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木薯叶片染色体制片技术研究

木薯叶片染色体制片技术研究

木薯叶片染色体制片技术研究

【摘要】: 以木薯嫩叶为材料,对其染色体制片技术的取样时间、预处理药剂、固定液、解离方法以及染色剂等方面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取材时间为上午8:30~10:00,用0.1%秋水仙素与0.002 mol/L 8-羟基喹啉混合液室温预处理3 h,经固定液(无水酒...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晓莉;贺新桠;肖鑫辉;高和琼;庄南生;王英;5个木薯品种染色体核型与聚类分析[J];热带作物学报;2019年01期 2 徐洪国;祁宏英;顾灵杰;黄果龙葵和龙葵染色体制片优化及核型分析[J];西北植物学报;2017年02期 3 杨玉双;甘霖;覃碧;刘实忠;橡胶草染色体制片技术研究[J];热带农业科学;2017年02期 4 马婷玉;李明;吴燕燕;段修冉;潘丽萍;穿心莲染色体制片优化及核型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2017年07期 5 孙琪;陈霞;贾泽冲;刘云豪;赖杭桂;陈松笔;朱文丽;辐射花粉诱导木薯无融合生殖及鉴定研究[J];热带作物学报;2017年08期 6 刘思汝;林彦;罗建中;不同预处理方法对柠檬桉染色体制片技术的影响[J];桉树科技;2015年04期 7 王海燕;朱之轩;金晶;丁毅;莲藕根尖染色体制片与免疫荧光染色技术的优化[J];生物技术通报;2016年04期 8 陆柳英;谢向誉;严华兵;秋水仙素诱导木薯多倍体研究进展[J];农学学报;201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晓莉;木薯遗传图谱11个连锁群与染色体对应关系的研究[D];海南大学;2019年 2 樊书宏;木薯Aux/IAA家族分离鉴定及其在木薯细菌枯萎病抗性反应的功能[D];海南大学;2019年 3 李小玲;广东省木槿属植物资源及其染色体倍性研究[D];华南农业大学;2017年 4 李晶晶;木薯3条单染色体的分离及第10号染色体高通量测序的初步研究[D];海南大学;2016年 5 朱利广;木薯中性/碱性转化酶基因家族的物理定位[D];海南大学;2017年 6 周亚秋;化学药剂诱发木薯无融合生殖种质创制及鉴定研究[D];海南大学;2017年 7 周璐璐;沙芦草染色体加倍技术及再生体系建立研究[D];宁夏大学;2016年 8 赵羿鸾;秋水仙素诱导文心兰多倍体的初步研究[D];海南大学;2013年 9 赵晨宇;蓝花丹染色体核型分析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健;郭军辉;陈雄庭;王颖;王文泉;赖杭桂;吴坤鑫;倪彦艳;黄琴;木薯叶片染色体制片技术研究[J];热带作物学报;2012年01期 2 凡杰;安飞飞;郑峰;木薯嫩叶染色体的制片方法[J];热带生物学报;2012年02期 3 邢谷杨,江柏萱木薯嫩叶食用性评价[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1996年08期 4 刘丹;夏雪;吴益梅;辜金花;田玉肖;孙勃;植物染色体制片效果影响因素的解析[J];浙江农业科学;2015年10期 5 杨玉双;甘霖;覃碧;刘实忠;橡胶草染色体制片技术研究[J];热带农业科学;2017年02期 6 冯斗;王建岭;席世丽;于洁;秦延春;木薯根尖染色体的观察技术[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9期 7 邱芬;辛亚龙;唐军荣;李斌;陈杰;陈正宇;辛培尧;金铁锁染色体制片技术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2017年08期 8 杨泗溥,李凤珍,谭军,宋宏宇睾丸染色体制片方法几点改进和体会[J];卫生毒理学杂志;1993年S1期 9 首条利用木薯提炼清洁能源的生产线在广东建造[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05年11期 10 赵云青;黄颖桢;刘保财;陈菁瑛;张武君;俞静;马蓝染色体制片技术优化[J];福建农业科技;202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严炜;李亚男;刘倩;李月仙;段春芳;张林辉;沈绍斌;宋记明;周迎春;刘光华;不同氮磷钾配比对云南木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A];中国热带作物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6年 2 罗培敏;我国木薯现状分析与发展研究[A];’2003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3 陆祖正;唐利球;符策;唐君海;陆永林;木薯开花结果观察[A];中国热带作物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刘建平;云南红河州木薯根叶作饲料的应用研究[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5 吴晓运;许佳;凌尔军;张鹏;利用溶菌酶抑制多酚氧化酶活性延缓木薯储藏根采后生理性变质的研究[A];第十届上海市植物生物学青年学术研讨会摘要集[C];2016年 6 