的种类和用途都日渐多样化。唐代著名的食疗典籍《食疗本草》中所列的百余种植物类食品中,大部分为花卉。唐代宫廷中的花酒与花馔,比如捣莲花花瓣制作碧芳酒;武则天发明的百花糕。花卉食品成为贵族文士的日常餐桌中的常客。上行下效,民间也受此风的感染,开始制作食用花卉粥品和菜肴。宋代在宗教素食文化影响下,花卉菜肴品类迅速增多,更出现了可称为是花疗制品的“花汤”。 元明清三代是花卉饮食文化的成熟期,继承传统有所创新,花卉饮食体系逐渐完善,食用方法进一步突破和创新,比如花茶,花作为糕点馅心等。

从中国花卉饮食历史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清晰地解读出中国花卉饮食中蕴含的农时节令文化、季节养生文化、民族民俗文化等内涵,更蕴藏着中国人与自然共生共存、天人合一的和谐生态思想 。

花卉饮食品种丰富,技艺精巧。据统计,我国食用的花卉已达100多种,花卉饮食更是品种繁多,形成了世界饮食文明中最为独特完整的花卉饮食体系。笔者根据古今各类花卉食谱进行的简要统计,常用的可食花卉主要包括蔷薇科、菊科、木樨科、百合科、锦葵科在内的22个科,60余种,原料品种非常丰富。在丰富的原料之上,再配以古往今来人们对于花卉的创造性运用,形成了中华花卉饮食体系,主要包括花卉饮品、花卉食品,还有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特色花宴。花卉饮品是指以食用花卉为生产原料能够满足人体机能正常需要,可以直接饮用,或以溶解、稀释的方式饮用的食品。主要品种有花汁饮料、花酒、花茶。花卉菜品:是指以食用花卉为主料或辅料,采用煎、炸、炒、煮、渍、腌、拌、蒸、熏等多种烹制方法,制作而成的各类菜肴、饭、粥、羹、汤、糕点小吃、酱露调味品等。主要品种有花卉菜肴、花卉点心、花卉馅料、花卉粥品、花汤等。特色花宴:是指以某种食用花卉为中心内容,其菜品、环境、服务以及各项活动都为这一中心服务的以饮食活动为主要内容的聚会。这是一种融饮食品、环境、情境与心境为一体的综合花卉饮食形式,历史上比较著名的有洛阳梨花宴、广东小榄菊花宴、四川成都的海棠宴等。

中华饮食文化辉煌灿烂,花卉饮食的制作更是工艺精巧,意蕴深邃。花卉既可做主料,亦可作配料、调料,还可作为点缀使用,灵活多变,不拘一格。以最常用的菊花而言,就可以通过厨师的精妙技艺制作成菊花酥、 菊花蟹、菊花鱼干、菊花鱼球、菊花鱼片粥、菊花露、菊花糕、菊花豆腐、菊花肉卷、菊花饼、菊花里脊等数十种佳肴美馔。其中菊花酥是以菊花为主料,挂糊上浆炸制而成;菊花蟹中菊花作为配料出现,呈现菊花与蟹的时令特征;菊花鱼干中是将鱼干浸泡入菊花汁中,取其味,这里菊花又成为了调味料。 而秋季餐厅中的菜肴装盘时总会斜插芸菊一朵作为点缀。

许多花卉菜肴的制作工艺精巧,真可谓匠心独运。顷刻间,普通的花卉食材立即展现出美妙的艺术境界,显示出一种高超的饮食智慧。如著名的“梅花汤饼”:“初浸白梅。檀香水和面做馄炖皮,每一迭用五出铁凿取之,候煮熟,乃过于鸡清汁内,每客上二百余花。”说的是用浸梅花和檀香的水和面,擀皮,用铁凿将皮压成梅花状,煮熟之后盛于鸡汤中食用。此菜之中,既有梅花的清香,又有鸡汤的鲜美,更有片片冰清玉洁的“梅花”赏心悦目,叫人不得不感叹古人的匠心独运。再就是“雪霞羹”:“采芙蓉花去心蒂,汤瀹之,同豆腐煮,红白交错,恍如雪霁之霞,名雪霞羹,加胡椒、萱亦可也。”入肴的芙蓉花取用鲜红色, 去掉心蒂焯水后和嫩白的豆腐烧煮成羹。羹中红白分明, 宛若皑皑白雪映衬下的漫天红霞, 色味俱佳。

