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的栽培技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豆的栽培技术.ppt(24页珍藏版)》请在一课资料网上搜索。
1、第四讲 大豆的栽培技术,一、轮作和耕作 (一)轮作倒茬 对前作要求不严格,小麦、玉米、高粱以及亚麻、甜菜等都是大豆适宜前作。 大豆茬是轮作中的好茬口。大豆残根落叶含较多氮素,土壤疏松,地面干净,适于种植各种作物。 大豆忌重茬和迎茬。重茬大豆减产11.134.6,迎茬大豆减产520。,重茬和迎茬减产主要原因: 1.病虫害严重 以大豆为寄主的病害如胞囊线虫病、细菌性斑点病等容易蔓延;为害大豆的害虫如食心虫、蛴螬等愈益繁殖。 2.片面消耗土壤营养 豆茬土壤的五氧化二磷含量比谷茬、玉米茬少,这样的土壤再用来种大豆,势必影响其产量的形成。 3.大豆根系的分泌物的毒害作用 如ABA能够抑制大豆的生长发育,
2、降低根瘤菌的固氮能力。,(二)土壤耕作 大豆要求活土层较深,通气良好,蓄水保肥,地面平整细碎。 无深耕基础地块,进行伏翻或秋翻,深度18cm22cm,翻地应随即耙地。有深翻基础的麦茬,要进行伏耙茬;玉米茬要进行秋耙茬,拾净玉米茬子。耙深12cm15cm,要耙平、耙细。,(一)基肥 大豆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反应敏感。种植大豆前土壤施用有机肥料,可促进植株生长发育和产量提高。当每亩施用有机质含量在6以上的农肥2000kg2500kg时,可基本上保证土壤有机质含量不致下降。大豆播种前,施用有机肥料结合施用一定数量的化肥尤其是氮肥,可起到促进土壤微生物繁殖的作用,效果更好。,二、施 肥,(二)种肥 磷酸二
3、铵颗粒肥作种肥,每亩用量8kg10kg。在高寒地区、山区、春季气温低地区,为促使大豆苗期早发,可适当施用氮肥为“启动肥”,每亩施用尿素3.5kg4kg,随种下地,但要注意种肥隔离。 缺微量元素土壤,播种前选下列微量元素肥料拌种,用量:钼酸铵,每千克豆种用0.5g。硼砂,每千克豆种用0.4g。硫酸锌,每千克豆种用4g6g,拌种用液量为种子量的0.5。,(三)追肥 大豆开花初期施氮肥,是公认增产措施。于大豆开花初期追施,随即中耕培土。施用量尿素每亩2kg5kg或硫酸铵4kg10kg。为防止鼓粒期脱肥,可在鼓粒初期进行根外(即叶面)追肥。将化肥溶于2kg水中,过滤之后喷施在大豆叶面上。可供叶面喷施的
4、化肥和每亩施用量:尿素600g,磷酸二氢钾100kg,钼酸铵15g,硼砂100 g,硫酸锰50g,硫酸锌200g。,(一)播前准备 1.种子质量 纯度98,发芽率85,含水量13。剔除病斑粒、虫食粒、杂质,种子净度98。 2.根瘤菌拌种 每亩用根瘤菌剂250g,加水搅拌成糊状,均匀拌在种子上,不能再混用杀菌剂。严防日晒,在24h内播种。 3.药剂拌种 为防治大豆根腐病,用50多菌灵拌种,用药量为种子量的0.3。,三、播 种,(二)播种期的确定 春天气温稳定通过10时,可开始播种。除地温之外,土壤墒情也是限制播种早晚的重要因素。具体播种时间,需视大豆品种生育期的长短、土壤墒情好差而定。早熟些的品
5、种晚播,晚熟些的早播;土壤墒情好些,可晚些播,墒情差些,应抢墒播种。,(三)播种方法 1.精量点播 机械垄上单、双行等距精量点播,双行间的间距为10cm12cm。人工点播,一般用耙开沟,人工摆籽。摆籽后立即覆土3cm5cm,镇压提墒。如土壤含水量高,待表土略干后再镇压,以免表土板结影响出苗。若采用等距穴播,穴距15cm25cm不等,因种植密度而异。每穴点籽34粒。 2.垄上机械双条播 双条间距10cm12cm,要求对准垄顶中心播种,偏差不超过30cm。 3.窄行平播 行距45cm50cm,实行播种、镇压连续作业。播种深度3cm5cm。过浅,种子容易落干;过深,子叶出土困难。 播种量:春播大豆一
6、般亩播量5kg6kg,夏播大豆7.5kg10kg。,(四)种植密度 根据土壤肥力、品种特性、气温以及播种期而定。肥地宜稀,瘦地宜密;晚熟品种宜稀,早熟品种宜密;早播宜稀,晚播宜密;气温高的地区宜稀,气温低的地区宜密。 在同一地点,植株高大、分枝型品种宜稀;植株矮小、独秆型品种宜密。,(一)间苗 通过间苗,可以保证合理密度,调节植株田间配置,为建立高产大豆群体打下基础。间苗宜在大豆齐苗后,第一片复叶展开前进行。间苗时,要按规定株距留苗,拔除弱苗、病苗和小苗,同时剔除苗眼杂草,并结合进行松土培根。,四、田间管理,(二)中耕除草 中耕能提高地温,疏松土壤,消灭杂草。 在杂草多的土地上,中耕次数应不少