陈青;卢芙萍;卢辉;梁晓;李迁;中国木薯害虫监测预警与综合防控研究进展[A];中国热带作物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5年 7 陈青;卢芙萍;卢辉;梁晓;伍春玲;中国木薯害虫监测预警与综合防控研究进展[A];植保科技创新与农业精准扶贫——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6年 8 时涛;杨扬;李超萍;王国芬;蔡吉苗;黄贵修;木薯新发入侵病害监测与防治[A];第五届全国入侵生物学大会——入侵生物与生态安全会议摘要[C];2018年 9 白坤栋;许鸿源;周凤珏;氯化胆碱对木薯光合作用及淀粉含量的影响[A];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全国学术年会暨成立40周年庆祝大会学术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10 施力军;周凤珏;周文亮;覃永爱;许鸿源;氯化胆碱浸种对木薯幼苗的影响[A];2005年全国植物生长物质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韦茂贵;木薯茎秆作为生物质能原料的化学特性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 2 宋红艳;木薯野生种和栽培种块根转录组研究[D];海南大学;2014年 3 李鑫;使用木薯原料和外部代谢调控策略提高丁醇发酵的丁醇/丙酮比[D];江南大学;2014年 4 包莹玲;木薯乙醇生料浓醪同步糖化发酵过程优化及其动力学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5 Mvodo Meyo Elise Stephanie;喀麦隆木薯业发展及其经济增长含义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6 班扎(Banza Nsomwe-a-nfunkwa);基于问题解决的农村成人远程教育课程设计[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婷婷;仿生振土式木薯收获机理研究及性能优化[D];海南大学;2022年 2 张雨书;农林复合栽培的饲用木薯茎叶资源利用[D];海南大学;2023年 3 蔡煜琦;嫁接糖木薯促进黄心木薯品质性状改变的机理研究[D];海南大学;2024年 4 邓祥丽;雅禾集团木薯业务竞争策略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5 郑美云;木薯收获机茎秆切割铺放装置的研究[D];海南大学;2016年 6 翁瑞玲(CHAININ SIRIKUL);泰国木薯与其制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7 周诸婉(NUNTAWAN CHATWORAPONGSA);泰国对中国木薯农产品出口贸易问题研究[D];云南大学;2013年 8 张林辉;四个木薯品种在云南的适应性试验及相关栽培技术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9 张根;基于深度学习的木薯叶病害识别算法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24年 10 王涛;挖拔式木薯收获机挖掘装置的研究与性能分析[D];海南大学;201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桐千 梁燕妮;3.5万亩木薯迎大丰收[N];玉林日报;2024年 2 本报记者 李建;木薯美食风靡 食用风险需警惕[N];中国消费者报;2025年 3 记者 黄媛艳;海南引进521份木薯种质资源[N];海南日报;2024年 4 本报记者 邱江华;非洲木薯的海南味道[N];海南日报;2023年 5 本报记者 傅人意;小木薯长出“科技芯”[N];海南日报;2021年 6 梁思奇;广西开发木薯转化能源项目[N];西部时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秦志伟;木薯亚热带育种零突破[N];中国科学报;2016年 8 记者 孟凡虎 通讯员 张洁;中泰携手拓展木薯经贸合作新空间[N];日照日报;2019年 9 本报记者 韦继川;一心提升木薯身价[N];广西日报;2018年 10 通讯员 欧文军;热科院木薯和农机专家赴柬埔寨执行农业合作项目[N];中国农机化导报;2015年

相关知识

高质量花生根尖细胞染色体制片方法研究
花生根尖细胞染色体有丝分裂中期的制片方法
植物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制片与观察
橙花破布木染色体制片及核型分析
银钟花根尖染色体制片及核型分析
实验三植物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制片和观察.ppt
石蒜属植物种间杂交种染色体制片体系优化和细胞遗传学分析
木薯开花诱导技术研究
国内木薯病害调查与细菌性枯萎病防治技术研究
植物制片技术.ppt

网址: 木薯叶片染色体制片技术研究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397869.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榕树挥发物在榕树
下一篇: 榕树果营养成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