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栽培技术 来源:RZ 编辑:RZ 发布:2009-09-03 一、土壤适应性:甘蓝以土层深厚、有机质丰富、肥沃的壤土或砂质土最为理想。在夏季栽培时,应 选排水佳良,保水力小,无水淹的土壤为宜。甘蓝忌连栽,也忌酸性土壤,土壤的酸碱度值宜在 pH6.0—7.0 之间,土壤酸性太强时,整地时宜施用苦土石灰每亩40—60 公斤及大量堆厩肥改良。 二、播种适期:根据栽培季节、茬口安排适时播种,一般苗龄在25 天左右即可定植。 三、播种育苗:每亩地约需种子25 克,需用苗床面积约25—35 平方米,床地清理后全面撒施基肥, 每亩施用腐熟细碎堆厩肥2000 公斤,过磷酸钙200 公斤,然后把肥料翻混入土中,并将土打细后作高 床,平整床面后播种。种子均匀撒播,覆盖稻草后浇水。发芽后取去稻草,待二片子叶展开后陆续开 拔,使各苗间保持适宜距离。发芽后一星期施用尿素加水500 倍水溶液代替浇水一次,隔一星期再施一 次。苗床中耕除草酌情施行。 夏季及早秋育苗时,自上午10 时至下午4 时,最好用遮阳网遮阴,台风暴雨时宜搭盖塑料拱棚保护。 自子叶展开后,每隔3—5 天喷病虫害药剂一次。种子播种后经20—25 天,4—5 片真叶时及早定植到田 间。 四、整地及定植:畦幅120—130 公分,行距60—65 公分开植沟,施下基肥后作双行高畦,雨季栽培 时作单行高畦,畦南北走向为原则,株距45 公分为原则。定植前2 小时苗床充分浇水,带土掘取,选择 节间粗短的壮健大苗定植,随时灌水。定植宜在傍晚或阴天为原则。苗床中剩余苗子宜继续管理一星 期,如发现田间有缺苗时即行补植。 甘蓝如用穴盘配合(泥炭土)介质育苗,不但种子用量可节省,且所育成的苗子特别强壮活泼,值得 推荐。 五、肥料及施肥: (一)基肥条施在植沟内,先施堆厩肥,再施混合好的化学肥料,然后覆土。 (二)第一次追肥在定植后7—10 天(定植缓苗后),环施在植株四周。 (三)第二次追肥在第一次追肥过后二星期,施在畦沟二侧,然后培土。 (四)第三次追肥在叶球发育初期起,另用0.4%尿素行叶面喷施一次,隔7 天再喷一次。 (五)在缺乏硼素的土壤中,宜用硼砂1—2 公斤作基肥施用。 甘蓝施肥举例如下,以供参考:(单位:公斤/亩) 肥料名 总用量 基肥用量 追肥用量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堆厩肥 2000 2000 0 0 0 硫酸 100 30 10 30 30 过磷酸钙 50 35 0 15 0 氯化氯 20 15 0 5 0 硼砂 1—2 1—2 0 0 0 注:三要素化学肥料也可用成分类似的复合肥料代替。 六、管理: (一)灌排水:甘蓝不耐旱,应定期灌水,尤其在叶球发育期间灌水不可缺少,如在结球期长期干旱 后再遇降雨,即易引起裂球。第一、二次追肥之后,宜即灌水。在高温多雨期间栽培,整地时土壤不可 打得太细,仅畦面土壤打细即可,畦沟内最好经常保持水分,雨天应注意排水,不使畦沟内有积水。 (二)摘除侧芽:定植后如有侧芽发生,及早摘去。 (三)中耕除草:甘蓝浅根性,中耕宜浅,且在植株长大后即行停止中耕。甘蓝用除草剂除草效果相 当好,但必须严守单位面积的用量,并经小面积试用有效后再正式使用为宜。每亩地用(1)33%施得普 乳剂0.2 公升加水250 倍,或用(2 )44.5%三福林乳剂0.3—0.4 公升加水150—200 倍,(3 )50%大芬灭 可湿性粉剂0.2—0.3 公斤,加水350—400 倍,在整畦后定植前全面均匀喷施在土面,然后定植。或用 10%拉草粒剂1 公斤定植后即均匀撒施。 (四)畦面覆盖:甘蓝在雨季栽培,定植后畦面应即覆盖稻草,或在畦面用银黑色塑料膜敷盖后再定 植,以防止土壤冲刷及杂草发生,且可降低土温及保持土壤疏松。 七、病虫害及其防治 1 软腐病:病菌多由伤口侵入,在高温多雨季节,及在耕水不良地下水较高的土壤中,以及在连栽 的土地,最容易发病。 (一)病征:本病在根部、茎部和叶
相关知识
秋紫甘蓝栽培技术
紫甘蓝高产栽培技术
切花羽衣甘蓝栽培技术
紫甘蓝栽培技术
紫甘蓝高产栽培技术.docx
甘蓝无公害栽培技术
紫甘蓝秋季露地栽培技术要点
种植紫甘蓝有哪些栽培技术,紫甘蓝种植方法总结
五彩缤纷的羽衣甘蓝
紫甘蓝栽培技术要点
网址: 甘蓝栽培技术.PDF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420381.html
上一篇: 【科普专家课堂】秋甘蓝栽培技术要 |
下一篇: 甘蓝种植高产栽培技术 |