7、于三次。第一次中耕宜早,在苗高5cm6cm时开始,并要细致进行,防止压苗、伤苗,深度应浅,一般7cm8cm。第二次中耕宜在大豆分枝前进行,深度约10cm12cm,并要用手剔除苗间杂草。第三次中耕宜在大豆封垄前进行,深度宜浅,5cm6cm为好,避免伤根,同时结合培土。,大豆机械化中耕,(三)化学除草 氟乐灵(48)乳剂播前土壤处理剂。 赛克津(70)可湿性粉剂于播后苗前施药。 稳杀得(35)乳油出苗后为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而施用。l0禾草克乳油、12.5盖草能乳油等也可用来防治禾本科杂草。出苗后为防治阔叶杂草,当杂草25叶时,每公顷用虎威1.05kg,或杂草焚、达可尔1.05kg1.5kg喷施。
8、 复配除草剂。,(四)防治病虫草害 主要害虫有大豆食心虫、豆荚螟、豆秆蝇、豆天蛾、造桥虫等。主要病害有紫斑病、霜霉病、花叶病毒病、孢囊线虫病; 原则:“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大豆常见病害,大豆常见虫害,反枝苋 凹头苋 碎米莎草 稗草,大豆田常见杂草,1.食心虫防治 在化蛹盛期,铲豆后作物或及时翻耙豆后麦茬消灭蛹。在成虫发生盛期施用熏蒸剂或触杀剂进行防或要幼虫孵化盛期,施用内吸剂进行防治。,3.豆小卷叶蛾: 播种多毛或有限结荚习性的耐虫品种;成虫盛发期用甲基对硫磷、杀螟硫磷乳油等防治。,2.造桥虫防治:可进行冬耕灭蛹,减少翌年虫源。用灯诱杀的雌蛾绝大多数未产卵。在、龄幼虫阶段用溴氰菊酯、敌百虫、
9、甲萘威、对硫磷等药剂防治均有效。,4.霜霉病的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力较强的品种。 (2)提倡实行轮作,减少初侵染源。 (3)选用无病种子。 (4)种子药剂处理 播种前用种子重量0.3%的90%乙膦铝或35%甲霜灵(瑞毒霉)粉剂拌种。 ( 5)发病初期开始喷洒40%百菌清悬浮剂600倍液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对上述杀菌剂产生抗药性的地区,可改用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9001000倍液。,(五)灌溉 大豆需水较多,不同生育阶段的指标:苗期至分枝期土壤水分以20%23%为宜,低于18%,需小水灌溉;开花至鼓粒期,040cm的土壤湿度以24%27%(占田间最大持水量的85%以上)为宜,低于21%(占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5%)应及时灌溉。 播种前、后灌溉以沟灌为宜。 灌溉方法因各地气候条件、栽培方式、水利设施等情况而定。喷灌效果好于沟灌,能节约用水40%50%。沟灌又优于畦灌。,(一)收获时期 当茎秆呈棕黄色,有710的叶片尚未落尽时,是人工收获的适宜时期。当豆叶全部落尽,子粒已归圆时,是机械收获的适宜时期。 (二)收获质量 机械收割,割茬高度以不留荚为度,一般为5cm。人工收割时,要求割茬低,不留荚。 (三)贮藏 种子含水量可到1213,入库贮藏。,五、收 获,大豆贮藏,
相关知识
大豆高产栽培技术(共21页).doc
大豆栽培技术
一种大豆高效栽培技术的制作方法
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向日葵与大豆间作栽培技术
探究大豆高产栽培技术.doc
向日葵与大豆间作栽培技术探析
大豆超高产栽培技术.doc
抗旱节水栽培技术在大豆栽培中的应用研究
大豆种植中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探析
网址: 大豆的栽培技术.ppt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419872.html
上一篇: 高蛋白大豆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
下一篇: 大豆高产有妙招!大豆管理植保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