现代花卉餐饮创意的思路与方法

近三十年来,中国人的饮食观念经历了从“吃饱就行, 崇尚大鱼大肉”到“吃得营养,讲究平衡膳食”再到“吃得健康,倡导食疗养生”的演变。随着人们的饮食习惯更注重于健康自然,更注重菜肴对人体自身的滋养功能,人们健康观念的转变也必然带动餐饮消费文化的转变。花卉美食取材天然、无公害、个性突出,成菜造型逼真、营养均衡,具有高纤维、低脂肪的特点,富含氨基酸和人体必须的多种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符合当代人追求生态、环保、营养、健康的饮食诉求。因此,以食用花卉为核心,进行美食创意开发与餐饮业态创新势在必行。

花卉美食创意。第一,深入挖掘传统花卉饮食文化精华,再现经典花卉菜品。如宋代的《山家清供》是一部重要的食谱专书,里面首次集中记载了十余种以花为主料或配料的饮食及其制作方法,对后世产生的深刻的影响。而现代的厨师们将其中记载的菜品经过整理和挖掘,再根据现代营养学理论取其糟粕,取其精华,创造出符合现代人口味和食物营养观念的花卉菜品。“百花争宴”由西溪湿地烟水渔庄厨房精心研制两个月而成,选用40多种可食用鲜花通过烹、炒、炖、拌、蒸等烹饪方法,结合养生理念精心设计出8道冷菜、12道热菜和2道点心。其中,“春花秋月”以杭白菊、香橙、滑嫩蟹肉入菜,具有散风清热、清肝明目之效,“出水芙蓉”以百合花螺肉片翻炒而成,具有润肺、清火、安神之效,富贵牡丹鱼以新鲜鳜鱼切片摆成牡丹花形,配以虫草花汁,具有补气血、养脾胃之效,此外还有玫瑰水晶虾可清热消火,美容养颜,兰梅山药桂花香可固肾益精、生津止渴,金银花牛筋冻可防暑抗温、清热解渴……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百花美食,让市民在品尝时,既感受了传统饮食文化,又对健康养生的饮食理念增加了解。

nlc202309082159

第二,采用多种艺术手段,提升花卉菜品文化感染力和附加值。将插花、传书法、绘画、盆景等多种艺术手段融入到花卉菜品的创意设计中,使菜品真正成为美轮美奂的艺术品,提升文化附加值。如“百合吐蕊”,这是一道以攀枝花花蕊为主料的花卉菜肴,摆放在食客眼前,都会被认为这是一件精美的插花作品,而不会想到这是一道菜品。真正可食用的部分摆放在百合花中的攀枝花花蕊,这道花馔以花为食。以花为器,浑然一体。

第三,移花接木,创造性地组合运用传统烹饪技法;运用充分借鉴与融合外餐的原辅料、烹饪技艺与方法,创意现代时尚花卉菜品。将中国凉菜类、卤菜类等制作方法与花卉食材进行混搭,创意出新式花卉点心。如桂花糕的创新:桂花糕是中国传统的花卉点心,主料为米粉、桂花、豆沙、桃仁等,历史非常悠久。而一款“天山雪莲桂花糕”是采用中国传统水晶类菜肴的制作方式,将雪莲花加到水中煮成汤水,滤去料渣,再加入鱼胶粉、白糖煮融,自然冷却后加入蜂蜜、桂花拌匀,倒入模具中冷藏即可。与传统制作的桂花糕相比,创意桂花糕晶莹剔透、色彩明亮、口感细腻软滑,清甜滋润。同时,也可进行国外烹饪制作技艺的借鉴与融合。如日本刺身变鲜花拼盘:将鹅肝用保鲜膜包裹,然后放到蒸笼中蒸45分钟,然后放到卤水中浸2小时,黑松露和杏鲍菇分别用汤烩制;云耳和其他鲜花放到热水中焯水,将部分原料切片,然后将所有原料摆放到冰盘上。这款菜品是以花卉、菌类、鹅肝为原料,采用日本刺身的烹饪料理方式,而不同于日本刺身中鲜花只是作为摆盘装饰,鲜花拼盘中的所有花卉都是作为主料食用的。

