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天津海关12360热线)
加强生物安全管理
防治外来物种侵害
国家林草局、农业农村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海关总署共同发布《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名录》所列物种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外来入侵物种防控的重点所在,自2023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2017年,天津口岸从进境快件中截获该杂草种子。除此之外,广西、福建和安徽等口岸也有截获。
豚草又名艾叶破布草、美洲艾,隶属于菊科豚草属,属于一年生草本植物。由于其生长、 繁殖和环境适应能力较强, 而且豚草花粉具有毒性, 故被认为是世界性害草。对人类及农业生产危害严重,其密集成片的特性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下“植物杀手”——豚草。
豚草简介
豚草(学名:Ambrosia artemisiifolia L.):一年生草本,高20-150厘米;茎直立,上部有圆锥状分枝,有棱,被疏生密糙毛。下部叶对生,具短叶柄,二次羽状分裂,裂片狭小,长圆形至倒披针形,全缘。叶上面深绿色,被细短伏毛或近无毛,背面灰绿色,被密短糙毛。雄头状花序半球形或卵形,径4-5毫米,具短梗,下垂,在枝端密集成总状花序。总苞宽半球形或碟形;花冠淡黄色,长2毫米,有短管部,上部钟状,有宽裂片。瘦果倒卵形,无毛,藏于坚硬的总苞中。花期8-9月,果期9-10月。
豚草的地理分布
豚草起源地为北美洲,大约于上世纪30年代经前苏联侵入我国东北。广布世界大部分地区, 已知分布的国家及地区:
亚洲
缅甸、马来西亚、越南、印度、巴基斯坦、菲律宾、日本
非洲
埃及、毛里求斯
欧洲
法国、德国、意大利、瑞士、奥地利、瑞典、匈牙利、原苏联
美洲
加拿大、美国、墨西哥、古巴、牙买加、危地马拉、阿根廷、玻利维亚、巴拉圭、秘鲁、智利、巴西
大洋洲
澳大利亚
中国
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北京、上海、山东 江苏 浙江、江西、 安徽、福建、湖南、湖北、内蒙古、河南、四川 贵州 西藏等省(市)均有分布。
豚草的生长习性
壹
适应性极广
豚草能适应各种不同肥力、酸碱度土壤,以及不同的温度、光照等自然条件。不论生长在肥土瘦地和酸度重的死黄土、垃圾坑、污泥中,或碱性大的石灰土、石灰渣、石砾、墙缝里及无光照的树阴下,均能正常生长,繁衍后代。
贰
再生力极强
豚草茎、节、枝、根都可长出不定根,扦插压条后能形成新的植株,经铲除、切割后剩下的地上残条部分,仍可迅速地重发新技。生育期参差不齐,交错重叠。出苗期从3月中下旬开始一直可延续到11月下旬,历时7个月之久;早、晚熟型豚草生育期相差1个多月。这都是造成生育期不整齐,交错重叠的直接原因。
叁
喜湿怕旱
豚草是浅根系植物,不能吸取土壤深层的水分,深秋旱季普遍出现萎蔫枯凋现象,而长在潮湿处的豚草生长繁茂。抗寒性较强。成株豚草能度过零下3-5℃的寒冬,成为越年生豚草。生长密集成片。由于豚草果实一般散落在植株四周1-1.5m半径的地上,连年如此,便形成密集成片生长的群体。
豚草的生物危害
壹
破坏生态
豚草吸肥能力和再生能力极强,植株高大粗壮,成群生长,豚草在土壤中消耗的水分几乎超过了禾本科作物的两倍,同时在土壤中吸收很多的氮和磷,造成土壤干旱贫脊,遮挡阳光,严重影响作物生长。豚草侵入裸地后一年即可成为优势种,豚草的蔓延蚕食了大片土地,破坏原生态环境系统。豚草能混杂所有旱地作物,特别是玉米、大豆、向日葵、大麻、洋麻等中耕作物和禾谷类作物,能导致作物大面积草荒,以致绝收。
贰
花粉过敏
豚草对人体的直接危害是开花后散发出的花粉。该草的花粉中含有水溶性蛋白,与人接触后可迅速释放,引起过敏性变态反应,它是秋季花粉过敏症的主要致病原,易导致有害健康的“枯草热症”。患者的临床表现为眼、耳、鼻奇痒、阵发性喷嚏、流鼻涕、头痛和疲劳;有的胸闷、憋气、咳嗽、呼吸困难。年久失治的还可并发肺气肿、肺心病,痛苦万状,甚至死亡。豚草植株和花粉还可使某些人患过过敏性皮炎,全身起“风疱”。
叁
乳牛食入豚草可使乳品变坏
并传播病虫害
豚草的叶子中含有苦味的物质和精油,一旦为乳牛食入可使乳品质量变坏,带有恶味。豚草还可传播病虫害,如甘蓝菌核病,向日葵叶斑病和大豆害虫等。目前来看,豚草这一恶性杂草,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了严重危害,这在植物中是不多见的。
豚草的防治措施
豚草防治措施一般有四种方法:
01
人工、机械防除
农田中的豚草可通过秋耕和春耙进行。秋耕把种子埋入土中10厘米以下,豚草种子就不能萌发。春季当大量出苗时进行春耙,可消灭大部分豚草幼苗。
02
化学防除
采用常规的化学方法防除。虽短时间内见效快,但不仅耗资巨大,而且无选择的大面积滥用除草剂造成环境污染、残毒和植被退化等一系列不可预测的生态后果。苯达松、虎威、克芜综、草甘膦等可有效控制豚草生长。
03
生物防治
可从北美引进豚草条纹叶甲,大量繁殖使其蚕食田间的豚草。这种昆虫的特点是:专食性特别强,只吃普通豚草和多年生豚草,且生活史与豚草同步,豚草卷蛾原产北美,现广泛分布于北半球,该虫的寄主为普通豚草、三裂叶豚草、银胶菊及一种苍耳。
04
利用真菌防治
在豚草的天敌中,有一些使原草生病的真菌生物,如白锈菌可以控制豚草的种群规模,田间条件下染病的豚草生物量减少1/10左右,每株种子产量降低95%-100%,种子干粒重从3.16g降为2.28g。
/ 海关提醒 /
《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实行动态调整原则,后续将在加强物种发生情况信息收集和危害风险研判的基础上,进行物种的适时增减。外来有害生物入侵不仅导致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的破坏,还不断引发新的生物疫情出现,其破坏力会导致跨国家、跨区域甚至全球性的灾难。因此我们要从国家安全的高度来重视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的危害。
敲黑板
根据《生物安全法》《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引进外来物种,禁止携带、寄递活体动植物入境。违反规定的,海关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部分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
供稿单位:动植物检疫处、塘沽海关、动植物与食品检测中心
作者:刘晓丹、李超
校对:高建、刘勇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防范外来物种入侵丨植物界的杀手-豚草
警惕“外来物种入侵”
向外来物种入侵说“不”
外来物种入侵,该如何防控
外来植物为何“鸠占鹊巢” 勿做物种入侵的帮凶
生态安全科普丨防范外来物种入侵, 守护国门生物安全!
防范外来物种入侵丨美丽的破坏者——一年蓬
物种入侵威胁加剧,我国外来物种入侵增长快、牵涉面广
【生物安全宣传周】防范外来物种入侵、守护国门生物安全
互动话题:防范外来物种入侵,守护国门生物安全
网址: 防范外来物种入侵丨植物界的杀手-豚草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39993.html
上一篇: 互花米草疯长,鱼藤攀缠,病虫“蚕 |
下一篇: 外来有害生物的发生现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