花卉餐饮业态创新方法。花卉在国外餐饮行业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在法国、西班牙、意大利、葡萄牙、德国等地都有花卉主题餐厅。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的饮食观念从单纯的吃饱吃好,到吃健康、吃营养、吃文化,花卉饮食集自然、健康、养生、美感、文化与一身,因此,一种全新的主题餐饮形式——花卉主题餐厅应运而生。近年来,在重庆、南京、北京、成都、广州等餐饮文化发达的城市相继出现了以经营花卉菜品、传播花卉文化为主的餐厅。如重庆知名餐饮企业——“花卉大餐”。该餐厅无论从内外环境设计、特色菜点还是餐饮服务都充分体现了“花中世界,自然天成”的主题。该餐厅开设在大厦18楼楼顶,远看是一个大型的阳光花房;内部是园林式的设计,大厅内绿树环绕,鲜花怒放,用各类植物分隔独立空间。餐厅经营者遵循“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传统,结合四季养生理论,创意设计出餐厅的核心产品——四季花卉大餐,有“春季花芽养生大餐” “夏季花叶菌保健大餐”“ 秋季花瓜果美容大餐”“ 冬季花根菌滋补大餐”,是结合花卉文化与季节饮食养生文化的精彩花卉宴席创意。餐厅服务员都称为“花仙子”,服装颜色以季节划分;餐厅厨房在大堂之中,为全开放式互动厨房,实现了厨师与食客的无障碍交流与沟通。

食用花卉在可食的同时也不乏观赏性,因此可建立食用花卉的生态花卉休闲农庄,在农庄内为消费者提供花卉观赏、花卉食用、花卉芳香理疗、花卉茶饮休闲等活动,将人们引入花的国度,全方位体验花卉文化与消费。这样的休闲农庄充分实现了花的观赏价值、食用价值、药用价值,也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了一种新的生态休闲方式。

花卉饮食是我国饮食文明宝库中的一件瑰宝,随着当今社会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素养的提高以及对健康、养生的重视,花卉饮食将重回寻常百姓家!同时,以休闲美食餐饮、美食旅游为主的食用花卉产业创新发展,也符合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的总体设想,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花卉美食产业必将大有可为,大放异彩!

基金项目:四川省2013年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项目“国民休闲背景下四川美食旅游产品开发创新研究”(SC13LY10)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冉杰(1982—),男,四川南充人,四川旅游学院讲师,管理学硕士,主要从事旅游规划、旅游标准化、服务管理研究。刘军丽( 1978—),女,四川内江人,四川旅游学院川菜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文学硕士,主要从事餐饮管理与饮食文化研究。

注:本站所有资料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写作和网友上传,仅供会员学习和参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相关知识

花文化与花卉欣赏7篇(全文)
花文化与花卉欣赏
花卉欣赏与花文化
花卉欣赏与花文化论文 PDF
花卉的欣赏与花文化
花卉的欣赏与花的文化
花卉欣赏与花文化论文选题
花卉欣赏与花文化论文
花卉鉴赏与花文化(怎样欣赏花卉?)
花卉欣赏与花文化论文.doc

网址: 花文化与花卉欣赏7篇(全文)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382225.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桔梗花的象征意义与寓意(揭秘桔梗
下一篇: 当代花卉作品赏析课程设计.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